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息国的军事:安息国凭什么和古罗马相持多年?

安息国的军事:安息国凭什么和古罗马相持多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1 更新时间:2023/12/28 11:21:57

安息帝国没有备军,但帝国在面对地区性的危机时可以快速召集兵力。君个人拥有一支由贵族、农奴及雇佣兵组成的常备卫队,但其规模不大,驻军也是常驻在边境的要塞里。一些安息铭显示这些驻军的指挥官被授军衔。军队也被用作表示外交姿态,例如《史记》记载中国使节在公元前二世纪末到访安息帝国,20,000名安息骑兵被派往东面边境为使节开路,骑兵的数量可能被夸大了。

安息帝国军队的主力是铁甲骑兵,铁甲骑兵的人马都身披锁子甲,配备长矛的铁甲骑兵用以冲击敌人的阵线,另外还配备弓箭。铁甲骑兵的装备价值不菲,他们来自贵族阶级,以换取他们在地方上的自治权。轻装骑兵是从平民当中招募,充当弓骑兵,他们穿着普通的外衣裤子作战,弓骑兵使用复合弓,可以在面对和背对敌人的情况下射击,这就是著名的“安息回马箭”。重装和轻装骑兵的配合作战在卡雷战役里起著决定性的作用,安息人在以少胜多的情况下击败了克拉苏的军队。

在骑兵冲锋过后,由征兵和雇佣兵组成的轻装步兵负责支解敌军。安息帝国的总人口和军队数量都无从得知,但是从一些以往是安息帝国城区发现的考古证据发现这些聚居地可以承担大量人口,因此估计安息帝国的人力资源丰富,巴比伦尼亚等大量人口聚居的地区对罗马人很有吸引力。

后世学者认为帕提亚陆军分为重骑兵、轻骑兵与徒步弓兵,其中骑兵占了绝大部分。重骑兵全部都由贵族子弟担任,人数最少。而这些贵族的部下及部下的族人充当轻骑兵,是帕提亚陆军最典型军种,人数最多。贵族领地内的自由民征发部分为徒步弓箭兵,数量不明。重骑兵人数很少,全部由贵族组成,贵族骑士与战马均批上铜制或铁制的铠甲,比较花得起钱的贵族,人马所使用的装备就比较齐全,有钱的骑士可能除了一般胸甲与头盔外,还可再加上额外的铁手套、铁护腿或头饰,所骑乘的战马可能会增配铁面帘与护颈。至于位阶比较低或比较缺钱的贵族则人马受铠甲保护的部位会比较少。

所有重骑兵的主要武装是一支大约四公尺长的骑枪(Kontos),使用时须双手握持,这时骑士以双膝控制战马的行进方。副武装则有长剑、战斧或弓矢。战斗时,帕提亚重骑兵以密集队形冲向敌军侧翼或后背,执行震撼冲锋。数量众多的帕提亚轻骑兵构成帕提亚陆军的主要部分,他们极少穿盔甲以提高战马的速度。轻骑兵使用复合弓为主要武器,帕提亚复合弓弓身由木材、兽骨与皮革胶合而成,依照普鲁塔克与迪奥的描述,帕提亚复合弓的威力可能比地中海世界使用的复合弓还大。帕提亚轻骑兵采行中亚游牧民族最擅长的打带跑骑射战术,普鲁塔克也说,帕提亚轻骑兵会诈败佯退,趁着敌人追来之际,在马背上扭腰转身弓回射追兵,这就是在卡雷会战出名的帕提亚回马射(Parthian

Shot),亦可译为帕提亚战术。

更多文章

  • 安息国的政治形式:安息国是如何统治其国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安息帝国,帕提亚王国,丝绸之路,

    与较早期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比较,安息帝国政府以权力分散见称。当地的历史文献指出中央政府监管地区的形式与塞琉古帝国相似,两者都对地区官员实施三重划分,安息帝国将之划分为马兹班、萨特拉庇及迪兹帕特,相当于塞琉古帝国的总督、郡级单位。老普林尼在《自然史》第六章中记载安息帝国有18个附属王国,其中11个为高地

  • 安息国简介:西亚古国安息位于现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安息帝国,帕提亚王国,丝绸之路,

    安息,即“帕提亚王国”。西亚古国。帕提亚(Parthia)地处伊朗高原东北部,原为波斯帝国属地。公元前4世纪曾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占领,后属塞琉西王国。前三世纪中期独立,阿萨息斯一世(Arsaces Ⅰ)称王,建阿萨息斯王朝(中国史籍译称“安息”)。米特拉达悌一世(Mithradates Ⅰ,前171—

  • 解密:西亚强国安息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息帝国,西域,古国,

    安息,即“帕提亚王国”。西亚古国。帕提亚(Parthia)地处伊朗高原东北部,原为波斯帝国属地。公元前4世纪曾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占领,后属塞琉西王国。前三世纪中期独立,阿萨息斯一世(Arsaces Ⅰ)称王,建阿萨息斯王朝(中国史籍译称“安息”)。米特拉达悌一世(Mithradates Ⅰ,前171—

  • 唐朝十大名将之一:唐初名将辽西郡公薛礼薛仁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薛礼,薛仁贵,,唐朝十大名将

    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

  • 解密:奥斯曼土耳其是如何衰落直至瓦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奥斯曼土耳其,土耳其,帝国,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被历史学家认为是帝国现代化的时期。帝国在前线失去不少领土,中央政府的衰弱导致管治不稳,帝国在坦志麦特时期试图对帝国进行改革及重组。在坦志麦特时期,土耳其须应对外国的入侵,帝国独力难支,于是开始与欧洲国家结盟,如法国、荷兰、英国等。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土耳其联合英国、法国等国抵抗俄国。

  • 解密: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因何停止了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奥斯曼土耳其,土耳其,帝国,

    苏莱曼一世逝世后,土耳其的领土扩张逐渐放缓。西欧海事力量的增长、发展由欧洲前往亚洲的海路及新大陆破坏了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发展。以往有效的军事及官僚体制因苏丹的管治失当而变异。虽然帝国面对着这些困难,它仍然是欧洲的主要扩张势力,直至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维也纳之战标志着土耳其终止向欧洲继续扩张。欧洲各

  • 解密:奥斯曼土耳其是如何达到扩张的顶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奥斯曼土耳其,土耳其,帝国,

    奥斯曼帝国在1453年至1683年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1566年前的领土、经济及文化扩张时期及其后的军事及政治相对缓和的时期。1453年,21岁的穆罕默德二世继位不到两年,亲率八万大军进攻君士坦丁堡,鏖战53天,终于5月29日攻克,并迁都于此,拜占庭帝国灭亡。穆罕默德二世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

  • 解密: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有着什么样的经济形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

    出产富饶的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粮仓”,为帝国提供了充裕的产品,主要作物包括小麦、大麦、稻米、椰枣和橄榄,园艺作物也相当丰富,有椰枣、橄榄、李、桃、杏、桔、苹果、西瓜、葡萄和各种蔬菜。。在阿拔斯王朝期间,耕地面积和产量由于灌溉工程的发展而得以大幅增加。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由于地处绿洲,盛产椰枣、谷物

  • 解密:阿拉伯帝国是如何同中土进行交流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

    据说,穆罕默德曾经告诫他的弟子们说:“知识即使远在中国,亦当往求之。”据《旧唐书·西域传》记载,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帝国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派遣使节抵达长安与唐朝通好,唐高宗即为穆斯林使节赦建清真寺。此后双方来往频繁。在中国史书的记载中,大食使节来访次数达37次。751年,阿拉伯帝国

  • 解密:阿拉伯帝国执行着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

    除保持伊斯兰教神权统治原则外,阿拉伯帝国吸收以巴比伦波斯文明国度的制度,形成一种伊斯兰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政体。阿拉伯帝国的继承制度既不同于中国的宗法制,也不同于西方的长子继承制或是被某些地方所采用的幼子继承制。穆罕默德生前并未规定伊斯兰政权首脑的产生方式,但倾向于选举制。阿拉伯帝国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