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程朱理学到底有些什么基本观点和理论?

解密:程朱理学到底有些什么基本观点和理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69 更新时间:2024/1/1 23:11:03

其基本观点包括:1、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2、理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

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3、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

明六百年儒学之发展,世人称之为“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之“理”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道理、理论或义理。对其若不中肯定位,即显空泛,而难以抓住其实质,更不能了然其与先秦儒家之关系。

宋明理学是“性理之学”,它是亦道德亦宗教,道德与宗教的合一。(此宗教非西方拜神之宗教,乃是宗本性或本心之教化之宗教也。)这种“性理之学”不仅仅是程伊川、朱子开出的“性即理”,还含有“本心即性”的“性理”义,此乃陆象山、阳明开出的“心即理”。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心性之学”。

这种心性之学,即是内圣之学。内在于个人自己,自觉地作圣工夫、作道德的实践以完善自身之德行,圆满人格之学问也。内圣之学在先秦儒家已彰显成定局,经宋明儒者六百年之发展与弘扬,益发展至极高之境界。内圣之学也可以称之为成德之教,“成德”的最高目标是成圣、成仁、成大人,其实际意义是将个人有限生命扩充至无限圆满。

这个“成德之教”仅学问面而言,亦可称之为“道德哲学”,其中心问题有二:一者讨论道德实践之所以可能的超越根据,此即心性问题;二者道德实践如下手的问题,此即工夫问题。道德哲学只有兼顾这两方面始能完备。在心性问题上,心性不仅作为道德实践之本体,亦是宇宙生化之本体,一切存在之本体(依据)。这样,道德哲学中自然又引生出一道德的形而上学。

“道德的形上学”由道德的进路来接近形上学,从而对一切存在作一“本体的陈述”与“宇宙论的陈述”。在西方,康德只建立了“道德的神学”,他并没有积极地意识到且充分证成“道德的形上学”,但康德的意志自由,物自身,以及用美学判断来沟通道德界与自然界之思想,就含有“道德形上学”的趋。宋明儒者依据先秦儒者“成德之教”之弘规,其弘扬的“心性之学”正涵一“道德的形上学”的充分完成。这也是牟宗三先生对宋明儒学的基本定性和定位。所以说宋明儒学不仅仅是一笼统的道德学说,而且它还是一真正意义上的形上学,这就使得宋明儒学在人类化中之位置得到真正肯定,也为我们了解宋明儒学打开了新的视野。

标签: 程朱理学朱熹儒家

更多文章

  • 解密:程朱理学是什么学派下面的一种学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程朱理学,朱熹,儒家,

    理学,又名为道学。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1] ,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义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

  • 程朱理学简介:到底什么学说被称作程朱理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熹,儒家,孔子,,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 ,其由北宋河南人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集为大成。理学,基本是由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创

  • 王安石变法为何会失败?:宋史称其“虎头牛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安石,变法,历史,,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领导的“熙宁变法”,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变法失败后,士大夫不是对变法利弊得失的权衡总结,而多是对王安石个人的嘲弄和攻击,他们或从形象、习惯入手,或从性格、经历着笔,给王安石贴上了一系列神神叨叨和稀奇古怪的标签,颇见搞笑的一面。宋人正史或野史,连篇累牍地围绕他的外貌做文章,或说:“虎头牛耳”,或

  • 王安石新政有哪些成功与失败?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安石,变法,目的,宋朝,王安石变法

    梁启超先生在其《王安石传》一书中,对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可谓推崇备至。同样身为改革家的梁先生说:“荆国王文公安石,其德量汪然若千顷之波;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当然,任公之言毕竟只是一家之

  • 王安石变法始末:勇于任事敢于创新虽败犹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王安石,变法,虽败犹荣,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纵观王安石改革变法的始末,深感他一方面忧国忧民,勇于任事,敢于创新,有强烈的改革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他又善于审时度势,行藏自如,既极于有为,又能尽于无为。的确,他具有推进改革的高超领导智慧,是一位智商、情商、财商俱高的改革家。他推进改革的领导智慧和改革创新精神,对于当代全面深化改革颇

  • 王安石与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安石,王安石变法,北宋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

  • 三峰山之战经过:中国最后的重甲骑兵谢幕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峰山之战,蒙古,金国

    中国历史上对重甲骑兵之记载始于唐,发展后世则首推 金国的“铁浮屠”与西夏的“铁鹞子”;此两部重甲骑兵均给宋国造成了极大的杀伤!仅有岳飞等少数将领能正面与之野战争锋(具体战术战法也还有颇多疑点,存在争议),故重装骑兵绝非中世纪欧洲专利,然而无论中欧均最终败给蒙古轻骑兵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对 西夏和金国

  • 三峰山之战背景:金国退守汴京 组织忠孝军抗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峰山之战,蒙古,金国

    金朝在蒙古军的迅猛打击下,被迫放弃中都(今北京),退守汴京。金军在与强悍的蒙古军交锋中几乎每仗皆败,不复祖先当年破辽灭宋的雄风。不过在1228年的大昌原之战中,金朝忠孝军提控完颜陈和尚却以400骑兵大败蒙古大将赤老温所率的8000之众。此仗的胜利使完颜陈和尚声名远播,忠孝军也因此成为抗蒙劲旅。但金与

  • 三峰山之战简介:金军精锐全灭 蒙古趁胜灭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峰山之战,蒙古,金国

    公元1232年,蒙古政权发动了对金国的最后总攻。而三峰山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年,是蒙古灭金的一个重大战役。金军最后的精锐——“忠孝军”,在此役中全军覆没。1230年,窝阔台确定了灭金战略:由其本人率中路军,攻金的河中府,直下洛阳;蒙将斡陈那颜率左路军直下济南;窝阔台的弟弟拖雷率右路军由宝鸡南下,借道南宋

  • 虎门销烟经过:林则徐采用海水净化法销毁鸦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虎门销烟,林则徐,海水净化法,鸦片

    林则徐是清朝爱过名相王鼎(陕西蒲城人)的得意门生,政绩突出,官运颇佳,但是真正使其扬名天下的是大涨国人志气的“虎门销烟”,林则徐因此也荣升为“民族英雄”的行列。今天“丰镐君”不谈林则徐的丰功伟绩,说一说为什么现在电视上销毁毒品都是采取焚烧的形式,隆隆烟火,毒品化为云烟。而林则徐为何采用生石灰来销毁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