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昌义之死守钟离,南梁因钟离之战免于亡国

昌义之死守钟离,南梁因钟离之战免于亡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97 更新时间:2024/1/11 5:08:15

钟离之战,亦名邵阳之役,为中国南北朝南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507年),梁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战胜北魏军的防御作战。此役为梁武帝讨伐北魏中具关键意义的一战,亦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结果南梁获得胜利,甚至因此幸免于可能亡国的危机。

网络配图

天监六年(507年)正月,元英与平东将军杨大眼率数十万大军攻打攻昌义之所驻守的钟离城。钟离城北阻淮水,魏军在邵阳洲(位于道人洲西)两岸架桥,树栅数百步,作为跨淮通道。元英据南岸攻城,杨大眼据北岸立城接应,以通粮道。时钟离城中仅3000人,昌义之督率梁军将士奋力抗击。钟离城堑水深,魏军以车载,人负,运土填堑,设飞楼冲车撞击城墙。昌义之率军用泥土补修被撞坏之处,冲车虽入,但城墙未坏。魏军昼夜苦攻,轮番冲击,坠而复上,莫有退者。昌义之善射,第每当有危难之处,便亲去救援,箭到之处,无不应弦而倒。双方一日之内战数十合,被梁军杀伤者以万计,死尸堆积与城墙相高,仍不能克。

二月,梁武帝命豫州刺史韦睿自合肥(今属安徽)领兵增援钟离,受曹景宗节度。曹、韦两军进屯邵阳洲。三月,淮水暴涨六七尺,韦睿派水军乘斗舰袭击洲上魏军。另以小船载干草,灌以油,趁风纵火,以焚其桥。同时,派敢死之士拔栅砍桥。时大水特别湍急,倏忽之间,桥栅俱尽。梁军奋勇冲杀,无不以一当百,呼声动天地。魏军大溃,元英见桥断,脱身弃城而走,杨大眼亦烧营而去。诸垒相次土崩,皆争先弃其器甲争投水,溺死、斩杀各10万,淮水为之不流。曹景宗令军主马广追击杨大眼至灭水上四十余里,杨大眼的军众死伤无数,伏尸相枕。昌义之闻报后,又悲又喜,不知说什么好,只是连声叫道:“更生!更生!”(《梁书·韦睿列传》)昌义之出来追击元英至洛口而还。元英单骑逃入梁城,部下兵士也全军覆灭,沿淮河百余里尸骸相藉,梁军又俘虏5万人。收其军粮器械,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计。

钟离之战后,昌义之十分感激韦睿和曹景宗,便请二人会面,设二十万钱作为赌注,让二人相赌,以报二人之恩。回师后,昌义之因功进号军师将军,增封二百户,迁持节,督青、冀二州诸军事,征虏将军,青、冀二州刺史。未拜,又改督南兖、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辅国将军、南兖州刺史。后为有司所奏免。同年,补朱衣直阁,除左骁骑将军,直阁如故。迁太子右卫率,领越骑校尉,假节。

标签: 钟离之战昌义之

更多文章

  • 仁宗盛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为何没超过开元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仁宗,范仲淹,宋朝,仁宗盛治

    在北宋历史上,宋仁宗是在位时间最长,政绩最为杰出的帝王。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间,国内大环境基本稳定,人民生活安定,边境军事力量强大,经济繁荣昌盛,科技发达,吏治也较为清明,宋代盛世景象,在仁宗年间得以集中体现,因此,后人常以仁宗盛治与前朝的开元盛世相提并论。那究竟仁宗盛治有没有超过开元盛世呢?这便值得

  • 北宋的繁华程度:仁宗盛治究竟有没有超过开元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宋仁宗,皇帝,仁宗盛治

    仁宗盛治又被称为仁宗盛世,指的是北宋皇帝赵祯励精图治,开启北宋繁盛局面。北宋皇帝赵祯是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也是最有作为的一位皇帝。后来史学家们对仁宗盛治给予了很高评价,仁宗皇帝之所以能开启盛治局面,这与仁宗盛治背景是息息相关的。赵祯皇帝即位后,朝政大权一直被刘娥太后所掌握。当时,丁谓、王钦若

  • 宋仁宗赵祯简介 开创仁宗盛治的千古第一仁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仁宗赵祯,宋朝皇帝,仁宗盛治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

  • 郭威灭汉为大宋王朝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威灭汉

    这世界上叫郭威的人不计其数,但有名者却寥寥无几。曾经有一名叫郭威的人,可谓是荣登九五至尊,享否极之位,此人便是名扬四海的后周太祖郭威,今天咱们就来追忆一下这位伟人,看看郭威是如何登上后周皇位,成为后周太祖的。郭威,出生于河北省的某家,当时历史进程正处于唐朝末年,他幼年丧父,跟随母亲一起生活也不过几年

  • 郭威灭汉的起因和经过 郭威灭汉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郭威灭汉的起因,郭威灭汉的影响

    郭威灭汉的起因唐朝灭亡之后,五代十国就接替了唐朝的天下,成为了当时天下的领导集团,后汉就是其中一个。汉朝皇帝刘知远在自己部下的支持下,自称皇帝,攻下了开封,并把这里定为后汉的都城,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国家。而郭威当时是刘知远的一个部下。但是后来后汉被郭威灭亡,那么郭威灭汉的起因究竟是什么呢?刘知远在建立

  • 后周太祖郭威简介 灭后汉诛隐帝 建立后周政权(郭威灭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后周皇帝,后周太祖,五代十国皇帝,郭威灭汉

    郭威(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2日),邢州尧山(今邢台市隆尧县西)人,字文仲,小名“郭雀儿”,五代后周的建立者。郭威出身于贫苦人家,读过些书,知道民间疾苦。即位后,减轻赋税,削减严刑峻法,他生性节俭、虚心纳谏、他又能留心搜罗人才,所任用的魏仁浦、李毂、王溥、范质等人都能忠于职守,遵守法度,

  • 李世明以“6骑”吓退突厥十万兵的渭水之盟 为何会被称为“渭水之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渭水之盟,渭水之耻

    李世民是有唐一代名君,于是,多少年来“唐粉”们为了不让李世民的一世英名受到损害,可以说是花了不少的功夫,就拿史书上明明记载的“渭水之耻”来说吧,硬是被美化李世民威风凛凛只率6骑,现身渭水便桥,吓退突厥十万精锐。从此,大唐人民为他欢呼,这魄力,这胆识,霸主啊!可是事实果真是这样吗?这只是说故事而已,其

  • 渭水之盟受到的评价到底为什么那么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渭水之盟,李世民

    唐太宗渭水之盟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的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多少皇帝借鉴的典范。但众所周知的是他皇位的得来并不是名正言顺而是杀了身为太子的哥哥之后,逼着他的父皇传位于他的。也正是因为玄武门之变,引起了外族突厥的侵犯。唐太宗渭水之盟是他在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一个传颂万世的事迹。李世民画像在玄武门事变之

  • 渭水之盟:盛世大唐崛起前面临的最大一次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渭水之盟,大唐,李世民,

    过好日子,除了要搞好内部团结外,还要注重邻里关系的和睦。这不,太宗刚刚登基,邻居就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送来贺礼:东突厥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率?多万军队攻击泾州,毗邻的长安城立刻进入紧张的戒严状态。自有书面记载以来,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政权的战争就从未真正间断过。犬戎、匈奴接连进攻,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国破身死

  • 解析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 十月革命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发生在俄国的一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时间是1917年11月7日,因为当时是俄历10月25日,所以历史上称其为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可以说打响了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枪,鼓舞了世界上的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的斗争决心与信心,对俄国和世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做一下十月革命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