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早就预言了司马氏的篡权 却无力改变结局!(三定江南)

他早就预言了司马氏的篡权 却无力改变结局!(三定江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613 更新时间:2024/1/17 13:45:22

三时期,曹操开创基业,曹丕守成,受汉献帝禅位,建立曹魏政权。

曹丕死后,其子曹叡(也做曹睿)继位,史称“魏明帝”。

魏明帝之母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美妇甄宓(被认为是曹植《洛神赋》中洛神的原型),原是袁绍的儿媳,曹氏好人妻,打败了袁氏之后,曹丕便截了胡,将甄宓占为己有,之后生下曹睿。

魏明帝执政早期治国颇有建树,但晚期就耽于享乐,大兴土木建造宫室,是个劳民伤财的主儿。

东晋人干宝所作的志怪故事集《搜神记》里记载了一则关于魏明帝的很有意思的轶事。

网络配图

有一次魏明帝修建一座凌霄阁,尚未完工,便有喜鹊在上面筑巢。当时的大臣髙堂隆进谏说:“臣听说【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如今鹊巢宫阙,恐怕此阁建成,将有异姓之人居住其中。望陛下深思,先修德,然后再盖楼。”

高堂隆是当时的魏国名臣。注意,高堂隆并不姓高,而是复姓“高堂”,单名“隆”。而且他也不是少数民族。实际上,高堂正是汉族很古老的一个复姓,当然,随着历史演进,大部分高堂姓氏的人都已改姓高。

对于魏明帝大建宫室的事情,高堂隆曾经多次进谏劝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房地产泡沫不靠谱,您老人家还是少盖房子多干点实事吧!

可见很久以前,中国统治阶级就已经开始为房子问题头疼了!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语出《诗经·召南·鹊巢》,后来也就演化成我们现在说的鸠占鹊巢这个成语。

当时魏国在三国之中最强,被认为拥有统一中国的能量,但在内部,一些大臣如司马懿的势力越来越大,所以后人一般推测,高堂隆这时候是想通过引用鸠占鹊巢的故事,来暗谏魏明帝认真理政,提防司马懿等外臣坐大。

网络配图

然而魏明帝虽然对高堂隆的话很认可,并没有停止奢靡的生活,也没有停止修建宫室。

毕竟,总会有另一帮人天天在制造舆论,诸如“要想富,多盖房子多条路”“大力发展房地产,人民群众心里暖”之类。

公元237年,高堂隆去世,魏明帝十分惋惜。两年后,即239年,魏明帝也去世,死前立七岁的养子曹芳为继承人,并令人遗憾地任命司马懿和宗室曹爽为托孤大臣。

曹爽是故大将军曹真之子,名将之后,原本被时人所看重,然而其担任托孤大臣之后渐渐跋扈,架空司马懿,在朝中专权乱政。

公元249年,恰好魏明帝死十年后,司马懿用计铲除了曹爽。从此司马氏渐渐在魏国专权,并最终取代曹魏建立西晋。

高堂隆的鸠占鹊巢之论竟成为了预言。

题外话,高堂隆引经据典的劝谏,多年之后,同样也被他人引用。

网络配图

1203年,越南李朝皇帝李高宗李龙翰也性好游乐,皇室大兴土木,营造宫殿,花费巨大。这些开销都被转嫁到百姓身上,种下了动乱的祸根。

一次,李朝的宫殿“敬天阁”将建成,也有喜鹊在阁上筑巢生下雏鸟。当时比较正直的大臣也借用高堂隆劝谏魏明帝的典故——鸠占鹊巢之喻来劝谏李高宗,

当然,李高宗在越南历史上是个标准的昏君,所以同样对建议毫不理睬。

果然二十年后,李朝政权被陈氏权臣所夺,李氏江山归了陈氏,陈朝建立了。

标签: 司马懿三定江南

更多文章

  • 衣冠南渡是什么?为何会发生三次衣冠南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衣冠南渡,三次

    众所周知,历史上主要有三次衣冠南渡,那么这三次衣冠南渡都是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三次衣冠南渡的原因一样么?正式因为历史上有三次衣冠南渡,因此,为了区分这三次衣冠南渡,就在衣冠南渡前加上前缀词,例如“永嘉衣冠南渡”等。中华文明从诞生到北宋大部分时期内,中原地区一直都是各个朝代的都城、经济

  • 揭秘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何一定要统一北方?(北周统一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存勖,北周统一北方

    后唐庄宗李存勖小名亚子,在家排行老大,从小喜欢骑马和射箭。李存勖不仅胆识过人,而且英勇善战,是李克用最宠爱的儿子。后唐庄宗李存勖小时就与众不同,跟随父亲前线征战,总是冲锋在最前线。当时唐昭宗也特别喜欢他,叫他长后不要忘了大唐,还经常赏赐他一些东西。李存勖像后唐庄宗李存勖于公元908年袭晋王位,他一办

  • 官渡之战:给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北周统一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三国,官渡之战,北周统一北方

    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略决战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使腐朽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

  • 柴荣大破契丹统一北方改写大宋历史 他结局如何(北周统一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柴荣,北周统一北方

    说起中国最短命、最被忽视的皇帝,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后周皇帝柴荣了。柴荣的一生颇为传奇,他15岁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看似一步步登天的命运,最后却因为两个字衰亡。柴荣从小出生于一个富豪家庭,后来由于家道中落,柴荣投奔了自己的姑姑,并被姑父收为义子。据说,柴荣的姑姑曾经入选后唐庄宗时的后宫,后来

  • 周武帝灭佛:南北朝时期的兴佛运动严重影响国力(北周武帝灭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周武帝,灭佛,南北朝,,北周武帝灭佛

    从假皇帝变为真皇帝的周武帝,所做第一件大事,很多人想不到:灭佛。历史上有很多人很类似,但凡被称为“武帝”的皇帝,除了在武力方面很有成绩之外,在文化领域也都有很大的影响。第一个“武帝”是秦始皇,虽然他坚持用“始皇”来称呼自己,但是如果放在后代,他的称号逃不过一个“秦武帝”。他搞了一个“焚书坑儒”,把各

  • 周武帝灭佛:及时把中国从政教合一之路挽救过来(北周武帝灭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周,佛教,武帝,,北周武帝灭佛

    “温情脉脉”的教派与王权的斗争自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后,我国北方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这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在镇压汉人等各族劳动人民的同时,他们都极力利用佛教和道教,来麻痹人民的反抗意识。因此,佛、道二教在中国北部广泛地传播开来。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末年,仅京城洛阳(今洛阳市东北

  • 孝文帝改革的后遗症:汉化改革引发北魏分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孝文帝,北魏,改革,,北魏分裂

    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登上中原的历史舞台。游牧民族与汉族、游牧民族之间,争城夺地,相互杀伐,战胜者对于战败者进行压迫。北魏统一北方之时,鲜卑政权建立起来,为巩固统治,形成种族间的容忍,便开始了安集工作。初期的安集政策是禁止官吏扰民,奖励耕作,增加农业生产。而后的均田定户,则是北魏政府安集人民最

  • 河阴之变的起因:揭秘河阴之变是谁发动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河阴之变的起因

    河阴之变在历史上影响是非常恶劣的,这一次的事变给当时的社会和朝廷都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和巨大的影响,在这一次的事件中尔朱荣用残忍的手段造就了残酷的事实,河阴之变也成为一次南北朝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那么河阴之变的起因是什么呢?河阴之变图片关于河阴之变的起因还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开始说起,在这之前其实尔

  • 河阴之变只是尔朱荣夺权野心膨大的必然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可以说在社会动荡的南北朝时期是一次非常残暴的事件,尔朱荣在完美的计划之后诛杀了许多的皇室族人和文武大臣,因为这次事件出现在河阴这个地方,给当时的朝政和社会都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又被人们称为河阴之变,那么河阴之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河阴之变图片河阴之变的时间是在公元528年,这个问题其实是十

  • 解析南北朝尔朱荣为何要策划和实施河阴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尔朱荣,河阴之变

    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的生活也常常得不到安宁,在那个时期总是会发生一些朝廷上的政变事件,但是在这些事件当中河阴之变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重大事件了。如果要说河阴之变那么尔朱荣是完全不可以避免的,那么尔朱荣河阴之变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河阴之变地图其实尔朱荣在河阴之变之前已经是朝廷中的重要的骨干大臣了,但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