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灭六国王翦的贡献:王翦灭了哪些诸侯国

秦灭六国王翦的贡献:王翦灭了哪些诸侯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055 更新时间:2024/1/26 17:21:32

王翦伐楚

关于王翦对楚国的攻打,其实在秦国把其余5国给消灭完之后,集中兵力再去攻打楚国。耗时也没用多少年,就把实力雄厚的楚国给消灭掉,可见秦军的实力之强,在不断攻打各国的同时,不断补充自己,用来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

王翦攻楚进军路线

在公元前224年的时候,秦王为了如何灭掉楚国召开了一次群臣会议,当时的大将王翦提议,他认为如果没有60万的大军,根本不可能灭掉楚国,而李信说:“我只要20万大军足以。”李信的话让秦王大喜,认为王翦已经老了,不中用了,就派李信为主将,蒙恬为副将去攻打楚国。正在此时,王翦说自己生病了,跟秦王辞官,准备返乡。

不久之后,楚国先是不断地示弱,往后方撤退,诱使秦军深入,然后保留精锐实力,突袭李信,使秦军失去了两个营的兵力以及斩杀了几个都尉,可以说这是秦军灭六国中少有的败仗。听到这个消息,秦王大怒,觉得李信带兵根本不可能灭的了楚国,就驾车去频阳,想要请王翦出山。见到王翦之后,他就说:“当初我没有听从你的建议,现在秦军在楚地深陷,老将军虽然身怀重病,但是你忍心抛弃我吗?”王翦没有回答,只是说:“我已经够老了,不中用了,恳请大王可以另选名将。”而秦王就再次道歉,说:“老将军不要再说了。”王翦就说:“想要我出山,你就得给我60万大军,不然我不去。”秦王就答应了他的条件,于是,王翦就率领60万的大军前往楚地。

王翦率领60万大军,他知道秦王心性多疑,假如自己不索要点钱财或者利益的话,秦王会觉得自己会拥兵自立。因此王翦就要求在自己归来之后,可以获得秦王赐予的大量土地和钱财。

次年,王翦的大军到了楚地之后,先是按兵不动,花了一段的时间,就是吓唬楚军,天天玩耍。而楚军自知自己兵力少,想先发制人,却被王翦逮住了空档,一把攻破了国都,消灭了楚国。

王翦和白起谁厉害

在战国时期,秦国实力雄厚,兵多将广。其中就有两员大将,他们对秦国的统一大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那就是王翦和白起,很多人会把他们两个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认为谁更厉害。其实评价两个人,得从多个角度出发,来看待这两个人。

杀神白起

白起是在秦昭王时期出名,他的军旅生涯有30多年的历史,其中大小战争无数,几乎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他人生中最精彩的一战,莫过于长平之战,把45万赵国俘虏都给坑杀完,后人对此的评价更多是批评为主。虽然王翦在帮始皇帝扫荡六国的时候,也是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但是我们都知道在白起的那个年代,秦国的实力并没有领先于诸侯国这么多,七国实力相差没有这么悬殊,而到了王翦那个年代,秦军的综合实力已经很高,可以说白起的战斗力更强,毕竟在同等实力的赵国面前,白起依旧能够大败赵国。

从政治方面上,王翦反而领先一头。在长平之战结束后,本来白起应该是受人尊敬,毕竟他打了这么一场大胜仗。但是赵国的人花钱收买了秦国的相国,导致白起打完胜仗之后,反而要交出手中的兵权,班师回朝。白起心中可是极其的郁闷,对秦昭王存有不满,致使他日后称病不起,根本不去参于政事。日后,秦昭王还要去攻打赵国,白起就托病说不去,结果另选的将领率兵前往,被赵军打败。打了败仗之后,秦昭王本来就很不爽,而白起还在那里说风凉话,一怒之下,就把白起贬为士兵,之后,还赐他一死。而老将王翦,他深知秦王政的心思,向他索要万亩良田,来避免秦王政对自己的猜忌。他也没有因为功高盖主,而导致凄惨的晚年,可以说王翦的政治才能较高。毕竟生活在这社会上,不懂得政治的人,往往死的凄惨。

王翦灭了哪些诸侯国

可以说秦灭六国,其中就有5个是王翦父子所灭,虽然说王翦只是灭了三个国家,其中他灭的两个国家实力都算雄厚的,无人敢说赵、楚弱,因此他的功劳是当之无愧的。

王翦带兵雄姿英发

在公元前229年的时候,虽然在此之前王翦曾带领士兵去攻打过赵国,但是没有把赵国给真正消灭了,于是在这一年,秦王就派他去灭了赵国。王翦从郡上出兵,到了井陉这个地方,跟杨端和的军队起到相互呼应的作用。待士兵们养精蓄锐,就一举攻破赵国。原本以为这场战争很快就能结束,没想到的就是遇到了赵国的将军,这名将军可不是一般的将军,而是名将李牧。双方在赵国境内对峙了一年多的时间,谁也没有优势。王翦为了打破这个僵局,就采用了反间计,让赵王把自己手下大将给除掉,只要李牧一死,赵国对于他来说只是一块肥肉。没过多久,王翦率军就接连大败赵军,把赵国的主将赵葱的脑袋砍了下来。把赵国的土地收复之后,纳入为秦国的一个群。

过了两年,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刺杀事件,那就是荆轲刺秦王,虽然秦王没事,但是他大怒,派王翦立马去攻打燕国。于是,王翦率军攻破了燕国的首都,逼迫燕王逃亡到辽东,可以说燕国也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他灭的第三个国家,那就是楚国,楚国就是在他儿子的合力喜爱所灭。虽然楚将项燕拼死的抵抗,但奈何实力过于悬殊,只能是战死沙场。

王翦的一生战争无数,但都是智取,没有过多的损耗秦军实力,对于秦国来说是福音。

王翦怎么死的

王翦出身并不是贵族的出身,而是从贫困的家庭出身,也没有什么亲戚依托,纯粹是靠自己的天赋,他自小就喜欢玩弄枪棒,尤其喜爱兵法。在20岁的时候,他就参军,开始了自己戎马一生的军旅生活,可以说,王翦的一生,绝大部分都是在军营中度过。

《寻秦记》里的王翦

王翦到了秦军之后,很快他的军事才能就展现出来,并受到了重用。他接连攻打六国,对赵国的灭亡起到重要的作用,但说他作战风格最为典型的话,那就是用60万大军攻打楚国。在李信吃了亏之后,秦王觉得这样下去是在耽误自己统一的步伐,就请王翦出山,并大量招兵,替他招募到了60万大军。在出发的那天,秦王拉着王翦的手,说:“期待大将军凯旋而归。”秦王说话的时候,脸上一直在笑,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并不是在笑,而是他内心极为不踏实,毕竟举国的兵力都让王翦带走了,他疑心王翦会拥兵自立。

聪明的王翦,深知秦王的心思,他为了保证这次战争的胜利,也为了自己将来不会功高盖主,让秦王对自己的猜忌。他就跟秦王说:“大王,老臣老了,替大王出力的时日不多了,老臣恳请大王能够在我回归之时,赐予我万亩良田。我的功劳再大,我也只希望能封一个侯爵就够了。”秦王一听,觉得王翦应该不会背叛自己,就说咸阳西边的万亩土地就允诺给他。

王翦不负众望所归,他率领这60万大军,并不是直接强攻楚国,而是按兵不动,两军对峙了一年多。楚将项燕深知秦军的实力比自己强,想要先发制人,但是被王翦抓住机会,打个措手不及。王翦率军攻破楚国首都,灭掉楚国。

在王翦回归之后,他就跟自己的子孙们说:“我们家已经有三个人为将,倘若在多几个,那么大王就会怀疑,我们离死不远了。”他希望自己的孙子王离不要参军,但是王离还是当上了将军,最终被项羽俘虏。

王翦的晚年,并没有因为他的赫赫战功而功高盖主,那是因为他懂得做人,善于抓住时机,揣测出秦王的心思,把跟他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巧妙。最终秦王赐予他万亩良田,让他告老还乡。王翦最终的死,只是老死在家乡。

标签: 王翦秦灭六国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灭六国时为何独留下卫国?揭秦灭六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秦国,秦灭六国

    导读:秦灭六国之战,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战国末年,在七雄中日益强大的秦国在秦王嬴政的领导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

  • “昆仑奴”到底是什么人?昆仑奴真的那么能跑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昆仑奴

    看过程凯歌导演的电影“无极”的 ,估计都能够记得其中有一个跑的非常快的奴隶,叫做“昆仑”,在电影中,昆仑奴是一个雪国人。然而,在许多史书中,关于“昆仑奴”的来源及说法却另有其词。首先必须说明的一点,就是“昆仑奴”并非来自昆仑。时光穿越到1000年前的盛唐时期,当你走在人流穿梭的长安大街上,突然在你的

  • “昆仑奴”到底是什么人?真的像电影“无极”里那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昆仑奴,电影,无极

    看过程凯歌导演的电影“无极”的 ,估计都能够记得其中有一个跑的非常快的奴隶,叫做“昆仑”,在电影中,昆仑奴是一个雪国人。然而,在许多史书中,关于“昆仑奴”的来源及说法却另有其词。首先必须说明的一点,就是“昆仑奴”并非来自昆仑。时光穿越到1000年前的盛唐时期,当你走在人流穿梭的长安大街上,突然在你的

  • 什么是昆仑奴?昆仑奴是什么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昆仑奴

    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侠客组合叫做“风尘三侠”,讲的是李靖、红拂女和虬须客三个人,故事里面说虬须客本是扬州首富的儿子,因为出生的时候长得太丑了,那个富商就要把他杀了,结果被一个昆仑奴救了下来,还从这个昆仑奴身上学了武艺,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侠客。当时天下大乱,他正想趁着乱世有一番作为,结果

  • 八战七捷,明太祖北伐全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伐,明太祖北伐

    明太祖北征过程明太祖北征第一次北伐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明朝为肃清蒙古胡元,朱元璋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元惠宗自1368年北逃上都后一直逗留在明的边境地区,并二次南侵以图夺回原来的大都复辟。1369年六月,元惠宗迁都应昌府,和位于燕山的大都不过两三天的马上路程,形成了实在的军

  •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成功经验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历史意义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使匈奴 再也无力对汉王朝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战争中,匈奴被歼人数累计高达15万之多,无 力再与汉室相抗衡。匈奴失去水草丰盛、气候温和的河南、阴山和河西两大基地,远徙 漠北苦寒之地,人畜锐减,开始走向衰落了。

  • 千古一帝,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背景和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和亲,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

    战争背景秦汉先期的遗留原因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一直对中原王朝构成巨大的威胁。在秦代,匈奴曾一度为蒙恬所击败,逃往漠北,有十多年不敢南下。秦朝覆灭后, 匈奴趁楚汉相争、无暇北顾之机再度崛起。在其骁勇善战的领袖冒顿单于统率下,四面出击,重新控制了中国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的广大地区。西汉王朝建立后,匈奴依

  • 北伐匈奴,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全部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河南之战,漠北之战,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

    河南之战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骑兵进犯上谷(今河北怀来东 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等地。 汉武帝避实就虚,实施反击,派遣年青将领卫青率大军进攻为匈奴所盘踞的河南地。卫青引兵北上,出云中,沿黄河西进,对占据河套及其以南地区的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所部进行突袭,全部收复了河南地。汉武帝采纳主父

  • 霍去病一生未尝败绩,被封狼居胥成为后世所有武将的最高追求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霍去病,封狼居胥

    霍去病,西汉战神名将。17岁为冠军候,19岁为骠骑将军,卫青的亲外甥,17岁从征,24岁病亡,短暂一生未尝败绩,战功无数!南宋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抒怀:“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里,“封狼居胥”就是典出霍去病,此为霍去病征战生涯的巅峰,也

  • 一代战神霍去病:17岁闪电奇袭,22岁封狼居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封狼居胥

    近期,卫青霍去病回到教材的事,引发了不少关注。是的,中国的青少年怎么能够不了解卫青、霍去病呢?尤其是霍去病,在今天的大学生刚刚毕业走上社会的年龄,已经在长城之外建立了不朽功勋。他的生命很短暂,但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际,点亮了中华民族一个骄傲自豪的青春时代,一个血性时代。“冠军侯”——这是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