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道教: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

道教: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08 更新时间:2023/12/21 6:59:49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全国现有住观道士3万人。宫观是道教徒活动的场所,全国现登记开放的宫观有2千余座。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在古中国传统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老子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

现在学术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境界经典非修真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国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五种,服食仙药,外丹等,炼气与导引,内丹修炼,并借由道教科仪与本身法术修为等仪式来功德成仙,见后来的神仙多为内丹修炼和功德成神者与道术的修练者。

标签: 道教佛教

更多文章

  • 揭秘:强盛的徐国是怎么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徐国,周朝

    徐国作为古代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部族方国,在史料中可以查到它很多饿别名,如:“徐方”、“徐戎”、“徐夷”、“徐土”,都指的是徐国。我计算了一下它存在,差不多前后约有六七百年的历史。徐族是古代东方大族之一,历史上的徐人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曾钿造了可与中原华夏齐美的“青锔文化”。徐族原为羸姓(怎么看来,很

  • 第一次印巴战争的结果如何 中间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印度,巴基斯坦,第一次印巴战争

    突袭鏖战1948年3月17日清晨,印军发动了新一轮进攻,以第7坦克旅开道,从查谟地区向西北的唐格尔巴在克什米尔西南的争夺战。翌日,印军占领了查谟西南重镇唐格尔,解除了巴基斯坦武装对查谟最直接的威胁。4月,印军又从诺歇拉向拉乔里进攻,以解拉乔里之围。拉乔里是位于德维河上的一个军事重镇,在其南郊的德维河

  • 第一次印巴战争简介 是什么原因导致两者之间引发争端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印度,巴基斯坦,第一次印巴战争

    第一次印巴战争是印度、巴基斯坦双方关于克什米尔地区分治问题而引发的战争。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时,蒙巴顿方案规定让克什米尔人自由选择归并印、巴一方或宣布独立。印度利用其分治时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该地区归属印度。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第一次战争。印

  • 第一次印巴战争为什么会为第二次印巴战争埋下隐患 难道两国的问题没有解决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印度,巴基斯坦,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7年10月27日,1个锡克营的印度士兵在斯利那加机场着陆与斯利那加城郊的穆斯林武装人员发生激战。同时印度的精锐部队第一百六十一旅也迅速进人克什米尔南部地区。巴基斯坦政府立即号召穆斯林在克什米尔展开反对印度的"圣战"。巴基斯坦的穆斯林迅速组成民军,从北、西和西南分三路进人克什米尔。在1947年年

  • 锡克教:15世纪末由那纳克创立于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锡克教,佛教

    锡克教于15世纪末由那纳克创立于印度西北部旁遮普地区。它是在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交流中萌芽的,由于印度教虔诚派运动的开展,后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宗教。锡克”是梵文Sikha的音译,原意为门徒。锡克教奉行祖师崇拜制,视祖师为神的使者,其信徒自称是祖师的门徒。锡克教徒非常尊重本教的首领和上师

  • 春秋时期晋国假虞伐虢中的虞国和虢国是哪两个国家?具体位置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虢国,虞国

    周朝初期四大公爵国虢国、虞国、宋国、州国之一,其中宋国是商朝后裔,州国是夏朝后裔,这两国只是为了体现周朝分封的公平性而得到公爵之位。而虢国和虞国,是姬姓诸侯,他们的开国之君都是周武王的叔父,这两国才是周武王最倚重的诸侯。虢国初封在关中西部,负责看守西周关中西大门,而虞国在关中东部,负责看守关中东大门

  • 揭秘:实力强大的智氏为什么没有统一晋国?(晋国智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智氏,周朝,晋国智氏

    在春秋时期,晋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在春秋五霸中名列前茅,被称为中原霸主,但是即使再强大的国家,也必须要有一个英明的君主和合理的制度,由于各种原因,强大的晋国在春秋末期衰落了,连年的内乱导致晋国空虚,君主权利下降,最后沦落到被分裂的地步。那么,晋国为什么一步步走向衰落了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卿大

  • 晋国六卿之一:智氏的历史渊源(晋国智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智氏,周朝,晋国智氏

    智氏起源于东周时期,曾是晋国六卿之一,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华夏望族,得姓始祖是晋国次卿智庄子。春秋时期,晋国相国荀息之孙荀首,食采于智邑(今山西永济市),史称智庄子,是为智氏始祖。智氏连续七代立身晋国政坛,到智襄子执政时,智氏远强于韩、赵、魏三卿,成为晋国乃至周王朝最具权势的大夫家族,在晋阳之战中,智氏

  • 晋国智氏和中行氏本出一家,为何后来却“窝里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行氏,春秋,晋国智氏

    “晋国六卿”(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魏氏、赵氏)中有两家其实是从一家分出来的,那就是中行氏和智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叫原黯。原黯是晋武公时候的大夫,因为灭荀国有功被封于荀地,其后改为荀氏。荀氏在晋国发展得很好,原黯的孙子荀林父后来任中军将(正卿),开辟了中行氏一脉;荀林父的弟弟荀首后来任中军

  • 高楼寨之战的背景如何?起义军为什么对清政府地方官吏极其痛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高楼寨之战,清朝

    高楼寨之战发生于1865年四月,当时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与僧格林沁部展开了一场十分激烈的伏击战。高楼寨之战背景十分复杂,早在1852年11月,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各地捻军都纷纷宣起起义的浪潮。几年之后1855年秋季,豫皖边境的捻军首领最先在毫州的淮河汇集,推荐张乐行为盟主,正式建立了五旗军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