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诸葛恪死于谁之首?诸葛恪的谋略如何(诸葛恪专权)

揭秘:诸葛恪死于谁之首?诸葛恪的谋略如何(诸葛恪专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72 更新时间:2024/1/15 0:21:37

诸葛恪,字元逊,三国时期的人,效忠吴国,一生侍奉吴国的两位君主,孙权孙亮,一生立下不少功绩,也算是立下汗马功劳。诸葛恪从性格层面来看,是一个情商智商俱高之人,最难得是此人还颇有胆量和见识,有一定的责任心,但随着功劳的累计,军功的上升,诸葛恪也慢慢开始骄傲放纵起来,自恃有功,便开始冒进攻魏,但一次次的失败却没能够给诸葛恪带来经验和教训,反而导致诸葛恪专权蛮横,最后作茧自缚被孙亮设计杀害。

诸葛恪从军功层面来看,他帮助东吴平定了山越,居功至伟。在山越之战前,诸葛恪不被任何人看好,多数吴国大臣觉得,山越之地,乃是蛮夷悍匪盘踞之地,光靠朝廷的武力去攻克他们就是很难得了,就算能攻克下,朝廷也会损失很多兵力,再者这些土匪们虽然是野蛮,但个个却都是硬脾气,不愿意轻易臣服于吴国,所以当诸葛恪提出平定山越的建议之时,就连他的父亲也觉得此子这个决定不会给吴国带来任何的好处,反而会诸葛家族带来无穷无尽的灾祸。事实胜于雄辩,诸葛恪军纪严明,治军有方,经过几番苦战终于收复了山越贼人,并成功让他们臣服于吴国,最后被收编为吴国的军队,成为勇猛的吴国将士。诸葛恪从文治层面来看,也算是智谋过人,算是吴国中后期时代的治军人才。

诸葛恪,一代人才,极具有智谋和才干,文可以治国,武可以领军,效忠吴国,一生中跟随过两位吴国君主,孙权和孙亮。诸葛恪一生虽不如其叔叔诸葛亮那么风光无比,但在吴国也算是重臣之子,那么地位极高的诸葛恪究竟因何而死,死于什么时间,又是死于谁人之手呢?翻阅史书,史书上赫然记载着诸葛恪因恃宠生娇而惹怒孙亮,被孙峻设下阴谋,请君入瓮,惨死于孙亮孙峻之后,并让诸葛一族惨被灭族,那诸葛恪到底犯下何种大错,竟惹怒君王至此,杀他不能解恨,必须将其子孙后代斩尽杀绝才得以罢休。

首先,从诸葛恪自身说起,诸葛恪前期确实是谨慎行事,没有将任何把柄放于别人之手,孙权在世之时对诸葛恪的评价相当之高,在孙权临终前将儿子孙亮托付给了诸葛恪,希望诸葛恪能尽全力辅助孙亮成就霸业。诸葛恪在首次与魏国的对抗中大获全胜,这就造就了他冒进贪功,觉得魏国不外如是,并没有什么特殊厉害之处,正因为轻敌,在后期与魏军交战中,节节败退,败了自恃有功于吴国,还要找诸多借口敷衍吴王,这点却是吴王孙亮所不能容忍的。再者,诸葛恪过于出众,难免树大招风。他所有的成就都是拜孙峻所赐,孙权临终托孤孙峻极力推荐了诸葛恪,但是诸葛恪上位后犯下大错,不知悔改还要治罪于孙峻,诸葛恪将自己逼入了绝境,最终被孙峻设计伤害。可以说,诸葛恪死于孙峻之手,也可以说他死于自己的骄纵。

标签: 诸葛恪孙皓三国诸葛恪专权

更多文章

  • 三国史上武圣关羽为何投降曹操而不投降孙权?(孙权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关羽,孙权建国

    喜欢关羽的人,我们总会为其忠义所叹服,“千里走单骑”更成为其忠义的伟大证据。然而,在三国中,关羽的忠义似乎很特别,让人琢磨不透,说其忠吧,他可是投降过曹操的人,说其不忠吧,他又不投降孙权,可以说关羽的忠义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个谜。那么,关羽为何宁愿投降曹操而不投降孙权呢?对此,作为文学作品《三国演义》,

  • 孙权竟将文臣扔到江里喂鱼 武将发配蛮荒之地(孙权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权,孙权建国

    陆逊上疏要求回京,当面“论嫡庶之分”,这个表态,让孙权很为难。陆逊当时在朝廷和军中享有崇高威望。吴大帝孙权,让自诩英雄的曹操、刘备二人无可奈何!然其晚年,把才俊之士杀的杀、贬的贬,等到尘埃落定,悔之晚矣。历史上的南鲁党争,指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在朝廷享受同样的礼遇。孙权独宠王夫人,对王夫人所出的孙和、

  • 揭秘孙权为顺利称帝曾长时间向曹操阿谀奉承(孙权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权,曹操,孙权建国

    孙权为顺利称帝,磨叽了10年之久从211年-219年,建业作为东吴都城的试用期有9年,期间孙权夺回又大又甜的蛋糕——荆州,天下三分成定局。在一个正常人看来,孙权应当张灯结彩,赶紧缝制龙袍忙着称帝啊。然而,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直到229年,孙权才正式登基,随后迁都建业。那么,他到底在磨叽什么呢?如果用

  • 三国中曾说孙权金发碧眼,难道他真的是混血儿?(孙权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孙权建国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都对吴国的皇帝记忆很深刻,因为他的外貌与常人不一样。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许多人会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人物描写肯定有不少夸张的成分,那么,如果具有较高历史的《三国志》也这样写,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呢?网络配图 《三国志》中描写孙权的外貌,方颐

  • 三国名将孙权怎么带兵的:用兵要狠 爱兵要深(孙权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孙权建国

    孙权这个人,很有手段,又很有魅力。他刚接班的时候,内部有人不服,外部有人惦记,但他一出手就把事情一一摆平,那时他才20岁不到。一个20岁的小伙子有多深的诚府、多高的手段?其实都是从各种斗争中边学习、边锻炼、边成长起来的。在如何带兵方面孙权也很有一套,他用兵时很严格,甚至有些严厉,但爱兵又很深切,很感

  •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坚持北伐?诸葛亮北伐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北伐,三国,原因,诸葛亮北伐

    蜀汉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最终以诸葛亮病死军中而宣告失败。那为何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三国蜀后主刘惮即位后,诸葛亮蜀国主政,屡次兴兵北伐,但劳而无功,心力交瘁,最终身陨征途,常使人慨叹不己!其时,蜀地, 国小力弱,易守难攻。为何以诸葛经天纬地之大才,竟不顾现实,以短击长,不自量力,坚持北伐?后世

  • 揭秘三国中张飞关羽为何对刘备不离不弃?(刘备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刘备称帝

    东汉末年,一个英雄辈出,风云际会的时代。对于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个人,一番相遇之后,三人都觉得意气相投,决定在桃园结义为三兄弟。其中,刘备是大哥,关羽是二哥,张飞是小弟。自桃园三结义后,关羽和张飞至死都跟随着刘备。那么,是什么原因支撑着他们不畏生死,颠沛流离中守护在刘玄德身边的呢?网络配图首先,数十

  • 赵云很早追随刘备才能也获首肯为何不被重用?(刘备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云,刘备称帝

    在《三国志》中,赵云身着白袍,武力甚强,与刘备是一见如故,便投入刘备帐下,南征北战,于长坂坡万敌群中救出后主刘禅,保护刘备顺利迎取孙尚香,后来,又是他出面,拦下被孙尚香带走的阿斗。在汉水之战时,赵云更是用空营计吓退曹操追兵,刘备称他浑身是胆。当攻下益州后,赵云发挥他的敏锐政治目光,劝阻刘备收揽民心。

  • 为何刘备重用魏延轻赵云?谁适合做大将(刘备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魏延,赵云,刘备称帝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悲壮而伤感的诗句穿透了历史的长河,也说完了虎威将军赵子龙的漫长一生。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是他的代名词。高大威猛的三国传奇——虎威将军的威猛善战,至今还回荡在人们的耳边。作为三国著名人物刘备的主力名将,赵子龙将整个人生都投给了刘备。汉末时期,整个国家由于战争的频频发

  • 悲催司马昭:终于有实力称帝却因命短错失?(司马昭弑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昭,司马昭弑君

    皇帝看上去是个光鲜的职业,无数人为他而疯狂,但其实他的背后充满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两晋时期就有这样一位皇帝,终于熬到可以称帝时却因命太短而错失皇位。网络配图晋朝是一个挺混乱的朝代,晋朝的统治者才能有限,所以晋朝不是“八王之乱”就是“五胡乱华”,晋朝的老百姓没过几天安生日子。晋朝的统治者能力不行,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