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家分晋”是指哪三家?三家分晋的故事

“三家分晋”是指哪三家?三家分晋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434 更新时间:2023/12/8 8:52:09

三家分晋是哪三家?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公元前5世纪,原是晋国卿大夫的赵、魏、韩三个大家族,架空了国君的权力,实际上等于瓜分了晋国的大权。应赵、魏、韩三家的要求,早已形同虚设的周朝,终于在公元前403年,正式承认并册封赵、魏、韩三家为诸侯。

赵国国君赵鞅立赵无恤为赵家继承人后,赵鞅经亲自教导他。几年后晋国四卿中实力最强的智氏,联合赵氏攻打郑国。攻破了郑国好几个城池,并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赵无恤随智伯出征伐郑回来后,没过几年,父亲赵鞅便应病去世,无恤继任为赵氏的族长,而晋国的正卿职位,则改由智伯担任。继任族长的无恤,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用巧计占领了代国。赵无恤上任后的第四年,智伯联合赵、魏、韩三家,私自瓜分了以被灭掉的范氏中行氏两家的封地。晋国国君大怒,打算请齐、鲁两国出兵灭掉四卿,让自己夺回权力。但这个计划很快被智伯知道,于是他联合三卿打跑了国君晋出公,扶立了新的国君。从此,智伯掌控了晋国的全部国政。智伯野心越来越大,让三卿都拿出一万户封献给智国。韩、魏两国都献出了一万户封,而赵没有献。智伯大怒,水淹晋阳,而韩、魏叛变,始智军大乱,智伯战亡。

智伯被杀后,韩、魏、赵共同瓜分了智氏,逐步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局面。

水淹晋阳50年后,也就是公元前403年,晋国由此变成小国,反倒要去朝拜赵、魏、韩三个新诸侯。公元前376年三国终于废了晋静公,晋国从此灭亡。中国进入了天下混战的战国时代。

“三家分晋”成为了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同时也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标签: 三家分晋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齐晋鞌之战:为什么说晋国的胜利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齐晋鞌之战

    如果要提起骄兵必败这个词,可以令人联想到“齐晋鞌之战”。原本在所有人看来一定会获取胜利的齐国,却让人意想不到的败给了其弱小的邻国—晋国。如果想对齐晋鞌之战简介有一个了解,便可以去朗读一下《左传》,此书中记录了大量的战争,相信从中可以获得一定的启示。齐晋鞌之战配图晋国是齐国的邻国,在统治者有力的管理下

  • 揭秘齐晋鞌之战是因礼仪之争而引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齐晋鞌之战

    如果要提起骄兵必败这个词,可以令人联想到“齐晋鞌之战”。原本在所有人看来一定会获取胜利的齐国,却让人意想不到的败给了其弱小的邻国—晋国。如果想对齐晋鞌之战简介有一个了解,便可以去朗读一下《左传》,此书中记录了大量的战争,相信从中可以获得一定的启示。齐晋鞌之战配图晋国是齐国的邻国,在统治者有力的管理下

  • 揭秘春秋战国齐晋鞌之战的爆发是因为礼仪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鞌之战

    如果要提起骄兵必败这个词,可以令人联想到“齐晋鞌之战”。原本在所有人看来一定会获取胜利的齐国,却让人意想不到的败给了其弱小的邻国—晋国。如果想对齐晋鞌之战简介有一个了解,便可以去朗读一下《左传》,此书中记录了大量的战争,相信从中可以获得一定的启示。齐晋鞌之战配图晋国是齐国的邻国,在统治者有力的管理下

  • 杨时是什么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杨时生平简介(南剑三先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时,南剑三先生

    杨时(1053—1135),字行可,后改字中立,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将乐人。北宋哲学家、文学家、官吏。北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巳时生于南剑西镛州龙池团,即今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龙湖者,龟山公所生之处也”。《宏农杨氏族谱》、《房谱》,日本上野图书馆万历《归化县志》和-立

  • 理学家杨时哪些方面有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南剑三先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理学家杨时,南剑三先生

    杨时,中国古代著名的一位理学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杨时简介。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公元1053年出生于南剑西镛州龙池团。熙宁九年考取了进士,担任过知县、工部侍郎等官。杨时的理学思想是他一生中的闪光点,他对理学的传承和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杨时画像杨时在年少时,就十分的聪明伶俐,读书成绩也十分的优秀,于是

  • 北宋杨时的简介:留下“程门立雪”千古佳话(南剑三先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程门立雪,南剑三先生

    杨时,中国古代著名的一位理学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杨时简介。杨时,字中立,号龟山,公元1053年出生于南剑西镛州龙池团。熙宁九年考取了进士,担任过知县、工部侍郎等官。杨时的理学思想是他一生中的闪光点,他对理学的传承和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杨时画像杨时在年少时,就十分的聪明伶俐,读书成绩也十分的优秀,于是

  • 谢良佐拜师程颢,为什么背书背的好被批“玩物丧志”(二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谢良佐,二程

    程颢是宋代的博学之士,一生著述颇多,且时常讲学,他与其弟程颐都是当时的大学问家。彼时很多青年才俊为了丰富自己的学识,或不远万里,或不顾严寒地专程跑到二程门前去虚心请教,聆听教诲,心诚意坚。关于当时学子们求学二程的故事,有不少都留下了文字记载。二程像。其中就有我们小时候学过“程门立雪”的故事,说的是北

  • 以天理为本的程颢逝世(二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程颢,二程

    程颢(1032年~1085年7月9日),宋代理学家、教育家。北宋哲学家,理学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在政治思想上尤受父程珦影响,以非王安石新法著称。举进士后,历官京兆府都县主簿,江宁府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神宗初,任御史。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受重用,遂潜心于

  • 理学家程颐是哪个时代的?他与他哥哥有何不同(二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程颐,理学家,朱熹,宋朝,二程

    程颐是湖北人,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还没到双十年华他就敢以布衣的身份给皇帝上书,足见他的雄心壮志。他二十四岁的时候就到北宋最高学府念书,写得文章常常受到老师的赞赏。他给皇帝上书指出了朝廷的危机并给出了他自己的建议,这样一来,他的名声就更大了。程颐没有考中进士,他出生官宦世家,他

  • 前燕远强于前秦为何苻坚还敢东征前燕 前秦灭前燕之战序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北朝,晋朝,前燕,前秦,前秦灭前燕之战

    苻坚当年政变上台,虽然是一个铲除恶霸的好事,但对于苻生的几个弟弟来说,这就不是那么能笑得出来的事情了,他们想的是,我是苻生的亲弟弟,苻生没了就应该轮到我们了,想不到你苻坚却后来居上,拿了我们的位置,这口气能忍得住我还是苻生老弟?于是这几个想抢皇位的王族们就开始了预谋造反。这就是前秦的第二次大危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