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名家公孙龙的经典逻辑名言有哪些呢(白马非马)

春秋名家公孙龙的经典逻辑名言有哪些呢(白马非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51 更新时间:2023/12/26 5:09:37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很多惊才绝艳的思想家,是一个化大爆炸的时期,诸子百家横空出世,除了有名的儒家、道家、墨家等流派之外,还有不少声名不显或是几乎已经消失在历史上的流派,而名家就是其中之一。

名家是以辩论名实问题为核心发展出来的一个流派,其中的人都非善于辩论,最有名的就是公孙龙。公孙龙是赵国人,既是名家的人,也受到过道家学说的影响,可以说是身兼两家之长。公孙龙是名家有名的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什么是离坚白呢?就是说一块又坚硬又白的石头,因为白和坚是由两种不同的感官感觉到的,所以认为白和坚是相对独立的。

公孙龙一生有相当多的时间都是作为平原君的门客,在公元前284年的时候,燕国欲要攻打齐国,公孙龙就带着手下的弟子们前去劝阻燕国退兵,燕满口答应了,但是公孙龙却觉得燕王并不是真心的,不可信,他认为:“当年燕王招揽了想要攻打齐国,能够攻打齐国的贤才到燕国,后来成功击败齐国,现在这些善于用兵的人还在大王的手下,所以大王不会退兵的。”这一番话说的燕王无言以对。

之后公孙龙多次参与到各种辩论之中,比如在秦军围攻邯郸,平原君成功解围的时候,有人请求赵王封赏平原君,但是公孙龙觉得这次的功劳并不完全是平原君的,是全国人民的功劳,所以这样接受封赏是把国人的功记在了平原君的头上,所以建议平原君不要接受封赏,平原君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并对他更加重视。

公孙龙名言

公孙龙作为中国古代有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后来人研究逻辑学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因为历史的缘故,公孙龙的不少著作都已经消失在了历史之中,但是现在流传下来的也有不少的经典名言,通过这些名言也可以研究一下公孙龙的逻辑正名思想。

公孙龙一生留下的名言诸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句“白马者,马与白也,马与白马也,故曰白马非马也。”这就是历史上知名的白马非马的来历。除此之外还有“审其名实,慎其所谓。”这句话也是公孙龙思想的一个核心关键,公孙龙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逻辑正名的人,而这句话就是从这方面着手,公孙龙认为必须要详细的考察物体的名实关系,并且非常慎重的来给物体命名下定义,也就是说必须“名副其实”才行。

还有一句著名的“见侮而不斗,辱也。”就是说看到有人受到侮辱欺凌,看到了这样不正义的举动,但是却不挺身而出与之斗争,这样的行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可见公孙龙也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颇有一种绿林好汉“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气魄。而且纵观公孙龙的一生可以看出他也曾多次劝阻战争的发生,也算是一个比较爱好和平的人。

公孙龙还有一句关于如论证名实关系的一段话“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以其所不正,疑其所正。”就是说要用已知的正确的名实关系去检查去验证那些不正的关系,而且要用一直不正确的名实关系去怀疑那些正确的,这样论证的方法已经算是比较先进的了,有着一定的进步性。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

在战国时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了一个非常经典的辩论,那就是“白马非马”,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了“白马非马”的观点,也就是说白马不是马,或许说到这儿很多小伙伴都已经困惑了,白马不是马,这怎么可能呢?

首先从辨证论的角度上公孙龙的这个论点是关于物质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的问题,他探讨了逻辑学里面的“个体”和“一般”的关系,并且将他们之间的联系斩断,同时夸大他们的区别,形成了这么一种形而上学的一种思想。这个观点其实从一种角度上来说是一种正确的说法,公孙龙没有说错的,这只是集合论里面一种比较常见的表达方式。在公孙龙的表述之中,将白马作为一个个体,而马作为一个一般情况,马是马,白是马的附加属性,所以白马这个个体并不是马这个一般情况,得出了白马非马的结论。

或许说到上面小伙伴们还不好理解,那么从数学的角度来说其实就是两个集合,一个集合就是白马,还有一个就是马,自然这两个集合是不一样的,白马这个集合就不是马这个集合,因此可以得出白马不是马,然而白马这个集合是包含于马这个集合之中的,所以也可以说白马是马。这个观点说不上完全的错误,但是公孙龙主观的忽视了马和白马内在的联系,单纯的夸大了一个命题之中主语和述语之间的差别,对于这句话,古龙先生就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个人觉得就是一种很好的理解方式,那就是“女朋友不是朋友。”

更多文章

  • 名家公孙龙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公孙龙与孔穿的故事(白马非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名家公孙龙,公孙龙与孔穿,白马非马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很多惊才绝艳的思想家,是一个文化大爆炸的时期,诸子百家横空出世,除了有名的儒家、道家、墨家等流派之外,还有不少声名不显或是几乎已经消失在历史上的流派,而名家就是其中之一。名家是以辩论名实问题为核心发展出来的一个流派,其中的人都非常善于辩论,最有名的就是公孙龙。公孙龙是赵国人

  • 公孙龙在赵之时是什么意思 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白马非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公孙龙,公孙龙属于哪个学派,白马非马

    自古以来人无完人,但是也没有没有用的人,一个人的一些小技巧或许很多时候看来都很搞笑,没有用,但是其实都能发挥作用,这一点在很多历史故事中都有证明过,比如著名的鸡鸣狗盗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而今天小编就再给大家讲一讲这样的一个故事,这件事情发生在战国时期,主人公就是当名的名家大学者公孙龙和一个善呼者。

  • 明朝的百年基业,真的是毁在万历皇帝的身上吗(万历怠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万历,万历怠政

    说起明朝灭亡,各路大神众说纷纭,其中有一个主流的观点就是明朝后期的皇帝都很烂,而且是一个不如一个,就算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勤勤恳恳,但是也改变不了明朝要灭亡的命运,因为这个祸根其实早早的就在万历皇帝那就已经埋下了。说起万历皇帝,大家也是褒贬不一,总的来说,他也是个不错的皇帝,虽然比不上明太祖的明成祖的雄

  • 明朝的万历皇帝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呢?看完这个就明白了(万历怠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万历,万历怠政

    大明每年农税二百万两白银,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影响,万历天子每年都要免除大量的农税并赈灾,他先是下令赈灾款从内库出,然后就是战争特别费从内库出,接着是修河治水钱也要内库出,还有军屯歉收也要内库补助等。为了应付各种开支,万历就挖空心思地挣钱。他除去收了近三百万两海税银和上千万两的工商盐茶银以处,还下令开放

  • 万历皇帝30多年不上朝,为什么明朝的朝政依然能够正常的运行下去呢(万历怠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万历,万历怠政

    都说明朝亡于崇祯,而实则亡于万历,明朝是一个彰显皇帝个性的国度,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竟然会出现皇帝怠政28年的事情。而奇怪的是,万历数十年不上朝,国家的运行却是如常,他仍然掌控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没有被架空,这不得不令人佩服他驾驭群臣的手段,当真是非同一般。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万历不上朝这句话有错误

  • 万历怠政的历史争议:是无为而治还是昏庸无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万历怠政,万历,张居正,

    万历十五年,为了躲避群臣的骚扰,万历帝宣布实行“静摄”,从此不上朝。许多人认为万历长年“不朝”,是万历怠政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国事艰难的原因。事实上,不上朝和不理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万历三大征”的胜利就是在不上朝的时期取得的。《明史·神宗本纪》可以看到,关于万历十五年以后朝政的记载,与万历十五

  • 万历怠政简介:万历皇帝长达30年不理朝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万历怠政,万历,张居正,

    万历怠政指的是在清朝人编纂的《明史》中万历帝在位期间长期不理朝政的事情。万历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20岁的万历帝正式亲政。在最初的几年,年轻的万历帝还兢兢业业、恪职尽守。如万历十二年八月至十三年五月京师大旱,万历帝决定亲自祭天祈雨。祈雨当天,万历帝亲率百官步行十余里来到天坛,经过一番冗长而繁复的

  • 明因为神宗而亡?对明末历史影响深远的万历怠政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明神宗,万历怠政

    看到万历朝鲜之役的时候,我想起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那时候的明朝,作为世界上鼎鼎有名的大国,表面上看起来还是不可侵犯,就算明代的百姓再怎么妄自菲薄,谈起自己的国家,那也是与有荣焉——甚至连统治者也不觉得明朝会亡,尽管他们已经知道朝廷有了困难,却从不认为,那就是致命的危

  • 传奇军队背嵬军:岳家军精锐中的精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背嵬军

    宋金作战,岳飞的部队把金人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十年对金作战中,岳飞的军队以牺牲一万五千人,伤残两万人的代价,杀死战斗力强悍的金兵约十五万人,杀伤至少五万人。金人发出了“撼山易,憾岳家军难”叹息,对岳家军是又怕又恨。在强悍的岳家军中,又有一支屡屡以少胜多的军队,那就是背嵬军,可谓精锐中的精锐。网络

  • 传奇!揭秘韩岳的亲随军“背嵬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岳,背嵬军

    南宋有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为四大抗金名将,当时有张家军、韩家军之称。这南宋中兴四大将之中,岳飞和韩世忠的亲随军最强,谓之“背嵬军”,这些军士皆为精挑细选的勇士,各个勇健无比,战斗力极强,以一敌十。网络配图不过最著名的要数岳飞岳家军麾下的“背嵬军”!据岳飞的孙子岳珂在《鄂国金佗编》卷二十二《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