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煮酒论英雄的背后:三国历史上百姓生活有多惨?

煮酒论英雄的背后:三国历史上百姓生活有多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12 更新时间:2023/12/29 23:33:36

不可否认,曹操刘备孙权都是时代英雄人物,是他们使战乱频频的中国完成了局部的统一,但正是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或者说是帝王思想导致了三国八十年的硝烟弥漫,兵戈交锋。曹操、刘备、孙权都是高度自私的,都想据天下为己有,都想当皇帝,谁也不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同情人民疾苦,早日实现中国的统一。都想削平四海,扫清天下,成就霸业,他们信奉“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充分暴漏了“有志图王者”的野心。在这种欲念的驱使下,他们将老百姓作为他们“建工立业”称王称霸的不可缺少的“资源”:没有百姓,便没有兵源,没有可供掠夺的粮食,没有建立统治的子民,没有能强迫驱使的民夫,没有制作兵器的工匠。曹操深刻意识到:“民为邦本,本国邦宁”。他和一切有头脑的剥削阶级政治家一样,将恒民,养民作为手段,将用民、使民作为目的。刘备亦如此,他深刻明白“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在新野,百姓称颂:“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到了西川也收到“百姓扶老携幼,满路观瞻。”可见,他们是非常善于收买人心的。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不可能和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更不可能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今天看来,不过是在做秀,在为他们的远大前程作铺垫。他们在认识到老百姓的重要性时,非常重视老百姓。为了征服天下,他们横戈铁马,短兵相接。中国军事史上杰出范例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三大战役。等等数不清的战役一方面展示了军事家们杰出的战略战术、韬略计谋,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这些战役为老百姓带来了肝肠寸断的痛苦。哪一个士兵不是来自老百姓?哪一个士兵不是来自老百姓?哪一个生命的消亡、惨死不是给幸存于世的几个甚至几十个亲人带来绵延无期的痛苦?可见英雄豪杰的丰功伟绩正是建筑在千千万万的 堆上的。从老百姓的角度讲,三国的长期分裂及它们之间的龙争虎斗带给黎民的是血泪斑斑、 骨肉分离。

官渡之战,袁军被曹军“所杀八万余人,血流盈沟”,赤壁之战则是“曹军着枪中箭,火烧水溺者不计其数,彝陵之战先是吴军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后来则是蜀军被杀得“死尸重叠,塞江而下。”一次次军阀战争中被驱上战场,被戳死的、被射杀的、被火烧水溺的,都是些什么人呢?都是老百姓,都是被迫为他们卖命的骨肉之躯啊!

说说三国时代的人口,经过汉末长期内战,而且三国时期也未见太平,所以较之前代大为减少。当年秦灭六国,也是经过数百年战争,杀人似乎更多,动辄几万几十万,如秦与韩魏伊閼之战,据说斩首敌军24万,长平更坑杀赵40万,当然是据说。秦统一时估计人口为1000多万,也有说2000万的。西汉,经过长期和平,自然人口增殖,似乎记得是孝平帝元始年间,人口达5900多万,最为鼎盛。新莽末,又是长期内战,所以汉孝明帝时期大概只有二,三千万人,东汉鼎盛时人口好像是5200万左右。

但到了三国,人口是大减了。由于战乱,关于三国人口普查方面,可能流传少,在下所见唯有三国末期。各位师兄看《三国演义》最后,魏灭蜀,得人口男女94万,兵十万数千,官吏4万。试想,94万人,女子据半。就算男子50万吧,还包括老幼,青壮又有多少呢?还要有劳动力从事生产,兵力就是10万多,正如诸葛亮所说是益州疲敝,这么少的人还要养官吏4万,真够苦的。是故,蜀国人口最少,兵力最弱,居然在诸葛亮的了努力下养成了一个军事力量,还能对曹魏采取攻势,这是诸葛亮所有希望之所在,因之使用上异常谨慎,不敢采取什么冒险道路,毕竟后备人力少,有了损失补充不易。吴国也不怎么样,虽然人口多些,西晋灭吴时得男女230万,兵23万吧,记不清了,官吏又是几万。同样,除去女子,几乎5个男子就有1个兵,这对生产力得影响由此可见。曹魏方面好像没有说,据范文渊说大概有400多万,曹魏为了对抗刘孙同盟,而且统一,军队肯定更多,所以兵役也是繁重的了。

三国加起来,人口大概七,八百万,当然战争时期,统计可能不全,但比之东汉5000多万的家底来说,人口是大大锐减。想那东汉好像是南阳郡还是颖川,人口就有百万以上,三国时蜀一个国家都没有这么多人。可为浩叹。人民思太平久矣,是故,西晋一统,人口迅即飙升,大概是千数百万,好像人们被战争时期抑止的儿女之思现在才得以释放。

标签: 三国历史煮酒论英雄

更多文章

  • 煮酒论英雄:曹操说刘备是英雄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刘备的行为,他究竟是为什么在害怕,上回已经说明。那么,曹操的行为呢?他为什么要找刘备煮酒论英雄呢?一般都理解为:曹操是在试探刘备是否是英雄,是否忠于自己。但是,这种说法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很不合逻辑。1. 刘备是不是英雄,并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试验的出来。这是难于确定的。2. 刘备

  • 煮酒论英雄:揭秘三国史上曹操为什么称赞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煮酒论英雄,三国,曹操,刘备

    导读:刘备“投奔”曹操后,曹操曹操表刘备“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见《三国志·先主传》),礼遇够隆重的了。一次曹操请刘备喝酒,乘酒兴横发议论,指着自己和刘备说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本初(袁绍表字)之徒,不足数也。”平平淡淡的一句“赞扬”,竟惊得刘备连汤匙、筷子都掉在地上,

  • “黑船事件”过后,日本是如何摆脱幕府迎来“新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日本,黑船事件,幕府

    对于江户时代的日本来说,不时出现的西洋海上舰船是漫漫太平岁月中搅人清净的几声虫鸣,却不知西方殖民者基本完成对南亚、东南亚的征服后,正以难以匹敌的坚船利炮积极向东亚渗透,最终将虫鸣之音化为雷鸣之声。建国后国力急剧膨胀的美国,需要为横渡太平洋前往中国的船只获取可靠的补给站,因此渐渐成为最积极要求日本幕府

  • “黑船事件”让日本丧权辱国,日本人为何对侵略者感恩戴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日本,黑船事件

    当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过西方世界,轮船的轨迹就注定要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世界贸易一体化的背景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固守自己自主的小农经济,隔绝于世界成了不被允许的奢望。同隔海相望的清朝一样,十九世纪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也将闭关锁国作为基本国策。在闭关锁国的六百五十多年来,幕府不允许日本国内生产能够远

  • 威力不输原子弹,揭秘20世纪的通古斯大爆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通古斯,通古斯大爆炸

    1908年6月30日,在俄罗斯叶尼塞河的右支流通古斯卡河地区,坠落一颗比广岛投下的原子弹还可怕千倍的陨石。“有一个速度极快、有着极大破坏能量的物体坠落在西伯利亚通古斯河的一个无人地区,其爆炸力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近700平方俄里的面积受损。其爆炸声在以西500俄里都能听到,连美国的西海岸都能感觉到

  • 通古斯大爆炸谜团在陨石碎片中发现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通古斯大爆炸

    俄罗斯中部乌拉山区不久前发生陨石坠落伤人事件,被怀疑可能跟编号2012DA14小行星掠过地球有关。网络配图陨石是起源于外太空,穿越过地球大气层、并与地面撞击后残存的天然物体。 当它还在太空时称为流星体,当它进入大气层时,撞击压力使其被加热和放射出光线,形成火球,也就是所谓的流星。上述陨石坠落事件马上

  • 通古斯大爆炸之谜至今未解 系外星人所为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通古斯大爆炸

    1908年6月30日,在俄罗斯帝国西伯利亚森林的通古斯河畔,突然爆发出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天空出现了强烈的白光,气温瞬间灼热烤人,爆炸中心区草木烧焦,七十公里外的人也被严重灼伤,还有人被巨大的声响震聋了耳朵。不仅附近居民惊恐万状,而且还涉及到其它国家。英国伦敦的许多电灯骤然熄灭,一片黑暗

  • 屈原《九歌 湘夫人》的诗作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屈原,《九歌 湘夫人》

    《九歌 湘夫人》年代: 先秦 作者: 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登白薠[3]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4]中,罾[5]何为兮木上。沅有茝兮澧有兰[6],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

  • 屈原《九歌 国殇》的诗作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屈原,《九歌 国殇》

    《九歌 国殇》年代: 先秦 作者: 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

  • 什么是“九歌”和“九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九歌,九章

    《九歌》哀婉缠绵,托以风谏《九歌》的名称,见于《左传》、《离骚》、《天问》和《山海经》,可见这是一种古老而著名的乐曲。“九”表示由多篇歌辞组成,不代表实际篇数。屈原的《九歌》共十一篇,是一组祭神所用的乐歌。王逸《〈九歌〉序》中说:“《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