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黑船事件”让日本丧权辱国,日本人为何对侵略者感恩戴德

“黑船事件”让日本丧权辱国,日本人为何对侵略者感恩戴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850 更新时间:2024/1/25 0:46:04

当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过西方世界,轮船的轨迹就注定要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世界贸易一体化的背景下,没有任一个国家能够固守自己自主的小农经济,隔绝于世界成了不被允许的奢望。

同隔海相望的清朝一样,十九世纪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也将闭关锁国作为基本国策。在闭关锁国的六百五十多年来,幕府不允许日本国内生产能够远洋的大船,前往外国和从外国归来的人均处以死罪。

日本幕府时代_图

闭关锁国,当现代人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只意识到这是对贸易的封锁。但是相比于经济,守旧的大清朝和日本幕府更害怕化的交流。专制如同一台高速旋转的离心机,如果没有束缚,臣民早晚会离他而去。在奉行闭关锁国政策时期的日本,只有中国和荷兰两国商船得到在长崎港靠岸进行商贸活动的特许。这些得到特许的船只在靠岸之前必须用木箱封死一切书籍。商品交流尚可得到部分允许,文化传播才是幕府大忌!

日本处于亚洲最东端,国土面积小,人口少,同中国、印度相比,日本不是一个值得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耗费精力去开拓的市场。但日本处于美国通往东方的航线,随着美国崛起,日本的地位愈发重要。无论是出于战略目的还是航运的需要,日本都必须美国敞开国门。

在1853年之前美国曾一再通过各种途径试探日本,1799年美国商船富兰克林号就冒充荷兰商船造访日本,1837年美国商船马礼逊号又以送回日本难民为由,从澳门驶向江户湾,希望同日本建立联系。但是等待马礼逊的并不是清酒和歌姬,而是岸防炮的熊熊怒火。七名日本难民也被自己的国家拒之门外,不得不随美国商船远离自己的家乡。在正交流无果的情况下,美国又在1846年派出由詹姆斯·贝尔特率领的三艘美国军舰前往日本要求开国,但依然遭到江户幕府拒绝。

马休·佩里_图

每当两种文明发生纠葛,冲突总是先发诸于思想,展现在日常交往,最后又诉诸于武力。面对同大清一样愚昧无知、冥顽不化拒不开国建交的日本,美国“不得不”采取同英国人打开清朝国门一样的途径:武力。

1853年7月8日,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率领舰队长驱直入江户湾浦贺海面。佩里率领的舰队由两艘巡洋舰:密西西比号、萨斯喀那号和两艘炮舰:萨拉托加号、普利茅斯号组成。四艘军舰通体漆着防止腐蚀的黑色柏油,蒸汽机中燃烧的煤炭散发出滚滚浓烟。江户市民形象的称这四艘军舰为“黑船”。对几百年来都未曾拥有远洋船只的日本来说,这四艘军舰就如同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科幻武器,四艘船上携带的三十六门巨炮能够将射程覆盖内的任何一座城市夷为平地,船身覆盖的铁甲又足以抵挡日本国内任何火炮的攻击。江户市霎时间乱作一团。

佩里来航(又称“黑船来航”)_图

佩里此行有两个目的,第一,向江户幕府递交由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签署的友好国书,从而促使日本开国建交。第二,如果江户幕府拒绝接受国书,拒绝开国,就向日本展现来自工业文明的强大武力,迫使日本向美国开放口岸。

在14年前,英国铁甲舰船携带了包括舰员在内不到两万人的远征军就征服了亚洲霸主大清国。日本国力无疑远逊于大清国,加上四面环海没有纵深,一旦开战将会十分被动。日本官员在参观了四艘巨大的蒸汽舰船,仔细观摩了舰上的巨炮后,自知无力抵御美国的进攻。与其选择无谓的抗争,不如接受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友好致意”,美国就这样兵不血刃的敲开了日本国门。

神奈川条约 签定_图

在黑船舰炮的胁迫下,江户幕府同意开放口岸通商,允许美国往来船只在日本港口进行补给。翌年2月13日,佩里再次率美国舰队造访日本江户湾,并于神奈川正式签订了不平等的《神奈川条约》。条约规定,日本开放下田、籍馆两个港口与美国通商,并向遇难船只的美国船员提供援助,美国在日本拥有片面最惠国待遇。

“上喜撰唤醒太平梦,喝上四杯就难再眠。”上喜撰是一种日本茶,发音类似于蒸汽船。现在人们将这场发生于1853年的美国军舰造访江户湾事件称作“黑船来航”。我们已经很难了解诗人写下此诗时是怎样一种感情状态,当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钢铁巨舰逼迫这个二百多年来与世无争的岛国打开国门,当闭关锁国的日本从天下太平的白日梦中醒来,到底是应该感觉耻辱还是应该兴奋?饮掉这四杯上喜撰后,日本该何去何从?

日本人描画的佩里登陆部队行进图_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大清晚期洋务运动最重要的指导思想。有了这个指导思想,洋务运动才得以在不伤及“国体”、不动摇专制思想的情况下顺利开展。几乎和大清朝同时开国的日本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改革道路:明治维新。在饮下四杯上喜撰后,日本这艘老旧的航船掉头西驶,从文化开始,由制度深入,方方面面都主动向西方文明靠拢。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人以穿西服打领带说英语为荣,坚持穿着传统和服的人反而显得格格不入。为了更好的了解西方,日本还向美英诸国派遣了大量的留学生和使团。这些从西方归来的人都被认为有广阔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尊重,不少人最后都成为了政府要员。相比之下,大清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在将自己的驻外日记装订成册发表后却被朝野上下斥为国贼,被召回国内后只能落魄生。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涌现了一大批思维开阔的政治家,其中以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最为著名,这三人被称为明治三杰。在明治三杰的带领下,日本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就建立了现代化的政府系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医疗等等方面全部蒸蒸日上,日本俨然成为了能够同西欧诸国并驾齐驱的现代国家。后来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也证明了明治维新是一场十分出色的改革运动。

马休·佩里 在日本的纪念雕像_图

黑船来航同鸦片战争一样都被视作各自国家现代化的起点。黑船停靠的港口现在已经被命名为佩里公园,成为了著名景点。公园内魏然耸立的纪念碑上由伊藤博文手书汉字:北米合众国水师提督伯理上陆纪念碑。时至今日,日本已经没有人纠结于这种逼迫下的开国进程是否为一种耻辱,他们对于黑船来航事件的心态并不复杂,纪念碑底座上由英日两国文字镌刻的说明这样写道:“1853年7月8日,来到浦贺海绵的美利坚合众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在此地的久里滨海岸登陆,将总统菲尔摩尔的亲笔信递交给江户幕府,翌年在神奈川缔结了日美两国之间的友好条约。

这一系列的事件成了将幕府统治下的锁国状态的日本拉回到了世界的原动力。”佩里,俨然成为了将日本从黑暗中解脱出来的英雄。

标签: 日本黑船事件

更多文章

  • 威力不输原子弹,揭秘20世纪的通古斯大爆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通古斯,通古斯大爆炸

    1908年6月30日,在俄罗斯叶尼塞河的右支流通古斯卡河地区,坠落一颗比广岛投下的原子弹还可怕千倍的陨石。“有一个速度极快、有着极大破坏能量的物体坠落在西伯利亚通古斯河的一个无人地区,其爆炸力在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近700平方俄里的面积受损。其爆炸声在以西500俄里都能听到,连美国的西海岸都能感觉到

  • 通古斯大爆炸谜团在陨石碎片中发现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通古斯大爆炸

    俄罗斯中部乌拉山区不久前发生陨石坠落伤人事件,被怀疑可能跟编号2012DA14小行星掠过地球有关。网络配图陨石是起源于外太空,穿越过地球大气层、并与地面撞击后残存的天然物体。 当它还在太空时称为流星体,当它进入大气层时,撞击压力使其被加热和放射出光线,形成火球,也就是所谓的流星。上述陨石坠落事件马上

  • 通古斯大爆炸之谜至今未解 系外星人所为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通古斯大爆炸

    1908年6月30日,在俄罗斯帝国西伯利亚森林的通古斯河畔,突然爆发出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天空出现了强烈的白光,气温瞬间灼热烤人,爆炸中心区草木烧焦,七十公里外的人也被严重灼伤,还有人被巨大的声响震聋了耳朵。不仅附近居民惊恐万状,而且还涉及到其它国家。英国伦敦的许多电灯骤然熄灭,一片黑暗

  • 屈原《九歌 湘夫人》的诗作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屈原,《九歌 湘夫人》

    《九歌 湘夫人》年代: 先秦 作者: 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登白薠[3]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4]中,罾[5]何为兮木上。沅有茝兮澧有兰[6],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

  • 屈原《九歌 国殇》的诗作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屈原,《九歌 国殇》

    《九歌 国殇》年代: 先秦 作者: 屈原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

  • 什么是“九歌”和“九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九歌,九章

    《九歌》哀婉缠绵,托以风谏《九歌》的名称,见于《左传》、《离骚》、《天问》和《山海经》,可见这是一种古老而著名的乐曲。“九”表示由多篇歌辞组成,不代表实际篇数。屈原的《九歌》共十一篇,是一组祭神所用的乐歌。王逸《〈九歌〉序》中说:“《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

  • 晚清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江南制造总局

    提前公布一个结果:江南制造总局后来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江南制造局的全称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它是洋务运动背景下的产物,建立时间是1865年9月20日,设立于上海,最初厂址设在虹口,1867年扩大规模,遂迁至城南高昌庙镇。由建立到建制都是曾国藩的手笔。承上启下,或说听命实

  • 清朝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投入很多钱,为什么最后啥也搞不出来?(江南制造总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创立于1865年6月(同治四年五月),比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还要早三年。这个企业一开始就是官办企业,经费出自淮军的军费。从1867年,每年闽江海关洋税的二成投入企业,最初年四十余万两,到1894年为止,27年半之间,共投入闽江海关二成洋税1510余万

  • 清朝中国第一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江南制造总局

    同治元年即1862年,正处于兵火之中的江南大地哀鸿遍野。开埠以来,华洋杂处的上海,繁华一时,此时正处于天平军的兵锋之下,形势岌岌可危。所谓乱世英雄,李鸿章就在这时离开了曾国藩的幕府,远赴上海。此人有“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抱负。但面对太平天国重重围困下的上海,也是束手无策。这时上海绅商坐

  • 《荷马史诗》的疑惑:其作者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荷马史诗

    导读:《荷马史诗》是《伊利昂记》和《奥德修记》这两部史诗的合称。相传这两部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中记述了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的故事,这两部宏大的史诗是早期英雄时代的全景展现,也是人类艺术殿堂中的绝唱,但毕竟这是一部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叙事史诗,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历史的痕迹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