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鸣条之战的战争背景及起因:鸣条之战怎么爆发的

鸣条之战的战争背景及起因:鸣条之战怎么爆发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1 更新时间:2024/1/8 18:28:15

鸣条之战,是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夏县之西,一说在河南封丘东)进行的一场决战。

在约公元前16世纪,夏王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夏朝在东方的属国商,乘机先征服邻近的夏属葛国(今河南宁陵北),保障商都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的安全。又派重臣伊尹至夏王都城探测虚实。再采取分别翦除夏朝羽翼的策略,各个击破了位于夏、商之间的豕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国(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等夏朝属国,使夏王桀孤立无援。接着,商汤又率战车70乘、敢死士兵6000人攻夏王都。夏桀只好仓促率王师与商军战于鸣条,结果夏朝军队大败。

这场战争成为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战争的结果导致夏王朝灭亡,商汤建立了中国的第二个王朝商朝。

战争背景

夏朝自孔甲继位为夏王以后,不理朝政,迷信鬼神,专事打猎玩乐,使得人民怨恨,诸侯反叛。由于国力衰弱,也无法控制各诸侯国势力的发展。

到了约公元前16世纪,夏桀在位时,各国诸侯已经不来朝贺。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民不聊生,危机四伏。但夏桀不思进取,骄奢淫逸。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妺喜及宫女饮酒作乐,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弄得国空民伤。夏桀置百姓的苦难于不顾,下令四处搜刮民财,四处用兵抢夺财富。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奴役,日益失去人心。大臣关龙逄几次劝谏夏桀,夏桀斥责关龙逢道:“大地晃动,但天上的太阳还没有掉下来。我就是天上的太阳,只要太阳不陨落,我就不会亡!”他见关龙逢又说一些“危言耸听”的话,便勃然大怒,下令处死了关龙逢。

老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太阳啊你什么时候要灭亡,我们愿意跟你一起灭亡。”

夏桀的荒淫暴政,最终激起了臣民的强烈反抗,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

在夏朝逐渐衰落的过程中,在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逐渐强盛起来。商自上甲灭有易以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农业和亩牧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促使商族由氏族制过渡到奴隶制。为了向外发展势力,掠夺更多的奴隶和财物,在上甲微到主癸的六个商侯时,曾两次迁徒,一次是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次是由殷又迁回商丘。到了主癸时,商已经是一个具有国王权力的大国诸侯了。主癸死后,由他的儿子汤继位,商汤继位后,将部族统治中心迁到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并积极筹划灭夏的计划。

战争起因

商汤在左相仲虺和右相伊尹的辅佐下,首先是治理好内部,鼓励商统治区的人民安心农耕,饲养牲蓄。同时团结与商友善的诸侯、方国。在仲虺和伊尹的鼓动下,一些诸侯陆续叛夏而归顺商。诸侯们听说商汤“网开三面”的故事以后,都齐声称颂说:“汤是极其仁德的人,对禽兽都是仁慈的。大家都认为汤是有德之君,可以信赖,归商的诸侯很快地就增加到四十个。商汤的势力也愈来愈大。

为实现灭夏的战略目的,商汤决定除夏羽翼,先打弱敌,攻灭与商邻近的夏属小方国葛国。葛国君主葛伯葛伯不祭祀祖先,商汤便派人前去质问,回答说没有牛羊做牺牲。商汤使人送去牛羊,葛伯却将牛羊宰杀吃掉。商汤再派人去质问,回答说没有粮食做祭品。商汤又使入去帮助耕种粮食。葛伯却派人袭击给耕者送饭的人,抢夺酒饭,甚至残杀儿童,激起了商族民愤。商汤以此为借口,乘机率领大军进攻葛国,一举将其军队击败,灭亡葛国,揭开了灭夏战争的序幕。

标签: 鸣条之战夏朝

更多文章

  • 涿鹿之战的战斗经过:黄帝经过苦战最终战胜蚩尤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黄帝,蚩尤,涿鹿之战

    繁荣昌盛、有81个氏族的九黎诸部落在蚩尤率领下西向进入华夏集团分布地区,目标也可能是豫中,因为首当其冲的是居于豫东的炎帝,相传他都于陈(今河南淮阳)。蚩尤率领的部落联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华夏集团略高一筹,武器制作精良又勇猛善战,于是所向披靡,因而留下“铜头铁额”、“威震天下”的英名。炎帝部落无法抵挡、

  • 涿鹿之战简介:中华文明史上第一次大型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帝,蚩尤,涿鹿之战

    约在公元前三千多年的时候,中华大地上的原始部落已十分兴盛。它们之间,或者因通婚而互相融合,或者因争夺生存地域而互相征战。慢慢地,一些实力较强的部落便吞并较弱的部落,一些大的部落集团就形成了。当时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大地上,形成了两个强大的部落。它们的首领一个就是神农氏炎帝,另一个就是轩辕氏黄帝。据说他们

  • 鄢陵之战的历史影响:晋楚争霸战争落下帷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鄢陵之战,晋国,楚国,

    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晋军胜利进占楚军营地,食用楚军留下的粮食,在那里休整三天后凯旋回师。鄢陵之战,至此以晋军的胜利而结束。鄢陵之战后不久,晋国在宋国的沙随重会诸侯,谋划讨伐郑国,随后晋国、齐国、宋国、鲁国、邾国等国军队讨伐郑国,继而讨伐陈国、蔡国。郑国子罕出兵夜袭,宋国、齐

  • 鄢陵之战的经过:晋国军队是如何战胜楚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鄢陵之战,晋国,楚国,

    鄢陵相遇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农历五月,晋军渡过黄河,听说楚军将来到,中军佐范文子(士燮)想退回去,进行了反战陈述。中军将栾书没有同意范文子的请求。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农历六月,晋国军队和楚国军队在鄢陵(今河南鄢陵县北)相遇。范文子不想同楚军交战。新军佐郤至说:“秦、晋韩原之战,惠

  • 鄢陵之战的背景:楚共公率军解救被围的郑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鄢陵之战,晋国,楚国,

    公元前579年(周简王七年),在宋国大夫华元的安排下,晋国的士燮与楚国的公子罢、许偃在宋国的西门外举行第一次弭兵会盟。两国同意暂息兵戈,停止战争。公元前578年(周简王八年)春,晋厉公与晋将栾书、荀庚、士燮,韩厥等率上,中,下及新四军前往周都王城(今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公园附近),与齐、宋、卫、鲁、郑、

  • 鄢陵之战简介:晋国巩固了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鄢陵之战,晋国,楚国,

    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长期争霸的晋、楚两国,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展开的一次大战。晋国经鞍之战而制服大国齐,与楚国势均力敌。周简王七年,在宋大夫华元调停下,晋、楚弭兵议和,实则蓄积力量,等待时机,以利新的争霸决战。晋国乘楚背弃秦国之机,击败秦国于麻隧(今陕西泾阳北),暂时解除侧背威胁;又以

  •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结局:奥地利走向了衰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普鲁士,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至此已不再有原来的意义,不过战争仍未了结。法国为了统治法兰德斯和奥地利和英国开战;法国和西班牙为了意大利的统治权又和奥地利和撒丁尼亚作战;奥地利在意大利的进展正好和法国在尼德兰的战果相互抵消。1746年,法国由于知悉俄国援军即将抵达奥属荷兰,决定与英、奥议和,于是签订《亚琛和约》,

  •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经过:这场战斗是如何打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普鲁士,

    1740年12月,查理六世皇帝的教子,当初曾签署《国事诏书》并庄严承诺将保护他的表妹的普鲁士新国王腓特烈二世派遣特使向玛利亚·特蕾莎说明,要是她肯承认腓特烈对西里西亚部分领土主权的话,他愿意保护她,由于他料到这项提议会被拒绝,因此,他就派遣部分兵力,三万人——前进。这支军队在12月23日,腓特烈的特

  •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背景:女皇登基引发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普鲁士,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是因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无男嗣,欧洲两大阵营为争夺奥地利王位,并在奥地利获取利益而引发的战争。1740年10月20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逝世,并无男性后嗣,而根据查理六世于1713年所颁布的《国事遗诏》,其长女玛丽娅·特蕾西娅有权承袭其奥地利君主国所属之

  •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简介:欧洲两大联盟争夺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普鲁士,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权问题 而引起的,它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奥皇查理六世于1740年10月20日死后无嗣,其长女玛利亚·特蕾西亚依据1713年 《国制诏书》承袭父位。查理六世死后,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 皮埃蒙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