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晋北府军堪称最强军队?创始人谢玄有什么背景(王谢二贤)

东晋北府军堪称最强军队?创始人谢玄有什么背景(王谢二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86 更新时间:2023/12/29 4:59:21

中国历史上“最强军队”的排行榜,有许多种。其实不在一个朝代,也不可能在战场真正打一次,属于“关公战秦琼”,只能当作娱乐新闻看。但一些军团曾经纵横四海、所向无敌,不论多少年过去,他们的英雄气依然在天地间激荡,让人怀念、崇敬,比如岳家军、戚家军。在东晋,也有这样一支军队,那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北府军”,创始人叫谢玄

谢玄是谢安的侄子。他的母亲叫阮容,和阮籍、阮咸同族;父亲叫谢奕,曾任桓温的司马,谢玄自己也做过桓温的部将。谢玄从小聪明,很受谢安器重。一次,谢安问:我家的子侄并不一定都要出来做官,但为什么还是希望你们能刻苦学习,每个人都有才能呢?大家都愣住了,谁也答不上来。谢玄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希望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里啊。(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谢安听了,大为赞赏。

这就是成语“芝兰玉树”的来历。芝兰指灵芝兰草;玉树是传说中的仙树。后来就比喻成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一句为“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这是王勃自谦的话,意思是:我虽然不像玉树般的谢家子弟那样优秀,但你们像孟母的好邻居,我有幸能够结识交住。谢安又曾问他:诗经中最喜欢哪句?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中的名句,出自《诗经·小雅·采薇》,后面还有四句是:“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是一个普通士兵,诉说长期在外征战的艰苦、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果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回忆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踏上回家路,雨雪纷纷满天飞。眼前的艰难想到了往日的温暖,悲从中来,情感如潮水涌出,让人无限感伤。谢安是性情中人,顿时觉得他和自己很相似。

但谢玄小时候有女人气,喜欢佩带紫罗香囊。谢安不太喜欢这种娘娘腔,直接批评又担心伤他的自尊,想出了一个办法。一次两人玩游戏,谢安说:你如果输了,就把紫罗香囊给我。谢安赢到手后,放在火上烧掉了。谢玄明白了谢安的意思,从此不再佩带这类装饰品。谢玄文武兼备,在桓温、桓豁手下都呆过。桓温曾说:谢玄到了40岁,一定能做军事统帅。

东晋的朝廷一直软弱无能,原因是皇帝始终在做“和事老”,平衡几个大族的关系,打仗基本靠地方军阀。就像一个“名誉主席”,没有实权,要看地方大员的脸色。一旦实力最强的荆州兵造反,建康就吓得发抖,哭着喊着徐、兖二州的军队来救驾。谢安感到深深的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啊,没有嫡系部队,就像现在没钱一样,说话不硬气。他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今东山等地区)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后来又兼任徐州(今苏北等地区)刺史。于是,一流的军队“北府军”(又称“北府兵”)就此诞生了。

谢玄到任后,整个广陵(今扬州)和京口聚居着北方的流民,谢玄大规模地招募,日夜操练,威震大江南北的“北府军”正式问世。谢玄手下有七大猛将,最出名的人叫刘牢之。刘牢之字道坚,彭城人,属于武将世家,曾祖父刘羲,特长是善射,任过雁门太守等;父亲刘建,特长是勇猛,做到征虏将军。刘牢之面色紫红,胡须与眼睛长得奇特,他眼睛一瞪,就是凶神恶煞的样子,让人恐怖,会吓一跳。但他并不是一个仅四肢发达的莽汉,为人沉着,有毅力,做事喜欢动脑子。

他一直担任北府军的前锋,领着最精锐的部队,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谢玄还有一个叔叔叫谢石,也是谢安的弟弟。谢石当时名气不大,但他后来在淝水之战中成了谢玄的领导,两人并肩作战,才暴得大名。他年轻的时候脸上长了毒疮,找到很多医生,试了很多偏方,都治不好。自己相当苦恼,无脸见人。有天夜里,他睡着了,隐隐约约感到有一个动物爬到自己脸上,舔来舔去。第二天早晨醒来后,感觉脸上有点异样,照照镜子,大吃一惊,毒疮竟然痊愈了。只是留下白色的痕迹,所以江湖上人称“谢白面”。

淝水之战前,前秦国内有童谣唱:“谁谓尔坚?石打碎!”意思是:谁说你坚硬,石头就可打碎。引申的意思是:谁能击败苻坚?是石头。桓豁听到这个童谣后,就把儿子的名字中都加个“石”字,比如桓石虔、桓石秀、桓石民、桓石生、桓石绥、桓石康等。但是,淝水之战中,谢石是统领各军的征讨大都督。后来的人一想恍然大悟,这个“石头”原来指谢石啊。这一年谢玄35岁,当时朝廷中很多人反对他任省级高官,认为谢安在走后门,照顾自己的侄子。就在谢安遭到一片非议的时候,有一个人坚定地支持谢玄,可他还是谢家的仇人。

标签: 晋朝谢玄北府军王谢二贤

更多文章

  • 东海三何是何许人 他们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东海三何,何子朗

    南朝·梁诗人何逊、何思澄、何子朗的并称。《南史·文学·何思澄传》:“初,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这里说的是何子朗才思敏捷,擅长清言, 其文甚工。因此人们赞颂他:“人中爽爽何子朗。”他又历任官员外散骑侍郎,出为固山令。并著有文集,流传于世。“子朗最多”是指他

  • 东海三何中何思澄简介 他的主要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海三何,何思澄

    何思澄像工文辞。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行参军,兼记室。随府江州,为《游庐山诗》,沈约见之,大相称赏,自以为弗逮。何思澄,字元静,东海郯人。父敬叔,齐征东录事参军、余杭令。思澄少勤学,工文辞。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行参军,兼记

  • 廉颇负荆请罪的过程是怎样的?蔺相如的态度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蔺相如,廉颇,负荆请罪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相如每到上朝时,

  • 隋唐英雄第4集剧情 世民闯祸负荆请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唐英雄,隋唐英雄第4集剧情,负荆请罪

    电视剧隋唐英雄剧情介绍第4集太后自责太子,太子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过失,太后听后说太子就是这样闭门思过,每日歌舞欢颜,并没有皇上特许私纳偏妃,太子不知怎么回话的时候,良娣替抬自己解围,太后听了对于太子眼光不错。并对太子二人做了教导,让良娣做好,不要跟其他人一样就知道跟太子纵情玩乐。单庄主赶到县衙替秦琼

  •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负荆请罪的历史人物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负荆请罪主人公,负荆请罪,负荆请罪的故事,成语

    导读:负荆请罪的故事是什么时候的事?廉颇负荆请罪为什么?负荆请罪的意思,负荆请罪出自哪本书:负荆请罪,成语,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代赵国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称将相和。战国时期,有七个大国

  • 揭秘被誉为春秋三杰指的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三杰

    春秋三杰:指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于主,伍子胥爱于君,管仲则忠君又爱国。介子推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

  • 伍子胥为何一夜白头?夫差为何赐死伍子胥(春秋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伍子胥,夫差,范蠡,阖闾,春秋三杰

    伍子胥,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吴国大夫。辅佐两代吴王,并帮助吴王夫差坐上了春秋霸主的地位,就这样一位忠贞之臣最后却被夫差赐剑自刎而死。伍子胥死后流传下了很多的故事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掘墓鞭尸、一夜白头、七星龙渊和千金报恩。“掘墓鞭尸”是讲伍子胥在攻入楚都的时候,为了给自己的父兄复仇,掘开楚平王坟墓,挖

  • 春秋三杰之伍子胥:伍子胥生平有哪些惊人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三杰,春秋战国,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yún),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乾溪(今利辛县西北部,传说又叫“阴阳城”)人。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子胥的哥哥叫伍尚。《伍子胥-奇谋战圣》称:伍子胥是姑苏城的创建者.苏州至今有纪念伍子胥的城门“胥门”、祭祀的祠堂和墓地并被入祀“500

  • 春秋三杰之管仲:管仲对春秋大业有着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三杰,春秋战国,管仲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被道教列奉为“丙申太岁

  • 欧洲30年战争:改变德意志帝国政治格局的战火(欧洲三十年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欧洲30年战争,德意志帝国,欧洲三十年战争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将两名哈布斯堡王朝大臣及一位书记官从窗口扔出。由此直接引发了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令农奴制在德意志复活三十年战争似乎加深了德意志社会的分化和不平等,而这长期以来就是德意志社会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