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兵马俑不仅发型暗示秘密 而且脸型也暗藏玄机!

兵马俑不仅发型暗示秘密 而且脸型也暗藏玄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392 更新时间:2023/12/31 1:38:11

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村民永生难忘1974年3月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当时三个青年农民在短暂的一瞬间屏住了呼吸,因为,这片田野似乎要把他们,以及他们的钻头、三脚架、木铲,一起湮没了。片刻前,他们还在和其他人一起辛苦地劳动,而此时,他们已经跌进一个古代通道里。这个通道在他们周围坍塌,把滚滚翻腾的灰尘高高地扬到头顶的天空。当尘埃落定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被一群全副铠甲武装的武士包围了:一群真人大小的陶制士兵面无表情地注视着这些意外的入侵者。

网络配图

这段扣人心弦的字,是对秦始皇兵马俑出土事件的文学化描述,它为兵马俑的出土平添了许多传奇色彩。由此我们也可看出,兵马俑这一惊天发现,是怎样刺激了人们的想象力,引起了人们的遐思。

那么兵马俑究竟是怎样发现的呢?

1974年3月,严重的干旱威胁着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村民的生存,为了解决紧迫的用水问题,村民们开始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 千米处打井。

3月29日,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就在这一天,村民杨志发、杨彦信在井下挖土,意外地发现了大量陶俑残片,以及成束的铜镞、铜弩机等兵器,还有大量地砖。消息很快传开,不久,一支考古发掘队进驻西杨村,开始了艰苦的发掘工作。

没有人能料到的是,这项起初并不太起眼的考古工作,在半年后竟以惊人的发现震惊了全世界: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东西至少长203米,南北至少宽59米。不仅中国没有,就是在全世界,也没发现过这么大规模的陪葬坑!

发掘工作仍在继续,到了1976年,在此坑北侧20米和25米处分别又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发现的时间,它们分别被定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三个坑的总面积为22780平方米。另外,还发现一处未建成就废弃的空坑——四号坑。

考古工作最终证实,总共有8000多个真人大小的陶制兵马俑被埋葬在这片地下密室里。他们军阵严密,栩栩如生,自遥远的2000多年前起,一直默默地、忠诚地守卫在这里。

至此,荒野中的神秘地宫彻底重见天日。秦始皇的庞大地下军团,穿越了2000年历史的滚滚风尘,列阵来到世人面前。他们让每一个目击者感到深深的震撼,在恍惚间经历时空流转,回到那个旌旗飘展、风起云涌的遥远年代。

网络配图

在考察出土的兵马俑时,考古学家们吃惊地发现,这8000多名士兵的脸型,加上他们的头型和发型,恰好与10个汉字的形状相一致。这些汉字分别是:日、甲、由、申、用、自、目、风、田和国。奇怪的是,尽管来自西安的正式考古记录提供了汉字字符的名称,考古学家们却从未解释过它们的含义。

或许他们从未想过要去探询每一个字符代表什么,可是,了解这十个汉字的含义,是不是有助于我们解开

兵马俑背后的诸多谜团呢?我们带着期待翻开了在西方世界最为著名的汉英字典——《林语堂当代汉英字典》,得到了如下信息:

“申”这个字,即指猴,在中国的黄道十二宫图(十二地支)中是第9个。

许多古代文明都认为,9是在和神灵成为一体(10)之前能够达到的最高的数字。因此,古代的诸多太阳崇拜文明都用9这个数字来代表神灵,999这个数字则象征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灵、一位精神导师;999的颠倒数字666,在《圣经》中则用来表示野兽的数目。

中国神话中流传着美猴的故事:在到达西天之前他克服了81(9×9)次磨难。据此我们可以推断“申”这个字与猴、数字9以及神灵有关。

把字典中对这十个字的解说拿来对这十个脸型进行解释,我们就会得出这样一个信息:

注视着秘密坑道中的这些士兵,分别去理解这些汉字的含义,去想象自开天辟地以来的故事:一个关于太阳崇拜的故事。

或者可以这么说:

仔细观察坑道中的士兵,然后破解这个自开天辟地以来关于太阳崇拜的神秘故事。

网络配图

《玛雅预言》《图坦卡蒙预言》及《维拉科嘉不为人知的坟墓》中,我们通过考古发现,描述了玛雅人、埃及人及秘鲁人的首领们可能拥有的一种对世界秩序的独特理解。他们通过以太阳为标记的占星术,让族众相信太阳控制着地球上的丰饶物产,影响着人的个性意志。他们教导族众说,灵魂是不灭的、永恒的,而且纯粹是属于天国的,它在地球上轮回,等候着下一次投生。他们还把秘密隐藏到他们的宝藏里面。

兵马俑的脸型所传达的信息,也促使我们去仔细观察这些士兵,去探索古人对太阳与精神生活之间奥秘的理解。

一个前来观瞻秘密地宫和地下军团的人都会存有这些疑问:为什么

秦始皇会在西安附近的田野底下埋葬8000多个真人大小、每个重达半吨的兵马俑呢?是否真的就如考古学家们所说,是为了给他的陵墓提供防护?可是,这些兵俑们不能移动——他们只是用泥土做成的。或者,这只是秦始皇个人的痴心妄想,他认为士兵们的存在可以吓跑那些盗墓者?但如果这些是事实的话,那为什么这些兵俑会埋葬和隐藏得如此严实,以至于他们2000年来都没有被发现呢?而且据我们所知,秦始皇的陵墓从未被盗掘过,这暗示着兵马俑可能具有的防护作用并不是他们存在的必然原因。

既然如此,那么秦始皇究竟为什么要动用数十万劳力、花费十年时间,去制造并埋葬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呢?

想要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

标签: 兵马俑

更多文章

  • 秦灭六国之战都有哪些重要战役 秦灭六国之战的主要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灭六国,

    秦王嬴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秦灭六国之战都有哪些重要战役并韩灭赵:秦灭韩之战、秦灭赵之战灭魏:秦灭魏之战灭楚:秦灭楚之战灭燕:秦灭燕之战灭齐:秦灭齐之战秦在统一过程中,派遣数十万内地人民到

  • 秦灭六国王翦的贡献:王翦灭了哪些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翦,秦灭六国

    王翦伐楚关于王翦对楚国的攻打,其实在秦国把其余5国给消灭完之后,集中兵力再去攻打楚国。耗时也没用多少年,就把实力雄厚的楚国给消灭掉,可见秦军的实力之强,在不断攻打各国的同时,不断补充自己,用来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王翦攻楚进军路线在公元前224年的时候,秦王为了如何灭掉楚国召开了一次群臣会议,当时的大

  • 秦始皇灭六国时为何独留下卫国?揭秦灭六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秦国,秦灭六国

    导读:秦灭六国之战,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战国末年,在七雄中日益强大的秦国在秦王嬴政的领导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

  • “昆仑奴”到底是什么人?昆仑奴真的那么能跑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昆仑奴

    看过程凯歌导演的电影“无极”的 ,估计都能够记得其中有一个跑的非常快的奴隶,叫做“昆仑”,在电影中,昆仑奴是一个雪国人。然而,在许多史书中,关于“昆仑奴”的来源及说法却另有其词。首先必须说明的一点,就是“昆仑奴”并非来自昆仑。时光穿越到1000年前的盛唐时期,当你走在人流穿梭的长安大街上,突然在你的

  • “昆仑奴”到底是什么人?真的像电影“无极”里那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昆仑奴,电影,无极

    看过程凯歌导演的电影“无极”的 ,估计都能够记得其中有一个跑的非常快的奴隶,叫做“昆仑”,在电影中,昆仑奴是一个雪国人。然而,在许多史书中,关于“昆仑奴”的来源及说法却另有其词。首先必须说明的一点,就是“昆仑奴”并非来自昆仑。时光穿越到1000年前的盛唐时期,当你走在人流穿梭的长安大街上,突然在你的

  • 什么是昆仑奴?昆仑奴是什么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昆仑奴

    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侠客组合叫做“风尘三侠”,讲的是李靖、红拂女和虬须客三个人,故事里面说虬须客本是扬州首富的儿子,因为出生的时候长得太丑了,那个富商就要把他杀了,结果被一个昆仑奴救了下来,还从这个昆仑奴身上学了武艺,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侠客。当时天下大乱,他正想趁着乱世有一番作为,结果

  • 八战七捷,明太祖北伐全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伐,明太祖北伐

    明太祖北征过程明太祖北征第一次北伐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明朝为肃清蒙古胡元,朱元璋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元惠宗自1368年北逃上都后一直逗留在明的边境地区,并二次南侵以图夺回原来的大都复辟。1369年六月,元惠宗迁都应昌府,和位于燕山的大都不过两三天的马上路程,形成了实在的军

  •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成功经验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

    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历史意义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使匈奴 再也无力对汉王朝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战争中,匈奴被歼人数累计高达15万之多,无 力再与汉室相抗衡。匈奴失去水草丰盛、气候温和的河南、阴山和河西两大基地,远徙 漠北苦寒之地,人畜锐减,开始走向衰落了。

  • 千古一帝,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背景和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和亲,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

    战争背景秦汉先期的遗留原因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一直对中原王朝构成巨大的威胁。在秦代,匈奴曾一度为蒙恬所击败,逃往漠北,有十多年不敢南下。秦朝覆灭后, 匈奴趁楚汉相争、无暇北顾之机再度崛起。在其骁勇善战的领袖冒顿单于统率下,四面出击,重新控制了中国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的广大地区。西汉王朝建立后,匈奴依

  • 北伐匈奴,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的全部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河南之战,漠北之战,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

    河南之战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骑兵进犯上谷(今河北怀来东 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等地。 汉武帝避实就虚,实施反击,派遣年青将领卫青率大军进攻为匈奴所盘踞的河南地。卫青引兵北上,出云中,沿黄河西进,对占据河套及其以南地区的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所部进行突袭,全部收复了河南地。汉武帝采纳主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