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伍子胥为何一夜白头?夫差为何赐死伍子胥(春秋三杰)

伍子胥为何一夜白头?夫差为何赐死伍子胥(春秋三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907 更新时间:2023/12/10 21:43:47

伍子胥,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吴国大夫。辅佐两代吴王,并帮助吴王夫差坐上了春秋霸主的地位,就这样一位忠贞之臣最后却被夫差赐剑自刎而死。伍子胥死后流传下了很多的故事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掘墓鞭尸、一夜白头、七星龙渊和千金报恩。“掘墓鞭尸”是讲伍子胥在攻入楚都的时候,为了给自己的父兄复仇,掘开楚平王坟墓,挖出其尸骨进行鞭尸的事情。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伍子胥是一个有仇必报,凶狠毒辣的人,这样的人在乱世之中是很容易建功立业的,所以后来的伍子胥帮助吴王建立了不世之功。“一夜白头”是讲伍子胥在逃出楚都之后,被扁鹊徒弟东皋公收留,住在东皋公家里的伍子胥由于担心自己能否逃出楚国的抓捕,急的一夜之间白头的故事。“七星龙渊”是一个传说故事,讲的是伍子胥在逃出楚昭关的时候,得到一个撑船老者的帮助,才渡过大河。伍子胥为了报答老者的恩情,解下腰上的七星龙渊宝剑,要送给那个老头。

那个老头接过宝剑之后,仰天长叹道:“我救你并不是因为钱财,只是因为你们伍家世代忠良,现在既然你怀疑我是为财而来,那我只好以此剑自刎以证清高。”老者随后自刎而死,也有人说这个老人并没有自刎而死,之所以会有这个传说流传出来是因为百姓之间的以讹传讹导致的。“千金报恩”讲的是伍子胥在逃离楚国的途中,饥肠辘辘,一个姑娘可怜他给了他一点食物,伍子胥为了人身安全,要求姑娘对他的行为进行保密。那个姑娘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于是抱着石头跳进了旁边的河里。后来,伍子胥发达了之后,曾派人去寻找姑娘的家人,寻找无果之后,伍子胥只好将千金报恩之金投入姑娘所死的河中。

伍子胥逃出大楚国都之后,准备通过昭关,然后乘船去往吴国。但是,昭关是吴国边境重镇,防卫森严,无奈的伍子胥只好躲到山中,恰好被东皋公所救,伍子胥急的一夜之间白头,后又在东皋公的帮助下顺利通过昭关。伍子胥住在东皋公的家中的时候,由于急于过关,再加上遭受重大的打击,一夜之间白了头发,后来也是因为这头白发,他才能够顺利的逃出昭关。东皋公有一个名叫皇甫讷的朋友,长相酷似伍子胥,恰巧皇甫讷和昭关的守将非常的熟悉。东皋公就将皇甫讷请来,让他化妆成伍子胥的样子,然后又让白发的伍子胥扮成皇甫讷的仆人。几人来到城门口,守城的士兵看到长相和伍子胥非常相像的皇甫讷的时候,误把他当成伍子胥抓了起来,而真正的伍子胥则趁乱逃出城去了。

事后,皇甫讷被士兵押到守将那里,守将一眼就认出了他不是伍子胥,教训了手下的士兵一顿就把皇甫讷放了。逃出城的伍子胥怕后面有追兵,急忙赶到河边,想找一艘船渡江而去。恰巧此时的江面之上只有一艘小船,在伍子胥的请求下,撑船的老汉答应将他送到了河对岸。到了河对岸之后,伍子胥解下自己的佩剑,对老头说:“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这把剑值百金,权当是我的谢礼”。老头笑道:“楚王悬赏五万石粮食,还加上一个大夫之职,何止百金”。听出话中意思的伍子胥连忙向老人下跪感谢,收起宝剑,转身走了。

伍子胥和楚平王的太子一起逃楚国之后,由于楚王的大规模搜捕,使得他不得不东躲西藏,好不容易逃到楚国的边境昭关边。出了昭关就是一条直通吴国的大河,但是昭关的镇守者是楚国著名大将,而且由于是边境重关,戒备非常的森严。伍子胥只好和太子躲进旁边的山林之内,恰巧碰到了传说中的扁鹊的弟子东皋公。东皋公认出了被通缉的伍子胥,但是他非常同情伍子胥的遭遇,不但没有向官府举报,还非常热情的招待伍子胥他们,东皋公还向伍子胥保证会帮助他们通过昭关的。

可是,一连七天过去了,东皋公丝毫不提过关的事情,伍子胥心中非常的焦急,急切的问东皋公说:“父兄大仇不能得报,我被困在此地实在是度日如年,您想到了什么妙计来帮我?”。东皋公回答说:“办法我已经有了,现在就差一个重要的人物了,他马上就来了,你安心等待即可”。伍子胥听到此话,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东皋公,毕竟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交情,他也不是太了解东皋公这个人。晚上就寝的时候,伍子胥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在纠结着到底该怎样做。如果自己离开东皋公,独自一人想办法出关,这和送死没区别,如果在这边继续等的话,又不知道还要等多久,心中焦急万分的伍子胥一夜未睡。第二天早上,东皋公看到伍子胥,非常的惊讶的说:“你怎么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伍子胥拿过铜镜一看,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雪白如雪,而旁边的东皋公却拍手称好,连声说“这是上天的安排啊!”原来,东皋公找到一个和伍子胥长的非常相像的朋友,准备让他装扮伍子胥,然后让伍子胥和太子装做那个人的仆人,当官兵捉拿他的朋友的时候,白发的伍子胥和太子可以乘机出关。事后,士兵发现抓错人了,也不会想到伍子胥已经逃出关外去了。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伍子胥逃出了昭关,最后来到了吴国,帮助吴王破灭大楚,得报父兄之仇。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赐剑伍子胥,令他自刎。抱着怒其不争的愤怒,伍子胥自刎而亡。死前他曾要求下人将他的眼珠挖下放在国都大门之上,他要看着吴国灭亡。听到这条消息的吴王夫差非常的气愤,五月初五这天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扔到钱塘江中喂鱼。为吴国立下不世之功的伍子胥为什么会被夫差赐死,死后还没能留下一个全尸,原因有三:一是伍子胥拥有着不世之功,就是所谓的功高盖主。吴王阖闾在死之前,传位给了夫差,又给了伍子胥吴国的最高爵位,封为相国公,嘱咐他辅佐夫差。夫差即位后,伍子胥也能尽心尽力的辅佐他。但是面对着伍子胥,夫差总是有着说不出的压迫感。夫差是一个有着才华的统治者,他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他又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伍子胥和夫差在一些政治军事有着很大的分歧。尽管伍子胥没有不臣之心,但夫差不会这么想的,任何一个统治者对自己的位置是非常敏感的,会尽一切手段来灭杀威胁自己地位的因素。

二是伍子胥的个人性格使得他被夫差杀死。伍子胥虽然文武全才,但是他的成就多集中在军事之上,长期混迹于军旅之中,他就有了武人所有的那种耿直。有时候会和夫差因为朝事争吵起来,这让刚刚即位的夫差感到很不舒服,三是小人作祟,伍子胥在苦劝夫差先灭越后伐齐无果后,被夫差派去出使齐国。出使齐国的伍子胥预见到了吴国的灭亡,为了保存家族的香火,他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好友。这件事被一个叫伯嚭的人知道,他将此事报告了夫差,并告诉夫差伍子胥早已投靠了齐国,愤怒的夫差最终赐死伍子胥。

标签: 伍子胥夫差范蠡阖闾春秋三杰

更多文章

  • 春秋三杰之伍子胥:伍子胥生平有哪些惊人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三杰,春秋战国,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yún),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乾溪(今利辛县西北部,传说又叫“阴阳城”)人。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子胥的哥哥叫伍尚。《伍子胥-奇谋战圣》称:伍子胥是姑苏城的创建者.苏州至今有纪念伍子胥的城门“胥门”、祭祀的祠堂和墓地并被入祀“500

  • 春秋三杰之管仲:管仲对春秋大业有着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三杰,春秋战国,管仲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被道教列奉为“丙申太岁

  • 欧洲30年战争:改变德意志帝国政治格局的战火(欧洲三十年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欧洲30年战争,德意志帝国,欧洲三十年战争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将两名哈布斯堡王朝大臣及一位书记官从窗口扔出。由此直接引发了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令农奴制在德意志复活三十年战争似乎加深了德意志社会的分化和不平等,而这长期以来就是德意志社会的特征。

  • 揭秘:欧洲军事史上三十年残暴战争的巅峰(欧洲三十年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原因,欧洲三十年战争

    1618年-1648年欧洲三十年的战争主战场在德国,战争往往给人民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战争期间,德意志地区的人们饱受摧残,人口锐减,战前德国人口1600-1700万,战后降至1000-1100万,人口损失五六百万之巨(比例高达30%),绝大多数是平民,德国男性减少近半。是什么原因导致德国人口

  • 三十年战争中的奥地利:哈布斯堡霸权彻底瓦解(欧洲三十年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十年战争,奥地利,哈布斯堡,,欧洲三十年战争

    以奥地利、西班牙双双遭受重大挫折的前提下,三十年战争爆发了,该战争是第一场全欧大混战,以哈布斯堡同盟为一方,反哈布斯堡同盟为另一方,是一场针对奥地利和西班牙霸权的挑战,也是欧洲利益的再分配。哈布斯堡同盟主要有奥地利、西班牙、波兰立陶宛联邦、教宗国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支持天主教的国家。反哈布斯堡同盟主

  • 揭秘:西施究竟有多美?西施和范蠡真的相爱吗(中国十大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施,范蠡,春秋战国,中国十大美女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关于西施的诗句有很多,“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等等,都是描写西施天生丽质、倾国倾城的容貌,可见西施的确是古代的国民女神,她也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西施,名夷光,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又称西子,春秋战国时期出生

  • 甄宓:年轻时万千宠爱却因年老色衰结局惨淡皇后(中国十大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甄宓,三国,卫子夫,汉朝,中国十大美女

    一、卫子夫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天生丽质,楚楚动人,哭起来梨花带雨般惹人怜。她原本是刘彻的亲姐姐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有一次刘彻来平阳公主家做客,对其一见钟情,后受帝宠,为刘彻生下三女一儿,从公元前137到公元前128年,卫子夫一共给刘彻生了四个孩子,刘彻的长女和长子都为卫子夫所生,诞下刘据时

  • 北齐皇帝高纬与冯小怜:北齐亡国是因冯小怜吗(中国十大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冯小怜,高纬,北齐,南北朝,皇帝,中国十大美女

    晋州告急,晋州信使一个上午就飞马传送了三次告急文书,可是北齐的右丞相居然以“大家正为乐,边鄙小小交兵,乃是常事”为由拒绝呈报高纬,直到信使来报平阳失守,他才去找高纬。可是,这个时候冯小怜正在兴头上,她要求高纬“更杀一围”。高纬竟然也荒唐到置军情不顾,继续陪美人打猎,正是“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着戎

  • 刘禅乐不思蜀并非是掩饰:刘禅不存在复国的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禅,乐不思蜀,诸葛亮,

    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邓艾率军在绵竹打败了蜀国的卫将军诸葛瞻,刘禅投降。第二年,刘禅全家来到洛阳,魏国皇帝曹奂封他为安乐公。这时候,魏国皇帝已经没有实权,大权掌握在司马昭手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故意安排蜀国的歌舞节目给刘禅看。跟随刘禅到洛阳的人都感到了亡国的悲伤,唯独刘禅却无动于衷,嬉笑如常

  • 阿斗刘禅:刘禅一句“乐不思蜀”所隐含的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禅,乐不思蜀

    蜀汉后主刘禅,刘备之子,于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三国时期蜀汉皇帝。诸葛亮等贤臣相继去世后,蜀国逐渐衰败。后魏国大举伐蜀,刘禅投降。刘禅被俘虏到洛阳后,司马昭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封了侯。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