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原奇案是怎么回事 太原奇案是真实存在的吗(清末四大奇案)

太原奇案是怎么回事 太原奇案是真实存在的吗(清末四大奇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51 更新时间:2024/1/19 1:12:09

太原奇案,是清末时期四大奇案之一,因为案情曲折离奇,历久不衰,在近世也都有剧本电影演出。那么太原奇案是怎么回事?现在我们具体来看看太原奇案。

太原奇案

太原有一个富人叫百万,他有两个女儿,他的二女儿早于曹璜定下了婚姻,但曹文璜家道中落,张百万嫌弃他,于是将女儿许配给一个姚姓大户。张玉珠就与曹文璜私奔,准备投靠曹家的故交交城县令陈砥节。途中途经豆腐铺,得到了豆腐铺莫姓老汉的同情,就借出驴帮助逃走。

第二天,张百万知道女儿逃走了,就带领家人前往大女儿家中,以为在大女儿家中,他怀疑二女儿藏身在衣柜中,于是就让人将衣柜抬走了,谁知道衣柜里有个尚,以为那个和尚已经死了。为了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于是谎称二女儿暴病身亡,为和尚穿上嫁衣置于灵房。半夜的时候,和尚醒来了,就逃走了,他也经过了豆腐铺,于是就用嫁衣换取了一套普通的衣服。原来和尚是一个花和尚,在他逃走后,又调戏一名有妇之夫,遭到了妇人丈夫吴屠户杀死,并将其弃尸于井内。

张家灵堂走尸,再加上和尚命案,于是阳曲县令就开堂公审,因为听说花和尚的衣服在豆腐铺发现,于是就视为老汉为凶手,并屈打成招,上报刑部以结案。吴屠户杀死和尚后,打算搬往晋祠,在途中遇上曹文璜,酒后曹泄露。曹文璜回太原,想将毛驴还给老汉,得知他遭诬陷,便想替他申冤,谁知知县反诬陷曹文璜为帮凶。玉珠的丫环得知真相后,赶赴交城寻访玉珠,而玉珠投靠的陈砥节正升为提刑按察司,两案终于真相大白。

太原奇案判决

太原奇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那么太原奇案判决是怎样的呢?最后的结果是水落石出了吗?

太原奇案影视剧照

太原有个富人叫张百万,因为嫌弃穷女婿曹文璜,于是便将二女儿许配给一个姓姚的大户人家,但他的女儿玉珠就是喜欢曹文璜,于是两人私奔,准备投靠曹家故交交城县令的陈砥节。两人出城前在一家豆腐铺休息,豆腐铺老汉知道情况后,十分同情他们,于是将自家毛驴借给了他们。

第二天,张百万知道女儿逃走了,于是就带人来到大女儿家,怀疑玉珠藏在衣柜中,于是就让人将衣柜抬走。谁知衣柜中有一个和尚,以为和尚死了,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于是就谎称二女儿暴病身亡,为和尚穿上嫁衣置于灵房。半夜,和尚醒了,逃走了,他也经过了豆腐铺,于是就用嫁衣换了一身普通衣服。原来和尚是一名花和尚,他逃走之后,又调戏有妇之夫,就被妇人丈夫杀死,尸体被扔到井里。

和尚命案和张家走尸案,这一下轰动全城,阳曲县令重民开堂公审,有人指认和尚衣服在豆腐铺发现,于是屈打成招。曹文璜回到太原,打算将毛驴还给老汉,得知他遭诬陷,想替他申冤,谁知县令反诬陷曹文璜为帮凶。玉珠的丫环在探监时得知事件真相后,于是就到交城寻访玉珠,当时玉珠投靠的陈砥节正巧升任为山西提刑按察司,于是两案终于真相大白,老汉和曹文璜无罪释放。

太原奇案真的还是假的

太原奇案是清末时期四大奇案之一,因为案情曲折离奇,历久不衰,因此近世都有剧本电影演出。那么太原奇案真的还是假的呢?

太原奇案照片

有人说太原奇案能跻身进入清末四大奇案,其实是有点名不副实的。就相对与故事而言,这是一个在古装戏曲中很见的嫌贫爱富的悔婚故事,痴情小姐、落难公子、父母反对、再加上一个忠诚聪明的丫鬟,历经波折,最后还是美好的结局。这样的故事在古装戏中数不胜数。所以对于这个这个故事能成为四大奇案之一是有点名不副实的。

而对于太原奇案这个故事是否是真的,也没有一个真实的记载,只是一直这样流传了下来。这个故事的具体是这样的:太原富人张百万因为嫌弃穷女婿,于是想将女儿许配给一个大户人家,但是女儿就是喜欢曹文璜,于是两人私奔,投靠曹家的故交陈砥节。张百万知道女儿逃走了,于是就到大女儿家找女儿,结果找到了一个和尚,于是就谎称女儿暴病而死。结果和尚醒了之后,逃走了,因为调戏有妇之夫,于是被妇人丈夫杀死了。

和尚命案和张家走尸案,一下轰动全城,有人指认和尚的衣服在老汉家中,于是屈打成招。曹文璜回到太原之后,得知了这件事,想为老汉伸冤,结果被认为是帮凶。玉珠的丫鬟在探监时候知道真相,于是就找到自家小姐,玉珠又找刚提升为山西提刑按察司陈砥节,赴任太原。于是,真相大白,老汉和曹文璜无罪释放。

更多文章

  • 惨遭裸刑的前秦皇后:宁愿牺牲身体,也不愿委屈求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毛皇后,苻登,前秦

    历史研究者将她列为中国历史上惨遭裸刑的女人排行榜第一名。网络配图毛皇后是前秦皇帝苻登之妻,她出身将门,美貌出众、武艺高强,善于骑射,有万夫不当之勇。她率军与姚氏叛军交战时,由于寡不敌众和符登的错误指挥,致使她本人被姚军所生擒。姚军生擒了这位英勇美貌的女英雄后欣喜若狂,将毛后当做战利品奏凯回营。当即,

  • 前秦君王苻坚:一代帝王最终却死于男宠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前秦君王苻坚

    苻坚是一个大家熟悉的名字,十六国时期,天下四分五裂,其中之一便有前秦。而苻坚,就是这个国家的君主。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一招不慎,并没有好的结局。他是出生于贵族世家的孩子,就是现在人们说的“官n代”。但是苻坚是个好孩子,从小不败家。他是氐族,这个民族马背取得天下,因此对于读书一类的事情并不感兴

  • 前秦的崛起:苻坚是如何成就一代大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苻坚,前秦

    苻坚也是个想做大事的人,但得到王猛之前,做事总难以找到方向,得王猛之后,犹如黑暗中看见明灯,又如刘玄德遇孔明,信心十足,做事有了明显的方向感。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苻坚让王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行政挑起来,整肃内部,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和典范,为此,苻坚罢掉了原办公室主任程卓,换上王猛。有苻坚的支持,王猛上

  • 春秋名家公孙龙的经典逻辑名言有哪些呢(白马非马)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公孙龙,公孙龙名言,白马非马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很多惊才绝艳的思想家,是一个文化大爆炸的时期,诸子百家横空出世,除了有名的儒家、道家、墨家等流派之外,还有不少声名不显或是几乎已经消失在历史上的流派,而名家就是其中之一。名家是以辩论名实问题为核心发展出来的一个流派,其中的人都非常善于辩论,最有名的就是公孙龙。公孙龙是赵国人

  • 名家公孙龙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公孙龙与孔穿的故事(白马非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名家公孙龙,公孙龙与孔穿,白马非马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很多惊才绝艳的思想家,是一个文化大爆炸的时期,诸子百家横空出世,除了有名的儒家、道家、墨家等流派之外,还有不少声名不显或是几乎已经消失在历史上的流派,而名家就是其中之一。名家是以辩论名实问题为核心发展出来的一个流派,其中的人都非常善于辩论,最有名的就是公孙龙。公孙龙是赵国人

  • 公孙龙在赵之时是什么意思 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白马非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公孙龙,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白马非马

    自古以来人无完人,但是也没有没有用的人,一个人的一些小技巧或许很多时候看来都很搞笑,没有用,但是其实都能发挥作用,这一点在很多历史故事中都有证明过,比如著名的鸡鸣狗盗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而今天小编就再给大家讲一讲这样的一个故事,这件事情发生在战国时期,主人公就是当名的名家大学者公孙龙和一个善呼者。

  • 明朝的百年基业,真的是毁在万历皇帝的身上吗(万历怠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万历,万历怠政

    说起明朝灭亡,各路大神众说纷纭,其中有一个主流的观点就是明朝后期的皇帝都很烂,而且是一个不如一个,就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勤勤恳恳,但是也改变不了明朝要灭亡的命运,因为这个祸根其实早早的就在万历皇帝那就已经埋下了。说起万历皇帝,大家也是褒贬不一,总的来说,他也是个不错的皇帝,虽然比不上明太祖的明成祖的雄

  • 明朝的万历皇帝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呢?看完这个就明白了(万历怠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万历,万历怠政

    大明每年农税二百万两白银,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影响,万历天子每年都要免除大量的农税并赈灾,他先是下令赈灾款从内库出,然后就是战争特别费从内库出,接着是修河治水钱也要内库出,还有军屯歉收也要内库补助等。为了应付各种开支,万历就挖空心思地挣钱。他除去收了近三百万两海税银和上千万两的工商盐茶银以处,还下令开放

  • 万历皇帝30多年不上朝,为什么明朝的朝政依然能够正常的运行下去呢(万历怠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万历,万历怠政

    都说明朝亡于崇祯,而实则亡于万历,明朝是一个彰显皇帝个性的国度,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竟然会出现皇帝怠政28年的事情。而奇怪的是,万历数十年不上朝,国家的运行却是如常,他仍然掌控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没有被架空,这不得不令人佩服他驾驭群臣的手段,当真是非同一般。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万历不上朝这句话有错误

  • 万历怠政的历史争议:是无为而治还是昏庸无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万历怠政,万历,张居正,

    万历十五年,为了躲避群臣的骚扰,万历帝宣布实行“静摄”,从此不上朝。许多人认为万历长年“不朝”,是万历怠政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国事艰难的原因。事实上,不上朝和不理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万历三大征”的胜利就是在不上朝的时期取得的。《明史·神宗本纪》可以看到,关于万历十五年以后朝政的记载,与万历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