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海三何是何许人 他们主要成就有哪些

东海三何是何许人 他们主要成就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09 更新时间:2023/12/28 2:18:49

南朝·梁诗人何逊何思澄何子朗的并称。《南史·文学·何思澄传》:“初,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这里说的是何子朗才思敏捷,擅长清言,

其文甚工。因此人们赞颂他:“人中爽爽何子朗。”他又历任官员外散骑侍郎,出为固山令。并著有文集,流传于世。“子朗最多”是指他作品见诸于世非常多。

但实际上此说颇欠公允,当时何思澄便大为不服,谓“此言误耳。如其不然,故当归逊。”以现存作品看,何逊成就最高,是“三何”中的佼佼者;思澄、子朗各存诗三首,平平而已。

三何”简介编辑东海何氏是中古时期何氏最具影响的三大郡望之一,即庐江何氏、陈郡何氏以及东海何氏。而东海何氏这个家族是以文化上的卓越建树而出名,家族中多有文学奇才,成员多以文事出众,多年以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当时文化还不那么普及的年代里,形成了家学的传统。最有代表性的三个人何逊、何思澄、何子朗,俗称“东海三何”。

何逊字仲言,南朝东海郯人,八岁就能作诗,不到二十岁就举为秀才,才思敏捷,诗作多有奇妙独特之处,深受当时文人们推崇。大文学家沈约对他的诗特别欣赏,说:“我每读他的诗,一天要重读三次,好像还觉得不够,还想再读,不愿意停止。”连梁元帝也称赞他的诗为“少而能者何逊。”

他品行清洁,志趣高雅,对梅花有特别爱好,擅作咏梅诗。梁朝时任扬州法曹,家有梅花一株,含苞待放,清香袭人,何逊常吟咏其下,流连忘返。后奉调到洛阳做官,还时时怀念扬州的梅花,以致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眷念之情不能自己,竟向皇帝上书,请调回扬州再任,回任时刚好梅花盛开,他欣喜异常,即邀请天下文士赏梅咏诗,并终日徘徊树下,吟诗作文,每日里只见眼中梅花,不知还有何逊其人。著作有《何水部集》。

何思澄字元静,南朝东海郯人,少年勤学刻苦,擅作诗文,大文学家沈约在读到他的《游庐山诗》,大加称赏,自以为不如,并在别墅新建的阁斋中,命人题此诗于墙壁上,可见他的诗在当时的影响力,著有文集十五卷。开始被任命为南康侍郎,升迁治书侍御史,最后任武陵王中录事参军。

何子郎字世明,南朝东海郯人,早有才思,工清言,太子詹事周舍与他接谈,非常佩服他的议论精辟,当时人称为“人中爽爽何子朗”,历官员外散骑侍郎,出为固山令,卒时年二十四岁,与思澄、何逊俱擅文名,世人称为东海三何,子郎最多,他也有文集行于世。

标签: 东海三何何子朗

更多文章

  • 东海三何中何思澄简介 他的主要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海三何,何思澄

    何思澄像工文辞。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行参军,兼记室。随府江州,为《游庐山诗》,沈约见之,大相称赏,自以为弗逮。何思澄,字元静,东海郯人。父敬叔,齐征东录事参军、余杭令。思澄少勤学,工文辞。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行参军,兼记

  • 廉颇负荆请罪的过程是怎样的?蔺相如的态度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蔺相如,廉颇,负荆请罪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相如每到上朝时,

  • 隋唐英雄第4集剧情 世民闯祸负荆请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唐英雄,隋唐英雄第4集剧情,负荆请罪

    电视剧隋唐英雄剧情介绍第4集太后自责太子,太子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过失,太后听后说太子就是这样闭门思过,每日歌舞欢颜,并没有皇上特许私纳偏妃,太子不知怎么回话的时候,良娣替抬自己解围,太后听了对于太子眼光不错。并对太子二人做了教导,让良娣做好,不要跟其他人一样就知道跟太子纵情玩乐。单庄主赶到县衙替秦琼

  •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负荆请罪的历史人物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负荆请罪主人公,负荆请罪,负荆请罪的故事,成语

    导读:负荆请罪的故事是什么时候的事?廉颇负荆请罪为什么?负荆请罪的意思,负荆请罪出自哪本书:负荆请罪,成语,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代赵国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称将相和。战国时期,有七个大国

  • 揭秘被誉为春秋三杰指的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三杰

    春秋三杰:指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于主,伍子胥爱于君,管仲则忠君又爱国。介子推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

  • 伍子胥为何一夜白头?夫差为何赐死伍子胥(春秋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伍子胥,夫差,范蠡,阖闾,春秋三杰

    伍子胥,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吴国大夫。辅佐两代吴王,并帮助吴王夫差坐上了春秋霸主的地位,就这样一位忠贞之臣最后却被夫差赐剑自刎而死。伍子胥死后流传下了很多的故事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掘墓鞭尸、一夜白头、七星龙渊和千金报恩。“掘墓鞭尸”是讲伍子胥在攻入楚都的时候,为了给自己的父兄复仇,掘开楚平王坟墓,挖

  • 春秋三杰之伍子胥:伍子胥生平有哪些惊人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三杰,春秋战国,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yún),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乾溪(今利辛县西北部,传说又叫“阴阳城”)人。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子胥的哥哥叫伍尚。《伍子胥-奇谋战圣》称:伍子胥是姑苏城的创建者.苏州至今有纪念伍子胥的城门“胥门”、祭祀的祠堂和墓地并被入祀“500

  • 春秋三杰之管仲:管仲对春秋大业有着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三杰,春秋战国,管仲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被道教列奉为“丙申太岁

  • 欧洲30年战争:改变德意志帝国政治格局的战火(欧洲三十年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欧洲30年战争,德意志帝国,欧洲三十年战争

    布拉格扔出窗外事件:1618年5月23日,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布拉格城堡,以侵害宗教自由的罪行将两名哈布斯堡王朝大臣及一位书记官从窗口扔出。由此直接引发了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令农奴制在德意志复活三十年战争似乎加深了德意志社会的分化和不平等,而这长期以来就是德意志社会的特征。

  • 揭秘:欧洲军事史上三十年残暴战争的巅峰(欧洲三十年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原因,欧洲三十年战争

    1618年-1648年欧洲三十年的战争主战场在德国,战争往往给人民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战争期间,德意志地区的人们饱受摧残,人口锐减,战前德国人口1600-1700万,战后降至1000-1100万,人口损失五六百万之巨(比例高达30%),绝大多数是平民,德国男性减少近半。是什么原因导致德国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