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前燕远强于前秦为何苻坚还敢东征前燕 前秦灭前燕之战序幕

前燕远强于前秦为何苻坚还敢东征前燕 前秦灭前燕之战序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948 更新时间:2023/12/8 18:33:03

苻坚当年政变上台,虽然是一个铲除恶霸的好事,但对于苻生的几个弟弟来说,这就不是那么能笑得出来的事情了,他们想的是,我是苻生的亲弟弟,苻生没了就应该轮到我们了,想不到你苻坚却后来居上,拿了我们的位置,这口气能忍得住我还是苻生老弟?于是这几个想抢皇位的王族们就开始了预谋造反。这就是前秦的第二次大危机了,历史上称为“五公之乱”。

这叛乱准确来说是发生了两次的,第一次是一个,第二次四个。

公元365年,原先是前秦小弟的南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公开自己单干。当年8月,苻坚亲自出兵干曹毂,以建节将军邓羌讨伐刘卫辰。

而就在这时,淮南公苻幼(苻生的弟弟)认为苻坚出去浪了,长安已经是一座空城,机会已到,于是秘密联系晋公苻柳、赵公苻双(这位可是苻坚的亲兄弟,如果是想当皇帝,也不应该帮助这个苻生族系的人,成功后帝位肯定转回苻生系,也轮不到他)起兵反叛,但苻柳、苻双不知为何没有及时响应苻幼,结果只有苻幼自己兴冲冲从杏城起兵,奔袭长安。留守的大将军李威迎击,一举将其击溃,擒斩苻幼,第一次叛乱很快被平定。

这次叛乱因为信息交流的滞后一下子就失败了,但苻坚并没有去追究那两个嘴里答应造反而没有实际行动的苻柳和苻双。苻坚觉得他们是自己的亲人,不是威胁。但他们两个心里可不这么想的,他们是想着造反的,只是一时没默契而错过了,让对手抓了个正着,现在虽然没事,但说不准哪天就被人暗地里剁了呢,毕竟有前科的干活,与其这样提心吊胆的活着,还不如来一次更加厉害的,造反是我的梦想,不达梦想誓不罢休。

于是这两位家伙又联系了两位王族成员魏公苻廋、燕公苻武,组成一个四大天王阵容,决定将造反的旗子打到底。

公元367年,还没等到实施计划,这四大天王的造反消息就走漏了出去(保密工作不好)。但苻坚那边却依旧不忍下手,只是召他们入朝,想着化解这次事件。

但这四大天王可不是那么想的,他们觉得苻坚已经动手了,叫大伙入朝就是要一举歼灭。于是在这年的10月,他们四人果断造反,掀起了第二次王族内部叛乱。

这次四个人造反可是有准备的,苻坚依旧有些仁慈,还是不肯下手,还发出了密诏让他们停止造反,一切都不追究。四大天王如果会听,那他们就不叫四大天王了,应该叫四大傻逼,都已经造反了,还有回头路,开玩笑吗。在这样的情况下,苻坚才正式决定出兵镇压。

当时的四大天王是分兵在东西两边夹击长安,想着包一个饺子过大年,苻坚选择打西面,防东面,是想着东面有前燕,怕打着急了人家会投降前燕,那就彻底得不偿失了。

但想什么就来什么这句话绝对是没错的,在东面的魏公苻廋都还没怎么开火,就投降前燕去了。这一下子让前秦陷入了危急状态。

但好就好在前燕的那位话事人慕容评没有收留投降,让前秦避免了更大的混乱。

外在的危险还没来,就可以安心打内在的的了,于是苻坚先后收拾了这四大天王,一举结束了叛乱,稳定了内部。

稳定了内部的苻坚,有了更大的野心和想法,王猛这时也想着扫平北方,让中原大地回归一统。

当时前秦处于一个四面受敌的处境,在南面有东晋的虎视眈眈,东面有十分强大的前燕政权,北面也有着拓跋氏的代国,西北面还有汉族人建立了前凉政权,西南方也有氐族人建立的仇池政权。如何着手解决这些存在的外患,当时的苻坚和王猛都把目标订在了东面的前燕上。前燕是一个十分有实力的国家,为什么这时他们会选择这块最难啃的骨头呢,这是因为,前燕发生了动乱了。

公元369年,前燕的吴王慕容垂投靠了苻坚的怀抱,舍弃了他的前燕。这样就让苻坚和王猛有了决心攻灭前燕这个已经过时的国家了。

前燕是怎么从一个强大无比的国家发展到了一个连王族都要外逃的地步呢?

话说当年前燕在扫平了后赵冉魏之后,国力可是如日冲天的,在当时是属于一等一的强国。在慕容俊老大的手下,有着战神之称的慕容恪和慕容垂这样的百战名将,其他国家压根不是对手,几次的入侵和内乱都平定了。

慕容俊心想着自己有一天可以一统天下,走向人生的巅峰,在他在位的时候,平定了表侄段龛的叛乱,还顺道拿下了东晋的山东地盘。

不久东晋再桓温带领下再一次开始了北伐,目标就是拿回本来的地盘。可这时的前燕可不是好招惹的,在前燕大将慕容尘的急行军反击下,晋军大败而归。

但这也是好景不长,时不我待的。前燕在慕容恪的四处征战下,国力更加发展,但慕容俊却给命运开了玩笑,在公元的360年被上帝叫去极乐世界,真的走向了人生巅峰。他临死之前让慕容恪做了托孤大臣,辅佐自己的小儿子慕容暐(这个字现在写作“炜”)。

在慕容恪的领导下,前燕也还是可以维持强大的局势。但皇帝的年幼就让一些心怀二心的人觉得有了机会,而这个人就是当朝的太师慕舆根。

慕舆根看慕容恪当权,就一个劲煽动他造反,说大伙都是慕容氏,都是王族正根,与其让一个还穿开裆裤的娃娃当皇帝,不如自己来,跪一个还在尿裤子的小家伙,这种感觉能开心吗?

慕容恪听完就火了,拍桌子就骂慕舆根是个鲜卑奸,叫他有多远滚多远(当年慕容俊临死的时候对慕容恪是说过了传位给他的,慕容恪就如当年诸葛亮一样,下过誓言要辅佐幼主,对于自己说过的承诺,慕容恪如果食言,最受煎熬的就是他本人,慕容俊有刘备当年的智谋,而慕容恪也有当年诸葛亮的忠心)。

慕舆根心想着自己被发现了造反的意图,于是就一不做二不休,来一个恶人先告状,去太后可足浑氏那里说慕容恪造反。但皇帝慕容炜却心知肚明,说慕容恪不会造反,没有相信这个谗言。慕舆根这下子就没咒念了,最后自能作茧自缚,死在了牢里。

内乱的平定,慕容恪就再次开始了征战的道路,拿下了中原的战略要地,六大古都之一的洛阳。

但就在前燕准备进一步作为的时候,慕容恪也像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死于公元367年。

慕容恪临死的时候,叫慕容炜重用慕容垂这位大将,但慕容炜就如当年的阿斗一样,等慕容恪一死,就抛弃了慕容恪的政策,把慕容垂弄一个没有实权的位子,让慕容评这个没有实力的人掌握实权。

慕容垂是一个真的勇士,本明叫慕容霸,生于公元326年,是慕容皝的第五子。13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慕容皝征战,表现十分勇猛,被授予骑都尉。之后更是屡立战功,征战无数,功绩辉煌,深受父亲慕容皝的喜欢。这就让同样是慕容皝儿子的慕容俊十分不爽了。

后来慕容俊继位,对他有着一肚子的记恨,觉得他抢了自己的所有荣誉和战功,所以慕容俊即位后就对慕容霸说,你小时候骑马时把门牙摔没了,我觉得慕容霸这个名字不合适你,现在我赐你改名叫慕容缺。

慕容霸心里十分清楚他老哥是有意恶心他,但似乎也没什么理由拒绝,于是就退而求其次,说缺字有伤国运,为了大燕的辉煌继续,我就取缺是一边做名字,以后改名叫慕容垂(异体字中的缺字就写成<垂夬>,在《康熙字典》中有记载)。

慕容垂在慕容俊的不满下,依旧屡立战功,没有心生二意,忠心为国。但慕容炜却也不喜欢这位爷,在慕容恪一死,就让他做了完全没有实权的车骑将军。反而让慕容评掌握了实权。

这边慕容恪刚死,那边桓温又再次开始了北伐征战,在桓温的带领下,加上没有慕容恪的前燕,东晋打得十分顺利,慕容评完全没有招架的本事,太后可足浑氏就嚷嚷着先迁回龙城老家,然后向前秦求援,说事成之后割让虎牢关(河南荥阳)以西的地盘作为回报。慕容炜只想着保命,于是就很干脆答应了这个方案。

这个消息刚决定,那边在家发呆的慕容垂就不答应了,马上向慕容炜请求要抵抗,说晋军步兵为主,是跑不赢我们骑兵的,与其一下子就跑,不如和他先消耗一波,打不赢再跑,他也追不上。慕容炜想着也是,不搬家还更好,那就你去抵抗晋军吧。

慕容垂于是就带领五万人马,与前秦的两万骑兵一同,在枋头与晋军对峙。

桓温北伐异地,当然不能拖,于是主动出击,四路进攻。慕容垂集中骑兵优势,专门骚然伏击晋军的小股部队,打完就跑,让晋军十分难受。

接着晋军又被截断了运粮河道,只能退兵,慕容垂分兵埋伏追杀,杀的桓温带着几千人逃回南方。慕容垂一战成名。

但这边一成名,那边就会被猜忌(从小到大都是这样被记恨,实力大也是一个悲剧啊),掌权的慕容评这下就十分不爽他了,而那边的可足浑氏也对慕容垂十分厌恶。

慕容垂的老婆段氏和可足浑氏的妯娌关系不好,被可足浑氏借口弄死了。接着可足浑氏还让慕容垂娶了自己的妹妹,慕容垂当然不爽,就和老丈人家的小姨子有了一腿,然后可足浑氏就十分恼怒,和她妹妹计谋杀掉慕容垂。那边慕容评正想着没有伙伴时,可足浑氏就正好跳了出来,两人沆瀣一气,一拍即合,建立了一同铲除慕容垂这个光辉事迹的五年计划。

但消息走漏的十分迅速,两人还在出台计划的时候,慕容垂那边就得到了消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慕容垂接受了长子慕容令的建议,果断跑路。本来想着跑到龙城继续坚守事业的,但慕容垂的小儿子慕容麟却心虚了,半路跑回去告密(这难道真的是亲生的?),这一下子让慕容垂没办法了,只好转而投向了前秦,投靠了苻坚的怀抱。

前燕这样自毁长城,让苻坚没有了征讨的顾忌,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苻坚和王猛决定,东征前燕,拿下这外强中干的国家。

更多文章

  • 前秦灭前燕之战中取得完胜的苻坚 为什么会输给羸弱不堪的东晋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北朝,晋朝,苻坚,淝水之战,前秦灭前燕之战

    我们认识苻坚,不用说大多源于“淝水之战”和成语“风声鹤唳”。这一战,苻坚以90万绝对兵力,企图统一中国,结果却被东晋10万兵力杀得几乎全军覆没。五胡十六国中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就这样与大一统、千古一帝失之交臂。而在此之前,前燕慕容家族也曾雄起,景昭帝慕容儁跃马扬鞭四处征战,清剿了各地的割

  • 前秦灭前燕之战 我国前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晋朝,南北朝,前秦,前燕,前秦灭前燕之战

    战争背景升平四年(360年),前燕景昭帝慕容俊去世,其子慕容暐继承帝位,当时前燕国内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逐渐加剧。太和四年(369年)四月,东晋大司马桓温率领步兵、骑兵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出发,开始北伐前燕,北伐前期,攻势顺利,一路势如破竹,同年七月,晋军直取距前燕都城仅几十里的枋头,威逼

  • 金乡之战全过程简介 金乡之战双方对阵的将领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金乡之战,于仲文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十一日,北周宣帝宇文赞病死。周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政。杨坚为预防北周宗室生变,稳固其统治权力,以千金公主将嫁于突厥为辞,诏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因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恭外甥)位望素重,恐有异图,遂以会葬宣帝为名,诏使其子尉迟敦召尉迟迥入朝;并以韦孝宽为相州总

  • 金乡之战是如何发生的?金乡之战起因及过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北朝,金乡之战

    金乡之战,发生于南北朝时期的大象二年,即公元580年,是以北周平定尉迟迥残部的战役,在陈太建十二年,北周已平定尉迟迥,但是他的部下席毗罗还拥兵10万,屯于江苏沛县,极度威胁北周政权。在北周任河南道行军总管的于仲文率军和席毗罗军队展开激战,地点就在山东金乡,史称金乡之战。金乡之战 金乡军事文化馆金乡之

  • 金乡之战——于仲文八千军队击败十万敌军 杨坚成最大获益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北朝,杨坚,于仲文,金乡之战

    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陈太建十二年、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北周在消灭叛将尉迟迥后,迥部将席毗罗仍拥兵10万,屯于沛县(今江苏沛县东),欲进攻徐州(今江苏徐州)。周河南道行军总管于仲文侦知席毗罗家人均在金乡(今山东金乡),遂派兵俘获席军家属。席毗罗闻讯率军回救,途中被于仲文设伏大败

  • 神话般的阵法从未败过 八阵图鸳鸯阵都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阵法,八阵图,鸳鸯阵

    在中国人的军事哲学里,兵家大事从来是你来我往的欺诈,如同宋襄公那样的愚钝是会被当成千年的笑柄永远流传下去。所以,中国人很注重对兵法的改进,甚至于很少有人会接连使用同样的战术,一招鲜吃遍天,对于中国兵家来说是大忌,因为这样很容易让人找到破绽,抓到命门。但是在西方却有一个神话一般的战术,从未被打破,那就

  • 诸葛亮的八阵图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八阵图,三国

    八阵图是诸葛亮年少时参悟《易经》所创。太乙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再分八八六十四乾坤,就是所谓八阵。相传诸葛孔明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当十万精兵 。当年诸葛亮随刘备入川,在鱼腹浦(今重庆市奉节)一带用疑石排出了八阵,每道门都有相生

  • 明朝本有可能跨入资本主义社会 却被清朝扼杀在了摇篮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资本主义,清朝,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顶峰,被后世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怀缅着。人们怀念秦汉“虽远必诛”的霸气、唐朝的富饶开放,但很多人对明朝却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不仅仅是因为明朝曾经的强大和强硬,历史课本上有一句话:“明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那么,这个萌芽离真正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到底有多远呢?中国漫长

  •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故事,看完就知为何晚清贫困受欺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黄道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宋代以后,经济重心南移,至晚明时期,江南一带已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正所谓“湖广熟,天下足”,江南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其中以棉纺织制造业和布业的发展最为突出,多层次的市场逐渐形成,商品经济的繁荣也促使着江南的整个经济模式有了一定程度的调整,随着这种调整的深入,晚明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逐渐显现

  • 为什么万历皇帝没能带领大明朝走进资本主义?(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万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关于万历外派矿监税使的行为,有人拿它跟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做比,因为矿监税使是从工商业下手,是因明末工商业迅速发展而应运而生的举措,而一条鞭法也是因为当时商品经济发展、货币流通加快而产生的。从经济角度看,似乎都是合着进步的节拍,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想,这是截然不同的。张居正的条鞭法是很温和的,他利用了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