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析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 十月革命的意义

解析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 十月革命的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79 更新时间:2024/1/2 4:59:45

十月革命是发生在俄国的一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时间是1917年11月7日,因为当时是俄历10月25日,所以历史上称其为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可以说打响了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枪,鼓舞了世界上的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的斗争决心与信心,对俄国世界都具有非重要的意义。下面做一下十月革命简介。

列宁照片

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但是革命的果实却被资产阶级窃取了,资产阶级成立了临时政府,但是二月革命之后并没有将俄国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也没有能够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中解脱出来,所以俄国国内的各种矛盾依然是非常尖锐的,最终列宁决定再次发动革命夺去政权。

11月6日,列宁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起义军迅速的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重要战略位置,到11月7日上午10点钟的时候,起义队伍已经占领了彼得格勒的绝大部分地区,革命军事委员会散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已转归苏维埃。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起义队伍已经包围了临时政府盘踞的冬宫,晚上九点四十五分,停泊在涅瓦河上的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发出了总攻的信号。起义队伍迅速的占领了冬宫。起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在起义队伍迅速占领冬宫的时候全俄罗斯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大会首先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归转工人农民士兵代表苏维埃。11月8日,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决定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同时全国的土地归国家所有,交给农民使用。宣告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成立。

十月革命时间

十月革命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十月的革命,这场革命是1917年11月7日发生在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因这场革命发生的时候是俄历的10月25日,因此历史上一般将其称作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从此开始了人类的新纪元。

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时间是1917年俄历十月二十五日,在这一天列宁亲自在斯莫尔尼宫领导了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7日凌晨开始起义部队先后占领了邮政总局、波罗的海火车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车站,之后关闭了政府大楼的照明,切断了临时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电话,之后起义部队占领了皇宫大桥等重要的战略位置,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仓皇逃走,7日上午10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散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政权已转归苏维埃。但临时政府2000多名军官和士官生仍然在冬宫内不肯投降,11月7日下午5~6时,起义部队包围了冬宫,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最后通牒,命令临时政府的人员缴械投降,但是遭到拒绝。

晚上九点四十五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发出了冬宫发动总攻的信号。起义部队迅猛的冲向冬宫,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到11月8日凌晨,临时政府的所有成员(除克伦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起义部队获得了决定性胜利,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十月革命主要是发生在1917年11月7日,也就是俄历10月25日,因此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

十月革命是发生在1917年11月7日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发生地点是俄国的彼得格勒,革命的领导者是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列宁,革命的结果是起义的队伍攻陷了资本主义临时政府的盘踞地点冬宫,最终将临时政府除了逃跑的克伦斯基以外的所有人员,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下面说一下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很多人都存在着很大的疑问,很多人认为十月革命应该是从11月6日起义队伍开始攻占彼得格勒开始算起,但是实际上历史上将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从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发出了总攻的信号开始。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的时候起义的队伍已经攻占了彼得格勒所有的战略要地,只剩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盘踞的冬宫还没有攻下,但是却已经被起义部队完全的包围。那么为什么认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将为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呢?下面详细的分析一下原因。

对于武力夺取政权的革命来说,最重要的是推翻当时的政权,虽然彼得格勒的起义行动从11月6日就已经开始了,但是那只是起义的开始,并不意味着要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如果革命者与当局者和议的话,也不能称之为革命的,是个革命就是这样的,虽然起义队伍已经攻占了绝大多数的地方,但是当时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还在,是与临时政府和议,还是武力推翻是界定十月革命性质的一个重要问题。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发起了总攻的命令,这是决定采用武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被看做是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

十月革命的性质

十月革命指的是1917年11月7日,也就是俄历10月25日发生在俄国的一场社会主义革命,这场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袖列宁领导之下发生的一次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夺去政权的革命,因此一般认为十月革命的性质应该是无产阶级发动的社会主义革命。下面从几个方面评析一下十月革命的性质。

俄国十月革命

首先从革命的领导阶级来看,俄国的十月革命的领导阶级是以列宁为首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在这场革命中,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占据着绝对的领导地位,从这一点上来说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再者从革命的主导力量来看,十月革命的主导力量是以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为主,特别是作为工人的无产阶级是这次革命中的中坚力量,所以这一点也是符合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

第三点从革命推翻的政权来看,十月革命是推翻的是二月革命之后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政权,并不是推翻的帝国主义或者是封建势力建立的政权,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也符合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界定。

第四点,从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权性质来看,十月革命之后建立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成为了国家的执政党,从这一点上看十月革命也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第五点,从革命之后建立起来的经济制度来看,十月革命之后建立起来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苏维埃政权接管了银行、铁路、工厂。后来,将大工业国有化,实行对外贸易的垄断,颁布《土地法令》,法令规定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劳动农民使用。从这一点上来看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也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通过以上五点的介绍可见,俄国十月革命性质应该是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意义

十月革命指的是1917年11月7日,也就是俄历10月25日发生在俄国的由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这次革命之后建立起了社会主义专政的社会制度,是世界上无产阶级第二次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无论是对俄国还是对整个世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介绍一下十月革命的意义。

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意义一:首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在这次革命之后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专政的国家政权,开辟出了人类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纪元,这次革命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了整个世界,对整个世界的资产阶级来说是一次极大的震动,从此之后出现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世界对峙。

十月革命的意义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它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由一个单纯的理论或者是理想变成了现实,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消灭了剥削与压迫等不平等现象的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尝试建立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社会制度。

十月革命的意义三: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给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以极大的鼓舞,使得全世界出现了一个共产主义运动的高潮。

十月革命的意义四: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俄国的发展方向,从此之后俄国开始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对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标签: 十月革命

更多文章

  •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7日,俄历的10月25日,因此被称为十月革命,这次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为主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革命,革命之后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政权,十月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十月革命的爆发有着深刻的背景,下面就介绍一下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之客观原因:首先在经济上

  • 历史上的今天11月7日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11月7日,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07日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在97年前的今天,1917年11月7日 (农历九月廿三),俄国十月革命爆发。1917年11月6日,革命的枪声在彼得格勒打响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全面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革命形势迅速趋于成熟。191 7年2月,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

  • 历史解密:参加俄国“十月革命”的中国矿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俄国,十月革命,矿工

    1915年,20岁的张川林因赤贫如洗,应征到俄国做苦工。张川林来到乌克兰哈尔科夫附近的一家煤矿当矿工。1917年冬的一天,矿上来了一个俄国人。他用通俗易懂的俄语,深入浅出地对中国矿工进行宣传,他说天下工人是一家。此人原来是布尔什维克党员,他动员工人参加布尔什维克,帮助俄国工人推翻克伦斯基资产阶级临时

  • 白起是不是白乙丙的后代?两人有关系吗(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白起,白氏七贤

    今人多以为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大将、“人屠”白起是秦穆公时期白乙丙的后代。这似乎很好理解:两人都姓“白”,都是秦国赫赫有名的战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只是一些人的想当然。首先,《史记》等史书没有任何记载白起是白乙丙的后代,我们不能凭臆想去“创造”历史,最起码说白起是白乙丙的后代没有证据可持。其次,白乙丙不

  • 白敏中(唐朝宰相)生平简介,一生有哪些贡献?(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敏中,白氏七贤

    【人物简介】白敏中(公元792 — 861年),字用晦,祖籍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唐后期宰相,著名诗人白居易从弟。白敏中少孤,承学诸兄,唐穆宗长庆(821—824年)初中进士,初由义成节度使李听用为僚属,入朝为右拾遗,改殿中侍御史,后出任邠宁节度副使,因政绩显著,御史

  • 秦昭襄王嬴为何要自毁长城逼死白起?只因為得到的比失去的多(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白起,秦昭襄王,嬴稷,白氏七贤

    如果要问到战国时期战功最显赫名气最大的名将,此人非白起莫属:白起自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中一战成名以来,连战连胜,可以用六国闻之丧胆来形容,长平之战时赵括都说过如果秦军主将不是白起的话,他有把握战胜。白起战功赫赫成为秦昭襄王嬴稷手中的利器,兵锋所指六国拜服。与此同时如果问到战国死得最冤枉的名将,白起

  • 秦国“不败将军”白起 晚年为何死得如此凄惨?(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起,白氏七贤

    秦将白起为秦国的统一建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他为了秦国是鞠躬尽瘁,但是晚年却不得善终。他为何会落得如此地步,且看被誉为秦国“屠夫”和“不败将军”的白起,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秦国历史上有两次杀人最多的记录,第一次就是伊阙之战和长平之战,这两场战役的将领都是白起,一共死了六十四万人,用屠夫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

  • 唐诗四大家之白居易的生平介绍及主要成就(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白居易,白氏七贤

    人物生平出生乱世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

  • 白居易应举了几次?他与关盼盼的死有什么关系(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白居易,李白,唐朝,关盼盼,白氏七贤

    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想必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白居易家境优越,又有几分才华,入世做官乃是小菜一碟。其实不然。白居易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名气,全靠他自己打拼出来的。可能他个人并不在乎那些名利之物,可如果想要为民服务,替老百姓着想的话,就必须要做官。做官的第一步就是应举。白居易应举倒是参与了

  • 历史的拐点河南之战:它的行军路线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匈奴,汉朝,卫青,霍去病,河南之战

    汉朝建国前连年征伐,国力羸弱,修养生息,直到文景之治一直采用的是和亲政策。匈奴“外甥”也是一直欺负“舅舅”汉朝,战争不断,汉朝基本处于吃亏的状态,直到汉武帝即位。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达到鼎盛,战马成群。武帝反击的机会终于到了!公元前127年,匈奴左贤王部进犯上谷,渔阳等地,汉武帝派卫青反击。卫青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