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鄣国的国名是怎么来的?是因为鄣地的人擅长刻字或雕刻吗

鄣国的国名是怎么来的?是因为鄣地的人擅长刻字或雕刻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97 更新时间:2024/1/25 8:48:18

鄣国分为任姓鄣国和姜姓鄣国两个时期。

任姓鄣国商朝时已经存在,根据古籍记载,传说黄帝有子二十五,得姓者十二,任姓为其一,任姓后裔所建封国较多,鄣国是其中之一。鄣国范围在今山东东平县一带,大汶河北岸。

灭商后,鄣国因为地处东夷,又没有参与任何反叛,因此得以保全,故西周之初,任姓鄣国依然存在。当时东夷地区以古纪国为最大,鄣国便审时度势,投靠纪国,不过,后来随着齐、鲁两国等西周诸侯大国的加入,东夷地区的方国割据势力大换血,与当时颇为强大的纪国形成了对立。因鄣国为纪国附属国,但又与纪国(见纪国篇)相隔太远。鄣国选择死心踏地跟着纪国其实也是个决策大失误。当时齐太公受封齐地,初来乍到也曾遭遇当地“老大哥”的骚扰,比如莱国曾攻击齐国,使齐国差险丢了营丘,为此姜太公作了一系列措施,并决定先收服周边一些小国,用来巩固国力。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章,即鄣国之后也。姜姓,齐太公支孙封于章,为齐附庸之国。”从记载可以看出,任姓鄣国是被齐国所灭,后来分封给了姜太公的支孙,成为齐的子国。由于鄣国与纪国相隔太远,纪国远水救不了近火,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附属国成为齐国囊中物。

任姓鄣国亡国后,一部分鄣人逃奔到了纪国,以鄣人的身份世代留在了纪国。之后,齐国与纪国开始了长达几个世纪的纠缠。等纪国被齐国吞并后,纪人与原来的鄣人一起南下,到今江苏赣榆东北的纪鄣城定居。

关于“鄣”字来历,“鄣”为“章”加邑的合成,来源于地名,“章”的金字,看上去就像一把带木柄的刻刀,可以联想到早期人们用刀刻字或刻图的情景,正因为有这么一层意义在里面,故而“章”字后来引申为“印章”之意。估计古代鄣地的人擅长刻字或雕刻,故以“章”加邑创造了“鄣”字,成了一座城池的名字。

鄣国成为姜姓封国后,躲在齐国的羽翼下,倒也无忧无虑,正因为过惯了这种受人庇护的日子,鄣国历代国君不思进取,传了几世,鄣国还是那么丁点国力。直到春秋初期,霸主齐桓公横空出世,原本对鄣国来说是好事,从此更可抱着齐大腿过安稳日子。但是偏偏倒霉的是,齐桓公要想称霸中原,号令天下,鄣国的地缘位置对他的称霸之路形成了阻碍,在这样的形势下,鄣国、包括附近的遂国、谭国等一纵小国相继被齐国吞并。《左传·庄公三十年》记载“秋七月,齐人降鄣。”说得是公元前664年秋天,齐军攻入鄣国,鄣国投降。战国时鄣国故地成了齐国无盐邑的一个重镇。

姜姓鄣国至第一任国君鄣穆公立国始,至公元前664年亡国,共经历了约三百余年。居说鄣国被齐国灭国后,鄣人以姜姓为耻,纷纷改姓,并去邑为章,形成章姓。现在的章姓主要出自姜姓和任姓两支,章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四十位。

标签: 鄣国周朝

更多文章

  • 沃尔波政策的支持者和继承者——纽卡斯尔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英国,纽卡斯尔公爵

    托马斯·佩勒姆·霍尔斯·纽卡斯尔公爵是亨利·佩勒姆的哥哥。他是十八世纪中期英国的国务活动家和沃尔波派的辉格党人,曾两度出任首相兼首席财政大臣,实际上,他是英国历史上第四任和第六任首相。他的政治才能平庸,完全依靠辉格党家族势力和借助裙带关系,在各派矛盾中青云直上。在政治上,他并无多大建树。纵然如此,他

  • 与权钱无关的贵族:纽卡斯尔公爵有何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纽卡斯尔公爵有何权力

    20世纪初期,英国议会上院召开了一次极具有影响力的会议,商议是否通过一项方案,这项方案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英国最为激进的提案,如果这项提案通过,英国世袭贵族的特权将彻底丧失,纽卡斯尔公爵也即将成为与权钱无关的贵族。那么为何会出现这项方案,这项方案执行后,纽卡斯尔公爵还能享受什么权利?英国社会之所以会

  • 与权钱无关的贵族纽卡斯尔公爵有何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贵族纽卡斯尔公爵

    20世纪初期,英国议会上院召开了一次极具有影响力的会议,商议是否通过一项方案,这项方案被认为是20世纪以来英国最为激进的提案,如果这项提案通过,英国世袭贵族的特权将彻底丧失,纽卡斯尔公爵也即将成为与权钱无关的贵族。那么为何会出现这项方案,这项方案执行后,纽卡斯尔公爵还能享受什么权利?英国社会之所以会

  • 山东望族范阳卢氏,为什么沉寂在历史的长河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范阳卢氏,春秋

    对于“卢”这个姓氏的起源,现在主流的看法大致是:“范阳卢氏,源于姜姓,是齐太公姜尚之后,齐国后裔,因受封卢邑之后获封卢姓。”历史学家常常提到的“崔卢王谢”四大家族中的卢,便是范阳卢氏家族。范阳卢氏,在从东汉到唐朝末年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名门望族。古有:“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之称,乾隆皇帝更有诗:“自古

  • 他是闽国的皇帝,昏庸无度最后被政变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闽国,五代十国

    历史上有很多经过隐忍多年成功复仇的事迹,也就让我们在心中养成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只要是隐忍多年的人,出头之后都会取得了不起的成就。而实际上,一个人的品性早就已经注定了,如果真的是一块朽木,那不管怎么去精心打磨,都没办法让之成才。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就有这样一个人叫做王延羲,他在早年间担任同平章事

  • 历史上的闽国为何只撑了60年就没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闽国,五代十国

    福建简称闽,这个字很能说明福建的乱。把闽拆开,就是门内有蛇。你想,连门内都有蛇,福建该有多乱?这至少说明它地形复杂,当年还是蛇虫的天下,也正因如此,蛇成了福建人最早崇拜的对象,以至于连门内都供着它。所以历史上的福建人为什么大都好勇斗狠?不狠行吗?不狠早被蛇吃了!所以长期以来,这种地方肯定是很难开发的

  • 商朝为什么要打东夷?东夷到底做了什么(邢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夷,秦朝,商朝,邢国

    东夷,夏商周时期对东方部落的称呼。周朝《礼记》记载: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东夷在考古上是指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承载者。四千多年前,东夷分布在河北东部,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夏朝时期,东夷人势力强大,东夷有穷氏的部族首领后

  • 殷墟中发现商朝灭亡的真相,竟是纣王改革太超前(邢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纣王,邢国

    纣王,名帝辛,是帝乙少子。据《吕氏春秋》、《帝王世纪》记载,微子启、微仲衍与帝辛三人是同母兄弟,微子启、微仲衍出生时,他的母亲尚为妾,而被立为王后之后生帝辛。帝乙因微子启年长,想立他为嗣,太史根据礼法认为微子启是庶出,帝辛是嫡出,所以立帝辛为嗣子。帝乙逝世后,辛继位,这就是辛帝,天下都管他叫"纣",

  • 商朝为什么要多次迁都?迁都对商朝有什么影响(邢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商朝,迁都,邢国

    汤始建国至第20位商王盘庚,商朝政权经历了三度衰落,四度复兴:汤兴,至雍己而衰;太戊复兴,至河直甲复衰;祖乙振兴,至阳甲复衰;盘庚时殷道复兴。与几度兴衰相伴,汤至盘庚期间,商朝曾五次迁都。《竹书纪年》中说:仲丁迁于馰(在今河南荥阳附近),河馱甲迁于相(在今河南内黄),祖乙迁于庇(在 今山东梁山附近)

  • 中国封建王朝为什么基本上都没有超过300年?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封建王朝,秦朝

    一、封建王朝兴亡300年定理。中国朝代年序表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是周朝,867年,但到了东周,已经名存实亡了,实际统治600年。历史上,主要王朝存在200-400年左右,就算很长了:夏470年;商440年,秦15年,西汉210年,东汉200年,西晋东晋合计150年,隋40年,唐290年,北宋南宋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