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法兰西第二帝国执行着怎么样的国策

解密:法兰西第二帝国执行着怎么样的国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23 更新时间:2023/12/5 18:49:04

拿破仑三世的行为,很快就显示出社会正义不代表自由,也表示他在1848年革命期间做出的承诺只是空话。他压制了所有提倡公益精神(publicspirit)的国民力量,包括议会、普选、传媒、教育与其他方面的团体。立法院被禁止选举总统、管理立法程序、提出及制定法案、为财政预算案投票或是公开它的审议过程。同样地,政府加强对普选之监控,并限制选举资格——改动选区,令郊区人口普遍能选出保皇势力,压制自由派的壮大。政府也限制言论自由,要求传媒交出“安全金”(cautionnements),作为它们保持“良好”表现的保证;政府也会发出警告(avertissements),禁止内容敏感的刊物出版,以查封或结束出版团体作为惩罚。书籍也受到内容审查。

为了对抗个人的反政府行动,政府也实施了对可疑人士的检查制度。1858年,意大利人费利切·奥尔西尼(FeliceOrsini)企图刺杀拿破仑三世。虽然奥尔西尼的行刺理由是为了意大利统一,但已经给拿破仑的政权以此为由采取更严厉的国家安全法例(sûretégénérale),容许它在未经审讯下拘留、流放或驱逐任可疑人士。教育部门也采取类似的严厉政策,严禁高中(lycée)教授哲学,并增加了有关部门的纪律处分权力。

路易·拿破仑称帝七年以来,法国没有政党政治。政府一直以公投统治国家。1857年之前,法国没有反对派。1857至1860年间,反对派主要人物只有“五人组”——埃米尔·奥利维耶、朱尔·法夫尔、埃内斯特·皮卡尔、雅克-路易·埃农尔弗雷德·达里蒙。1853年,法国正统主义者与奥尔良派企图在奥地利恢复波旁-奥尔良的七月朝,但是失败。保皇党此后不活跃。

1854年,法国参与克里米亚战争,与英国及奥斯曼帝国联军在1856年击败俄罗斯。独子欧仁·波拿巴在同年出生,令拿破仑三世有后。于是,拿破仑三世认为可以大展拳脚,实施他的政治理想。

1859年,拿破仑三世的法国与萨丁尼亚王国结盟,与奥地利一战。后来这位法国皇帝害怕德意志邦国干预战争和意大利壮大,故此在不久后跟奥地利议和。根据法国与萨丁尼亚的协议,法国在1860年获得萨伏伊和尼斯。法国突然停战令意大利人甚为不满。

得到法国支持的萨丁尼亚建立了意大利王国,在1861年初时只剩下威尼西亚(Venetia)和罗马邦(今拉齐奥与罗马市)还未统一。萨丁尼亚的成功令一直支持拿破仑的法国天主教徒甚为不满。他们认为法国不应攻打以天主教为主的奥地利,甚至帮助萨丁尼亚以武力收复教皇统治的罗马邦。于是,天主教徒开始反对政府。其中,极端支持教皇权威的路易·维伊奥在Univers撰批评政府。1860年,天主教的马龙派教徒(Maronite)与回教德鲁士教派(Druze)在叙利亚发生冲突,法国成功平息事件,但未能挽回天主教徒的支持。

法国外交政策充满矛盾。拿破仑当初支持意大利统一运动,其后却害怕意大利统一后变成法国的强邻,马上结束了对意大利人的支持,反而令其他地方的人民更期望建立民族国家。1861年2月18日,萨丁尼亚王国在迅速兼并托斯卡纳及两西西里王国后成立意大利王国。意大利的重建证明了拿破仑采用折衷主义的后果。拿破仑在内政也采取折衷政策。但相反地,他赋的最少让步也足以令民众日渐有更多难以拒绝、甚为正当的政治要求。

拿破仑为了在外交连番失利后恢复帝国的声誉,就尝试在失去右派的支持后拉拢左派。意大利一役后,他在1859年8月16日宣布大赦,标志着专制帝国转变为生存了十年的自由主义、以至实行议会制的帝国。

更多文章

  • 解密:法兰西第二帝国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法兰西第二帝国,拿破仑三世,法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法语:Second Empire),是波拿巴家族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在法国建立的君主制政权(1852~1870年),先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至1940年),而后于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至1852年)。政治思想虽然帝国政府的架构与第一帝国的几乎一样,但是两者建立的原则却

  • 法兰西第二帝国简介:拿破仑二世建立的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法兰西第二帝国,拿破仑三世,法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于1852年12月2日建立,1870年9月4日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取代。1860年代,普鲁士的崛起令法国深感不安,最后两国因1870年的7月危机酿成战争,国民议会被人入侵,共和派代表莱昂·甘必大在巴黎大会堂宣布帝国灭亡,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皇后欧仁尼逃离杜伊勒里宫,到达英国,正式结束了

  • 亚历山大:称霸了半个世界却因离奇生病英年早逝(亚历山大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帝国

    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堪称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之一,在他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确立了希腊统治地位,灭亡了波斯帝国,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战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马其顿是个小国家,但在亚历山大大帝的领导下

  • 揭秘:亚历山大大帝是死于疟疾还是死于暗杀?(亚历山大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大帝开创的亚历山大帝国地跨东南欧、西亚、北非、中亚、南亚,鼎盛时期国土面积达到52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2020万人。然而,这位年轻的帝王却在33岁生日到来前突然连续高烧死了。根据巴比伦的记录,亚历山大大帝死于公元前323年6月10日晚至6月11日晚,地点为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二世皇宫。马其顿

  • 亚历山大和城市希腊化:世界第一规模化城市建设(亚历山大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希腊,亚历山大,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古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恺撒大帝,拿破仑)。20岁甫一继位,就发动隆隆战车,以其雄才大略,先后统一希腊全境,进而横扫中亚,荡平波斯

  • 解密:东罗马帝国为何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的正式名称是Ρωμανία(Rōmanía,“罗马”),或者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Basileía Rōmaíōn,“罗马帝国”)。这是拉丁语Imperium Romanorum(罗马帝国)的希腊语翻译,也是拜占庭帝国的自称。为了与同样自称为罗马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区分开,因此在

  • 东罗马帝国简介:罗马分裂后产生的国家(拜占庭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是一个信奉东正教的帝制国家。核心地区位于欧洲东南部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 解密:黑暗的拜占庭皇室为什么能玩出繁荣的帝国?(拜占庭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拜占庭,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是一个古希腊城市,为现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旧名。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领属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南高加索的一部分,首都为拜占庭旧址君士坦丁堡,故又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历时一千余年

  • 解密: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是如何解体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皇权,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地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君主制帝国,版图以日耳曼尼亚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原属中法兰克王国)和勃艮第王国还有弗里西亚王国(今低地国家)。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

  • 神圣罗马帝国的象征:头顶皇冠的双头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皇权,

    神圣罗马帝国国徽是头顶皇冠的双头鹰图案。双头鹰图案是沿袭古罗马帝国图腾,意即帝国是古罗马的正统继承者。中间的耶稣受难图则表明帝国神圣性,帝国皇帝即是罗马天主教会和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双头鹰翅膀上则绘上七大选帝侯国和德意志各大诸侯的旗帜,代表帝国的普世性和广大疆域。国歌《天佑吾皇弗朗茨》(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