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平之战的小细节:宋太祖赵匡胤差点战死沙场

高平之战的小细节:宋太祖赵匡胤差点战死沙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697 更新时间:2023/12/27 16:25:50

高平之战是北汉与後周之间的一场战役,此役后周大胜。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後不久,北汉刘崇联合辽国乘机南下,打算乘后周内部还不稳定的情况下打击后周的力量。二月,契丹派杨衮率骑兵万余及步兵五万余人,到达晋阳(今太原),两军会师晋阳,一路攻上潞州(今长治)。北汉主刘旻亲领中军,张元徽领左军,杨衮为右军,阵容严整。

后周昭宁节度使李筠派部将穆令均率领两千人马迎击。穆令均中伏被杀,损失千余人。李筠退回潞州。柴荣决定亲自领兵抵抗北汉的进攻。杨衮观察了后周军的阵势和军容,认为后周军强,不可贸然进攻。刘崇却不以为然,命张元徽率领东军先进攻。后周的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本来就有怯战心理,交战不久,看到北汉军来势很猛,抵挡不住,就率领骑兵率先逃走。后周右军被击溃,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周世宗看到战事紧急,后周军濒临溃败的边缘,亲自率领左右的亲兵冒着矢石出阵督战。宋太祖赵匡胤当时还是后周禁军将领,他先招呼同伴向前冲锋,又请张永德率军从左翼出击,自己率军从右翼出击。张永德同意,两人各率领两千人马随周世宗出击。赵匡胤身先士卒,迎敌血战,主将奋勇,士卒更是拼死力战,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兵抵挡不住。内殿直马仁禹也激励同伴进击,他自己跃马猛射,连毙数十敌军,后周军的士气更加高涨。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义也率领部下几百骑兵向前猛攻。张元徽的战马被射倒,被后周军斩杀。战后后周军队乘胜追击,一直攻到太原。三月二十三日,周世宗率军暂屯潞州(今山西长治)。

(宋太祖赵匡胤)

战後,周世宗将樊爱能、何徽等七十馀名将校斩首,以正军法。此役赵匡胤表现出色,升殿前都侯,得以迅速崛起,成为柴荣日后倚重的大将。这一战也是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由弱转强的开端。但是不为人所知的是,这一战中曾染病的赵匡胤几乎不能出征。如果没有在清源县的这则小故事,中国的历史几乎改写!

相传公元954年,赵匡胤统兵下河东,征剿北汉。远征途中,遇狂风,身遭风寒,故兵扎清源县羊房口。一日,太祖心中烦闷,遂微服出游。行至汾河湾,见一老叟鹤发童颜,甚有道风。他将太祖打量一遍,上前躬身一揖道:“虎步龙行者,贵人也。然印堂赤黄,风寒入体矣。”太祖回揖道:“奈何?”老叟道:“寒舍藏三年老陈醋蒜头数枚,贵人须取两枚去,和饭吃下便愈。”太祖随老叟入舍,取回醋蒜。以方试之,果然病除身愈。遂赐老叟纹银百两,绢扇一把。并于扇面书曰:“味食之道,亦可除病,河东老醋,尽善尽美。后太祖病愈,与当时的周世宗在劣势下一同取得了高平之战的胜利,也正是此战使后周的实力迅速扩张,为后来黄袍加身的宋太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 高平之战北周赵匡胤

更多文章

  • 石敬瑭是谁为何称他为儿皇帝 割让燕云十六州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五代十国,天下大动乱,”乱慌慌你方唱罢我登场“,君王就如走马灯似的走过,无法带给台下观众丝毫印象,即使是一国之君也仅仅是换得比旁人稍稍多一点的目光,喝令天下,能让后人记住的又有几人?但是,五代中却有一个人,他的名气比和平时代的治世之君还要有名,他就是石敬瑭。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

  • 为何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割让土地的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燕云十六州,契丹,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在历史上又被叫做幽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自古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这里易守难攻,而在历史上,燕云十六州曾经被割让,把这样的军事重地拱手让人。在混战当中,燕云十六州作为军事战略地,被强大的军队抢来抢去。在史书上记载的燕云十六州第一次被割让,是发生在后唐灭亡以后。当时新政权的统治者把燕云十六州作为

  • 周赧王姬延活了多少岁?周赧王“债台高筑”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赧王,姬延,东周,债台高筑

    姬延,东周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君主,史称“周赧王”。周赧王姬延在位的时期,其实周王朝已经接近衰亡之态了。姬延手下有几十座城池,人口共计三万多,被分为了“东周”和“西周”两国,姬延当时所在的王城就是“西周”。当时,秦国已经变得强大,逐渐攻占了韩、赵等国家的一些地方,下一步极有可能要开始对付周王朝了。姬延知

  • 赫连勃勃为何能非常自信可以建立大夏国?(赫连勃勃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赫连勃勃,夏国,赫连勃勃称王

    赫连勃勃他的原名是刘勃勃,是中国十六国时期夏国的建立者。勃勃是南匈奴单于的后裔,他的父亲刘卫辰死在了北魏战争结束后,而他则是依靠后秦高平公没弈干,之后又得到后秦君主姚兴赏识。及后就以后秦与魏通好而叛秦,杀害没奕干并自立,建北夏国,屡度进攻后秦。随后更乘东晋灭后秦后班师的机会占领关中。他之所以能够说出

  • 赫连勃勃将国都称作“统万城”的用意是什么?(赫连勃勃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赫连勃勃,统万城,赫连勃勃称王

    赫连勃勃他的原名是刘勃勃,是中国十六国时期夏国的建立者。勃勃是南匈奴单于的后裔,他的父亲刘卫辰死在了北魏战争结束后,而他则是依靠后秦高平公没弈干,之后又得到后秦君主姚兴赏识。及后就以后秦与魏通好而叛秦,杀害没奕干并自立,建北夏国,屡度进攻后秦。随后更乘东晋灭后秦后班师的机会占领关中。他之所以能够说出

  • 豪言一统的胡夏国主赫连勃勃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赫连勃勃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赫连勃勃,赫连勃勃称王

    夏国主赫连勃勃是仇恨的产物,在他的血液里野性和仇恨充斥着,他的一生既伟大又落寞。他走上权力的巅峰,成为一国之君又被后人所鄙夷,他的一生为着复仇而生,却抱憾而去。终究成为十六国的一抔土、一缕烟。胡夏国主赫连勃勃简介赫连勃勃(381年——425年),原名刘勃勃,或字敖云(北魏皇帝拓跋嗣给他取个侮辱性名字

  • 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有何作用?对后世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冰,都江堰,秦国

    李冰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家。他号称陆海,出身地与生卒年不详。在公元前256年,他被秦昭王任命为蜀郡太守。蜀郡那时是旱涝之地,蜀郡人民长久以来一直与洪水与干旱做着斗争。李冰在当地人民的呼吁声中,担当了治水的大任。李冰简介里说李冰治水采取了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他的成果也颇为可观

  • 古代都江堰的建造者李冰简介 水利家李冰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都江堰,李冰,简介

    李冰简介:李冰(生卒年、出生地不详),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李冰,战国时期的水利家

  • 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故事:都江堰是战国时期哪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昭襄王,秦国,战国时期,都江堰

    导读:秦国的力量一点点强大起来。为了富国强兵,秦昭襄王很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李冰受到了他的重用。李冰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学家,在秦国负责兴建过几个大的工程,由此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一天李冰被召进宫中,昭王对他说:“现在蜀郡缺人,朝廷打算派你去做太守,可那里并入我们秦国不久,人心不定,不知

  • 秦韩陉城之战:白起率先发动的一场斩首行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陉城之战

    秦韩陉城之战,指的是发生在公元前264年,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白起率领强大的秦军进攻韩国的一场著名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秦国大军势如破竹,接连攻陷韩国陉城等九座重要城邑,斩杀韩军五万,完成了灭六国的一个重要的军事步骤,是为战国时代的一场实力对比悬殊的“闪电战”。秦韩陉城之战关于秦韩陉城之战的起因,还得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