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云很早追随刘备才能也获首肯为何不被重用?(刘备称帝)

赵云很早追随刘备才能也获首肯为何不被重用?(刘备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111 更新时间:2024/1/31 7:07:33

在《三国志》中,赵云身着白袍,武力甚强,与刘备是一见如故,便投入刘备帐下,南征北战,于长坂坡万敌群中救出后主刘禅,保护刘备顺利迎取孙尚香,后来,又是他出面,拦下被孙尚香带走的阿斗。在汉水之战时,赵云更是用空营计吓退曹操追兵,刘备称他浑身是胆。当攻下益州后,赵云发挥他的敏锐政治目光,劝阻刘备收揽民心。然而,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终刘备一生,赵云却不得重用。

网络配图

首先,从自身原因来看,赵云只是一个将才,而非帅才。赵云戎马一生,作战风格往往是身先士卒,对待赏赐确实能做到与众人分享。这一点无论是将才,还是帅才都是没有问题。事实上,除此之外,帅才还必须能独当一面,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抓住微小的战机。很长时间,赵云做到的刘备警卫工作,缺乏独立指挥战争的经验。如果派遣做突袭工作,他完全胜任,但统帅能力却不如关、张二将。

网络配图

其次,出身寒微。自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崛起。纵然号称“唯才是举”的曹魏集团,最终也是用“九品中正制”换取士族的支持,曹丕才成功取代了东汉。刘备自出道以来,每每以“皇叔”自居,除了要换取政治资本外,也有提高身份的意思。纵观刘备的一生,无论是前期的徐州,还是后来的荆州和益州,他都积极拉拢一大批地方士族加入自己的集团。史书上称关、张二将有“国士之风”是对他们才能的肯定,而他们的关系又与刘备极其密切,自然受到青睐。马超家族更是名门望族,纵然投降刘备后不太被重用,但地位也是很高的,从群臣劝说刘备称王,登基的名录中可以看出,马超位居第一。而黄忠出身地位与前两位地位相差比较大,但还是被赵云地位要许多。所以,赵云被冷落也是很正常了。

网络配图

最后,缺乏政治势力。裴松之曾引用很多关于赵云政治方面的时间,但正史中仅记载攻克益州后,赵云劝阻刘备封赏,借此收揽民心。刘备固然欣然接受他的意见,却引起众多功臣的不满。此外,赵云也没有自己的势力,像关张二将家将众多,特别关羽关平周仓等人。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缺乏势力的赵云在军在朝都是人微言轻。

刘禅继位后,直接对赵云升官封爵,貌似有种刘备特地将他留给后主刘禅的意味。事实上,此时蜀汉政权,“五虎将”仅剩赵云一人而已,不得不用。后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大力渲染赵云的功绩,算是对他的一点补偿吧。

标签: 赵云刘备称帝

更多文章

  • 为何刘备重用魏延轻赵云?谁适合做大将(刘备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魏延,赵云,刘备称帝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悲壮而伤感的诗句穿透了历史的长河,也说完了虎威将军赵子龙的漫长一生。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是他的代名词。高大威猛的三国传奇——虎威将军的威猛善战,至今还回荡在人们的耳边。作为三国著名人物刘备的主力名将,赵子龙将整个人生都投给了刘备。汉末时期,整个国家由于战争的频频发

  • 悲催司马昭:终于有实力称帝却因命短错失?(司马昭弑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昭,司马昭弑君

    皇帝看上去是个光鲜的职业,无数人为他而疯狂,但其实他的背后充满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辛。两晋时期就有这样一位皇帝,终于熬到可以称帝时却因命太短而错失皇位。网络配图晋朝是一个挺混乱的朝代,晋朝的统治者才能有限,所以晋朝不是“八王之乱”就是“五胡乱华”,晋朝的老百姓没过几天安生日子。晋朝的统治者能力不行,但

  • 如何解读司马昭的亲信 弑杀曹魏皇帝的贾充(司马昭弑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贾充,司马昭弑君

    贾充(217年-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重臣,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曾参与镇压淮南二叛和弑杀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马氏信任,其女儿贾褒及贾南风分别嫁予司马炎弟司马攸及次子司马衷,与司马氏结为姻亲,地位显赫。网络配图晋朝建立后,转任车骑

  • 魏帝曹芳被废后司马昭把他的小老婆送给了谁?(司马昭弑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昭,司马昭弑君

    三国时期,烽火不断,政治动荡,能人频出,权臣跋扈,国与国之间攻伐不断,君臣之间的斗争也异常激烈。在皇帝——权力——权臣的高端对决中,权力为中心,指针偏向谁,谁就掌握实权,谁就可以对对方生杀予夺。因为没有斗过权臣司马师,曹魏皇帝曹芳就被从皇位上赶下来,理由是失德。皇帝失德,在历朝历代为数不多,在三国时

  • 三川口之战:西夏奠定军事基础的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川口,西夏,军事,三川口之战

    当河西广大地区为西夏占有后,元昊对西夏军队也花费不少精力进行整治和重新编制。首先,他以黄河为标界,在西夏国内把军队划为左、右两部厢军,设十二监军司,分别命以军名,规定驻扎地(宋朝也有类似厢军设置,如同今天的“军区”),由此,健全了西夏军队的指挥体系。其次,元昊开发了并固定了几个新兵种:铁鹞子、擒生军

  • 孙权立场不坚定到指定二宫之争是否真的有胜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二宫之争

    孙权因为二宫之争杀了一个儿子,流放了一个儿子。二宫之争泼及朝内多名官员,很多官员被罢免,有些还因此丧命,二宫之争起因却各有看法。有人说二宫之争起因是孙权太宠爱儿子了,孙权不是从一而终的宠一个儿子,而是刚立完这个儿子为太子就转而宠爱另一个儿子。本来孙登为太子,不过他英年早逝。太子之位悬而未决,孙权就立

  • 二宫之争的起因 陆逊为何被卷入孙权二宫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陆逊,孙权,二宫之争

    孙权因为二宫之争杀了一个儿子,流放了一个儿子。二宫之争泼及朝内多名官员,很多官员被罢免,有些还因此丧命,二宫之争起因却各有看法。图为孙和的画像有人说二宫之争起因是孙权太宠爱儿子了,孙权不是从一而终的宠一个儿子,而是刚立完这个儿子为太子就转而宠爱另一个儿子。本来孙登为太子,不过他英年早逝。太子之位悬而

  • 陆逊有名的事迹 陆逊被卷入孙权二宫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陆逊有名的事迹,孙权二宫之争

    陆逊火烧连营蜀汉章武元年,刘备为了报吴军夺荆州还有关羽被杀之仇,亲自率领大军攻吴。当时对上的将领正是吴国的陆逊。刘备大军兵力强盛,陆逊避其锋芒,坚守不战。双方只能对峙。这一对峙,对刘备军中就是压力。因为蜀军是远征,补给方面不如陆逊来的轻松,而且又不能速战速决,再加上已经入夏,天气十分炎热,蜀军的士气

  • 二宫之争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二宫之争

    二宫之争起因孙权因为二宫之争杀了一个儿子,流放了一个儿子。二宫之争泼及朝内多名官员,很多官员被罢免,有些还因此丧命,二宫之争起因却各有看法。图为孙和的画像有人说二宫之争起因是孙权太宠爱儿子了,孙权不是从一而终的宠一个儿子,而是刚立完这个儿子为太子就转而宠爱另一个儿子。本来孙登为太子,不过他英年早逝。

  • 揭秘元朝李璮叛乱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璮叛乱

    李璮简介中介绍到李璮是金末期山东的重要军阀李全的儿子,小字名叫松寿,李全在1227年的时候降蒙古,被任命为益都行省,四年之后李全去世他的儿子李璮得到了他的权利,在得到他的父亲的权利之后的二十几年里他一直在默默地集中兵权擅自组建军队准备反叛蒙古,到了一二九五年的时候李璮加快了准备叛乱的步伐,一方面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