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衣冠南渡是什么?为何会发生三次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是什么?为何会发生三次衣冠南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628 更新时间:2024/1/25 1:00:53

众所周知,历史上主要有三次衣冠南渡,那么这三次衣冠南渡都是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三次衣冠南渡的原因一样么?正式因为历史上有三次衣冠南渡,因此,为了区分这三次衣冠南渡,就在衣冠南渡前加上前缀词,例如“永嘉衣冠南渡”等。中华明从诞生到北大部分时期内,中原地区一直都是各个朝代的都城、经济中心。但因为战乱、人口、政权等所在地的变迁,就形成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衣冠南渡”现象。第一次衣冠南渡是在西晋时期,中原地区总是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周边的部落也开始了建立各自的政权,威胁西晋朝,以致于酿成永嘉之祸。因此,晋元帝率领文臣武将一起往南迁移,也就是历史上的“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也是首次大规模南迁。

第二次衣冠南渡是发生在安史之乱期间,正是因为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在这之后,胡族进攻中原,唐朝进入割据时代,混乱的五代十国等等,都造成了人口迁移。因此,在中晚唐到五代十国这期间发生的衣冠南渡,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第三次衣冠南渡发生在靖康之难时期,公元1126年北方的金兵攻克北宋都城,之后北宋灭亡,中原地区的那些汉族人大量南方迁移,不久之后蒙古有占领了中原地带,久而久之,南方地区就成立南宋的统治中心,这一次的衣冠南渡就被称为“建炎南渡”。经过三次衣冠南渡,人口迁移和都城的迁移,都使得经济中心从中原地区转向江南地区。

衣冠南渡是怎么回事呢?很多人都不懂什么是衣冠南渡,但倘若说起人口迁移,大家应该就都能明白了。其实说白了,衣冠南渡和人口迁移有点类似,但是还有有点差别,那么,到底衣冠南渡是怎么回事呢?衣冠南渡,首先它是一个固定的词组,在词典中的解释就是指:中原文明大规模转移向现在中国的南方地区。首先解释什么是“衣冠”,有五种含义:第一种指衣和冠,古代“士”以上的男子都佩戴冠;第二种泛指衣服和穿戴;第三种专门指代礼服;第四种指代缙绅和士大夫;最后一种含义是指文明礼教。“南渡”又是什么意思呢?“南渡”又叫“南度”;向南而渡;晋元帝和宋高宗都读过长江,将都城迁到南方,史称“南渡”。

所以说,“衣冠南渡”即使一个词组,又是一件历史事件。说到这个“衣冠南渡”是说怎么回事呢,得要追溯到西晋末年,晋元帝逍遥躲避战乱渡江,当时很多缙绅和士大夫一起,随之南下,这就是历史上的“衣冠南渡”。之后,在中国历史上还出现过几次人口迁移的时间,为了简单,就姑且都称为“衣冠南渡”了。现在,想必大家都知道“衣冠南渡”是怎么回事了吧?其实就是指人口迁移南下,虽然每次“衣冠南渡”的意义和背景都几尽相同,但这就是现实,为了躲避战乱,或是为了掠夺土地等,选择“衣冠南渡”到也不是不可取的。

很多人都在争辩衣冠南渡主要是到苏南浙北地区,根据《中国移民史》,可以清楚地知道,几次衣冠南渡的地区不同,但主要是江苏省和安微省,因此,衣冠南渡主要到哪里的问题已然被解答。根据相关史料记载,现在的南京、镇江一代是当初古代衣冠南渡移民接纳的最多的地区,而移民的来源主要是包括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至于江苏省为什么成为接纳移民最多的地区,可能就是因为江苏省的地理位置优势,但不可忽略的是东晋一直到南朝定都形成的一种对移民的吸引力吧。衣冠南渡主要到的地方除了江苏省还有安徽省,主要是来自河南的移民,根据地理位置而言,衣冠南渡选择安徽省作为移民地也是明智之举,毕竟沿着长江流域,不管是经济还是农业生产都是一个不错的区域。

总而言之,衣冠南渡主要到达的区域都是南方经济条件较为发达的地方,对于移民来说,选择一个适合生存的,又可以避免战乱的地方就很好了。虽然南方地区也有很多与江苏省、安徽省差不多的地区,例如湖南、江西等,但这些地方距离中原地区有点远,对于浩浩荡荡的移民来说,还是早一点找到安生之所更重要。衣冠南渡主要到哪里呢?现在这个问题虽然已经有人出来回答,但是,对于这个答案还是有人持保留意见,因此,在之后的时间里,可能会有新的观点出来,感兴趣的伙伴们可以继续探讨。

衣冠南渡八姓入闽是在什么朝代发生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表示好奇,毕竟这关系到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向南转移的重要历史事件。那么到底衣冠南渡八姓入闽是在什么朝代呢?在现在的福建一直有“衣冠南渡,八姓入闽”的说法,那么衣冠南渡八姓入闽是在什么朝代发生的呢?追溯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在那个时期就一直处于政权分裂和割据的状态,这个时候的中原地区也年爆发战争,很多老百姓无家可归,真正得算得上是民不聊生。因此,百姓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离开家园,向南转移。地处东南方向的福建地区一直政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于是大量的中原地区百姓南迁至福建。永嘉二年,也就是公园308年,中原地区的汉族人也因为战乱,为了寻求安稳的立身场所,开始大规模的进入福建。福建,又叫做“闽”,而入闽的八大姓氏主要是指:林、陈、黄、郑、詹、邱、、胡。衣冠南渡也是中原地区百姓的第一次大规模迁移,而造成衣冠南渡八姓入闽也使得南北方人民进行大融合。大量移民入闽之后使晋安郡的人口迅速增长了一倍还多。虽然接纳了大量移民后的福建,在人口数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北方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都带到南方地区,促进了福建地区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标签: 衣冠南渡三次

更多文章

  • 揭秘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何一定要统一北方?(北周统一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存勖,北周统一北方

    后唐庄宗李存勖小名亚子,在家排行老大,从小喜欢骑马和射箭。李存勖不仅胆识过人,而且英勇善战,是李克用最宠爱的儿子。后唐庄宗李存勖小时就与众不同,跟随父亲前线征战,总是冲锋在最前线。当时唐昭宗也特别喜欢他,叫他长后不要忘了大唐,还经常赏赐他一些东西。李存勖像后唐庄宗李存勖于公元908年袭晋王位,他一办

  • 官渡之战:给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北周统一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三国,官渡之战,北周统一北方

    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略决战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使腐朽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

  • 柴荣大破契丹统一北方改写大宋历史 他结局如何(北周统一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柴荣,北周统一北方

    说起中国最短命、最被忽视的皇帝,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后周皇帝柴荣了。柴荣的一生颇为传奇,他15岁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看似一步步登天的命运,最后却因为两个字衰亡。柴荣从小出生于一个富豪家庭,后来由于家道中落,柴荣投奔了自己的姑姑,并被姑父收为义子。据说,柴荣的姑姑曾经入选后唐庄宗时的后宫,后来

  • 周武帝灭佛:南北朝时期的兴佛运动严重影响国力(北周武帝灭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周武帝,灭佛,南北朝,,北周武帝灭佛

    从假皇帝变为真皇帝的周武帝,所做第一件大事,很多人想不到:灭佛。历史上有很多人很类似,但凡被称为“武帝”的皇帝,除了在武力方面很有成绩之外,在文化领域也都有很大的影响。第一个“武帝”是秦始皇,虽然他坚持用“始皇”来称呼自己,但是如果放在后代,他的称号逃不过一个“秦武帝”。他搞了一个“焚书坑儒”,把各

  • 周武帝灭佛:及时把中国从政教合一之路挽救过来(北周武帝灭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周,佛教,武帝,,北周武帝灭佛

    “温情脉脉”的教派与王权的斗争自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后,我国北方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这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在镇压汉人等各族劳动人民的同时,他们都极力利用佛教和道教,来麻痹人民的反抗意识。因此,佛、道二教在中国北部广泛地传播开来。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末年,仅京城洛阳(今洛阳市东北

  • 孝文帝改革的后遗症:汉化改革引发北魏分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孝文帝,北魏,改革,,北魏分裂

    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登上中原的历史舞台。游牧民族与汉族、游牧民族之间,争城夺地,相互杀伐,战胜者对于战败者进行压迫。北魏统一北方之时,鲜卑政权建立起来,为巩固统治,形成种族间的容忍,便开始了安集工作。初期的安集政策是禁止官吏扰民,奖励耕作,增加农业生产。而后的均田定户,则是北魏政府安集人民最

  • 河阴之变的起因:揭秘河阴之变是谁发动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河阴之变的起因

    河阴之变在历史上影响是非常恶劣的,这一次的事变给当时的社会和朝廷都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和巨大的影响,在这一次的事件中尔朱荣用残忍的手段造就了残酷的事实,河阴之变也成为一次南北朝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那么河阴之变的起因是什么呢?河阴之变图片关于河阴之变的起因还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开始说起,在这之前其实尔

  • 河阴之变只是尔朱荣夺权野心膨大的必然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可以说在社会动荡的南北朝时期是一次非常残暴的事件,尔朱荣在完美的计划之后诛杀了许多的皇室族人和文武大臣,因为这次事件出现在河阴这个地方,给当时的朝政和社会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又被人们称为河阴之变,那么河阴之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河阴之变图片河阴之变的时间是在公元528年,这个问题其实是十

  • 解析南北朝尔朱荣为何要策划和实施河阴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尔朱荣,河阴之变

    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的生活也常常得不到安宁,在那个时期总是会发生一些朝廷上的政变事件,但是在这些事件当中河阴之变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重大事件了。如果要说河阴之变那么尔朱荣是完全不可以避免的,那么尔朱荣河阴之变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河阴之变地图其实尔朱荣在河阴之变之前已经是朝廷中的重要的骨干大臣了,但是在

  • 太康失国:是谁夺取夏朝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康失国

    太康失国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承后位。太康只顾游玩,不理政事,在位期间,夏部族权威削弱,东夷有穷氏部落趁机西进。网络配图 东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领羿(即后羿)。羿率军从东夷属地鉏迁至夏后氏的属地穷石,与当地的夏人通婚,形成了有穷氏。羿在夏民的拥护下夺得了夏政。随之太康投奔斟鄩的斟鄩氏。羿夺得权位后并没有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