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柴进为什么会上梁山?柴进的绰号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叫?(梁山一百零八好汉)

柴进为什么会上梁山?柴进的绰号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叫?(梁山一百零八好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775 更新时间:2023/12/4 20:06:34

《水浒传》中的小旋风柴进,是后周世宗嫡派子孙,家中还有太祖皇帝御赐丹书铁券。此人喜好结交朋友,并且仗义疏财,被誉为当世孟尝君,绰号小旋风,世人称其为柴大官人。

作为一位皇室后裔,虽然此时并不是自己的王朝,但是柴进还是有些名声在的。这样一个人,最后为什么会被逼上梁山呢?

人老老实实的过日子,虽然有些时候会无视法律法规帮助一些犯了事儿的人,但是柴进最后进入梁山却不是自己找的麻烦,而是麻烦找的他。

柴进一脉是皇室后裔,虽然天下已经不是属于自己的王朝的了。但是柴家还是有些底蕴的,生活是很富庶的。

当时柴进的叔叔柴皇城名下有一座花园,被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妻舅殷天锡看中,殷天锡倚仗权势,想要将柴皇城的花园夺来。他仗势欺人,强抢不算,还放纵恶仆将柴皇城殴打一通。

柴进听说了此事之后,和暂住在家中的李逵一起赶往高唐州。等到了之时,柴皇城最后却气愤而死。

柴进本来就不是怕事之人,自己的叔父被人欺压致死,他如何能咽的下这口气。于是赶忙让人回家将丹书铁券取来,准备进京告御状。这个时候害死了柴皇城的殷天锡却还不消停,又跑来惹事儿,殴骂柴进。李逵受柴进之恩,气愤之下便将殷天锡打死了。

殷天锡是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妻舅,打死了殷天锡,就相当于得罪了高廉,柴进赶忙让李逵离开。虽然李逵逃过一劫,但是柴进却被高廉拘押,最后屈打成招之下打入死牢。

梁山众人中许多人都受过柴进之恩,比如说林冲、宋江、武松等,其余的人也都感知柴进仗义,所以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众人义愤填膺,决定攻打高唐州,救下柴进。

梁山军士将高唐州攻下后救出柴进,柴进也就顺势入伙梁山。

在《水浒传》中,柴进绰号小旋风,梁山排位第十位,上应“天贵星”,掌管钱粮。梁山众人的称号,大多数都带有自己个人的个性特点,亦或是武力值。那么柴进又是因为什么,才被人称为小旋风呢?

“旋风”在当时是一种大炮的名字,这门大炮为金国的大炮,号称旋风炮。《三朝北盟会编》曾载:“金人攻东水门,矢石飞注如雨,或以磨磐及碡碌绊之,为旋风炮。”

除此之外,小旋风的“小”字,也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大小中的小,而是通作“肖”,意思是肖似,好似的意思,加起来就是说柴进好似一阵旋风。也就是说,“小旋风”此种称号,说的诗柴进行事犹如旋风。

除了此种解释之外,还有其他两种一优一劣的解释。

从好的方面来看,“旋风”是方向相反的两股风交合而形成的涡流风,风速很快,能够裹带起砂土。在一些传说故事中,“旋风”被人们看做是“鬼差”。柴进之所以叫做小旋风,意思即是说,柴进能像旋风一样,裹带、资助有求于他的人。这一点好像和柴进仗义疏财,多次帮助他人的性格特点有关。

另一种说法,说的是“小旋风”的称号,实际上是带有一种嘲讽意味在里面的。一些人认为“旋风”是恶风,“其势盘旋,自地而起,初则扬灰聚土,渐至奔沙走石,天地为昏,人兽骇窜”,因“能旋恶物聚于一处”而得名。

在《水浒传》中,梁山最终能发展壮大,一切的开端在于林冲。而林冲正是因为柴进的引荐从,才最终加入梁山的。以“小旋风”作为柴进的绰号,是对柴进的嘲讽,纯属“恶之之辞”。

从小编本人来看,“小旋风”应该并不是恶名,大概就是一种形容柴进个人特点的称号,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

更多文章

  • 梁山一百单八将”无恶不作 怎么成了“英雄”呢?(梁山一百零八好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一百单八将,梁山一百零八好汉

    另说梁山“一百单八将”《水浒》里塑造的所谓梁山“一百单八将”,长期以来被人们推为“英雄”“道义”的化身,但他们身上流露或包藏的诸多恶习,标志着他们委实算不上英雄。如果还抬举这样的人为英雄,甚至会惑乱到人们的视听。谨此历数一下梁山“一百单八将”的“不是”,并籍以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概而言之,梁山“

  •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李清照个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清照,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

  • 历史上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的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中国文化博大精神,在中国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名垂史册的“才女”是寥寥无几。而谈到中国古代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她们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女子,才华横溢、德才兼备,令多少后人无比向往、敬仰。这些红颜,真正揭示了一句话——谁说女子不如男。不可否认的是,蔡文姬、李清照、卓文君、上

  • 东晋丞相王导和“书圣”王羲之之间是什么关系?(书中四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导,王羲之,东晋,书法,书中四贤

    王导,出生于当时十分显赫的家族琅琊王氏,东晋初年的丞相,历仕过三代皇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王导一度权倾朝野,宅心仁厚,性情温和,为人颇有远识,极具政治才干。此外王导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颇具知名度的书法家。王导一生在政界建立诸多功绩,最初帮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为他出谋划策,全心全意

  • 王羲之为何写《兰亭集序》?《兰亭集序》简介(书中四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王羲之,东晋,兰亭集序,书中四贤

    东晋初年,宰相王导的兄弟王旷有个爱子,叫王羲之。他从小受到父亲舞文弄墨、爱好书法的熏陶,也喜欢上了书法。十几岁时,常在父亲书房里翻弄前人的书迹、碑帖。王旷见儿子如此心诚,就以一本《笔说》为教材,教他笔法、笔势、笔意。过不了多久,王羲之的书法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后来,王羲之的书法出了名,许多人都以得到

  • 王羲之与王献之有何关系 王羲之与王献之的故事(书中四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羲之,王献之,东晋,书中四贤

    一次,王羲之吃饭时,用筷子在桌上划字,把酒杯撞翻了。他就用手指头蘸(站Zhàn)着酒写字,饭都忘了吃啦。他的第七个小儿子王献之见到哈哈大笑,说爸是个“字疯子”。他妈听见了,说道:“儿呵,只要功夫深,‘泰山顶,高不过脚面儿’。你爸苦苦下功夫,书法一定会胜过古人的呵。”这时,王献之认为自己的字已经写得很

  • 关于郡国并行制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的意义

    就华夏历史而言,西汉的前身是大秦帝国。由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国实施的政治制度并不是周朝时的分封制,而是分为了两部分实施,即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则实行郡县制的。郡国并行制图片秦三世而亡,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于项羽和刘邦对天下的争夺。而在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时,刘邦曾经为了能

  • 西汉郡国并行制简介 郡国并行制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汉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的影响

    西汉郡国并行制弊端有很多,汉文帝继位后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分为三个小王国,为的是削弱宗室诸侯的势力,从而壮大中央力量,达到国家长治久安。不过这项举措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当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由于不满国家削减他们手中的权力,发兵反抗中央政府。景帝在位第三年七国之乱爆发。刘邦画像平定七国

  • 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郡国并行制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郡国并行制,西汉

    西汉郡国并行制弊端有很多,汉文帝继位后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分为三个小王国,为的是削弱宗室诸侯的势力,从而壮大中央力量,达到国家长治久安。不过这项举措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当时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由于不满国家削减他们手中的权力,发兵反抗中央政府。景帝在位第三年七国之乱爆发。平定七国之乱后,

  • 诸葛三兄弟之一——诸葛诞个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诞,诸葛三兄弟

    诸葛诞(?-258年),字公休,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族弟。在魏官至征东大将军。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之后因与被诛的夏侯玄、邓飏交厚,且见到王淩、毌丘俭等人的覆灭而心不自安,于甘露二年(257)起兵,并得到东吴的支援,但于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