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成祖南征安南背景:安南陈氏政权不稳内乱不断

明成祖南征安南背景:安南陈氏政权不稳内乱不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89 更新时间:2023/12/8 5:38:35

南征安南又称明入越战争,越南称之为明与大战争(越南语:Chiến tranh Minh - Đại

Ngu),指的是明成祖征服越南胡朝(大虞国)的战争。安南古称交趾,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五代以后,方独立成国。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中国版图脱幅,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二百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

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曾颁诏晓谕安南国陈日昆,命令归还,但陈朝此时已由国相黎季犛掌权,他胁迫国王陈日昆,称兵拒命。朱元璋以战争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于是置之不理,安南从此处于半独立状态。后明成祖于1406年至1407年期间派兵攻打南安,最终安南独立,明封黎利为安南国王,从此朝贡不绝。这场战争最后以明朝胜利、胡朝灭亡告终,越南被并入明朝领土,标志着安南属明时期的开始。

自明朝成立以来,安南陈氏政权已趋衰微,一直内乱不断,14世纪末期,大越陈朝皇帝陈裕宗在位的时候陈朝开始逐渐走衰落。而此时南方的占城正处于制蓬峨统治下的鼎盛时期,屡次入侵陈朝。陈睿宗亲征占城,最后没于阵中。黎季犛虽是此战中的统帅,但由于与太上皇陈艺宗的裙带关系而免于被罢官。此后占城势力更加强盛,甚至一直打到都城升龙城下,大越无法制止。

1380年,黎季犛率领陈朝军队第一次击败了制蓬峨。黎季犛凭借著军功完全掌握了陈朝的军政大权,将都城迁到了自己的势力圈顺化,随意废黜和拥立皇帝(共废立三帝:陈废帝、陈顺宗、陈少帝)。1390年制篷峨阵亡后占城逐渐走向衰落。在解除外患之后,黎季犛大肆屠杀陈朝宗室,为篡位铺平道路。1400年,黎季犛复祖姓改姓“胡”,废黜了陈少帝,篡夺了皇位,建立胡朝;并以虞舜的后代自居,改国号大越为大虞。

标签: 南征安南明成祖明朝

更多文章

  • 揭开古越南安南的二十年亡国史:原因只因挑衅大明(南征安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安南,南征安南

    安南,古称交趾,与我国云南、广西壤地相接,隔海与广东相望。自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五代之后,才独立成国。元末,安南趁战乱从中国版图脱幅,一度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洪武中后期,朱元璋曾颁诏晓谕安南国王陈日昆,命令归还,但陈朝此时已由国相黎季犛掌权,

  • 朱高煦叛乱的背景:只因明成祖朱棣引发靖难之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朱高煦,朱高煦叛乱

    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起兵,世子朱高炽镇守北平。而朱高炽的同母亲弟朱高煦则跟从朱棣征战白沟、东昌有功,并在江上之战中突击成功,朱棣曾说“吾病矣,汝努力,世子多疾。”之后建立储藩府,旧臣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均喜爱朱高煦,时时称其为“二殿下”。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却仍然立朱高炽为东宫,封次子朱高煦

  • 朱高煦叛乱简介:叛乱不成最终反落铜缸烤死之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朱高煦,朱高煦叛乱

    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上诞生了好几千位王爷,但是其中有一位王爷你必须知道,那就是历史上曾被火活生生烤死的王爷,是不是很惊讶啊!没听说过吧,或者你根本不知道。其实,历史上的确还就有这样一位王爷,他的地位绝对显赫,还是皇家的一脉血统,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朱高煦。说到这里,肯定要有人问了

  • 为什么说朱元璋后代朱高煦是史上作死第一高手(朱高煦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朱高煦,朱高煦叛乱

    古代帝作死也是花样百出,但是今天讲的这一位真是作死界的第一名,汉王朱高煦他就没不作死的时候!朱高煦是明朝永乐帝朱棣的次子。封他为汉王的时候,矫情的的朱高煦嫌原本的封地云南太偏僻,把封地换到青州,他又嫌穷。最后朱棣问他到底想去哪,朱高煦表示哪都不想去,就想在南京待着,然后他就在南京赖了下去。朱高煦在南

  • 张居正改革的军事举措:任用戚继光戍边平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居正改革,张居正,万历,

    为了防御蒙古鞑靼入寇边关,张居正派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了“敌台”3000余座。他还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互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从此,北方的边防更加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使北方暂免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万历七年(15

  • 张居正改革的政治举措:提出了诸多新的法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居正改革,张居正,万历,

    张居正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吏,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推行新法做了组织准备。并且整顿了邮传和铨政,他的为政方针是:“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和

  • 明朝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改革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张居正,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明中期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嘉靖中期以后政府财政长年亏空,变本加厉催征搜刮的结果,非但不能改变“匮乏之极”困境,反而愈发激化阶级矛盾,陷入“神运鬼输,亦难为谋”,濒于崩溃的深刻危机之中。倘不采取有效措施补救,“元末之事可为殷鉴”,除非“得磊落奇伟之士,大破常格,扫除廓清,不足以弭天下之

  • 张居正改革让明代兴盛多久?张居正为何要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张居正,张居正改革

    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张居正得到大太监冯保的支持,取代了高拱,在明神宗万历年间,连续10年担任内阁首辅(宰相)。挽救明朝统治的危机,他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整顿,尤重于经济的改革,企图扭转嘉靖、隆庆以来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和民穷财竭的局面。1582年六月,张居正病死,一些改革的反对派重新麋

  • 国本之争的结局:朱常洛最终稳定了太子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国本之争,万历,明神宗,

    太子已经册立,国本之争算是结束了,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在册立之后,朱常洛的待遇并没有因此得到改善,地位也没有因此而提升,处境依然很危险,万历三十一年的“妖书案”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妖书”的大意是说神宗立朱常洛为东宫只是迫不得已,以后必定会改立常洵。类似的“妖书”早在万历二十六年就曾出现过,名《忧危

  • 国本之争过程:朱常洛因朝臣拥护保住了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国本之争,万历,明神宗,

    朝臣拥护朱常洛明朝大臣受到流言影响,纷纷建议尽早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以破除流言。万历十四年(1586年)郑氏生子同年,首辅申时行上疏,列举明英宗两岁、明孝宗六岁被立皇太子为例,要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明神宗以长子幼弱为由,等两三年后再举行。这加深群臣的不安,户科给事中姜应麟、吏部员外郎沈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