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息国的文化:安息国有着什么样的文化传统?

安息国的文化:安息国有着什么样的文化传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134 更新时间:2023/12/28 11:17:34

公元1世纪初,帕提亚进入所谓“反希腊化”时期。在此以前,帕提亚的统治阶级追求古典希腊方式的享受,使用希腊语,欣赏希腊戏剧,崇尚希腊风习;但被征服的地区绝大部分并未被希腊化所渗透,一直保持古来的伊朗文化传统。当帕提亚权衰落,各省总督部落首领纷纷独立时(公元1世纪中叶以后有18个小王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成为主流。同时,帕提亚人接受了琐罗亚斯德教(祆教、拜火教)。

衣着服饰

在埃利迈斯沙米发现的著名安息贵族铜像可以作为例子说明安息人的骑马装束。那个高1.9米的石像身穿V形上衣、以腰带束紧的V形束腰外衣、以吊袜带固定的宽松折叠裤子,在整理过的短发上王冕或头箍。在公元前一世纪中,安息硬币上的雕刻见这种装束。伊拉克西北哈拉特挖掘出来的雕刻品是受到安息衣着服饰激发的例子,竖立的雕像展示出典型的安息衬衫、裤子及饰物。哈拉特的贵族人物也接纳了安息宫廷贵族的短发、头巾及束腰外衣的装束。硬币上的图像显示安息君王也会穿着裤套装,安息帝国的裤套装与安息正面肖像的艺术一同授到巴尔米拉和叙利亚。安息帝国的雕刻品描述富有的女子在穿着的裙子上盖上长袖长袍,戴上颈项、耳饰及以珠宝修饰的头巾,折叠裙子由单肩上的饰针固定,她们的面纱垂挂在头巾后面。

从安息帝国的硬币上可见,安息君王穿戴的头巾会随着时间而转变。最早的安息帝国硬币显示统治者头戴拉下了帽边的软帽子,称为风帽连防寒头巾,这可能是从契美尼德王朝总督所戴的头巾及贝希斯敦和波斯波利斯的浮雕上展示的尖帽演变而成的。米特里达梯一世最早的硬币显示他头戴软帽子,但是后来的硬币却见他戴上了希腊的王冕。米特里达梯二世是第一位在硬币上展示头戴饰有珠宝和珍珠的安息三重冕的君王,他所穿戴的头巾受到安息帝国晚期和萨珊王朝君王的欢迎。

陶器

帕提亚王朝时期的陶器,以生产釉陶为主,特别是绿釉陶器的制作颇为盛行。考古家在都拉.尤罗霍斯遗址发现了当时陶工艺的作坊和大量釉陶制品。其中以双耳壶、大口壶、三耳壶、双耳水罐、小水灌等形制居多。这些壶看上去口缘部分翻卷,把手是徒手捏造,而且垂直按接在壶的腹部,并装饰有丁痕一样的泥点,整个造型具有金属器皿的特征。

文学

在帕提亚帝国统治时期,宫廷的吟游诗人伴随着音乐朗诵诗词式的口承文学,但是这些诗词并没有流传到萨珊王朝。事实上,在经历了多个世纪以来,现今没有任安息语的文学原作存在。虽然时代相去甚远,但是凯扬王朝的爱情故事《维斯与朗明》(Vis

and Rāmin)和史诗相信是安息帝国时代口承文学文集的一部分。虽然安息文学没有在书面上体现出来,但有证据显示安息人认可和重视成文的希腊文学。

宗教

帕提亚帝国由不同成分的政治和文化所组成。帕提亚君王与塞琉古帝国的统治者一样自视为神,

安息人对祆教的崇拜程度仍是现代学术界争论的问题。血祭伊朗神祇对于帕提亚帝国的祆教信奉者大概是不可接受的。

摩尼教的创始人摩尼在公元229年之前都没有透露他的宗教神示,但是比瓦尔认为他的新宗教信仰包含“曼达教信仰的元素、伊朗的宇宙演化论甚至是基督教的回响……这反映出安息帝国晚期宗教信条的结合,

萨珊人的正统祆教很快便把它们扫地出门”。

现时缺乏考古证据证明佛教由贵霜帝国传入伊朗,但是一些中国的来源表示一名叫安世高的帕提亚贵族及僧人远赴中国汉朝的洛阳,将多部佛经翻译成中文。

更多文章

  • 安息国的军事:安息国凭什么和古罗马相持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息帝国,帕提亚王国,丝绸之路,

    安息帝国没有常备军,但帝国在面对地区性的危机时可以快速召集兵力。君王个人拥有一支由贵族、农奴及雇佣兵组成的常备卫队,但其规模不大,驻军也是常驻在边境的要塞里。一些安息铭文显示这些驻军的指挥官被授予军衔。军队也被用作表示外交姿态,例如《史记》记载中国使节在公元前二世纪末到访安息帝国,20,000名安息

  • 安息国的政治形式:安息国是如何统治其国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安息帝国,帕提亚王国,丝绸之路,

    与较早期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比较,安息帝国政府以权力分散见称。当地的历史文献指出中央政府监管地区的形式与塞琉古帝国相似,两者都对地区官员实施三重划分,安息帝国将之划分为马兹班、萨特拉庇及迪兹帕特,相当于塞琉古帝国的总督、郡级单位。老普林尼在《自然史》第六章中记载安息帝国有18个附属王国,其中11个为高地

  • 安息国简介:西亚古国安息位于现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安息帝国,帕提亚王国,丝绸之路,

    安息,即“帕提亚王国”。西亚古国。帕提亚(Parthia)地处伊朗高原东北部,原为波斯帝国属地。公元前4世纪曾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占领,后属塞琉西王国。前三世纪中期独立,阿萨息斯一世(Arsaces Ⅰ)称王,建阿萨息斯王朝(中国史籍译称“安息”)。米特拉达悌一世(Mithradates Ⅰ,前171—

  • 解密:西亚强国安息国有着什么样悠久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息帝国,西域,古国,

    安息,即“帕提亚王国”。西亚古国。帕提亚(Parthia)地处伊朗高原东北部,原为波斯帝国属地。公元前4世纪曾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占领,后属塞琉西王国。前三世纪中期独立,阿萨息斯一世(Arsaces Ⅰ)称王,建阿萨息斯王朝(中国史籍译称“安息”)。米特拉达悌一世(Mithradates Ⅰ,前171—

  • 唐朝十大名将之一:唐初名将辽西郡公薛礼薛仁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薛礼,薛仁贵,,唐朝十大名将

    薛仁贵(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

  • 解密:奥斯曼土耳其是如何衰落直至瓦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奥斯曼土耳其,土耳其,帝国,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被历史学家认为是帝国现代化的时期。帝国在前线失去不少领土,中央政府的衰弱导致管治不稳,帝国在坦志麦特时期试图对帝国进行改革及重组。在坦志麦特时期,土耳其须应对外国的入侵,帝国独力难支,于是开始与欧洲国家结盟,如法国、荷兰、英国等。在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土耳其联合英国、法国等国抵抗俄国。

  • 解密: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因何停止了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奥斯曼土耳其,土耳其,帝国,

    苏莱曼一世逝世后,土耳其的领土扩张逐渐放缓。西欧海事力量的增长、发展由欧洲前往亚洲的海路及新大陆破坏了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发展。以往有效的军事及官僚体制因苏丹的管治失当而变异。虽然帝国面对着这些困难,它仍然是欧洲的主要扩张势力,直至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维也纳之战标志着土耳其终止向欧洲继续扩张。欧洲各

  • 解密:奥斯曼土耳其是如何达到扩张的顶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奥斯曼土耳其,土耳其,帝国,

    奥斯曼帝国在1453年至1683年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1566年前的领土、经济及文化扩张时期及其后的军事及政治相对缓和的时期。1453年,21岁的穆罕默德二世继位不到两年,亲率八万大军进攻君士坦丁堡,鏖战53天,终于5月29日攻克,并迁都于此,拜占庭帝国灭亡。穆罕默德二世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

  • 解密: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有着什么样的经济形势?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

    出产富饶的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等“粮仓”,为帝国提供了充裕的产品,主要作物包括小麦、大麦、稻米、椰枣和橄榄,园艺作物也相当丰富,有椰枣、橄榄、李、桃、杏、桔、苹果、西瓜、葡萄和各种蔬菜。。在阿拔斯王朝期间,耕地面积和产量由于灌溉工程的发展而得以大幅增加。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由于地处绿洲,盛产椰枣、谷物

  • 解密:阿拉伯帝国是如何同中土进行交流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

    据说,穆罕默德曾经告诫他的弟子们说:“知识即使远在中国,亦当往求之。”据《旧唐书·西域传》记载,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帝国第三任正统哈里发奥斯曼派遣使节抵达长安与唐朝通好,唐高宗即为穆斯林使节赦建清真寺。此后双方来往频繁。在中国史书的记载中,大食使节来访次数达37次。751年,阿拉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