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虎门销烟简介:为什么会发生虎门销烟事件?

虎门销烟简介:为什么会发生虎门销烟事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33 更新时间:2023/12/7 9:14:10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这最后的辉煌退去,清朝封建统治便如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与此同时,世界上资本主义却处于上升阶段。在西方列强中,以英国工业发展水平最高。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中国,企图用商品敲开中国的大门。

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然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吃的和穿的都自己生产,主要不依靠市场供应。英国向中国输出的呢绒、棉布等很难在中国推销。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瓷器等,销路旺盛。在正当贸易中,中国总是出超,许多银洋流入中国。

后来,英国商人发现鸦片可以牟取暴利。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至道光初年,中国对外贸易变成入超,白银开始大量外流。

鸦片,俗称“大烟”,不是正当商品,是毒品。英国政府禁止鸦片在国内销售,却鼓励商贩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走私不仅赚走了中国大量白银,还助长了官吏的腐败,削弱了清军的战斗力,严重地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的灾难。

那时候,清朝最有见识的大臣林则上书道光皇帝,请求严禁鸦片。他沉痛地指出:“如果不赶快禁止鸦片。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可以充作军饷的白银了。”兵和银,是清朝维护统治的命根子。这使道光皇帝感到问题严重,就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1839年3月,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他召见十三洋行商人,连续发布渝帖,严厉斥责洋商历年的不法行为,从天理、国法、人情、事势四个方面论证了应速缴鸦片的理由,敦促鸦片贩子缴烟。他同时申明:“此后照常贸易,既不失为良夷,且正经买卖尽可获利致富,岂不体面。”随后,林则徐向朝廷请示获准,宣布:“凡夷人名下缴出鸦片一箱者,酌赏茶叶五斤。”

但是,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指使英国商贩拒绝交出鸦片,并企图掩护鸦片走私头目逃走。林则徐斥责义律的不法行为,下令暂停中英贸易,派兵封锁英国人居住的商馆。义律被迫答应呈缴鸦片。英美商贩陆续交出鸦片一百十一多万公斤。

道光18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翌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山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林则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道广州的目的使查办海口事件。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为了驾奴极其复杂的局面。林则徐的日记记载,他当天住在越华书院。

广州处在暴风雨的前夕,不管是欢欣还是惧怕,期待还是仇恨,它总归要伴着雷鸣闪电,铺天盖地的来了……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

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

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

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到来,矛盾自然转移道他身上,他到达当天,林则徐下令停泊在黄浦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但是义律是一个十足的大流氓,面对林则徐的命令,出尔反尔,采取无赖、讹诈、欺骗、撒谎的卑鄙手法交替使用。义律狡猾多端,但不是林则徐的对手,3月28日,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

从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鸦片第一回合的胜利。

林则徐与邓廷桢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无懈可击的指令和安排。

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邓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4月11日开始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

缴烟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但如此巨量的鸦片如处置,外国人推测中国可能对鸦片实行专卖,从而使鸦片买卖合法化,但他们想错了。林则徐报告道光皇帝,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道光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让林则徐和邓廷桢、怡良等人将收缴的鸦片就地销毁。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硝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

150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他不断的在世界各地疯狂的掠夺殖民地,还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

广州是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1838年广州地方政府处决一个中国的鸦片贩子,英国烟商竟然出来阻挠,激起了广州人民的义愤。1839年2月,一万多名群众到外国人民居住的旅馆前示威,声讨外国烟贩干涉中国内政的罪行。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是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

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降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2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

硝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外国人和鸦片贩子,他们原以为中国人不会焚毁一两鸦片烟,大部分鸦片烟一定会被偷走。可是,他们到虎门海滩之后,只见海滩高处,挖了长宽各十五丈的两个池子,前设涵洞,后通水沟,池周围树立栅栏。林则徐亲临现场,督率官吏工役,先由道沟车水入池,撒盐成卤,将箱内鸦片烟,逐个切成四瓣,投入卤水,浸泡半日;再将整块烧透的石灰抛入池中,顿时池水沸腾,不炊自燃。池边多名役工,各执铁锨,踏上板桥,用力翻戳,促使鸦片烟全部销毁。等到退潮时候,开涵洞闸门,鸦片残渣全部由浪潮送进大海。最后,工役们又用清水洗涤池底,不留一点残。那些观看销烟的外国人,不得不对林钦差的认真和彻底,表示敬佩。

标签: 清朝虎门销烟林则徐

更多文章

  • 虎门销烟鲜为人知细节:很多官员因中毒病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虎门销烟,林则徐

    关于虎门销烟,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了大量的清代档案史料,这批珍贵的资料里记录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如何销毁鸦片1838年12月31日,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到达广东之后,林则徐与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等斗智斗勇,最终使义律屈服,表示愿意交出鸦片。林则徐曾使用传统的“烟土拌桐油焚毁法”,

  • 虎门销烟引爆了鸦片战争 难道虎门销烟销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一百多年前,我们这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古文明国度突然被枪炮声敲醒,中英两国间的鸦片战争爆发,灾难迅速降临在华夏人民的头上,世界的格局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论及这场战争的发生,就不能不先说说鸦片。鸦片(英语 opium 阿拉伯语 Afyūm),又叫阿片,中国明朝时也称为“乌香”、“阿芙蓉”,在清朝俗称为大烟

  • 浅水原之战的经过:唐军一鼓作气消灭西秦主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浅水原之战,唐朝,唐太宗,

    初战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薛举率大军侵入安定郡(今甘肃泾川一带),主力军向高墌(今陕西长武北)方向前进,而在东北、西南两翼,则派机动骑兵袭扰北地、扶风二郡。七月四日,李世民来到高墌,不料忽然得了疟疾病倒,只得命行军长史刘文静、司马殷开山代替指挥。李世民告诫二人说:“薛举孤军深入,粮食不多,士卒疲

  • 浅水原之战的背景:唐朝试图消除西秦的威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浅水原之战,唐朝,唐太宗,

    唐政权建立时,隋末的内乱也随着炀帝之死而达到高潮。宇文化及立杨浩为皇帝,率隋军主力十余万人北上,要回到长安夺取政权;同时,洛阳的隋朝残部立杨侗为帝。杨侗政权设法拉拢李密,封了他一连串的高官,让他去挡住宇文化及。一向托大的李密果然中计,率瓦岗军同宇文化及展开激战。瓦岗军艰难取胜,将宇文化及赶到河北,但

  • 浅水原之战简介:唐太宗指挥下的开唐第一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浅水原之战,唐朝,唐太宗,

    浅水原之战发生于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对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所部的作战,此役一举击败薛仁杲,夺取陇西,除去关中西面的一大威胁势力。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称帝。同年六月,薛举入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纵兵虏掠,直至豳州

  • 东硖石谷之战经过:唐军是如何被契丹军击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硖石谷,王孝杰,名将,,东硖石谷之战

    契丹反唐黄麞谷之战后,武则天为挽回败局,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九月诏征天下囚犯与吏民家奴骁勇者充军,并令山东(太行山东)靠近边塞各州组织武骑团兵,以右武威卫大将军、建安王武攸宜为清边道行大军总管,率军进讨契丹。这时,东突厥默啜可汗请作武后之子,并为其女儿求婚,同时要求归还突厥降户,愿率其众讨伐契

  • 东硖石谷之战简介:契丹民族发展历史的起点东硖石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峡石谷,王孝杰,名将,,东硖石谷之战

    唐武后神功元年(697年)三月,在唐与契丹、奚等之战的初期,契丹首领孙万荣率军在东硖石谷(今河北迁安东北)歼灭唐清边道总管王孝杰军的作战。契丹反唐黄麞谷之战后,武则天为挽回败局,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九月诏征天下囚犯与吏民家奴骁勇者充军,并令山东(太行山东)靠近边塞各州组织武骑团兵,以右武威卫大

  • 白江口之战的经过:唐朝军队是如何战胜敌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江口,刘仁轨,名将,,白江口之战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率陆军六万,水军四万,又发新罗、契丹、奚等国、部兵,进击高句丽。唐军初进克捷,攻克盖牟城(今辽宁盖平)、沙卑城(今辽宁复县),并克陷辽东(今辽宁辽阳)坚城。不久,唐军又陷白崖城(今辽阳东),进向安市(今辽宁盖平东北)进发。高句丽大将高延寿等人率高句丽及

  • 白江口之战背景:朝鲜半岛三国之间发生混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白江口,刘仁轨,名将,,白江口之战

    朝鲜半岛在唐朝初年存有高句丽、百济与新罗三个“国家”。其中,高句丽名声最大,军力最强,对中央王朝一直是时降时叛,时慕时倨。隋炀帝亡国,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征高句丽,致使国内民生凋敝,国力大耗。唐高祖李渊称帝后,对高句丽“遗使称臣并不感兴趣,对臣下说:“高句丽虽臣于隋,而终拒炀帝,何臣之为。朕务安人,何

  • 白江口之战简介:中日两国政权之间的第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白江口,刘仁轨,名将,,白江口之战

    白江口之战,亦称白村江之战,指的是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次水战。公元663年,倭军(4万2千,有战船1000余艘),唐军(1万3000,战船170艘)在百济白江口展开了激烈海战。唐将刘仁轨指挥船队变换阵形,分为左右两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