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安石与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王安石与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852 更新时间:2024/1/28 5:34:45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变法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王安石的缺陷和变法中的种种弊端是主要原因。

成效

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挥下,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甘肃临夏)、岷(今甘肃岷县)等五州的作战。宋军收复5州,拓地2000余里,受抚羌族30万帐,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

结果

熙宁六年(1073年)大旱,安上门监郑侠画《流民图》,图中流民或身背锁械,或口食草根,告诉皇上说旱灾是王安石造成的,神宗大受刺激,对变法产生重大怀疑。王安石认为“水旱常数,、汤所不免”,司马光又上《应诏言朝廷阙失状》,随着改革深入,变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发生动摇,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出知江宁府。变法运动由韩绛吕惠卿等人继续执行,吕惠卿师心自用,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熙宁八年二月,召王安石回京复职,继续执行新法。熙宁九年(1076年)爱子王雱病逝,王安石求退金陵,潜心学问,不问世事。

原因

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司马光曾经多次上书皇帝取消新法。

同时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关键时刻发生了动摇,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出任宰相,彻底废除新法,连很有成效的募役法也被废除。从各项经济上改革内容可以看出,王安石的新法规模甚大,其中理财方面最为重要,受到时人抨击。平情而论,王安石变法遭到失败,也不能完全推到守旧派反对上,他的政策和做法都值得检讨。

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终于掀起一次更大的变法活动。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新法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他只是一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的制度改良,没有根本触及核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矛盾。

标签: 王安石王安石变法北宋

更多文章

  • 三峰山之战经过:中国最后的重甲骑兵谢幕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峰山之战,蒙古,金国

    中国历史上对重甲骑兵之记载始于唐,发展后世则首推 金国的“铁浮屠”与西夏的“铁鹞子”;此两部重甲骑兵均给宋国造成了极大的杀伤!仅有岳飞等少数将领能正面与之野战争锋(具体战术战法也还有颇多疑点,存在争议),故重装骑兵绝非中世纪欧洲专利,然而无论中欧均最终败给蒙古轻骑兵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对 西夏和金国

  • 三峰山之战背景:金国退守汴京 组织忠孝军抗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峰山之战,蒙古,金国

    金朝在蒙古军的迅猛打击下,被迫放弃中都(今北京),退守汴京。金军在与强悍的蒙古军交锋中几乎每仗皆败,不复祖先当年破辽灭宋的雄风。不过在1228年的大昌原之战中,金朝忠孝军提控完颜陈和尚却以400骑兵大败蒙古大将赤老温所率的8000之众。此仗的胜利使完颜陈和尚声名远播,忠孝军也因此成为抗蒙劲旅。但金与

  • 三峰山之战简介:金军精锐全灭 蒙古趁胜灭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峰山之战,蒙古,金国

    公元1232年,蒙古政权发动了对金国的最后总攻。而三峰山之战就发生在这一年,是蒙古灭金的一个重大战役。金军最后的精锐——“忠孝军”,在此役中全军覆没。1230年,窝阔台确定了灭金战略:由其本人率中路军,攻金的河中府,直下洛阳;蒙将斡陈那颜率左路军直下济南;窝阔台的弟弟拖雷率右路军由宝鸡南下,借道南宋

  • 虎门销烟经过:林则徐采用海水净化法销毁鸦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虎门销烟,林则徐,海水净化法,鸦片

    林则徐是清朝爱过名相王鼎(陕西蒲城人)的得意门生,政绩突出,官运颇佳,但是真正使其扬名天下的是大涨国人志气的“虎门销烟”,林则徐因此也荣升为“民族英雄”的行列。今天“丰镐君”不谈林则徐的丰功伟绩,说一说为什么现在电视上销毁毒品都是采取焚烧的形式,隆隆烟火,毒品化为云烟。而林则徐为何采用生石灰来销毁鸦

  • 虎门销烟的背景:英国对华倾销鸦片以换取资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虎门销烟,林则徐,英国

    在清朝闭关锁国的时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当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而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政府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正是英国向中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绊脚石”。19世纪30年代

  • 虎门销烟简介:为什么会发生虎门销烟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虎门销烟,林则徐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这最后的辉煌退去,清朝封建统治便如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与此同时,世界上资本主义却处于上升阶段。在西方列强中,以英国工业发展水平最高。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企图用商品敲开中国的大门。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然

  • 虎门销烟鲜为人知细节:很多官员因中毒病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虎门销烟,林则徐

    关于虎门销烟,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了大量的清代档案史料,这批珍贵的资料里记录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如何销毁鸦片1838年12月31日,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到达广东之后,林则徐与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等斗智斗勇,最终使义律屈服,表示愿意交出鸦片。林则徐曾使用传统的“烟土拌桐油焚毁法”,

  • 虎门销烟引爆了鸦片战争 难道虎门销烟销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虎门销烟,鸦片战争

    一百多年前,我们这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古文明国度突然被枪炮声敲醒,中英两国间的鸦片战争爆发,灾难迅速降临在华夏人民的头上,世界的格局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论及这场战争的发生,就不能不先说说鸦片。鸦片(英语 opium 阿拉伯语 Afyūm),又叫阿片,中国明朝时也称为“乌香”、“阿芙蓉”,在清朝俗称为大烟

  • 浅水原之战的经过:唐军一鼓作气消灭西秦主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浅水原之战,唐朝,唐太宗,

    初战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薛举率大军侵入安定郡(今甘肃泾川一带),主力军向高墌(今陕西长武北)方向前进,而在东北、西南两翼,则派机动骑兵袭扰北地、扶风二郡。七月四日,李世民来到高墌,不料忽然得了疟疾病倒,只得命行军长史刘文静、司马殷开山代替指挥。李世民告诫二人说:“薛举孤军深入,粮食不多,士卒疲

  • 浅水原之战的背景:唐朝试图消除西秦的威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浅水原之战,唐朝,唐太宗,

    唐政权建立时,隋末的内乱也随着炀帝之死而达到高潮。宇文化及立杨浩为皇帝,率隋军主力十余万人北上,要回到长安夺取政权;同时,洛阳的隋朝残部立杨侗为帝。杨侗政权设法拉拢李密,封了他一连串的高官,让他去挡住宇文化及。一向托大的李密果然中计,率瓦岗军同宇文化及展开激战。瓦岗军艰难取胜,将宇文化及赶到河北,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