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欧洲30年战争:改变德意志帝国政治格局的战火(欧洲三十年战争)

欧洲30年战争:改变德意志帝国政治格局的战火(欧洲三十年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97 更新时间:2023/12/10 21:43:58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将两名哈布斯堡朝大臣及一位书记官从窗口扔出。由此直接引发了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令农奴制在德意志复活

三十年战争似乎加深了德意志社会的分化不平等,而这长期以来就是德意志社会的特征。战争结束时,许多农民没有资本重新养殖牲畜和家禽,或重新添置在战争中毁掉的篱笆、谷仓、工具和建筑物。很多人背上了令人绝望的债务,无法重新起家。

对于他们来说,重新耕种自己的土地让人看不到多少希望。同时,工资又特别高,因为战争的伤亡造成劳动力短缺。许多农民干脆卖掉世代继承的土地,其社会地位由自耕农沦为佃农。在德意志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在霍亨索伦家族(the

Hohenzollern)的土地上,比如在勃兰登堡,农民的身份沦落甚至更为极端。

为了让贵族同意他们可以不经各社会等级允许而征税,霍亨索伦家族做出让步,即贵族可以将其土地上的农民视为农奴,实际上也就是他们的私人财产。在西欧正在消亡的农奴制由于三十年战争的缘故,在德意志的许多地区又获得了生命力和合法性。

战争对德意志的政治组织形态没有明显的影响

乍一看,或许很难看出三十年战争对德意志的政治组织形态有什么影响。战争开始时,神圣罗马帝国只不过是一个空壳。帝国哈布斯堡家族皇帝的实际权力仅局限于他们的家族领地,例如奥地利和波希米亚。在帝国境内的其他地方,数百个领主统治着他们各自的公爵领地、伯爵领地、主教辖区和城市,很少把皇帝放在眼里。

战争结束时,这里的情况并没有多少改变。哈布斯堡家族依然享有帝王的尊贵,而各类领地实际上依旧是独立的实体。的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赋予这些领地的统治者实行他们自己的外交政策的权利,这在理论上使他们比以往任时候都更加独立。然而实际上,他们早就在奉行自己的外交政策了,不受皇帝约束。因此三十年战争和《和约》对他们的地位没有什么影响。

哈布斯堡家族在三十年战争中的起与落

其实,三十年战争对德意志政治和宪法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没有发生的事情上面,而不是体现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上面。长期以来,哈布斯堡家族一直在寻求增强他们对神圣罗马帝国的广大领土和资源的实际控制权。他们最愿意看到的是将帝国变成一个统一的君主制国家,就像英国和法国那样。三十年战争是他们为实现统一德意志的目标所做的真真切切的最后尝试,但他们失败了。

17世纪20年代末,整个德意志的实权似乎已经掌握在哈布斯堡家族手里。德意志境内强大的新教诸侯国,尤其是萨克森和勃兰登堡,已经倾于谨慎地在一旁观战,而非冲在前面帮助它们被围攻的信奉同一教派的盟友,从而冒军事灾难的风险。

皇帝斐迪南二世的军队已经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控制了越来越多的土地。由于有诸如蒂利伯爵和尔布雷希特·冯·瓦伦斯坦这样的杰出将领在其旗下效劳,继续取得军事胜利似乎没有悬念。斐迪南从软弱无能的新教公爵手中夺取了梅克伦堡公国(the

Duchy of Mecklenberg),他还将这片广大且重要的土地赠予他的爱将瓦伦斯坦,从他的这些举动中就可以看出他的信心和野心。

他于1629年春颁布的《归还教产敕令》更加明显地揭示出他的信心和野心。该敕令宣布将1552年以来改信新教的高级教士拥有的土地全部还给天主教会。如果该敕令得到执行,将极大地削弱许多新教诸侯国,将它们的一些最有价值的土地从其领主手中夺走,这样一来,一旦时机成熟,皇帝将来可以接管这些土地。此外,该敕令将极大地加强皇帝在整个德意志的权力,因为皇帝实际上可以任命许多信仰同一教派的新富和新贵。他任命的肯定是自己的忠实朋友。

然而,哈布斯堡家族的权力从1629年的巅峰衰落的速度也非快,而且是不可逆转的。皇帝的成功依赖信仰天主教的诸侯的支持,但这些诸侯日益担心如果哈布斯堡家族真的成功获得对德意志新教诸侯国的完全控制,他们自己的独立性也将很难维持。于是他们开始从战争中退缩,并且成功地要求斐迪南解除他最大的军事资本瓦伦斯坦的职务。

同时,《归还教产敕令》也使先前中立的新教诸侯国站到了皇帝的对立面,因为这些诸侯国面临非常不容乐观的前景,即它们可能失去至关重要的土地和收入,并且可以预见,在它们的边境之内,将会建立新的充满敌意的天主教宣传和煽动中心。许多诸侯国决定参战,而帝国军队在1631年残酷洗劫新教诸侯国马格德堡又使它们的这一决定更加坚定。

外部势力的介入加速了哈布斯堡王朝的战败

对哈布斯堡家族权力的持续增长表示担忧的不仅仅是德意志人。1630年,能力出众的瑞典国王--信仰新教的古斯塔夫·阿道夫率领他的纪律严明、装备精良的部队进入德意志北部。古斯塔夫进军德意志的部分原因是他同情德意志的路德派教友,但主要原因是他希望在德意志获得土地和权力,并希望阻止一个强大而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出现在波罗的海南岸。

同时,法国的枢机主教黎塞留也决定介入,支持新教一方。长期以来,黎塞留一直认为,打破哈布斯堡家族的权力是法国的首要目标。尽管法国直到1635年才真正宣布参战并派兵进入德意志,但黎塞留早在1631年就已开始慷慨资助瑞典军队了。古斯塔夫·阿道夫率领重整旗鼓的新教部队在1631年秋季的布赖滕费尔德战役中击溃了神圣罗马帝国军队。直到1632年底瑞典国王在吕岑战役中战死,新教部队的攻势才被打破。

随后,斐迪南承认战败,通过同意废除《归还教产敕令》收买了不少德意志新教诸侯国。虽然这足以暂时避免哈布斯堡家族一败涂地,但他们再也无法盘算着去统治德意志了,而只能当个有名无实的皇帝。战争结束时,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德意志诸侯的传统权利和自由得到确认,甚至有所扩展。确认了当时的权力分散化状态。

更多文章

  • 揭秘:欧洲军事史上三十年残暴战争的巅峰(欧洲三十年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原因,欧洲三十年战争

    1618年-1648年欧洲三十年的战争主战场在德国,战争往往给人民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战争期间,德意志地区的人们饱受摧残,人口锐减,战前德国人口1600-1700万,战后降至1000-1100万,人口损失五六百万之巨(比例高达30%),绝大多数是平民,德国男性减少近半。是什么原因导致德国人口

  • 三十年战争中的奥地利:哈布斯堡霸权彻底瓦解(欧洲三十年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十年战争,奥地利,哈布斯堡,,欧洲三十年战争

    以奥地利、西班牙双双遭受重大挫折的前提下,三十年战争爆发了,该战争是第一场全欧大混战,以哈布斯堡同盟为一方,反哈布斯堡同盟为另一方,是一场针对奥地利和西班牙霸权的挑战,也是欧洲利益的再分配。哈布斯堡同盟主要有奥地利、西班牙、波兰立陶宛联邦、教宗国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支持天主教的国家。反哈布斯堡同盟主

  • 揭秘:西施究竟有多美?西施和范蠡真的相爱吗(中国十大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施,范蠡,春秋战国,中国十大美女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关于西施的诗句有很多,“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等等,都是描写西施天生丽质、倾国倾城的容貌,可见西施的确是古代的国民女神,她也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西施,名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又称西子,春秋战国时期出生

  • 甄宓:年轻时万千宠爱却因年老色衰结局惨淡皇后(中国十大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甄宓,三国,卫子夫,汉朝,中国十大美女

    一、卫子夫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天生丽质,楚楚动人,哭起来梨花带雨般惹人怜。她原本是刘彻的亲姐姐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有一次刘彻来平阳公主家做客,对其一见钟情,后受帝宠,为刘彻生下三女一儿,从公元前137到公元前128年,卫子夫一共给刘彻生了四个孩子,刘彻的长女和长子都为卫子夫所生,诞下刘据时

  • 北齐皇帝高纬与冯小怜:北齐亡国是因冯小怜吗(中国十大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冯小怜,高纬,北齐,南北朝,皇帝,中国十大美女

    晋州告急,晋州信使一个上午就飞马传送了三次告急文书,可是北齐的右丞相居然以“大家正为乐,边鄙小小交兵,乃是常事”为由拒绝呈报高纬,直到信使来报平阳失守,他才去找高纬。可是,这个时候冯小怜正在兴头上,她要求高纬“更杀一围”。高纬竟然也荒唐到置军情不顾,继续陪美人打猎,正是“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着戎

  • 刘禅乐不思蜀并非是掩饰:刘禅不存在复国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禅,乐不思蜀,诸葛亮,

    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邓艾率军在绵竹打败了蜀国的卫将军诸葛瞻,刘禅投降。第二年,刘禅全家来到洛阳,魏国皇帝曹奂封他为安乐公。这时候,魏国皇帝已经没有实权,大权掌握在司马昭手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故意安排蜀国的歌舞节目给刘禅看。跟随刘禅到洛阳的人都感到了亡国的悲伤,唯独刘禅却无动于衷,嬉笑如常

  • 阿斗刘禅:刘禅一句“乐不思蜀”所隐含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禅,乐不思蜀

    蜀汉后主刘禅,刘备之子,于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三国时期蜀汉皇帝。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刘禅被俘虏到洛阳后,司马昭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

  • 历史上蜀后主刘禅乐不思蜀真的是种政治智慧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刘禅,乐不思蜀,三国

    邓艾偷袭阴平破诸葛瞻于绵竹兵临成都,后主刘禅竟然不做任何抵抗束手就擒,很多人认为,刘禅选择了投降,是为天下苍生计,是大智若愚之举。果真如此吗?笔者以为不然。第一,百姓真的免遭涂炭吗据《三国志·后主传》记载,锺会自涪至成都作乱。会既死,蜀中军众钞略,死丧狼籍,数日乃安集。寥寥数语将成都惨遭杀戮的景象

  • 三国最美的女人:谁是倾倒建安三曹的洛神奇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曹,曹操,三国

    洛神甄宓是中山无极(今河北省定元县)人,祖上出了一位名人,叫做甄邯,在西汉末年和王莽新朝时做过太保、大司马。甄宓一出生,就带有传奇色彩。据说,其母怀她时,每每睡觉,总梦见一仙人,手持玉如意,站在旁边守护着她。临产时,那仙人又入得房中,将一件玉衣盖在她身上。紧接着,甄宓就呱呱落地。在那个时代,这种虚无

  • 满城之战的成功经验以及成功的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满城之战,满城之战的评价

    满城之战,辽人为报宋军围燕京之役而来,战前目标是进攻镇州,但这其实并不是其此战的真正目标,因为镇州、定州、关南是宋军河北边境屯兵的重镇,决不会让辽军轻易夺取的,如果辽人真的要蚕食宋朝疆土、占领军事重镇的话,事先应有更加细致的筹备,所以料想其目的不过是侵边掠夺,顺便再羞辱宋人一次而已,能取镇州更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