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重农抑商中为什么古代王朝都要抑商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重农抑商中为什么古代王朝都要抑商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94 更新时间:2023/12/29 12:07:47

中国古代的明是典型的农业文明,在农业文明社会里,对于职业的高低贵贱的排名就主要看这种职业能否进行生产,有没有劳动技能,逐渐的,中国古代就有“士农工商”这个说法了。

不过这毕竟是笼统着来说,历朝历代对于工作级别划分都是不同的,总的来说,下九流应该是这些工作,“一戏子,二推,三八,四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

不过,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的思想,在周秦诸子之中仍相当普遍

古人并非不知道“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这是司马迁说的,更多是特指以“末业”为“贫者之资”,略近于今日所谓“脱贫”。

且其所言有男女的分工,最后半句是指女性,“倚市门”明显指谓鄙贱之事。古人善用对偶表述,这里非含蓄地暗指男性中的经商者类同于女性之倚门卖笑者;岂止是富而不尊,简直就是虽富却贱。也就是说,贫寒者可以借“末业”致富,若立志要成为国家栋梁的,就不宜如此了。

重视农民没有错误,那为古代王朝都要抑商呢?

耕种和商业似乎是两个不同的领域,然而放在古代这两者之间却又极大的关联,可以换个思路来思考这个问题,古代的商业并不是不发达,只因太发达了,故此才需要国家来管控,中国人不笨,而且还非常能吃苦,只要用心做都能干出一番事业。

国家垄断直接导致了中国儿千年来商业的不发达。首先,国家把需求最大、最稳定、最赚钱商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据为已有,商人们不是无事可做,就是无利可图,显然风光不起来了。其次,国家实行垄断之后,那些从事私人经营的商人就成了国家的竞争对手,他们的活动就是从朝廷于手抢钱,必须进行严厉的打击。

其实,从字面上看,上中下三个“九流”合在一起才是三九二十七行,其实不然,连七十二行也包在里面了,因为每一流的行业名称都包括着很多同行或类似同行的职业,比如下九流中第三流“剃头的”,便把修脚的、跑堂的、拉车的,以及按摩、店员、舞女、帮闲等属服务性行业的均算在内。

现在的社会包容性很大,给人无限的机会与可能。就算是再下九流的职业,也会有很多成功人士。尽情大胆的去做,无论身处哪一行,都能够成为最拔尖的那一个。

标签: 秦朝重农抑商

更多文章

  • 古代重农抑商得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秦朝,重农抑商

    很多人认为古代的制度都是落后的,和现在的没法比。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拿郡县制来说,从秦朝到现在还一直在被延用着,那些动不动就说“封建糟粕”的人,是对历史缺乏了解。今天笔者要说的是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其实这也是利民的一个政策。重农,立国之本,没饭吃就要有动乱无论什么时候,农业都是立国的根本。最通俗的

  • 为什么传统骑兵打不过近代骑兵?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骑兵,商朝

    “八里桥成了这一天最动人的一幕。早晨还斗志昂扬的那些清军骑兵,现在都已消失得无踪影了……”英法联军总司令夏尔·蒙托邦的洋洋得意不是没有理由,1860 年 9 月 21 日,他指挥的英法联军以 8000 之众打垮了拥有上万蒙满骑兵的清军主力,代价是阵亡 5 人,受伤 47 人。虽然联军炮兵在八里桥之战

  • 北周灭北齐之战中罪魁祸首是谁 他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周,北齐,北周灭北齐之战

    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分别为高欢和宇文泰两位权臣掌权,两人都为了富强东魏和西魏而进行各项改革,目的就是为了建立北齐和北周奠定坚实的基础。事实上,北齐和北周先后建立之后,北齐的国力一直凌驾于北周之上,尽管不是一边倒,但北齐总比北周强一点,这跟北齐继承了北魏的大部分,还有北齐占据中原富庶地区密不可分

  • 北周灭北齐之战:北齐是怎么灭亡的 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北朝,北魏,北周灭北齐之战

    北魏末期由于内部整的争权夺利,使得北魏皇室对于国家的控制下降,皇帝在快速的更换中,于是为了活命的孝武帝元修逃向了控制着关中地区的权臣宇文泰,而掌握朝中大权的权臣高欢则是另立了一个皇帝,使得北魏就此分裂为了东魏和西魏。此时北魏皇族元氏大权已经旁落,还怎么可能指望那些权臣自己交出来呢?于是就在当年年底宇

  • 北周灭北齐之战:历史上的北齐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周,北齐,南北朝,北周灭北齐之战

    北齐(公元550年—57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的北方王朝之一,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国号大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史称后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共六帝。577年被宿敌北周消灭,享国二十八年。北周灭北齐之战:北周建德五年

  • 温补学派:立足于先后天,或侧重脾胃,或侧重肾命,而善用甘温之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温补学派,明朝医学家

    继河间(刘完素)、丹溪(朱丹溪)之学广为传播之后,明代时医用药每多偏执于苦寒,常损伤脾胃,克伐真阳,又形成了新的寒凉时弊。鉴于此,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李东垣脾胃学说的基础上,进而探讨肾和命门病机,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与辨证治疗,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

  • 赵献可的命门学说是怎么一回事?有着怎样的科学依据(温补学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献可,明朝医学家,温补学派

    赵氏创立命门理论,阐发肾命水火的关系,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临证。如痰证、血证、咳嗽、吐血、喘证、喉咽痛、眼目病、齿病、口疮、耳病、消渴、中满、噎膈、泻痢、大便不通、小便不通与失禁等多种病证,不仅从其一般辨证规律进行施治,而且均注意到从肾命水火亏虚方面进行分析,广泛使用六味、八味诸方,为治疗以上疾病提供了

  • 藤原仲麻吕之乱的发动者:藤原仲麻吕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藤原仲麻吕,日本,藤原仲麻吕之乱

    藤原仲麻吕,生于706年(庆云3年),卒于764年10月21日(天平宝字8年9月18日),奈良时代的公卿,藤原武智麻吕(藤原南家之始祖)的次子,又名惠美押胜,《公卿补任》、《尊卑分脉》中也记载为"藤原仲麿"或"藤原仲丸"。藤原仲麻吕的母亲是安倍贞吉的女儿安倍贞媛。《续日本纪》评价藤原仲麻吕"率性聪敏

  • 揭秘:藤原仲麻吕之乱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藤原仲麻吕之乱,日本

    藤原仲麻吕之乱发生在764年(天平宝字8年),是藤原仲麻吕为打倒道镜而发动的叛乱。光明皇太后去世后,藤原仲麻吕失去了保护,势力日衰。而道镜深受孝谦上皇之宠,势力日盛。藤原仲麻吕趁自己拥立的淳仁天皇与孝谦上皇不和之机,起兵攻击道镜,结果在近江战败身亡。叛乱准备深感焦虑的藤原仲麻吕意图凭借军事力量与孝谦

  • 藤原仲麻吕之乱发生于什么时候?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藤原仲麻吕之乱,日本

    藤原仲麻吕之乱发生在764年(天平宝字8年),是藤原仲麻吕为打倒道镜而发动的叛乱。光明皇太后去世后,藤原仲麻吕失去了保护,势力日衰。而道镜深受孝谦上皇之宠,势力日盛。藤原仲麻吕趁自己拥立的淳仁天皇与孝谦上皇不和之机,起兵攻击道镜,结果在近江战败身亡。叛乱背景藤原仲麻吕得到了姑母光明皇后的信任,历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