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恶臭时期的伦敦你知道吗?工业革命的副作用

大恶臭时期的伦敦你知道吗?工业革命的副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62 更新时间:2023/12/22 23:29:13

1858年是伦敦的“大恶臭”(the Great

Stink)时期,工业发展让许多人涌进城市,但是住的地方却不够。工人们不得不挤在通情况极差的住所里,空气中混杂食物、体味屎尿的味道。

富人家里有桶,但穷人只能将污物倒进粪坑。那时候,伦敦的粪坑总共有20万个。一到,清厕工就会去清理这些粪坑。可是他们的清理速度完全赶不上人们的泄速度。到了天,排泄物在阳的“烹调”下散发出更可怕的味道。

更糟糕的是,有些粪坑是建在地底下的。里面的排泄物被土壤吸收后,甚至渗入了所有伦敦人的水源——泰晤士河。

假如在人口稀少的情况下,粪便是有足够的时间自行分解的。但在拥挤的城市里,问题就大了。要清理这些垃圾,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财力。

当时流行的霍乱可能跟泰晤士河的污染脱不了干系。不过,最令人无法忽视的问题还是那股恶臭。不论穷人还是富人,没人能够逃脱它的魔爪,甚至连国会也想不出解决办法。有传言称,为了遮掩气味,国会不得不用漂白粉兑水泡窗帘(不过这并没有什么用)。

这股恶臭不仅讨厌,还有害健康。粪便分解后会产生沼气,其中就含有硫氢等有毒气体,吸入这些气体会导致眼睛和喉咙灼伤、咳嗽、呼吸困难、肺部积水等。期暴露于臭气之中还会导致失忆、嗜睡和头晕,甚至是死亡。

“伦敦大恶臭”实在令人无法忍受,于是国会最终决定通过一项法案,在全市建立新的排水系统,规定期限只有18天。不过,这项由伦敦都市工作委员会首席工程师Joseph

Bazalgette设计的拜占庭式豪华污水处理工程最终还是花了几年才完成。

标签: 伦敦大恶臭工业革命

更多文章

  • 1832年议会改革为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宪章运动埋下了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英国,议会改革

    激进派运动的重新高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经济出现危机:市场萎缩,企业倒闭,失业剧增,政府债台高筑。为了偿付国债,转嫁危机,执政的托利党政府取消了所得税,肆意增加间接税,同时,为了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议会于1815年颁布《谷物法》,规定进口小麦价格每夸特不得低于80先令,《谷物法》的颁布标志着土地贵

  • 自由托利派的让步 对议会改革做出了什么样的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英国,乔治三世,议会改革

    在19世纪最初二十年,英国国王仍是乔治三世,但因长期癫痫,由其长子摄政。1820年,乔治三世死了,摄政王即位,称乔治四世(1820-1830)。乔治三世和乔治四世,依靠托利党进行统治。从1812年起,利物浦勋爵的托利党内阁长期执政。这内阁有大法官艾尔顿勋爵兼上议院领袖,外交大臣卡色瑞兼下议院领袖,内

  • 英国1832年和1867年两次议会改革比较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英国两次议会改革

    英国十九世纪的议会改革一共进行了三次,这三次的议会改革分别是1832年议会改革、1867年议会改革和1884年议会改革,这三次议会改革是渐进式的改革,是明智的旧势力向新势力妥协的产物,也是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渐的掌握国家政权对国家政治进行改良的行动。先就做一下英国1832年和1867年两次议会改革比较。

  • 廖姓是怎么来的?是因为古廖国吗(蓼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蓼国,春秋战国

    廖姓,是中华民族常见姓氏之一,中国姓氏(百家姓)排行第66位的大姓,廖姓也是中国台湾地区第18大姓,就是俗称的清廖。廖姓人口约有490万左右,约占全中华汉族人口的0.37%。廖姓源流较多,一是出自己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以国名为氏;二是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子伯廖之后裔,以封邑名为氏;三是出自偃

  • 太子洗马难道真的是给太子洗马吗,看完这个你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官职,解密,太子洗马

    晚清重臣张之洞于光绪五年补授詹事府左春坊中允,转司经局洗马。没有到,有人留言,指出大错特错,反问这样一位探花出身的大官怎会被安排去司经局洗马呢?人才难得,却被大材小用。一石落水,没有惊起千重浪,却引来了不少围观者。有人说,不是洗马而是冼马。有人说,孙悟空做了弼马温,太子有了洗马官……我只好在下面标注

  • 中国的农民起义为什么会那么惨烈?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农民起义,秦朝

    在历史上,中国的农民起义在世界范围内可谓是独树一帜,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破坏力极强。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史上,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贯穿于其始终。其中,更是发生了几次 导致改朝换代的大起义,如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赤眉起义、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元末农民战争、明末农民战争、白莲教起义、太平天

  • 西方历史上有农民起义吗?为什么很少听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农民起义,秦朝

    国家的体质,决定了朝代被更替的形式。西方历史上,也有不少农民起义,只不过他们失败的结局,注定不会被历史所重视。在欧洲,各个国家都是城邦体质的,因此国家的人数就决定了欧洲的农民起义的规模不会很大,统治阶级只要有足够的财富,完全可以借用别国的军队,对自己的人民进行残酷镇压。西欧各国从15世纪始,也爆发过

  • 赖国的起源是什么?赖国的先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赖国,周朝

    赖国是炎帝后裔所建的国家。这种说法起源较早,一般认为在魏晋时就已经出现。如在西晋人皇甫谧所撰的《帝王世纪》中,就认为湖北随州一带的赖(厉)国与炎帝神农氏有关,说「神农氏起于列山,谓列山氏,今随厉乡是也」。至唐代,李泰撰括地志,也赞同这一说法,认为这一赖国以境内的厉山而得名,其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

  • 赖国的具体位置究竟是哪里?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赖国,周朝

    赖字在古代的读音与厉字相通,根据古汉语同音通假的规则,常常与厉字混淆在一起,赖国也因此被称为厉国。如在《春秋三传》中,同样记载昭公四年楚灭赖国一件事,【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榇从之,造于中军。王问诸椒(伍)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榇。“王从之。迁赖于鄢

  • 鄣国的国名是怎么来的?是因为鄣地的人擅长刻字或雕刻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鄣国,周朝

    鄣国分为任姓鄣国和姜姓鄣国两个时期。任姓鄣国商朝时已经存在,根据古籍记载,传说黄帝有子二十五,得姓者十二,任姓为其一,任姓后裔所建封国较多,鄣国是其中之一。鄣国范围在今山东东平县一带,大汶河北岸。武王灭商后,鄣国因为地处东夷,又没有参与任何反叛,因此得以保全,故西周之初,任姓鄣国依然存在。当时东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