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历史:起义军将领黄巢吃人实际是背黑锅(黄巢之乱)

唐朝历史:起义军将领黄巢吃人实际是背黑锅(黄巢之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381 更新时间:2023/12/11 5:04:10

关于黄巢(820~883年),我们常见的简评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由他领导的这场大起义沉重的打击了腐朽的李唐朝,打破了唐末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社会的僵死局面,为社会由分裂统一过渡准备了条件,从而推动了历史继续向前发展。云云。这些观点,是经不得推敲的。说他是农民起义领袖,但他本身并不是农民。《旧唐书黄巢列传》载“世代为盐商,富有资财。擅长击剑骑射,略通书牍奏记,颇有口才,喜爱招养亡命之徒”如此字,可见他是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大老板。

网络配图

说他打击了腐朽和黑暗,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但他本身的行为也不大像。因为他自己比唐代统治者更腐朽黑暗。别的且不说,就说他吃人的事迹就够了。

黄巢在失败前包围陈州近一年时间里,他发明了一种名为“巨舂”的石制的机器,采用过机械化方式,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黄巢所过之地,百姓净尽、赤地千里。《旧唐书》记载:黄巢率领全军围陈州近一年,数百(一说三千)巨碓,同时开工,成为供应军粮的人肉作坊,流水作业,日夜不辍。将活生生的大批乡民、俘虏,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悉数纳入巨舂,顷刻磨成肉糜,并称之为‘捣磨寨’。陈州四周的老百姓被吃光了,就“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

以下,是史书的原文记载——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人大饥,倚死城堑,贼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

《资治通鉴·第二二五卷》:“时民间无积聚,贼掠人为粮,生投于碓,并骨食之,号给粮之处曰‘舂磨寨’。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卞、曹、濮、徐、衮等数十州,咸被其毒。”

有专家说,黄巢吃人的规模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骇人听闻的程度,既是中国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这个观点,一点也不为过。此外,他还屠长安城,大规模盗墓。对这样禽兽不如的魔王,冠之以农民起义领袖,是对农民的污蔑。那些“活生生的大批乡民、俘虏,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悉数纳入巨舂,顷刻磨成肉糜”的农民同意吗?还有“河南、许、汝、唐、邓、孟、郑、卞、曹、濮、徐、衮等数十州”被吃掉的农民认可吗?至于说他:“为社会由分裂向统一过渡准备了条件,从而推动了历史继续向前发展”更是胡说,正是因为他的所谓起义,使唐中央政府对藩镇割据更加无力辖治,很快进入了五代十国的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分裂。但关于黄巢以人肉做干粮的事情,我怀疑是背了秦宗权的黑锅。

网络配图

《旧唐书 黄巢传》记载:

五月,巢贼先锋将孟楷攻蔡州,节度使秦宗权以兵逆战,为贼所败。攻城急,宗权乃称臣于贼。遂攻陈、许,营于溵水。陈州刺史赵犨迎战,败贼前锋,生擒孟楷,斩之。黄巢素宠楷,悲惜之。乃悉众攻陈州,营于城北五里,为宫阙之制,曰八仙营。于是自唐、邓、许、汝、孟、洛、郑、汴、曹、濮、徐、兖数十州,毕罹其毒。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这里记载了黄巢和秦宗权合兵以及以人肉做干粮的事情。说明当时黄巢一军应该非常缺粮,否则不会“俘人而食”。

然而,《新唐书 赵犨传》记载:

巢益怒,将必屠之,乃起八仙营于州左,僭象宫阙,列百官曹署,储粮为持久计。宗权输铠仗军须,贼益张。

赵犨是当时陈州的守将,是陈州大战的参与者。“储粮为持久计”的说法值得留意。

此外,《旧五代史 赵犨传》也有差不多的记载:

巢于郡北三四里起八仙营,如宫阙之状,又修百司廨署,储蓄山峙,蔡人济以甲胄,军无所阙焉。

如果说“储粮为持久计”只是做法,那么“储蓄山峙”则是结果了。这两处不同的记载都说明黄巢围陈州,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有足够粮草的,不至于要吃人。有人会认为,陈州围城三百日,说不定黄巢兵马后期缺粮,所以才吃人吧。黄巢撤陈州之围,是中和四年四月底。我们不妨看看中和四年四月的起义军的情况:《旧唐书 僖宗纪》

(中和四年)三月壬戌朔。甲戌,克用移军自河中南渡,东下洛阳。四月辛卯朔。甲寅,沙陀军次许州,节度使周岌、监军田从异以兵会战。贼将尚让屯太康,黄邺屯西华,稍有刍粟。

网络配图

“稍有刍粟”一词,证明黄巢义军当时是有粮草的。

而另外的有力证据,也是出自《旧唐书 僖宗纪》:

(中和四年五月)己巳,沙陀渡汴河,趋封丘,黄巢兄弟悉力拒战,李克用击败之。获所俘男女五万口,牛马万余,并伪乘舆、法物、符印、宝货、戎仗等三万计。

这里分明还俘虏“牛马万余”。起义军不吃这些粮草、马、羊,反而“唯捕人为食”,不是让人难以置信么?

我不排除起义军中有一定的报复行为,但是,在有粮草的情况下,要打仗的士兵不吃粮食而吃人,是完全违反常理的。所以,黄巢一军吃人一事,如果不是史官有意诬蔑,就是将吃人魔王秦宗权的行为,转嫁到义军身上了。

从卫生学的角度来看,黄巢吃人的方式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是将人活生生的放到米舂里(“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但是我们平时吃鸡吃猪都需要清楚内脏,因为内脏大肠含有粪便,会滋生细菌。如果将如此众多的人活活舂死,那么不出一个月,他的大军就要被瘟疫击溃。唐军也会乘机返扑,因为这是唐代藩镇建立功勋的机会。但是黄巢围困陈州将近一年,说明这种此人方式是不成立的。但不排除个别吃人现象。

标签: 黄巢黄巢之乱

更多文章

  • 解析引发唐代会昌灭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会昌灭佛

    会昌灭佛指的是在唐朝统治中期唐武宗李炎对于全国的佛教进行限制发展的策略,唐武宗李炎会昌灭佛的原因有很多,后代历史学家认为影响唐武宗李炎会昌灭佛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政治原因,因为唐代是历史上藩镇割据现象最为严重的一个时代,皇帝也认为节度使之所以不认同中央集权是因为受到佛教的影响,是佛教唆使一些节度使不听皇

  • 会昌灭佛发生的原因 下令灭佛的是哪个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灭佛,会昌灭佛

    会昌灭佛的背景其实很复杂,在当时那个历史条件下会昌灭佛已经成为了唐武宗李炎最想干的一件事,因为唐代是藩镇割据非常严重的一个时代,当时各地节度使认为中央政府软弱无能,所以就不听从中央政府的指挥。中央政府命令的一些政策各地方也贯彻不下去,唐武宗认为这些节度使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是佛教阻碍了国家的安定统一。

  • 会昌灭佛事件:当宗教影响到国家建设的果断处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佛教,唐朝,会昌灭佛,

    在封建社会,宗教时常成为统治者麻痹人民群众的精神武器,因而备受统治者的支持和推崇。但并非在所有时期的宗教都会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即便是影响最大的佛教也屡遭排斥。在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三武”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一宗指周世宗柴荣。“会昌灭佛”就是指唐武宗

  • 你不知道夏威夷王朝:夏威夷王朝的灭亡之路(夷王伐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夏威夷,王朝,灭亡,夷王伐戎

    从1810年起,夏威夷一直是一个独立王国,但到了十九世纪末,由于强邻美国逐渐成长为世界大国,夏威夷王朝的独立史很快就被终结。夏威夷群岛四季如画,也四季如春。春天和夏天的温度,上下温差不出12℃,即使是冬天,温差也最多不出18℃。天然气候,怡人景色,加之物产丰富,是世间罕见的宝岛。岛上的土著是这里最早

  • 周夷王姬燮简介 周夷王继位期间诸侯国叛乱不断(夷王伐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夷王,周朝皇帝,夷王伐戎

    周夷王姬燮,生卒年不详。周懿王子,周孝王侄孙。孝王死后继位。在位30年,病死,葬处不明。姬燮对诸侯十分感激,一改以前天子站在堂上受诸侯礼拜的惯例,变为朝见时步下堂来和诸侯相见,天子的威严了就大为下降。他在位朝间,被穆王迁居太原一带的犬戎不断地反叛,姬燮几次派兵征讨,都未能根除。《竹书纪年》记载:夷王

  • 周昭王伐楚带来的后果 周昭王南征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昭王伐楚,昭王南征

    周昭王在位的时候,对诸侯国各种倚强凌弱之事不闻不问,并且亲小人;所以使得诸侯国因不满周昭王而渐渐心生反意。周昭王像而在这个天下诸侯皆心生反意,妄图将周朝取而代之之时,楚国自然也希望把周朝取而代之。于是,楚国和周朝之间的关系渐渐迸裂,关系越来越差,直到最后的拔刀相向。周昭王十六年,大约在公元前980年

  • 三监之乱为什么爆发 周公难辞其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监之乱,

    西周初期三位统治者的叛乱事件被称为“三监之乱”,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那么三监之乱为什么爆发,是不是与周公有关?三监之乱为什么爆发 周公难辞其咎?三千余年来,一提起周初“三监之乱”,人们无不指责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无情无义,对周公旦则有口皆碑。周公也因此成

  • 三监之乱指的是哪三监?三监之乱事件后续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监之乱,

    三监之乱严重威胁到了周朝的统治秩序,所以周公东征消灭了三监的力量,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之后才能迎来西周王朝稳定发展时期。三监之乱指的是哪三监?三监的具体人物:周公兄管叔、弟蔡叔、霍叔。所谓“监”,即监督殷商遗民以防其造反,武庚在三监之列明显说不过去,所以管、蔡、霍为三监是正确的。三监之乱事件后续如何周

  • 周朝历史初期的三监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朝,三监之乱

    周武王攻下商都朝歌后,纣王被迫自尽,商朝历史结束,但商的奴隶主阶级仍保存了很强的实力。为加强对殷民的控制,巩固西周在中原地区的统治,武王封商王纣之子武庚于商都,并将商的王畿分为卫、鄘、邶3个封区,分别由武王弟管叔、蔡叔、霍叔去统治,以监视武庚,总称三监。三监地域,一般认为,商都以北地区为邶;商都以南

  • 什么是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中的唐文宗与李商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朝后期朝廷大臣之间的斗争,是以牛增儒为代表的牛党和李德裕为代表的李党之间的斗争。这场斗争持续时间长达四十年之久,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一次有名的朋党之间的斗争。这场斗争是由进士考试而引起的。唐文宗像在唐宪宗时期,有一年举行进士考试来选拔人才,举人牛增儒和李宗闵在考卷中批判了朝政。考官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