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寒浞在位40多年为何其帝王身份不被人们所承认(寒浞夺位)

寒浞在位40多年为何其帝王身份不被人们所承认(寒浞夺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640 更新时间:2024/1/2 8:42:48

想必大家对中国古代的神话一定有很深的了解,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等,但你知道寒浞之乱吗?今天我们来看看寒浞之乱是怎么回事。

寒浞像

先让我们来看看寒浞是谁吧,相传寒浞是伯明氏的后代。他的祖先是给黄帝驾车的随从。黄帝把一个叫寒的地方封给他的祖先,于是后人就姓寒了。寒浞从小就是个纨绔子弟,对父母不孝顺,在乡里也是横行霸道,于是在他15岁的时候被逐出了寒国。寒浞这个人的人品是非常差的,他拜了一个武艺高强的老猎人为师,但他怕这个猎户再收其他的徒弟,就杀死了猎户全家。再后来,他听说有穷国的国君后羿攻占了夏的都城,便投奔了后羿。

寒浞经过了一番周折后,终于找到了后羿,为了能在后羿手下做高官,收敛了自己的性子,取得了后羿的信任,后羿见他勇武勤奋,便认做了干儿子,并把国中的许多大事都交给他处理,寒浞的仕途可谓步步高升。他一方面在后羿面前装的忠贞贤良,一方面却在背后结党营私。

在天下太平时候,后羿也开始腐化堕落起来,寒浞居心叵测,投其所好,想让后羿越来越堕落。后来后羿升任寒浞为宰相,掌握国中大权,没想到寒浞和后羿一个妃子好上了。虽然被后羿发现了,但寒浞买通逢蒙杀死了后羿。之后他又杀死逢蒙,完全掌握了国家大权。

后来有许多小方国叛变有穷国,寒浞派自己的长子寒浇几次出兵才打败了他们。寒浞认为从此天下太平了,没人能撼动自己的地位了,于是就登上了帝位。寒浞精心谋划一步步窃取了国家大权登上帝位被称为“寒浞之乱”

寒浞为王

中西方都有神话故事,我们中国上古神话更是精彩之至,比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等,每每读到这些神话,我们总是废寝忘食,乐在其中。我们都知道后羿和嫦娥的故事,也了解到后羿在神话中是一个叫有穷国的君主,那么他手下有一个人叫寒浞,而且还官拜宰相,我们都知道他吗?又没有听说寒浞为王的故事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寒浞为王是怎么回事吧。

后羿射日雕像

相传寒浞的祖先曾是为黄帝驾车的车夫,被黄帝分封在寒国,因此后人在姓寒的。故事只这样的:寒浞因为自己品行不好,不孝顺父母,经常欺负邻居而被赶出了寒国,于是他投奔了后羿,寒浞为了取得国君后羿的信任,百般玩弄阴谋,终于骗到了后羿。并让后羿一步步堕落下去,他则官职做到了丞相,可谓是掌握了有穷国的大权,他背着后羿结党营私玩弄权谋。更重要的是他竟然和后羿的妃子搞到了一起,有一次不巧被后羿撞到了,后羿十分愤怒想杀死寒浞,却不料被寒浞买通了后羿的侍卫,在这时反而死的人是后羿。他杀死国君后羿之后,更加牢固的掌握了国家大权。

之后寒浞清楚了朝中和自己不合的人,独揽有穷国的大权。但在这时有许多小方国发生了叛乱,寒浞派自己的大儿子多次出击才平息了叛乱。这是寒浞认为天下太平了,没人能动摇自己的地位了,于是便登上了王位。这就是寒浞为王的故事。

虽然寒浞前后统治了四十年,但寒浞由于人品不好,行为不端不被正统思想认可,所以一般不把他称作一代帝王。

寒浞在位时间

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后羿是有穷国的国君,寒浞则是他提拔起来的丞相。但寒浞这个人却不是个好人,年轻的时候不孝顺父母,鱼肉乡里,后来更是成为一代枭雄。他先是投后羿所好,表面为后羿办事尽心认真,但背地里却结党营私。在取得后羿信任之后,被升用为宰相。最后他害死后羿之后,自己做了国君。在这里让我们来看看寒浞在位的时间,他究竟当了多少年的国君呢?

寒浞冢

后羿年老的时候也逐渐堕落起来,贪恋女色,娶了一个叫纯狐的18岁少女为妃,但纯狐却在私下里和寒浞搞到了一起。直到公元前2022年,后羿撞到了她和寒浞通奸的事情,后羿想杀死他们,却反而被寒浞买通后羿的侍卫杀死。接着寒浞和纯狐暗地里谋划,害死了原来后羿的亲信。

据资料记载,他们把后羿剁成了肉酱,往里面加入毒药做成肉饼,并把肉饼给后羿的亲信吃,吃了就被毒死了,不吃也要被寒浞杀死。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寒浞就完全掌握了国家的大权,并且登上了帝位。寒浞也把国号改成了寒,公元前2021年是他当国君的第一年,直到公元前公元前1962年,少康带领大军攻下了寒浞的都城,将寒浞和他的族人全部杀死。

所以寒浞在位的时间就是从公元前2022年一直到公元前1962年。由于寒浞为人品行不好,靠阴谋手段夺取的帝位,而且为了稳固自己的位置,用极其残忍的方法排除异己。所以在后代正统思想中,他是不被人们认可和推崇的。这也就是他虽然做了帝王,但他却被放在了帝王行列之外的原因。

标签: 寒浞寒浞夺位

更多文章

  • 寒浞竟与嫦娥生了两个儿子?寒浞儿子介绍(寒浞夺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寒浞,嫦娥,寒浞夺位

    中西方都有神话故事,我们中国上古神话更是精彩之至,比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盘古开天地,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等,每每读到这些神话,我们总是废寝忘食,乐在其中。我们都知道后羿和嫦娥的故事,也了解到后羿在神话中是一个叫有穷国的君主,那么他手下有一个人叫寒浞,而且还官拜宰相,我们都知道他吗?又没有听说寒浞

  • 揭秘射杀九日的后羿妻子是嫦娥还是宓妃(后羿代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嫦娥宓妃,后羿代夏

    关于民间传说历代以来都是一个民族经过千百年所流传下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反映了那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和社会观念。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宓妃的典故。洛神宓妃本来是伏羲氏的女儿,因为有一次,她在偶然间来到洛水河畔,看到眼前洛水两岸的美丽景色,瞬间就被吸引住了,于是不久后她就降临到了人间,并

  • 历史上真实的后羿:因为爱打猎而丢了性命?(后羿代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后羿,后羿代夏

    后羿掌握政权之后对打猎游玩的兴趣却有增无减,以至于影响了他对国家大事的管理,大权逐渐落到了大臣寒浞的手里。终于有一天,灾难降临了。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的的寒浞杀害了羿和他的儿子。历史悠久的神州大地有着许多神奇优美的传说,其中最神奇、最优美的应该是远古时期的神话故事,比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

  • 夏后羿简介 后羿代夏成为夏王朝的第六任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后羿简介,夏朝皇帝,后羿代夏

    夏朝后羿本称“司羿”,是“群司”(司空、司徒等)之一。“司”本义指知识和技能在家族中世代传承。“羿”是“射师”之义。“司羿”是“世袭的射师”。在帝喾时代,当时一位射师被任命为羽林军教头。此后这一显赫职务就在该家族内部世代传承。到了夏初,因太康不理朝政,作为羽林军教头的司羿发动宫廷政变(此即“射日”)

  • 司马氏专权能够成功全靠司马懿能“隐忍”?(三定江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三定江南

    西晋(265—316年)是中国一个朝代名,且具有政治意义,西晋君臣在政治上是得到北魏承认的,这点有别于东晋。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区别于五代时的后晋,史称“西晋”,又称为司马晋。西晋为时仅五十一年,倘由灭吴始计,则仅三十七年。280年,灭东吴,完成统一。公元26

  • 三次反司马氏兵变失败后曹髦说了句千古名言(三定江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髦,三定江南

    魏明帝死后,年幼的曹芳继位,曹爽和司马懿受遗诏辅政。司马懿这只老狐狸,表面装病,然而暗中却在积蓄力量。网络配图 249年,曹爽陪同曹芳前往高平陵(魏明帝葬于此)拜谒,岂料,司马懿在洛阳发动政变,夺取了朝中大权,史称“高平陵事变”。网络配图 “高平陵事变”以后,司马氏越发专权,这引起了一部分亲曹军事将

  • 他早就预言了司马氏的篡权 却无力改变结局!(三定江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三定江南

    三时期,曹操开创基业,曹丕守成,受汉献帝禅位,建立曹魏政权。曹丕死后,其子曹叡(也做曹睿)继位,史称“魏明帝”。魏明帝之母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美妇甄宓(被认为是曹植《洛神赋》中洛神的原型),原是袁绍的儿媳,曹氏好人妻,打败了袁氏之后,曹丕便截了胡,将甄宓占为己有,之后生下曹睿。魏明帝执政早期治国颇有

  • 衣冠南渡是什么?为何会发生三次衣冠南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衣冠南渡,三次

    众所周知,历史上主要有三次衣冠南渡,那么这三次衣冠南渡都是在什么时候发生,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三次衣冠南渡的原因一样么?正式因为历史上有三次衣冠南渡,因此,为了区分这三次衣冠南渡,就在衣冠南渡前加上前缀词,例如“永嘉衣冠南渡”等。中华文明从诞生到北宋大部分时期内,中原地区一直都是各个朝代的都城、经济

  • 揭秘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何一定要统一北方?(北周统一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存勖,北周统一北方

    后唐庄宗李存勖小名亚子,在家排行老大,从小喜欢骑马和射箭。李存勖不仅胆识过人,而且英勇善战,是李克用最宠爱的儿子。后唐庄宗李存勖小时就与众不同,跟随父亲前线征战,总是冲锋在最前线。当时唐昭宗也特别喜欢他,叫他长后不要忘了大唐,还经常赏赐他一些东西。李存勖像后唐庄宗李存勖于公元908年袭晋王位,他一办

  • 官渡之战:给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北周统一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三国,官渡之战,北周统一北方

    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略决战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使腐朽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