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扶南国是什么时候开始衰落的?

揭秘:扶南国是什么时候开始衰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18 更新时间:2023/12/23 0:54:32

老挝是印度支那半岛上的一个内陆国家。它的北部与我国相接,东部毗连越南,南面是東埔寨,西南是泰国,缅甸是它的西邻。

古代扶南是印度支那半岛一个大国,半岛上附近很多国家多臣属扶南。当时,老过北部分成若千小国臣属于扶南,南部则是扶南属国真腊的一部分。7世纪以后,真腊推翻扶南,建立真腊国,老挝转属真腊。8世纪初,真腊分裂为南北两部,南部称为水真胜,北部称为陆真腊。陆真腊的首都在单城。根据我国史书记载考证,文单城就是现在的万象。

8世纪以后,老挝的一些小国逐渐摆脱真腊的控制,于740年建立老挝国家。当时国名叫“澜沧王国”,首都建在琅勃拉邦的南掌,所以我国史书也称老挝为“南掌”。老语“澜沦”即百万象之意,因而也称老挝为“万象之邦”。在国王范甘统治时期(13538-1383年),老挝强盛起来,范甘合并万象、川墟、占巴塞等小国,领土由奠边府的边境起,沿湄公河直到柬埔寨北部边境,西邻暹罗,东到越南占婆。老挝盛行佛教,从琅勃拉邦、万象西南到沙湾拿吉,沿湄公河岸的许多石窟、塔静和国王的陵幕,充分反映了这个时期老挝的繁盛景象和老挝人民的高度艺术成就。15世纪,越南黎利建国后,曾一一度控制老挝。到106世纪,老挝又为服罗所控制。16世纪前期,老挝迁都万象。由于内部分裂,引起缅旬的不断人使,国势趋于衰落。后来又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老挝人民具有悠久的反抗外困侵略斗争的光荣传统。

中老两国的经济和文化联系相当密切,中国出产的盐、烟草和各种纺织品,来为老挝人所喜爱;而老挝出产的各种精美木器、竹器、藤器,也为中国人民所欢迎。

柬埔寨位于印度支那半岛的西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其中高棉族占居民的绝大部分。柬埔寨,我国汉代称“扶南”。公元1世纪,扶南已由原始社会阶段逐渐过渡到阶级社会。3世纪以后,生产力发展,国家日益强盛起来。扶南接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早,国内盛行婆罗门教和佛教。5世纪初,扶南实行制度改革,用“天竺法”,婆罗门费挨成为统治阶级的核心。为了掠夺奴隶和土地,扶南不所进行扩。极盛时共版图包括整个湄公河下游地区和湄南河东岸的一部分,形成印度支那半岛上的一大强国。一度成为东南亚佛教的中心。但从6世纪以后,由于社会阶级矛盾的发展,被剥削人民日益进行反抗斗争以及统治阶级争权内讧,扶南国家开始衰落。

标签: 扶南越南扶南国

更多文章

  • 古代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王国:扶南建立于什么时候?(扶南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扶南,越南,扶南国

    扶南,是存在于古代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王国,存在时间从公元1世纪一直持续到公元7世纪末叶,在所有曾经存在过的东南亚古代王国中,扶南的国土是较为广大的,其辖境大致相当于当今柬埔寨全部国土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部一带,同时在周边地区拥有一些属国,其中较著名的是真腊。扶南是历史上第一个出现在中国

  • 扶南国出现于什么时候?历史发展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扶南国

    扶南,是存在于古代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王国,存在时间从公元1世纪一直持续到公元7世纪末叶,在所有曾经存在过的东南亚古代王国中,扶南的国土是较为广大的,其辖境大致相当于当今柬埔寨全部国土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部一带,同时在周边地区拥有一些属国,其中较著名的是真腊。扶南是历史上第一个出现在中国

  • 斯摩棱斯克战争:发生在波兰立陶宛联邦和沙俄之间的武装冲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斯摩棱斯克战争,俄国

    斯摩棱斯克战争(1632年–1634年)是一起发生在波兰立陶宛联邦和沙俄之间的武装冲突。1632年10月,沙俄为了重夺曾经是俄罗斯属地的斯摩棱斯克而发起了这场战争。虽然在这次战争里的各场小战役中,双方互有胜负,但最终俄军主力部队在1634年2月投降并签署了波尔亚诺夫卡条约。条约中俄罗斯承认波兰立陶宛

  • 唐太宗李世民的“智囊团”:十八学士有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十八学士,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 揭秘:唐太宗是如何组织成他的“智囊团”的?(十八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唐朝,十八学士

    李世民为秦王、天策上将的时候,就特别注意招揽人才,作为自己的谋士、智囊。《旧唐书·太宗纪》说:“于时(武德四年)海内渐平,太宗乃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等十有八人为学士。每更置阁下,降以温颜,与之讨论经义,或夜分而罢。”又《儒学列传》说:“给五品珍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

  • 高丽蒙古战争的详细经过是怎么样的?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高丽蒙古战争,蒙古

    起初的战争1219年,蒙古与高丽联手灭了窜入高丽的契丹反叛军队,并与高丽签订“两国约为兄弟,万事子孙无忘今日”的友好条约。1225年,蒙古帝国要求高丽向其朝贡。高丽予以回绝,蒙古使节抵达义州边境时,被高丽朝廷所害,但当时成吉思汗征西夏,并未顾及此事 。123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命撒礼塔率师攻高丽。蒙古

  • 揭秘高丽蒙古战争:一场持续了42年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丽蒙古战争

    高丽蒙古战争发生在高丽王朝与蒙古王朝元朝之间,这场战争可谓是旷日持久,从1231年一直持续到了1273年,蒙元统治者九次派遣军队去征服高丽王朝,战争的目的就是蒙元要求高丽王朝臣服于自己,而高丽王朝总是屡次违背蒙元的意旨,对蒙元的统治进行反抗,战争的最终结果是高丽王朝臣服。下面做一下高丽蒙古战争简介。

  • 五大臣出洋简介 事件的过程及背景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徐世昌,五大臣出洋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七月,清政府为了挽救危局,不得不接受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立宪”的口号,挂起“预备立宪”的招牌,特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等五大臣分赴欧美日本等东西洋各国考察宪政。背景20世纪初,经过了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王朝内外交困

  • 他是“北地三才”之一,写的一手好文章却被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地三才,南北朝

    名门之后温子升,小时候跟随名儒崔灵恩、刘澜学习,本身非常聪慧,加之勤奋好学,成年之后博览群书,能写出一手风格清婉的好文章,小有名气,与邢邵、魏收一同被称为“北地三才”,备受世人赞赏。公元516年,温子升22岁,东平王元框广招文士,想要从中选择御史。当时参加应试的有八百多人,但只有温子升、卢仲宣等二十

  • 北地三才是哪三个人?北朝时期正统的诗文作家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地三才,南北朝

    魏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模仿南朝诗文创作,虽然水平有限,难与南朝相比,但它却标志着北朝文学开始复苏,也迈开了南北文学融合的第一步。其中较著名的是温子升、邢邵、魏收。号称北地三才。温子升温子升(495-547)字鹏举,济阴冤句人【今山东菏泽】,祖籍太原(今太原)人北魏著名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