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晋丞相王导设计时装 曾经巧妙解决财政危机(王谢二贤)

东晋丞相王导设计时装 曾经巧妙解决财政危机(王谢二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783 更新时间:2023/12/29 4:36:43

(王)导善于因事,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余。时帑藏空竭,库中惟有练数千端,鬻之不售,而国用不给。导患之,乃与朝贤俱制练布单衣,于是士人翕然竞服之,练遂踊贵。乃令主者出卖,端至一金。其为时所慕如此。

《晋书》卷六十五

刘禹锡有诗云“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感叹金陵贵族的没落。其中的“王谢”确实是东晋时代的贵族,例如王家的王导王羲之等辈,谢家的谢安等,这些人位居要津,当然也不是吃干饭的,像谢安就指挥了淝水之战,力保东南半壁。

再如王导,是晋朝南渡之后的顶梁柱,他在江东苦心经营,总算让危机重重的晋朝暂时稳定下来,并延续下去。王导眼光长远,早在西晋灭亡之前,他就觉得将来有必要在江东建立政权,所以劝晋朝皇室司马睿去建康(今南京)做好准备。果然不出所料,西晋灭亡,王室南渡,司马睿成为东晋第一个皇帝,即晋元帝

西晋变成东晋,失去半壁江山,财政支出却还是一样,那当然就吃紧了。作为权臣,解决财政危机的重任就落在王导的肩上。王导的经济学观点是:平时用度看似不足,但是如果按年来计算,财政却是有余的。这就看怎样操作了。

当时东晋国库空虚,仓库里只有几千匹白练,即一种白色的熟绢,还是半成品,卖不出去,也卖不起价格。这一堆半成品,如何变成现金呢?别人看这些白练,无非是一堆不值钱的废品,王导却用时装的目光去看待它们,于是倡议当时的大臣,尤其是贵族们都用白练制成练布单衣,估计样式也挺潮的。

当时的社会,人们都以贵族为模仿标准,加之王导等人确实有范儿,这些不值钱的白练穿在他们身上,居然相当有魅力。于是稍有身份的士人纷纷模仿,一传十,十传百,成了流行风潮。本来不值钱的白练,因为流行文化的渗透,大为涨价,坊间求之不得,每一匹价格涨至一金。白练变成真金白银后,国库也跟着充实了。

王导充分利用自己的范儿,化腐朽为神奇,古人自创潮流赚钱,很有经济头脑和流行意识。

标签: 东晋王导服饰王谢二贤

更多文章

  • 东晋北府军堪称最强军队?创始人谢玄有什么背景(王谢二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朝,谢玄,北府军,王谢二贤

    中国历史上“最强军队”的排行榜,有许多种。其实不在一个朝代,也不可能在战场真正打一次,属于“关公战秦琼”,只能当作娱乐新闻看。但一些军团曾经纵横四海、所向无敌,不论多少年过去,他们的英雄气依然在天地间激荡,让人怀念、崇敬,比如岳家军、戚家军。在东晋,也有这样一支军队,那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北府

  • 东海三何是何许人 他们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东海三何,何子朗

    南朝·梁诗人何逊、何思澄、何子朗的并称。《南史·文学·何思澄传》:“初,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这里说的是何子朗才思敏捷,擅长清言, 其文甚工。因此人们赞颂他:“人中爽爽何子朗。”他又历任官员外散骑侍郎,出为固山令。并著有文集,流传于世。“子朗最多”是指他

  • 东海三何中何思澄简介 他的主要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海三何,何思澄

    何思澄像工文辞。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行参军,兼记室。随府江州,为《游庐山诗》,沈约见之,大相称赏,自以为弗逮。何思澄,字元静,东海郯人。父敬叔,齐征东录事参军、余杭令。思澄少勤学,工文辞。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行参军,兼记

  • 廉颇负荆请罪的过程是怎样的?蔺相如的态度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蔺相如,廉颇,负荆请罪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相如每到上朝时,

  • 隋唐英雄第4集剧情 世民闯祸负荆请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唐英雄,隋唐英雄第4集剧情,负荆请罪

    电视剧隋唐英雄剧情介绍第4集太后自责太子,太子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过失,太后听后说太子就是这样闭门思过,每日歌舞欢颜,并没有皇上特许私纳偏妃,太子不知怎么回话的时候,良娣替抬自己解围,太后听了对于太子眼光不错。并对太子二人做了教导,让良娣做好,不要跟其他人一样就知道跟太子纵情玩乐。单庄主赶到县衙替秦琼

  •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负荆请罪的历史人物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负荆请罪主人公,负荆请罪,负荆请罪的故事,成语

    导读:负荆请罪的故事是什么时候的事?廉颇负荆请罪为什么?负荆请罪的意思,负荆请罪出自哪本书:负荆请罪,成语,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代赵国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称将相和。战国时期,有七个大国

  • 揭秘被誉为春秋三杰指的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三杰

    春秋三杰:指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于主,伍子胥爱于君,管仲则忠君又爱国。介子推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

  • 伍子胥为何一夜白头?夫差为何赐死伍子胥(春秋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伍子胥,夫差,范蠡,阖闾,春秋三杰

    伍子胥,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吴国大夫。辅佐两代吴王,并帮助吴王夫差坐上了春秋霸主的地位,就这样一位忠贞之臣最后却被夫差赐剑自刎而死。伍子胥死后流传下了很多的故事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掘墓鞭尸、一夜白头、七星龙渊和千金报恩。“掘墓鞭尸”是讲伍子胥在攻入楚都的时候,为了给自己的父兄复仇,掘开楚平王坟墓,挖

  • 春秋三杰之伍子胥:伍子胥生平有哪些惊人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三杰,春秋战国,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yún),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乾溪(今利辛县西北部,传说又叫“阴阳城”)人。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子胥的哥哥叫伍尚。《伍子胥-奇谋战圣》称:伍子胥是姑苏城的创建者.苏州至今有纪念伍子胥的城门“胥门”、祭祀的祠堂和墓地并被入祀“500

  • 春秋三杰之管仲:管仲对春秋大业有着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三杰,春秋战国,管仲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被道教列奉为“丙申太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