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祖王建是哪个时期的皇帝?王建死后葬于哪里(王建建蜀)

高祖王建是哪个时期的皇帝?王建死后葬于哪里(王建建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76 更新时间:2023/12/27 12:56:57

王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国王,庙号高祖,字光图,许州舞阳人。前蜀高祖王建小时候是乡里的无赖,竟敢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后来被官府抓住,关进了监狱。监狱的狱卒认为他长得相貌奇伟,将来一定能成大事,所以就偷偷把他放走了。王建跑到武当山避难,结实了山上的一个道人。道人给他卜了一卦,认为他去从军,可有飞黄腾达之日,所以王建就听信了他的话,到忠武军投效。当时,正值黄巢起义。起义军攻陷长安,唐僖宗仓皇逃亡四川。忠武军监军杨复光摔八千人迎击,将黄巢击退。他将这支队伍分成八部,而王建就是其中一部的首领。因为救驾有功,王建等人很快就得到了升迁,他被封为神策军的将领。

但是没过多久,王建又被排挤出朝。他想去投奔成都,却被成都太守的弟弟陈敬瑄拒绝。王建索性攻下阆中,在那里招兵买马,开始图谋四川。经过几年的征战,他终于攻下了蜀中之地,并把那里作为根据地。公元907年,朱温篡夺唐昭宗的帝位,改国号为后梁。因为王建屡次受唐朝的恩惠,所以并不承认后梁的合法性,他用檄文昭告天下,呼吁天下各反证的诸侯一起反抗朱温。他又联络晋王李克用,要和他一起攻打后梁。尽管他很努力地联络诸侯,但是从者甚少。于是在公元908年,王建在成都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前蜀。在他统治期间,任用已经灭亡的唐朝旧臣,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时的后梁朱温,并不敢轻易地向蜀国用兵。但是到了晚年,由于他任用宦官,导致宫廷矛盾日益激烈。公元918年六月,前蜀高祖王建病逝,死后葬于永陵。

王建是五代十国时期在四川一代的割据势力,前蜀的高祖,公元967年去世,死后被葬于永陵。前蜀王建墓永陵成都市城区的金牛区主干道永陵路。永陵的规模较大,是当时所罕见的。直径达到近80米,高度15米,永陵地宫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三个墓室全长23.4米,宽6.1米,高6.4米,三个墓室分别用木门作为隔离,不过如今原木门早已腐烂,但原本在木门上的装饰是铜器,表面镀金,所以还在。现在我们看到的木门,是根据其原来的样子重新制作安装上去的。在中间那个墓室里,放有前蜀高祖王建的棺椁,在后室中,是一尊王建的石刻像,此为红砂石圆雕坐像,高约86厘米。此雕像和史书中描述的王建的外貌很相像,表现了当时石刻技术的纯熟。

王建的棺椁放在棺床上,棺床的四周刻有“二十四伎乐”,东面10人,西面10人,南面4人。其中22人为乐者,2人为舞者。据统计,刻画表现出来的乐器共有20种,23件。人物装扮皆为宫女,表情惟妙惟肖,表现了晚唐和五代十国时期皇宫内的晏乐歌舞的场景,极其逼真。这也是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极富有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在棺床的一侧,放置有若干长明灯,同时还有许多唐代的随葬珍宝,如今已经极其罕有,都已成为国宝。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如此大规模的墓葬实属罕见,目前同时期发现的墓葬,只有前蜀王建、后蜀和陵与南唐二陵三座比较具有代表性。1961年,通过国务院审批,前蜀王建墓永陵被评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 王建前蜀五代十国王建建蜀

更多文章

  • 中国朝代更迭的乱世中竟有一个富饶的吴越国(吴越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吴越国,吴越建国

    这事得从唐朝末年说起,那时群雄四起,天下大乱,冒出了一个叫钱镠的英雄,通过自己的才能迅速建功立业,在其家乡两浙颇有威名。此人咱之前有过介绍,具体可点击:一句话把唐末黄巢大军吓跑的一代英主。公元895年,钱镠的老上级大蠢人董昌造反称帝,国号大越罗平,建元“顺天”。为什么说他大蠢人?因为篇幅有限,我们把

  • 越国的逆袭:越国是如何在吴越争霸中胜出的(吴越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越国,吴越建国

    偷袭吴都之战,越国大获全胜,虽未成功压制吴国,却大大削弱了吴国的实力。越国不再掩藏自己的实力,伐吴之战势在必行。公元前478年,吴国遭受旱灾。敌人受困就是老天给自己的机会,越国果断起兵伐吴,越王勾践也正式踏上自己的称霸之路。越国是如何打败吴国的越军出发前,并没有盲目拉起大旗,而是简选精兵,保存民生国

  • 吴越王钱俶纳土归宋避免了生灵涂炭吗(吴越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越王钱俶,钱俶,吴越建国

    吴越王钱俶,生于公元929年,在位时间30年。原名是钱弘俶,字名文德,是有名的吴越王钱鏐的孙子,也就是钱元瓘最小的儿子。钱俶是吴越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晋开元时期,他在台州做刺史,最后当了吴越的国王。赵匡胤平定江南的时候,他出兵有功,被封为兵马大元帅,进入朝廷之后,仍被封作吴越国王。公元978年时,他献

  •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意义:加快了国家的统一步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后周攻南唐之战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背景是五代十国的后期,当时已经到了五代中最后一个朝代后周,后周的柴世宗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准备统一整个国家。后周的策略是先南后北,准备先讨伐蜀国和南唐,再北伐契丹。后周世宗柴荣画像后周是中原地区的大国,南唐是南方的大国,后周想要统一南方,就要先讨伐南唐。南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危

  • 后周攻南唐之战作战方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后周,南唐,后周攻南唐之战

    后周攻南唐之战作战方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后周,一方面是南唐。后周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统一的任务降到了后周的头上。虽然有些小国家不想被后周统一,但是历史的大势是无法阻挡的。南唐后主李煜画像例如吴越国就心甘情愿替后周作战。吴越国是后周的盟国,在后周攻南唐之战中,吴越国作为后周这边的参战国家,派出了水军进

  • 后周攻南唐之战:大国之间最后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后周攻南唐,后周攻南唐之战

    后周攻南唐之战的背景是五代十国的后期,当时已经到了五代中最后一个朝代后周,后周的柴世宗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准备统一整个国家。后周的策略是先南后北,准备先讨伐蜀国和南唐,再北伐契丹。后周世宗柴荣画像后周是中原地区的大国,南唐是南方的大国,后周想要统一南方,就要先讨伐南唐。南唐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危

  • 宋太祖赵匡胤差点就死在了高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太祖,高平之战

    五代十国时期的高平之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据说赵匡胤差点死在这次战场上。可老天就看好赵匡胤,要他来当大宋的开国皇帝的,最后活命。当然,这次战争就连周世宗都亲自上阵。网络配图赵匡胤身先士卒,迎敌血战,主将奋勇,士卒更是拼死力战,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兵抵挡不住。内殿直马仁禹也激励同伴进击,他自己跃马猛射,

  • 高平之战的小细节:宋太祖赵匡胤差点战死沙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平之战,北周,赵匡胤,

    高平之战是北汉与後周之间的一场战役,此役后周大胜。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後不久,北汉刘崇联合辽国乘机南下,打算乘后周内部还不稳定的情况下打击后周的力量。二月,契丹派杨衮率骑兵万余及步兵五万余人,到达晋阳(今太原),两军会师晋阳,一路攻上潞州(今长治)。北汉主刘旻亲领中军,张元徽领左军,杨

  • 石敬瑭是谁为何称他为儿皇帝 割让燕云十六州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五代十国,天下大动乱,”乱慌慌你方唱罢我登场“,君王就如走马灯似的走过,无法带给台下观众丝毫印象,即使是一国之君也仅仅是换得比旁人稍稍多一点的目光,喝令天下,能让后人记住的又有几人?但是,五代中却有一个人,他的名气比和平时代的治世之君还要有名,他就是石敬瑭。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

  • 为何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割让土地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燕云十六州,契丹,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在历史上又被叫做幽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自古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这里易守难攻,而在历史上,燕云十六州曾经被割让,把这样的军事重地拱手让人。在混战当中,燕云十六州作为军事战略地,被强大的军队抢来抢去。在史书上记载的燕云十六州第一次被割让,是发生在后唐灭亡以后。当时新政权的统治者把燕云十六州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