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悲催司马昭:终于有实力称帝却因命短错失?(司马昭弑君)

悲催司马昭:终于有实力称帝却因命短错失?(司马昭弑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505 更新时间:2023/12/10 21:40:17

皇帝看上去是个光鲜的职业,无数人为他而疯狂,但其实他的背后充满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两晋时期就有这样一位皇帝,终于熬到可以称帝时却因命太短而错失皇位。

网络配图

晋朝是一个挺混乱的朝代,晋朝的统治者才能有限,所以晋朝不是“八王之乱”就是“五胡乱华”,晋朝的老百姓没过几天安生日子。晋朝的统治者能力不行,但是晋朝的奠基人们却一个比一个猛,要把这些人拖出来当皇帝,晋朝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

说起晋朝的来源,就不得不说司马懿。司马懿是一个极端腹黑的人,他等天下大定后才出来辅佐曹操,等曹操去了,他就开始哄曹操的儿子,最后把曹家的江山硬生生的改了姓。司马懿虽然这么牛,但他还是没有当皇帝,他到底想不想当皇帝,我们也无从得知。但是司马懿的后继者司马昭,这人想当皇帝,而且也有能力当皇帝,但最后却没有当皇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司马家在司马懿的运作下已经是权倾朝野,司马懿死后,司马家并没有倒下去,司马家在司马师与司马昭管理下声威更上一层楼。司马昭与司马懿不同,司马昭不但有极高的权利欲,他还有极大的野心,他不仅想当权臣,他还想当皇帝。司马昭想当皇帝的心,已经路人皆知。路人不管天下由谁当皇帝,但是曹魏的皇帝曹髦却不能不管,司马昭这是要抢他的饭碗。

网络配图

曹髦在司马昭的阴影中越发不安,终于有一天,曹髦再也不能忍受“汝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他叫来几位大臣说:“司马昭想要谋朝篡位,他的野心连过路的人都知道了,我不能够在等下去,我要先下手为强”。曹髦的想法其实并没有错,司马昭迟早有一天要反,他先下手为强可能会占得一丝先机。但曹髦却没有考虑到一个问题:他与司马昭的实力相差巨大。

曹髦沉不住气,带着几百人就向司马昭杀去,曹髦这人太可悲,连司马昭的面都没见着,就被司马昭的亲信杀死。曹髦死于大规模火拼事件,司马昭再也不需要想办法把他弄死了。曹髦死后,司马昭没能顺势登基,哪有刚死了皇帝,自己就上台的道理,这摆明了弑君,会被人骂死的。

网络配图

曹魏江山在司马昭手中,蜀汉政权也被司马昭灭掉,司马昭想当皇帝,他也能当皇帝,最后却没能当上皇帝。司马昭没能当上皇帝的原因也很简单,他命太短了,还没来得及登基就死了。

标签: 司马昭司马昭弑君

更多文章

  • 如何解读司马昭的亲信 弑杀曹魏皇帝的贾充(司马昭弑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贾充,司马昭弑君

    贾充(217年-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重臣,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曾参与镇压淮南二叛和弑杀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马氏信任,其女儿贾褒及贾南风分别嫁予司马炎弟司马攸及次子司马衷,与司马氏结为姻亲,地位显赫。网络配图晋朝建立后,转任车骑

  • 魏帝曹芳被废后司马昭把他的小老婆送给了谁?(司马昭弑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昭,司马昭弑君

    三国时期,烽火不断,政治动荡,能人频出,权臣跋扈,国与国之间攻伐不断,君臣之间的斗争也异常激烈。在皇帝——权力——权臣的高端对决中,权力为中心,指针偏向谁,谁就掌握实权,谁就可以对对方生杀予夺。因为没有斗过权臣司马师,曹魏皇帝曹芳就被从皇位上赶下来,理由是失德。皇帝失德,在历朝历代为数不多,在三国时

  • 三川口之战:西夏奠定军事基础的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川口,西夏,军事,三川口之战

    当河西广大地区为西夏占有后,元昊对西夏军队也花费不少精力进行整治和重新编制。首先,他以黄河为标界,在西夏国内把军队划为左、右两部厢军,设十二监军司,分别命以军名,规定驻扎地(宋朝也有类似厢军设置,如同今天的“军区”),由此,健全了西夏军队的指挥体系。其次,元昊开发了并固定了几个新兵种:铁鹞子、擒生军

  • 孙权立场不坚定到指定二宫之争是否真的有胜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二宫之争

    孙权因为二宫之争杀了一个儿子,流放了一个儿子。二宫之争泼及朝内多名官员,很多官员被罢免,有些还因此丧命,二宫之争起因却各有看法。有人说二宫之争起因是孙权太宠爱儿子了,孙权不是从一而终的宠一个儿子,而是刚立完这个儿子为太子就转而宠爱另一个儿子。本来孙登为太子,不过他英年早逝。太子之位悬而未决,孙权就立

  • 二宫之争的起因 陆逊为何被卷入孙权二宫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陆逊,孙权,二宫之争

    孙权因为二宫之争杀了一个儿子,流放了一个儿子。二宫之争泼及朝内多名官员,很多官员被罢免,有些还因此丧命,二宫之争起因却各有看法。图为孙和的画像有人说二宫之争起因是孙权太宠爱儿子了,孙权不是从一而终的宠一个儿子,而是刚立完这个儿子为太子就转而宠爱另一个儿子。本来孙登为太子,不过他英年早逝。太子之位悬而

  • 陆逊有名的事迹 陆逊被卷入孙权二宫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陆逊有名的事迹,孙权二宫之争

    陆逊火烧连营蜀汉章武元年,刘备为了报吴军夺荆州还有关羽被杀之仇,亲自率领大军攻吴。当时对上的将领正是吴国的陆逊。刘备大军兵力强盛,陆逊避其锋芒,坚守不战。双方只能对峙。这一对峙,对刘备军中就是压力。因为蜀军是远征,补给方面不如陆逊来的轻松,而且又不能速战速决,再加上已经入夏,天气十分炎热,蜀军的士气

  • 二宫之争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二宫之争

    二宫之争起因孙权因为二宫之争杀了一个儿子,流放了一个儿子。二宫之争泼及朝内多名官员,很多官员被罢免,有些还因此丧命,二宫之争起因却各有看法。图为孙和的画像有人说二宫之争起因是孙权太宠爱儿子了,孙权不是从一而终的宠一个儿子,而是刚立完这个儿子为太子就转而宠爱另一个儿子。本来孙登为太子,不过他英年早逝。

  • 揭秘元朝李璮叛乱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璮叛乱

    李璮简介中介绍到李璮是金末期山东的重要军阀李全的儿子,小字名叫松寿,李全在1227年的时候降蒙古,被任命为益都行省,四年之后李全去世他的儿子李璮得到了他的权利,在得到他的父亲的权利之后的二十几年里他一直在默默地集中兵权擅自组建军队准备反叛蒙古,到了一二九五年的时候李璮加快了准备叛乱的步伐,一方面向南

  • 李璮之乱是怎么回事 李璮叛乱对元朝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璮之乱,李璮叛乱

    李璮之乱是发生在元朝的一场叛乱,李璮之所以能够发起这场叛乱,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山东的一个军阀,统治了山东三十多年,积累了很多的人脉。在李璮接替了父亲的职位后,他便自己创建军队,准备反叛蒙古。李璮之乱图片在表面上李璮依旧对蒙古皇族是毕恭毕敬的,这是为了给他自己增添更多的实力。在忽必烈登上皇位后,李璮更加

  • 造成灭国的奸臣黄皓是历史上最臭名远扬的宦官(黄皓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灭国奸臣黄皓,黄皓专权

    黄皓对于是蜀汉而言,是灭国奸臣,其虽官阶卑微,权利有限,但仍能玩弄权术,搅得蜀汉朝政混沌不堪,实属历史上又一宦官乱政的典型范例。蜀汉后主刘禅即位后,有蜀汉四相之一之称的董允去世,陈祗取代其侍中的职位,成为了后主的宠臣,手握重权。陈祗支持姜维的北伐,但因为逐渐与宦官黄皓交好,使得黄皓开始干预政事。陈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