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三公九卿”的官职权利大吗?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古代“三公九卿”的官职权利大吗?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41 更新时间:2024/1/20 3:23:43

从政自古以来,似乎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古今的管制对比。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今天的务员官职,要以综合管理类职务,不涉及政法检系统,自下而有:乡镇科级、县处级、厅局级、副省级、省部级、副国级、正国级。就以今天而言正国级干部只有19人,我们平在电视看到的最多的是我们今天的“七大金刚”。在我们古代最先使用完整的官职系统也是在秦朝大一统之后——三公九卿制。

为什么要设置三公九卿制?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一个概念:皇帝有多大权力?历史剧看多了,会让人觉得皇帝的权力是无边无际的。对此,在下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句:至少在清朝以前,这种说法是错的。而还有很多人对历史一知半解,总是觉得“枪杆里出政权”——自己只要掌握了军权,就能为所欲为。军权,不是你仅仅说“掌握”这两个字,就真的能握在手里的。当皇帝,是一个很忙很累人的差事,既要处理政事,又要处理军事。有些皇帝呢,自己还有些能见人不能见人的。所有的这些事情加起来,每天给你2400个小时都不够。因此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花最少的时间,保证对国家的掌控。而这,就必然要求分权,他得把一些事情交给别人去做。在这基础上也就产生了我们最早的分权制度——三公九卿制,同时也是较为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代也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什么是三公九卿制呢?简单的说就是把权力分为几块,交给各个部门负责。比如丞负责行政权;尉负责军事权;御史大夫负责检察权,并兼任副丞相。三公之下的九卿,则负责一些具体的权力。简单说完,发展到汉朝的三公相当于今天的什么职务呢?我们找几个对比下说一下,比如最高掌权的除了皇帝就是大,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国家军委主席;往下的就是司徒,相当于国家副主席;司空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人大常委会委员;录尚书事等同于我们今天的总书记;枢密使等同于我们今天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在后续的朝代发展中,还有比较典型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换做今天是什么呢?三省中的尚书省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务院,其中的尚书令等同于我们今天的国务院总理,右仆射等同于常委副总理,左仆射等同于政治局委员副总理。三省中的中书省,中书令类同于今天的书记处常务书记;中暑侍郎同平章事可以说是今天的书记处书记+中办主任。门下省中的侍中职务放在今天的话比较像中纪委书记这个职务,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可以说是我们今天的监察部长了。

当然还有清朝和明朝很多比较有意思的官职,都可以放在今天作为对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标签: 三公九卿汉朝

更多文章

  • 三公九卿起源于什么时候?又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完善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公九卿,汉朝

    秦汉时期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秦王朝在确立 皇帝 尊号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 ,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 ,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三公 的职责分别为

  • 周朝的一个姬姓国家:巴国的建立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巴国,周朝

    巴国,周朝时期位处今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姬姓国家,子爵,国都为江州,即今重庆市江北区。始于西周时期,巴国与蜀国、楚国为世仇,被视为诸夏之一 。春秋中期一位巴王在征讨楚国的战争中俘虏了一名楚国女子而分裂出充国。战国时期疆域"其地东至鱼复(治今奉节),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及黔涪。"其疆域之辽阔

  • 晋国韩氏的存在感很低,却成了最后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晋国韩氏,春秋

    《晋国卿位之争》第10篇,在晋国的世卿家族中,韩氏属於存在感最低的家族。韩氏源於晋公室别支,曲沃桓叔的庶子万,获封於韩原,其后世子孙便以韩为氏。韩氏虽也属於桓、庄之族(晋献公曾祖、祖父一系的支脉),但由于亲昵於晋公室。故在晋献公尽诛桓、庄之族时,没有受到波及。韩万生赇伯,赇伯生韩简。韩简为晋惠公时期

  • 几千年前管仲的一席话 揭开了重农抑商的原委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农民,商人,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几乎是中国所有王朝的国策,不论是怎么时代,保护农民耕地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如何让农民安心种地,如何让农民通过种地便能养活一家,这就是古代君王最重要的工作,李世民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国家的根本就是农民,因为人人都需要吃饭,只有吃饱了才能继续生活,才不会生事,老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里莫慌

  • 重农抑商中为什么古代王朝都要抑商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朝,重农抑商

    中国古代的文明是典型的农业文明,在农业文明社会里,对于职业的高低贵贱的排名就主要看这种职业能否进行生产,有没有劳动技能,逐渐的,中国古代就有“士农工商”这个说法了。不过这毕竟是笼统着来说,历朝历代对于工作级别划分都是不同的,总的来说,下九流应该是这些工作,“一戏子,二推,三王八,四龟,五剃头,六擦背

  • 古代重农抑商得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秦朝,重农抑商

    很多人认为古代的制度都是落后的,和现在的没法比。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拿郡县制来说,从秦朝到现在还一直在被延用着,那些动不动就说“封建糟粕”的人,是对历史缺乏了解。今天笔者要说的是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其实这也是利民的一个政策。重农,立国之本,没饭吃就要有动乱无论什么时候,农业都是立国的根本。最通俗的

  • 为什么传统骑兵打不过近代骑兵?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骑兵,商朝

    “八里桥成了这一天最动人的一幕。早晨还斗志昂扬的那些清军骑兵,现在都已消失得无踪影了……”英法联军总司令夏尔·蒙托邦的洋洋得意不是没有理由,1860 年 9 月 21 日,他指挥的英法联军以 8000 之众打垮了拥有上万蒙满骑兵的清军主力,代价是阵亡 5 人,受伤 47 人。虽然联军炮兵在八里桥之战

  • 北周灭北齐之战中罪魁祸首是谁 他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周,北齐,北周灭北齐之战

    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分别为高欢和宇文泰两位权臣掌权,两人都为了富强东魏和西魏而进行各项改革,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北齐和北周奠定坚实的基础。事实上,北齐和北周先后建立之后,北齐的国力一直凌驾于北周之上,尽管不是一边倒,但北齐总比北周强一点,这跟北齐继承了北魏的大部分,还有北齐占据中原富庶地区密不可分

  • 北周灭北齐之战:北齐是怎么灭亡的 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北朝,北魏,北周灭北齐之战

    北魏末期由于内部整的争权夺利,使得北魏皇室对于国家的控制下降,皇帝在快速的更换中,于是为了活命的孝武帝元修逃向了控制着关中地区的权臣宇文泰,而掌握朝中大权的权臣高欢则是另立了一个皇帝,使得北魏就此分裂为了东魏和西魏。此时北魏皇族元氏大权已经旁落,还怎么可能指望那些权臣自己交出来呢?于是就在当年年底宇

  • 北周灭北齐之战:历史上的北齐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周,北齐,南北朝,北周灭北齐之战

    北齐(公元550年—57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的北方王朝之一,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国号大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史称后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共六帝。577年被宿敌北周消灭,享国二十八年。北周灭北齐之战:北周建德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