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拜上帝教为什么会在广西兴起?原因是什么(拜上帝会)

拜上帝教为什么会在广西兴起?原因是什么(拜上帝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518 更新时间:2023/12/22 22:10:42

拜上帝教的创始人洪秀全冯云山都是广东人,但这两位郁郁不得志的落魄书生,却率先在广西打出一片天。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是广西?为什么一群中国人,打着西方宗教旗号,竟能聚拢大批教众与清廷争夺江山?

教科书一般总结为:阶级矛盾;外国侵略;自然灾害。

这个适合所有晚清起义的答案自然不能说错,但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西方基督教在广西的同步传播!

众所周知,自康熙尤其是雍正施全面禁教以后,基督教无时无刻不想重返中国市场。因此,当中国大门被强行打开,传教士逐步获得传教权力后,他们便迫不及待地涌各地,建教堂、办学校、设医院、搞慈善,恨不能让上帝福音一夜间传遍华夏大地。

除了亲自传教外,西方传教士还发明了一种新式的传教方法,即训练华人教徒向中国人传教,藉此消除种族之间的陌生感。最著名者,即为德国传教士郭士立于1844年在香港创办的福汉会。

郭士立,也叫郭实腊,在华时间长达20多年,是近代史上十分著名的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影响很大。他认为,要将福音传遍中国,“只能由中国人自己劝导”。

福汉会,顾名思义,“欲汉人信道得福”。该会创办时,只有会员21人,只有郭士立和罗孝全两个外国人。罗孝全,就是后来在广州给洪秀全讲述基督教义的那位。

说白了,福汉会并非传统的教堂,而是华人牧师的训练中心。经过简单培训,皈依基督教的华人,即可奔赴内地开展布道工作。该会发展迅速,短短几年间,会员数量已达几千人,在中国各地建立起传道分站。

广西,恰恰是福汉会极为看重的地方,至1846年,已设有桂林、柳州、梧州、桂平、南宁、太平等六个分站。

有关史料显示,在洪秀全、冯云山从广东转到广西进行拜上帝教的宣传后,许多福汉会会员纷纷加入拜上帝教,对早期的太平天国产生重要影响。

英国军舰神使号舰长费旭班曾回忆说,他和很多太平军谈过话,这些太平军说曾在香港上过学,并说首领罗大纲也是福汉会会员。

《太平军及其补救之道》一中,则记载一位前太平军在上海访问麦都思时说过的话:“我们经常出入他(郭士立)的家,听他谈话;而且在广西有很多拜耶稣的人准备加入他们(太平军)里面。”

后来,额尔金率领英国舰队沿长江上溯时,他曾在报告中说,郭士立在叛乱者中深负盛名。他的翻译则这样记载:

“在芜湖时,我从他们中的一些人得知,他们把开始学习教义归因于已故的郭士立博士,这一事实我以前从未听说过。但我认为,这位精力极为旺盛的人通过他当地的福汉会的帮助,在建立拜上帝会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非常可能的。”

其实,洪秀全后来到广州读到的《新约》,就是郭士立翻译的。也有外国人说:“大概冯云山于1848年曾访问郭士立于香港,且有可能受其洗礼。”但现存福汉会文件中,有一份曾接受郭士立洗礼的名单,上面并没有冯云山的名字。

应该可以肯定,福汉会与拜上帝教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洪秀全、冯云山的很多基督教知识也确实来自于郭士立,而拜上帝教之所以能在广西打开局面,同样与福汉会在广西所做的工作分不开。

标签: 拜上帝教清朝拜上帝会

更多文章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人物 英国发明家詹姆斯·瓦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工业革命,发明家,蒸汽机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1736年1月19日 — 1819年8月25日)英国发明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后人为了纪

  • 工业革命时期伦敦的雾霾才叫狠,雾都名不虚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伦敦,雾都,工业革命

    伦敦被称为雾都,这名字的由来固然与其温带海洋性气候,多雨雾的特点有关,但也和工业革命后伦敦密集的工厂,不断排出的烟雾分不开。加之历史上伦敦人多以煤炭为日常燃料。多种原因相结合成就了伦敦雾都的名声,也使得伦敦雾(LondonFog)远近驰名。其中最出名的当属1952伦敦雾事件。1952年12月5日-9

  • 大恶臭时期的伦敦你知道吗?工业革命的副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伦敦大恶臭,工业革命

    1858年是伦敦的“大恶臭”(the Great Stink)时期,工业发展让许多人涌进城市,但是住的地方却不够。工人们不得不挤在通风情况极差的小住所里,空气中混杂着食物、体味和屎尿的味道。富人家里有马桶,但穷人只能将污物倒进粪坑。那时候,伦敦的粪坑总共有20万个。一到晚上,清厕工就会去清理这些粪坑

  • 1832年议会改革为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宪章运动埋下了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英国,议会改革

    激进派运动的重新高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经济出现危机:市场萎缩,企业倒闭,失业剧增,政府债台高筑。为了偿付国债,转嫁危机,执政的托利党政府取消了所得税,肆意增加间接税,同时,为了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议会于1815年颁布《谷物法》,规定进口小麦价格每夸特不得低于80先令,《谷物法》的颁布标志着土地贵

  • 自由托利派的让步 对议会改革做出了什么样的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英国,乔治三世,议会改革

    在19世纪最初二十年,英国国王仍是乔治三世,但因长期癫痫,由其长子摄政。1820年,乔治三世死了,摄政王即位,称乔治四世(1820-1830)。乔治三世和乔治四世,依靠托利党进行统治。从1812年起,利物浦勋爵的托利党内阁长期执政。这内阁有大法官艾尔顿勋爵兼上议院领袖,外交大臣卡色瑞兼下议院领袖,内

  • 英国1832年和1867年两次议会改革比较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英国两次议会改革

    英国十九世纪的议会改革一共进行了三次,这三次的议会改革分别是1832年议会改革、1867年议会改革和1884年议会改革,这三次议会改革是渐进式的改革,是明智的旧势力向新势力妥协的产物,也是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渐的掌握国家政权对国家政治进行改良的行动。先就做一下英国1832年和1867年两次议会改革比较。

  • 廖姓是怎么来的?是因为古廖国吗(蓼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蓼国,春秋战国

    廖姓,是中华民族常见姓氏之一,中国姓氏(百家姓)排行第66位的大姓,廖姓也是中国台湾地区第18大姓,就是俗称的清廖。廖姓人口约有490万左右,约占全中华汉族人口的0.37%。廖姓源流较多,一是出自己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以国名为氏;二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三是出自偃

  • 太子洗马难道真的是给太子洗马吗,看完这个你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官职,解密,太子洗马

    晚清重臣张之洞于光绪五年补授詹事府左春坊中允,转司经局洗马。没有到,有人留言,指出大错特错,反问这样一位探花出身的大官怎会被安排去司经局洗马呢?人才难得,却被大材小用。一石落水,没有惊起千重浪,却引来了不少围观者。有人说,不是洗马而是冼马。有人说,孙悟空做了弼马温,太子有了洗马官……我只好在下面标注

  • 中国的农民起义为什么会那么惨烈?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农民起义,秦朝

    在历史上,中国的农民起义在世界范围内可谓是独树一帜,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破坏力极强。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史上,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贯穿于其始终。其中,更是发生了几次 导致改朝换代的大起义,如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赤眉起义、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元末农民战争、明末农民战争、白莲教起义、太平天

  • 西方历史上有农民起义吗?为什么很少听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农民起义,秦朝

    国家的体质,决定了朝代被更替的形式。西方历史上,也有不少农民起义,只不过他们失败的结局,注定不会被历史所重视。在欧洲,各个国家都是城邦体质的,因此国家的人数就决定了欧洲的农民起义的规模不会很大,统治阶级只要有足够的财富,完全可以借用别国的军队,对自己的人民进行残酷镇压。西欧各国从15世纪始,也爆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