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藏历年庆祝活动有多久?都有哪些传统风俗

藏历年庆祝活动有多久?都有哪些传统风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34 更新时间:2024/1/24 10:09:29

如果你想感受最传统的藏族化,一定别错过藏历新年,比起年味越来越淡的农历春节,藏历新年依旧年味十足,除了买新衣、新鞋、看藏历新年晚会,还有许多有意思的传统习俗。

藏历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开始了,藏历新年的庆祝活动则是从藏历十二月二十九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藏历新年的准备与庆祝

在拉萨过年,从藏历十二月份就要开始作准备了,在藏历大年初一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预示一年好光景的“洛浦”,也就是种在小花盆里长成一、二寸长的青稞幼苗;还有各种“卡赛”(油炸面果子),有耳朵状的“枯过”,有长方形的“酿”,有勺子形的“宾宾斗豆”,有圆盆状的“补鲁”,有大麻花状的“宫节”等。在新年的供桌上,每家还需要有个羊头雕塑,羊头藏语叫做“罗果”,正好是藏语新年的谐音。在众多的准备工作中,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是必不可少的了。用木料制作并雕刻精美的“切玛”盒里一半装炒熟的麦粒,另一半装糌粑,“切玛”上面还点缀着彩色的青稞穗麦穗,以及由彩色酥油制作,绘有吉祥图案的“兹卓”。

在藏历的十二月初九、十九、二十九,家家户户就要进行“土即”了,也就是要打扫屋子,到了二十九晚上还要吃有趣的“古突”——面圪瘩,“古”即“九”,“突”是面粥之意。说它有趣是因为在“古突”里,人们会放上象征不同寓意的东西,有象征“嘴甜”的糖;有象征“黑心”的碳,还有象征轻飘飘的“纸”等。当吃到这些东西时,每一种发现都会引起一桌人哄堂大笑,给节日之夜增加了欢乐的气氛。

二十九晚上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驱鬼”。所谓“驱鬼”就是拿一点揉好的面坨,家里的每个人一边喊着“病祸灾难出来吧”,一边将自己全身上下过一遍,将身上的线头,衣球等东西黏在上面,再用手使劲捏住,把手印清楚地印上去,吐一口口水,放进罐子里。大概到天黑的时候,开始用火把赶鬼,主人拿一把麦梗,用火点燃,从正屋开始,不分里屋外屋地用火过一遍,一边走一边说:“出来吧,鬼出来吧”,一直赶到门外。然后将点燃过的火把及面坨坨还有吃剩的“古突”放在瓦罐里,伴随着点燃的鞭炮声,将这些东西扔在三岔路口上,然后一路不回头地赶回家。

在藏历十二月三十日那天,就要开始往柜子或桌子上摆好“叠噶”,也就是叠放各式油炸面果子、干果、盐巴、酥油、砖茶、冰糖、人参果饭等以表庆祝的节供,做好第二天新年的准备。现在,观看晚上的藏历新年电视晚会也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道视觉盛宴了。

藏历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抢新水。谁家抢到了第一桶水,谁家的媳妇就是最惠的,而新年的第一桶水也是一年来最吉祥的水。紧接着,换上传统的新藏装,一家人就会在自己家里正式举行庆新年的仪式了。家里的晚辈先给长辈敬完切玛后,相互之间就开始拜年,每位家庭成员在切玛上捏上一点,上敬佛、法、僧三次,然后放进嘴里。边敬还要边说约定俗成的吉祥话。不一会儿,邻居街坊就会来敲门了,大家都拿着自家的切玛、青稞酒,挨家串户地拜年。这一天前往附近的寺庙朝佛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男女老少在寺庙里烧香拜佛,祈祷着新的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从藏历初二起,亲朋好友就开始彼此走访了,今天你家,明天我家,进门第一件事情就是吃切玛,互相拜年祝贺。藏历初三敬奉“屋脊神”,这天,人们登上各家的屋顶,把崭新的经幡树插在上面,然后煨燃柏枝,向空中抛洒糌粑,飘动的经幡和袅袅上升的桑烟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祈愿。从藏历初四起,举行西藏最大的宗教节日——传昭大法会。藏历初五,拉萨郊区的农民要举行隆重的开犁礼。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耕牛也打扮得“花枝招展”,开耕之前,农人还要从家里扛出一块白色山石,这是他们的庄稼保护女神。农人在地里煨起桑烟,插上祈福幡,赶着牛,围绕白石耕出五条畦子。每一畦撒一种作物,开犁礼完毕,大家会聚一处,一边喝酒,一边唱歌。按传统习俗,欢度藏历新年一般要十五天。节日期间,到处都在祝福,到处都在敬酒,到处都在歌舞狂欢,不管认识不认识,不喝三碗不准通过。

藏历新年的年俗

1、新年“古恰”。用糌粑画上表示吉祥的宝伞、金鱼、宝瓶、妙莲、右旋海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等八吉祥图。

2、酥油彩羊头——“隆过”。用酥油雕成的一个彩色羊头,藏语称为“隆过”。它一般摆设在佛龛前面所贡之品的中央,是因为人们认为“羊”为吉祥之物,同时也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3、请狗赴宴。家家户户请狗吃饭。他们把过年的食物,端端正正地摆在盘里,或放在长长的木板上,然后请狗赴宴。

4、折嘎艺人的呼喊。“折嘎艺人”意为“白发苍苍的老人”。每逢大年初一破晓时分,当他发出吉祥欢乐的一喊,家家户户都敞开大门,把他当作贵客迎进庭院,献哈达、敬青稞酒,在他身上撒雪白的糌粑和预祝丰收的青稞。

5、树经幡。人们清晨就在房顶或山顶之上插起新的经幡,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全家平安

6、朝佛。老百姓大年初一清晨就赶到大昭寺点酥油灯,绕着八廓街转经,整个八廓街响彻着“嗡嘛呢呗嘛吽”六字箴言的声音,气势宏大,甚为壮观!

7、拜年。老百姓初一一早端着青稞、糌粑、酥油花和五彩麦穗做成的吉祥切玛和青稞酒走出家门,相互拜年。

8、油炸面供品——“德嘎”。由各种形状的油炸面做成,垒成数层,供在藏柜中央,它是藏历新年最重要的供品。

9、酥油花——“孜珠”。酥油花,藏语称为“孜珠”,是由酥油制成,图案各异,图案内容多以猴子、寿星、鹿、大象、鱼、太阳、月亮、莲花等图形为主,以表祥瑞。

10、开犁。藏历正月初五,插上祈福幡,赶着牛,围绕白石耕出五条畦子。每一畦撒一种作物,大家会聚一处,一边喝酒,一边唱歌。

标签: 藏历年节日

更多文章

  • 藏历年是每年的什么时候?人们都会如何度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藏历年,节日

    “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佳肴上餐桌。”冬雪渐融,春风拂柳。我们在一片欢歌笑语中迎来藏历土狗年。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时间与汉族的农历新年大致相同。藏历年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在我州,除汶川县、茂县外都有过藏历年的习俗。藏历采用金、木、水、火、土五行和

  • 藏族节日 藏历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民族,藏族民俗节日,藏历年

    藏历年的确定,是与藏历的使用有密切的关系的,藏历年的正式使用,是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元一0二七年)开始的。从此,藏历的用法便沿袭下来。藏历年是藏族传统节日。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十二月中旬每家每户陆

  • 篝火节广场有多大?都有哪些活动内容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篝火节

    篝火节广场该广场占地15.36万平方米,场地内建有5座鄂伦春民族“仙人柱”式浮雕墙及9个雕有蛇神、风神、鹰神等图案的图腾柱。从空中鸟瞰全场,恰似一个民族工艺品———桦树皮盒盖的形状。夜晚,在灯光渲染下,整个场地恰似七色彩虹托起的一团篝火。由于独特的创意和巧妙的构思,使整个广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鄂伦春民

  • 篝火节的开幕式是怎样的?需要念怎样的祭文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篝火节

    开幕式随后,"穆昆达"敲"神鼓",十几位猎装青年吹起鹿哨。众人洒酒祭火。上午9时,"穆昆达"(族长)在膘悍的猎手拥簇下走上祭坛,手持桦皮碗,以柳蒿枝洒酒祭祀天、地,颂唱祭文(鄂伦春语)。上千名鄂伦春族男女老幼都带着虔诚的面容朝向祭坛左手持桦皮碗、右手拿柳蒿枝毕恭毕敬的跟"穆昆达"一道洒酒祭天,颂唱祭

  • 走进鄂伦春篝火节 揭秘篝火节的的来历与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来历,习俗,篝火,篝火节

    篝火节是东北鄂伦春族的传统习俗,也是他们最为重视的一个节目之一,在篝火节这一天里,鄂伦春族会对火进行祭拜,表示对火的尊敬。然后他们就会围坐在篝火边,聊天喝酒。接下来就详细介绍下篝火节吧。鄂伦春人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苍茫林海之中,以狩猎为生,与火结下不解之缘。火可以取暖、照明、煮食,也可以使人遭灾,鄂伦

  • 锡伯族的节日抹黑节有什么特色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锡伯族,抹黑节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是“抹黑节”,是锡伯族庆祝抹黑节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起的特别早,把晚间准备的抹黑布(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抹到别人脸上,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个节日的习俗。大家你追我赶的上街往脸上抹黑,相互观望,笑声不止,十分有趣。也有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的;有的早上还未来

  • 锡伯族抹黑节是怎么来的?详解抹黑节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锡伯族,抹黑节

    抹黑节,是锡伯族的节日,主要是为了确保小麦的丰收,保佑百姓平安,那么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的清晨,“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讲讲这个节日的传说,快来一起看看吧。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头一个老太太。这老两口淳朴勤快,心地

  • 锡伯族抹黑节的习俗有哪些 哪些民族过抹黑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锡伯族民俗节日,抹黑节

    抹黑节是锡伯族的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的清晨,这种有趣的节日便开始了。据传说,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之神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以确保小麦的丰收,保佑百姓平安。所以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晚间准备好的抹黑布(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大家你追我赶地上街相互

  • 火把节又称星回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彝族/白族/拉祜族同名称却不同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火把节,习俗

    如果问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很多人都会说是彝族火把节,但实际上并不是只有彝族才有火把节。火把节是中国多个少数民族都有的古老节日,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说,虽然每个民族的传说不同,但是各民族火把节的时间大致相同,而它还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叫“星回节”。一、火把节是多个民族共同的古老节日你

  • 什么时候开始,人类开始对火有了崇敬,并且沿袭了火把节这种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不同民族的火把节的时间和传说都不一样,但是火把节的来历都差不多,都跟对火的自然崇拜有直接的关系。最开始火基本就是用来照明和烧东西用的,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类开始对火有了崇敬,并且沿袭了这种文化。彝族火把节的来历彝族火把节一般都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