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万历怠政简介:万历皇帝长达30年不理朝政

万历怠政简介:万历皇帝长达30年不理朝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928 更新时间:2023/12/26 20:16:25

万历怠政指的是在清朝人编纂的《明史》中万历帝在位期间长期不理朝政的事情。

万历十年,内阁首辅居正去世,20岁的万历帝正式亲政。在最初的几年,年轻的万历帝还兢兢业业、恪职尽守。如万历十二年八月至十三年五月京师大旱,万历帝决定亲自祭天祈雨。祈雨当天,万历帝亲率百官步行十里来到天坛,经过一番冗长而繁复的祈雨仪式后,万历帝又不顾劳顿,坚决拒绝乘辇,再次顶着烈日步行回宫。尤其是,为了表示祈雨的虔诚,万历帝特意要求免除清道,破例让沿途百姓争相一睹天颜。此情此景,令群臣百姓无限感动,不少人甚至潸然泪下。

但是,从万历十四年以后,万历帝就开始了严重怠政行为,并创下了30年不上朝的纪录。万历帝的怠政,使明朝中央政府几乎陷于瘫痪,从此回天无力,以致《明史·神宗本纪》中指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而也有人对于万历怠政的说法存在质疑,认为是清朝人在编纂《明史》中对万历帝的污蔑。

后人在分析万历怠政的原因时,寻找了许多理由。对万历怠政前的巨大反差。原因或许只在于,万历的怠政,其实就是一种超乎理、缺乏恒心的懒惰行为的极致表现罢了。

然而万历朝也经历许多大事,比如万历三大征、国本之争、梃击案风波等。

标签: 万历怠政万历张居正

更多文章

  • 明因为神宗而亡?对明末历史影响深远的万历怠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明神宗,万历怠政

    看到万历朝鲜之役的时候,我想起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那时候的明朝,作为世界上鼎鼎有名的大国,表面上看起来还是不可侵犯,就算明代的百姓再怎么妄自菲薄,谈起自己的国家,那也是与有荣焉——甚至连统治者也不觉得明朝会亡,尽管他们已经知道朝廷有了困难,却从不认为,那就是致命的危

  • 传奇军队背嵬军:岳家军精锐中的精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背嵬军

    宋金作战,岳飞的部队把金人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十年对金作战中,岳飞的军队以牺牲一万五千人,伤残两万人的代价,杀死战斗力强悍的金兵约十五万人,杀伤至少五万人。金人发出了“撼山易,憾岳家军难”叹息,对岳家军是又怕又恨。在强悍的岳家军中,又有一支屡屡以少胜多的军队,那就是背嵬军,可谓精锐中的精锐。网络

  • 传奇!揭秘韩岳的亲随军“背嵬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岳,背嵬军

    南宋有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为四大抗金名将,当时有张家军、韩家军之称。这南宋中兴四大将之中,岳飞和韩世忠的亲随军最强,谓之“背嵬军”,这些军士皆为精挑细选的勇士,各个勇健无比,战斗力极强,以一敌十。网络配图不过最著名的要数岳飞岳家军麾下的“背嵬军”!据岳飞的孙子岳珂在《鄂国金佗编》卷二十二《淮西

  • 中国古代八支最精锐军队:唯“岳家背嵬军”不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岳家军,宋朝,岳飞,背嵬军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要靠明智的领导人、不仅要靠开明的政治、不仅要靠严格的制度,在军事上自然也不能够落后,纵观中国历史发展,强大朝代的背后,都有一支精锐善战的军队,他们骁勇善战、保家卫国,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支撑。八、满洲八旗现在人说到满洲八旗,都会想到北京茶馆里的那些纨绔子弟,但在十七世纪的东亚,满洲八

  • 顺治时期咒水之难事件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咒水之难

    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也就是公元1661年8月12日,历史上有名的“咒水之难”在这天发生。那么咒水之难是什么事件,这次事件造成了什么影响,牵连的人有哪些,最终怎么结局的?永历帝画像明朝快覆灭时,南明永历帝听从大臣的建议逃到缅甸境内。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带去口信,让永历帝明日一早

  • 咒水之难的背景介绍:明朝覆灭而清朝兴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咒水之难

    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也就是公元1661年8月12日,历史上有名的“咒水之难”在这天发生。那么咒水之难是什么事件,这次事件造成了什么影响,牵连的人有哪些,最终怎么结局的?永历帝画像明朝快覆灭时,南明永历帝听从大臣的建议逃到缅甸境内。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带去口信,让永历帝明日一早

  • 咒水之难:南明皇帝朱由榔沦陷缅甸的悲剧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由榔,南明,缅甸,,咒水之难

    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捎来口信,让他明日过河,同饮咒水盟誓,以结友好。朱由榔及一些大臣皆看出其中有诈,但寄人篱下,又不敢不去,只好命大学士马吉翔、大臣沐天波等部分文武官员前去赴约。次日上午,马吉翔等人来到缅军驻地塔下,即被三千缅军团

  • 董仲舒《天人三策》讲的是什么?天人三策原文及翻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天人三策,汉武帝,黄老

    建元六年,太皇太后窦氏驾崩,汉武帝乾纲独揽。建元初年被扼杀的新政,再一次被提上了日程。元光元年,汉武帝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在内外政策上进行一系列变古创制、更化鼎新。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

  • 汉武帝是如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只因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武帝,董仲舒,天人三策

    自孔子创立以来,儒学就一直不受待见:孔子周游列国,虽受各国礼遇,却没有真正的施政机会;孟子的待遇跟孔子差不多,沿路还多了对儒家冷嘲热讽的法家、纵横家等诸士;到了秦朝,秦始皇笃信法家学说,不喜儒生,还焚书坑儒;西汉初年,统治者信奉黄老之学,儒生辕固被投入野猪圈徒手搏猪,差点丧命,怎一个惨字了得。那为何

  •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天人三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董仲舒,新儒学,汉朝,天人三策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思想核心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认为天是最高主宰,皇帝代表天的意君临天下,受命于天而进行统治,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天人关系说先秦时就有之,但董仲舒杂揉诸家,加以发展,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和对自然现象的比附来详尽论证,将这个学说发展成为天人感应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