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三国时期诸葛三兄弟:“龙虎狗”的人生结局

揭秘三国时期诸葛三兄弟:“龙虎狗”的人生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59 更新时间:2024/2/16 9:31:43

即使孪生兄弟,也可能会因为不同的追求而出现分歧,甚至成为敌人。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诸葛氏三兄弟分别出仕三国,诸葛谨在吴国担任大将军,诸葛亮在蜀汉担任丞相,诸葛诞在魏国任征东大将军,史书称“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

需要体现说明的一点是诸葛三兄弟中,诸葛瑾、诸葛亮是亲兄弟,诸葛诞是两人的同族兄弟。当时人认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龙虎狗有着怎么的命运与人生结局呢?

1.诸葛瑾

字子瑜,174年出生。诸葛瑾在早年间曾游学洛阳,后来天下大乱,率家人避居江东。后来孙权的姐婿弘咨遇到诸葛瑾,对其才华非常欣赏,就向孙权推荐,与鲁肃等一起担任宾待,后又成为孙权长史、中司马等职。215年,孙权遣诸葛瑾出使刘备,与诸葛亮在公馆见面,未尝谈及私事,最后双方重新划分边界。

诸葛瑾人如其名,为人非常谨慎,他同孙权谈话时,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点到为止;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

219年,诸葛瑾跟从吕蒙讨伐关羽,因功被封为宣城侯、绥南将军、南郡太守,代替吕蒙驻守公安。221年,刘备亲率大军伐吴,诸葛瑾曾给刘备写信劝和,但被刘备断然拒绝。当时有人对孙权说诸葛瑾私下派人与刘备联络。孙权说道:“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诸葛瑾虽然被封为武官,但其军事才能与其弟诸葛亮不可同日而语,几次出兵作战,均无建树。241年,诸葛瑾病死,时年68岁。

诸葛瑾有三子,长子诸葛恪,次子诸葛乔,三子诸葛融。252年,孙权死后,诸葛恪曾执掌东吴军国大权。253年,诸葛恪被宗室孙峻所杀,被诛灭三族。留在蜀国的诸葛乔一脉认祖归宗,延续诸葛瑾的香火。

2.诸葛亮

字孔明,181年出生。关于诸葛亮的人生经历,不再过详细介绍,主要说下诸葛亮鲜为人知的一面。诸葛亮除了是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他在书法、绘画、音乐上的成就同样不低。

诸葛亮“善画,亦喜作草字,虽不以书称,世得其遗迹,必珍玩之”,宋徽宗就曾收藏诸葛亮的草书《远涉帖》。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诸葛武侯父子皆长于画。”,“今分为三古以定贵贱,以汉、魏三国为上古,则蔡邕张衡、曹髦、杨修、桓范、徐邈、曹不兴、诸葛亮之流是也。”;在音乐方面,诸葛亮制作七弦琴、石琴,还写有一部音乐理论专著——《琴经》。

234年8月,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军中,时年54岁。诸葛亮早年无子,曾过继诸葛瑾次子诸葛乔为己子,之后诸葛瞻出生。263年10月,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在绵竹战死,此时诸葛亮直系血缘关系的仅存诸葛京(诸葛瞻次子)一脉。

3.诸葛诞

字公休,生年不详。诸葛诞早年的仕途生涯并不顺畅,曾担任尚书郎、荥阳令等小官,后来好不容易当上御史中丞、尚书等官,又因为与散骑侍郎夏侯玄等人交好,而魏明帝非常厌恶夏侯玄、诸葛诞等人,将他们免官。

239年,魏明帝病死,其子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辅政,曹爽重新用夏侯玄等人,诸葛诞出任扬州刺史、昭武将军。251年,太尉王凌计划起兵讨伐司马懿,并另立楚王曹彪为帝。司马懿领兵讨伐,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

255年,毌丘俭、文钦在寿春起兵,反抗司马师的专权。诸葛诞拒绝了毌丘俭劝诱,并最先率兵讨伐,随后率先进占叛军的据点寿春。诸葛诞不仅平定了叛乱,还击退了东吴的军队。战后诸葛诞因长期在淮南驻守,于是被任命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成为魏国在东南地区的封疆大吏。

256年,刚刚执掌朝政的司马昭派长史贾充试探诸葛诞的口风。贾充说道:“洛中的诸位贤达之人,都希望实行禅让,您认为如何?”诸葛诞厉声说道:“你不是贾豫州的儿子吗?你们家世代受到魏朝的恩惠,怎能想把国家转送他人?如果洛中发生危难,我愿为国家而死。”贾充默然无语。

回到洛阳后,贾充建议司马昭征调诸葛诞入朝,257年,司马昭以皇帝的名义,升诸葛诞为司空,入朝任职。诸葛诞接得诏命后十分清楚,于是杀死支持司马氏的扬州刺史乐綝(乐进之子),并派自己的儿子诸葛靓到东吴求援,然后征集淮南将士正式叛乱。

司马昭则亲率大军征伐诸葛诞,并派王基、陈骞领兵围困寿春。258年)正月,寿春城中粮食枯竭,军心不稳。2月,寿春城被攻克,诸葛诞在出逃时,被魏将胡奋手下士兵杀死,诸葛诞被诛灭三族,但有一子诸葛靓留在吴国。

战后,诸葛诞麾下数百名亲兵于被俘,但他们坚决不降,还说:“为诸葛公死,不恨。”行刑时排成一列,每斩一人便招降下一人,但始终无一人投降,可见诸葛诞善于治军,爱兵如子,士兵肯为其效死。

吴国灭亡后,诸葛靓因父仇终身不仕,时人称他至孝。晋武帝司马炎与其有旧交,想与他一会,但诸葛靓知晋武帝来,竟逃到厕所中,晋武帝追去与他相见,并说:“你还记得我们幼年的交情吗?”诸葛靓流泪涕泣:“我没能作到往身上涂漆,把脸上的皮刮下来,又见到了圣上您的面容,我实在是又愧又恨。”

关于诸葛三兄弟,清代大词人纳兰容若有诗云:“诸葛垂名各古今,三分鼎足势浸淫。蜀龙吴虎真无愧,谁解公休(诸葛诞字公休)事魏心。”

标签: 三国诸葛亮诸葛三兄弟

更多文章

  • 四大寇的人物关系 王庆 占据淮西为王 拥八座军州 有八十六县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庆,四大寇

    人物关系家庭:王家父亲:王砉后妃:段三娘国丈:段太公国舅:段二、段五表亲:范全原配:牛氏出自:简本《水浒传》,120回本《水浒全传》登场回目:(120回本)第101回谋坟地阴险产逆 蹈春阳妖艳生奸创作原型:王则(北宋时河北士兵起义领袖)家世王庆原来是东京开封府内一个副排军。他父亲王砉,是东京大富户,

  • 四大寇的人物简介 田虎,出自《水浒全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水浒全传,四大寇

    个人设定身份:四大寇之一,称“河北田虎”,自立为晋王。太子:田定兄弟:田豹;田彪侄子:田实(田彪之子)嫔妃:邬妃(邬梨之妹);范美人(范权之女)国丈:范权国舅:邬梨出自:施耐庵《水浒全传》;创作原型:北宋河北义军首领张迪、江南义军首领方腊(简本形象)割据势力范围:威胜、汾阳、昭德、晋宁、盖州五州,共

  • 四大寇的人物生平 宋江(梁山农民起义军领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江,四大寇

    人物生平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原籍为山东郓城县宋家村,江湖人称“及时雨”,又号“呼保义”。为他面黑身矮,人又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又且舞刀弄枪。上有父亲宋太公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唤做铁扇子宋清,自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自幼与同在郓城县东

  • 四大寇、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江,四大寇

    四大寇,指《水浒传》中的四大反贼,即山东宋江、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宋江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人称“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河北田虎这厮,是威胜州沁源县一个猎户,有膂力,熟武艺,专一交结恶少;方腊又名方十三,宋代歙州人(后改名徽州,今歙县

  • 谁是宋江人生中的克星 多次致宋江于险境?(四大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江,四大寇

    在江州,宋江遇到了人生中的克星黄文炳。此人好像就是宋江肚里的蛔虫,宋江所有的大想法小动作,都逃不过他的法眼,几个回合下来,险些把宋江折腾到阎王殿里去。也是他,把宋江直接推上了梁山。那么,这个黄文炳是何许人也?黄文炳是江州浔阳楼对岸无为军城里的一个通判,名义上是通判,但一直在家赋闲,等待提拔。但千万不

  • 博尔忽生平简介 元朝功臣博尔忽征战故事分析(蒙古四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博尔忽,蒙古四杰

    博尔忽生平博尔忽生平简介提到他是成吉思汗的部下,是成吉思汗在战场上捡回来的孤儿,由成吉思汗的母亲抚养成人,成年后长期为蒙古征战四方。博尔忽有过很多个名字,作为蒙古大将,博尔忽生平中更多的是以神武的称号而著名,终生效忠于铁木真,为一统蒙古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从军没多久,就在援救友军的战事中,获得胜利

  • 蒙古大将博尔忽生平 博尔忽和博尔术是何关系(蒙古四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博尔忽,博尔术,蒙古四杰

    博尔忽生平博尔忽生平简介提到他是成吉思汗的部下,是成吉思汗在战场上捡回来的孤儿,由成吉思汗的母亲抚养成人,成年后长期为蒙古征战四方。博尔忽有过很多个名字,作为蒙古大将,博尔忽生平中更多的是以神武的称号而著名,终生效忠于铁木真,为一统蒙古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从军没多久,就在援救友军的战事中,获得胜利

  • 项羽为何要在乌江自刎?项羽自刎前说了些什么(项羽自刎乌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项羽,秦朝,乌江,项羽自刎乌江

    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垓音g āi)。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快完了。他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但是汉军和诸侯的人 马把楚军包围得重重叠叠。项羽打退一批,又来一批;杀出一层,还有一层;这儿还没杀出 去,那儿的汉兵又围了上来。项羽没法突围,只好仍回到垓下大营

  • 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项羽,乌江自刎,故事,项羽自刎乌江

    项羽(公元前二三二——公元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就是能抵挡一万人的本领),於是从叔父学兵法。但仅「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年青时志向

  • 项羽是哪个朝代的?霸王项羽乌江自刎的几种说法(项羽自刎乌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项羽简介,项羽自刎乌江

    导读: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关于他的传说汗牛充栋,这其中又以他自刎乌江最为慷慨悲壮,在民间流传也最为广泛。关于他的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以南宋词人李清照为代表,她在《乌江》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做出高度评价和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