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番吾之战的经过:大将李牧率军击溃秦军的进攻

番吾之战的经过:大将李牧率军击溃秦军的进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125 更新时间:2024/1/4 0:43:28

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秦军又大举进攻赵国。这是第三次攻赵。其兵力部署是:南路军推进邺邑平阳,从南面威胁赵国首都邯郸,北路军推进太原,经太行山进攻番吾要地。

面对秦军的来势汹汹,赵王迁并不怎么慌乱,因为他身边尚有将军牧在,宜安之战中,就是这位能征善战名扬于时的大将为赵国建树了奇功。但是,赵王迁也有些忧虑。因为这一年赵国发生了旱灾,农田受灾面甚大,有的地方庄稼枯死,颗粒难收。此外,国内形势也不够稳定,人心惶惶。鉴于这种情况,赵王迁要求李牧尽量实施强有力的反攻,争取首战即胜,不要把战事拖得太久。赵王迁本是个平庸无能的君王。他要李牧速战速决,是怕战事拖久了粮草难以接济,聚粮太急则有可能诱发动乱,影响君位的巩固。

李牧对赵王的意图心领神会,他决定先集中兵力打击北面来犯的秦军,取胜后再攻南面之敌。激战在赵国境内一片开阔的地上开始了。李牧临阵不惊,指挥若定,先给番吾秦军以沉重的打击,接着跟踪追击,驱逐秦军退出赵境,尔后,立即回师南进,锐不可当。漳河沿岸的秦军闻讯,不战而走,上党等地的秦军也纷纷撤退,不敢应战,秦军第三次进攻宣告失败。

标签: 番吾之战李牧秦军

更多文章

  • 秦赵番吾之战简介:赵国最后一次对秦军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国,赵国,番吾之战,

    番吾之战,此战,是秦、赵两国交战中,赵国最后一次取得重大胜利。李牧在战前准确判断敌情,是此战获胜的主要原因,但赵国已无力再战,所以此战仅为击溃战,未能围攻歼秦军。秦王政十五年,秦王嬴政再次派军兵分两路攻赵,一路由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上,准备渡漳水向邯郸(今属河北)进迫;一路由太原取狼孟(今山西阳曲

  • 宜阳之战的后续影响:东周王朝最终被秦军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宜阳之战,秦国,中原,

    我们知道,延续约800年之久的周王朝最终是让秦国给灭掉了。秦国远在西部蛮荒之地,它怎么能灭掉定鼎洛阳的东周王朝呢?这原因说是秦国的强大,或说是周王朝的没落都是对的。但更为关键的原因,却在于它“决胜宜阳”的东进战略。宜阳是战国时期韩国的大县,又是周室的西部屏障,攻下了宜阳,不仅灭周如探囊取物,东进中原

  • 宜阳之战的历史意义:秦国的统一过程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宜阳之战,秦国,中原,

    秦拔宜阳之战,在秦的统一过程中有重大意义。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大治。周显王三十年(公元前339年),孝公死,子驷立。商鞅被诛,但秦法未败。驷即位的第十三年,秦继齐、魏之后,始称王,是为秦惠王。《史记》说:“其后诸侯皆为王。”秦惠王雄才大略,广揽各国贤才为己用,张仪入秦为相。张仪向秦惠王献计,力主

  • 解密:史书战国策中是如何记载秦攻宜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国策,史书,宜阳之战,

    秦攻宜阳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义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

  • 宜阳之战简介:秦国中原战略的一次重要尝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宜阳之战,秦国,中原,

    攻韩、窥周,是秦国控制中原的战略目标,夺取宜阳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的重要步骤。秦武王三年(前308)派大将甘茂,实施宜阳计划。宜阳名为县,实为郡,积聚上党、南阳两郡财富,是军事重镇。韩国方面势在必守,且实力雄厚,防守坚固;秦国方面,甘茂提兵远征,又有樗里疾、公孙郝等公族从内部掣肘。甘茂出使魏国,相约共

  • 解密:秦楚鄢郢之战之后留下了哪些轶事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鄢郢之战,白起,楚国,

    臭池据《水经注》所载:鄢郢之战中,秦将白起见久攻不下,决定引水灌鄢(湖北宜城)。水从城西灌到城东,在一个叫熨斗陂的地方入注成渊,水流冲垮了城池的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故称熨斗陂为“臭池"。白起渠据说白起灌鄢的水是从距鄢城百里之遥的南漳县武安镇蛮河上垒石筑坝、开沟挖渠引的,后来

  • 鄢郢之战的历史影响:该如何评价秦楚鄢郢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鄢郢之战,白起,楚国,

    鄢郢之战,秦国大获全胜。此战,秦国占领了楚国西部长江以北(江汉平原西部和鄂西北地区)大片土地,并在此设立南郡,白起因战功卓著被秦昭王封为武安君。此战,秦国的胜利,进一步打击和消弱了楚国的实力,从此,楚国更加衰弱。周赧王三十八年(前277年),秦昭王任命白起为主将、蜀郡郡守张若为副将,夺取了楚国的巫郡

  • 鄢郢之战的经过:白起是如何占领楚国的统治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鄢郢之战,白起,楚国,

    占领鄢城白起分析了两军形势后,决定采取直捣楚国统治中心地区的战略方针。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白起率军数万沿汉江东下,攻取沿岸重镇,掠取汉水流域丰饶的粮草补给军需,出敌不意突入楚境。白起还命令秦国的军队在过河之后拆除桥梁,烧毁船只,自断归路,以此表示决一死战的信心。而楚军因在本土作战而有后顾之

  • 鄢郢之战的历史起因:秦国给予进一步侵略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鄢郢之战,白起,楚国,

    周赧王三十四年(前281年),楚国有一位善于用微弓细绳射中北归大雁的人,楚襄王听说后,把他叫来询问射中的经验。这个人在回答的时候说:“我喜好射小雁、小鸟,这是小箭的作用,怎么值得向大王说呢?况且凭着楚国广袤的土地,凭借大王的贤明,所射中的绝非仅仅是这些小雁、小鸟......秦国是只大鸟,背靠大陆居住

  • 鄢郢之战的历史背景:楚怀王被秦国欺骗国力衰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鄢郢之战,白起,楚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国最初的领地在秦(今天水市),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秦穆公时,秦国开始参与中原争霸。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一个诸侯国,最初的领地在楚地,从一个小国逐渐变成春秋战国时代一个拥地千里的强国。楚文王时定都于郢(今湖北省襄阳市宜城辖区内),此后为扩充领域,楚国与中原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