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为何看不起诗杰王勃?王勃是个怎样的人?

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为何看不起诗杰王勃?王勃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370 更新时间:2023/12/8 7:40:42

王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初唐四杰是指唐朝初年的四个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个人最初都是以写文章,譬如骈文和赋写得好而闻名天下的,后来又把他们的诗歌也加入到了评选之中。

这个骈文就是指以四字句、六字句的句子工整对仗的写文章,譬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骈文的典范,你看它的句子都是很工整对仗的,有一种形式美。四个人在唐朝初年都很出名,人一出名,旁观的好事者自然想要给他们排一个名次。

《新唐书》记载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 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这四个人都因为写文章写得好,所以大家就给他们议定了一个名次,最后大家辩论一番后,得出一个“王杨卢骆”的结果。王勃排在了第一名,杨炯排在第二,卢照邻第三,骆宾王第四。

于是这就有了杨炯说的那句“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意思很惭愧排在卢照邻的前面,但排在王勃后面就很耻辱了,而且不仅杨炯这么认为,有些旁观者也认可杨炯的这个说法。

为什么杨炯会这么说呢?

这里面有一点文人相轻的意思,但并不是全部,大家知道自古以来文人和争奇斗艳的女人也是差不多的,瞧不起这个看不上那个,觉得自己才是天下最有才华最有美貌的人。

杨炯之所以看不起王勃,除了文学上的轻蔑以外,还有就是不喜欢王勃这个人,而对卢照邻比较欣赏。杨炯曾经评价卢照邻说他是“人间才杰”,至于杨炯说的是不是这么回事暂且不管它,但这种高度评价足见他对卢照邻的欣赏。

对于王勃,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评价说“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意思就是说王勃很聪明,学识很丰富,仅此而已,这和他对卢照邻的评价比起来,立刻就显得高下立判了。

《新唐书》里探讨了这个原因说:

它日,崔融与张说评勃等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

说曰:“不然。盈川文如县河,酌之不竭,优于卢而不减王。耻居后,信然;愧在前,谦也。”

说的是崔融和张说聊天,崔融觉得王勃的文章宏大豪放,一般人比不上他,只有杨炯和卢照邻可以一较高下。张说却觉得杨炯的文采就像大河一样取之不绝,只好过卢照邻,也不逊色于王勃,他自己说惭愧于排在卢照邻前面是谦虚,羞耻于排在王勃后面倒是真的。

这里的“盈川”就是指杨炯,他当年在盈川县(浙江衢州)当过县令,所以又叫他“杨盈川”,就像刘备当豫州牧的时候,大家都叫他刘豫州一样。

为什么大家会认为杨炯要胜于王勃呢?

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不同的创作风格导致的,这个张说后来又在散文《赠太尉裴公神道碑》中写道:

在选曹见骆宾王、卢照邻、王勃、杨炯,评曰:炯虽有才名,不过令长,其馀华而不实,鲜克令终。

这个张说也是唐代的一个文学家,还当过宰相,他在那时候地位很高,有点作协主席的意思,他死后唐玄宗给他谥号“文贞”,这个不得了,可是历代文人所能达到的最高荣誉。这个“文贞”就是“文正”,后来因为避讳宋仁宗的名字赵祯,所以改为“文正”。

比较出名的像范仲淹,大家都称他为“范文正公”,所以张说的评价还是比较靠谱的。在他看来,杨炯有持续创作的能力,其它人都是华而不实。

这里的“华而不实”倒并不是说其它人没有才华,而是另有所指,这个华就是指华美辞藻堆砌起来的文章,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美文,文字倒是很美,但是很空洞,没有什么价值。

明代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评判说:

然析而论之,王与卢、骆绮靡者尚多,杨篇什虽寡,而绮靡者少,短篇则尽成律矣。

这个“绮靡”就是指艳丽浮华的意思,除了杨炯,其它人的文章都比较浮华,这可能因为其他三人更加偏向于浪漫主义,而杨炯偏向于现实主义的原因。像文学造诣同样很出色的M主席也曾经评价王勃说:这个人高才博学,为文光昌流丽。

可见这是历代文人都达成的一种共识。

这就是杨炯因为创作风格的不同看不上王勃的原因,就像韩寒看不上郭敬明一样,读过郭敬明小说的同学都知道,郭敬明的文学偏浪漫感性,韩寒的文风较为现实理智。除了文风浮华以外,王勃这个人的性格也比较浮躁。

标签: 王勃唐朝诗杰

更多文章

  • 野史揭秘:“诗杰”王勃为何惊悸过度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勃,诗杰

    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已经知道了王勃这一个历史人物,那么,王勃是哪个朝代的人呢?唐朝是我国的一个鼎盛时期,而在唐宋时期,我国的诗词可以说发展到了一个巅峰。在我国的唐朝时期,出现了数不胜数的著名诗人,而王勃就是其中一个。网络配图王勃出生于公元650年,而唐朝在618年才开始建立。所以,王勃所在的朝代是初唐

  • 李白他的名字由来有何故事?揭秘青莲居士名字背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白,唐朝,青莲居士

    在历史长河中,李白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近酒,

  • 揭秘青莲居士李白的家族来历,他到底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白,唐朝,青莲居士

    在历史长河中,李白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李白曾经给唐太宗的曾孙吴王李祗写过三首诗,名为《寄上吴王三首》,毫无愧祚地自称“小子忝枝叶,亦攀丹桂丛”,意思是他也是当今皇帝老李家这颗大树上的枝杈,与那些金枝玉叶是同气连枝。据说吴王并没有异议,默认

  • 李白为何叫青莲居士?揭秘“青莲居士”的由来及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白,唐朝,青莲居士

    在历史长河中,李白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李白祖先谪居西域碎叶,起因为触犯“十恶之条”,被迫背井离乡,前往不毛之地,在边疆困顿数十年;后来遭遇碎叶被困,武周去世,中宗复位,于是李白家族趁乱回归,却又被安置到偏远的川蜀,瘴气肆虐,道途险阻,其中

  • 李白是怎么赞美杨贵妃的?《清平调》一点也不清平!(青莲居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李白,杨贵妃,青莲居士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清平调》鉴赏,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诗人都是浪漫的,对着美景、美人总是文思如泉涌,因此,在古代文人笔下,有许多描述美人的诗词流传了下来,从《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些诗句都尽可能的告诉世人这如花

  • “环肥燕瘦”中说的”环肥“,历史上的杨玉环真的很胖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玉环,唐朝,环肥燕瘦

    在历史长河中,杨玉环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提到唐朝很多人都会想到贵妃杨玉环,而唐朝以肥为美这也是大家公认的。“环肥燕瘦”这一成语说的正是杨玉环的肥美,再一次说明了杨贵妃也是很肥的,也更加坚定地认为唐朝的人以胖为美。但是唐朝的杨贵妃究竟有多胖

  • 环肥燕瘦指的是谁和谁?揭秘成语环肥燕瘦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环肥燕瘦,杨玉环,赵飞燕

    环肥燕瘦主要是指的两个人,非别是西汉赵飞燕和唐朝杨玉环。环肥燕瘦一词出自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其体态轻盈,身姿曼妙,起舞翩翩犹如燕子自如。相传成帝带着飞燕一同泛舟赏景。飞燕穿着南越所贡云英紫裙、碧琼轻绡

  • 赵飞燕和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为“环肥燕瘦” 那么赵飞燕到底有多瘦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飞燕,杨玉环,环肥燕瘦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飞燕体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中国历史上,赵飞燕肯定不是最瘦的人,但可能是最瘦的美人。赵飞燕和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为“环肥燕瘦”,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那么,赵飞燕到底有多瘦?体重多少?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今天喜哥根据班固的《汉书》以及现在的科学数据和审美标

  • 正史中的诸葛亮是一个神机妙算之人吗 最后算到了三分天下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三分天下

    诸葛亮最后为什么算到三分天下,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诸葛亮在罗贯中的笔下几乎就是一个神算子,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算计,不管是天下的局势还是天气气候都好像了如指掌的样子。但是在正史里的诸葛亮真的也是神机妙算么?其实诸葛亮的却是有一定的预见性的,这也是诸葛亮最大的长处

  • 刘备作为三分天下的霸主之一 他有没有统一天下的机会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三国,三分天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统一天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相信看过三国的人都有这么一种感慨,20岁的人最为崇拜曹操,为人有能力,杀伐果断,十分霸气。30岁的人羡慕孙权,因为他是富二代,父兄留下的江东遗产不要太大。不过到了40岁的时候,估计很多人都十分羡慕刘备了,因为几乎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