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哥萨克骑兵:俄罗斯一支能被称为龙骑兵的强悍骑兵

哥萨克骑兵:俄罗斯一支能被称为龙骑兵的强悍骑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87 更新时间:2024/1/14 17:30:34

哥萨克骑兵是俄罗斯的特殊兵种,哥萨克骑兵的移动力相当快速,在战况不利时也能迅速撤退,脱离战场(除非他们交战的也是支移动力极高的快速部队)。哥萨克人是世界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群体之一。如果说吉普赛人是大篷车上的民族,那么哥萨克就是战马上的族群。哥萨克人正是凭着一匹战马、一柄军刀在横跨欧亚大陆的广阔疆场上,驰骋数百年,纵横千万里,在俄罗斯社会发展史和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提到哥萨克,就会使人想起苏联早期电影《克楚别依》和《夏伯阳》中响遏行云的史诗般的哥萨克英雄形象。 在俄罗斯有不少反映哥萨克的学作品,其中较著名的有托尔斯泰的《哥萨克人》、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尤其是肖洛霍夫的鸿篇巨制《静静的顿河》所描写的顿河哥萨克那横刀立马、冲锋陷阵的英姿,视枪林弹雨如闲庭信步的洒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气,在倒映着篝火的静静的顿河畔高歌起舞的奔放……极具浪漫而富有力,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冲动。

俄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606年~1607年的鲍洛特尼科夫起义、1667年~1671年的斯捷·拉辛起义和1773年~1775年的普加乔夫起义都是以哥萨克为主力的。1654年乌克兰的哥萨克首领赫麦尔尼茨基起兵反抗波兰受到镇压,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求助于俄罗斯,当年赫麦尔尼茨基与俄签订《别列亚斯拉夫协定》,宣布接受俄罗斯保护,又经过80年的磨合期到1722年沙俄废除哥萨克人的盖特曼自治,乌克兰总督鲁缅采夫把10个哥萨克军团改编为俄军的10个正规骑兵团。

兵器时代,哥萨克的骑兵以其速度快、机动性强、杀伤力大、骁勇善战的轮番攻击威震欧洲,欧洲国家也招募哥萨克作为雇佣军。哥萨克参加了从18世纪到苏联二战中所有的战役。有人说他们是欧俄草原上最具有草莽风格的经典骑兵。他们的骑兵马蹄是与沙俄外扩张的步伐同步飞扬的,多次为俄国开拓疆土立下赫赫战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大约组建了30万人的11支哥萨克军团。但是由于现代化武器机枪、排炮、坦克等的投入,骑兵注定将成为被淘汰的兵种,也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哥萨克们再也没有取得像此前的战争中那样骄人的战绩。在十月革命后的内战中,哥萨克分属两个阵营,布琼尼、铁木辛哥的红军第一骑兵军所向披靡。苏波战争时期,曾经在空中俯瞰过这支部队的美国飞行员有这样的描述:“骑兵每行八人八骑,有的头圆筒卷高帽,有的身披黑色大氅,他们背上斜挎步枪,腰间悬挂马刀,在尘土中浩浩荡荡前进,数万匹马纵横驰骋,数万把刀交错挥舞,这场景极其令人震撼,成为骑兵战史上最壮烈的一幕“。据统计,从1918到1920年,有100万哥萨克骑兵阵亡。

内战结束以后,苏联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一方面延续哥萨克自治的政策,允许他们自主选举苏维埃,成立哥萨克军人会议,一方面加大削藩力度,实行“非哥萨克化”。随后打压的力量逐步加大,对不服从者就从肉体上消灭,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哥萨克暴动,曾一度导致红军失利,放弃了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后来苏俄南方战线派出大规模正规军镇压,1920~1930年代在苏维埃政府的彻底剿灭下,哥萨克力量日渐衰落。大批哥萨克逃亡者涌入捷克等国。以后苏俄又通过移民、掺沙子,最终使这个存在了几百年的特殊群体融化在普通百姓当中,这才结束了哥萨克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军队开始也曾以保留了哥萨克特点的骑兵再次披挂上阵,但已是强弩之末,在现代的立体机械化战争中,延续了400年的辉煌不再,布琼尼式的哥萨克将领很快也被朱可夫式的现代军事家取代了。

标签: 哥萨克龙骑兵布琼尼

更多文章

  • 咸丰的三个孩子为什么都活不过20岁?跟慈禧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咸丰,清朝

    从一个帝王的角度来说,咸丰帝的资质在清朝帝王中大概能居中游偏上,算不得开明,也绝不像大家认为的那样昏庸。他继位以后,重用汉族大臣,严惩贪污腐败,改革力度超过了嘉庆、道光两代君主。与其他的一些封建帝王一样,在一生中有败笔也有功劳,但是他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对于世界大势缺乏了解,最终没能挽救清朝的衰落,作

  • 咸丰帝为什么被评价为苦命天子?他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咸丰,清朝

    咸丰皇帝是货真价实的苦命天子。10岁那年母亲病逝,骑马狩猎,腿又摔瘸了。好不容易被策立太子成功登基,又接过一个百孔千疮烂摊子。首先是中国历史上最大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率领声势浩大农民起义军攻城掠地,定都南京,占据大清半壁江山,而且马不停蹄不是北伐就是东征西征,北京咸丰皇帝的紫禁城天天处于一片

  • 咸丰帝最爱的女人最爱的女人是谁?入宫八个月当皇后,慈禧最怕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咸丰,清朝

    咸丰帝的后妃中,据文献记载和陵寝的葬埋数都是18人,咸丰帝的后妃队伍相对来说比较少,且大多是满族,咸丰帝生前没有封过皇贵妃,只封过1个贵妃和1个妃,因为咸丰帝在位的11年间,一直忙于镇压太平天国和与英法等列强斗争,所以册封妃嫔较少,虽然后妃不多,但出了两个非常有名的皇后,一个是孝贞显皇后,也就是慈安

  • 道光是什么样的人?到底是有多抠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道光,清朝

    在劳苦大众眼中,皇帝哪会为生计发愁,更不可能精打细算计较开销,毕竟,天下都是人家的囊中之物。然而,历史上偏偏存在这么一位“抠门”的皇帝,他始终贯彻节俭之风,不但严于律己,更是以此约束文武百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节衣缩食的皇帝——道光。那么,道光皇帝有多抠门呢?我们不妨拿出道光的爷爷乾隆与其做个对比

  • 道光如此节俭,那清朝国库为什么还那么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道光,清朝

    道光皇帝是大清王朝最为节俭的一位皇帝,不仅在清朝,纵观我国历史,论帝王之节俭,道光皇帝恐怕也是空前绝后,无出其右者。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勤俭持家的皇帝,却怎么也改变不了国库帑金的一少再少,国家财政赤字亏空一多再多。清末民初的史学家蔡东潘评价道光皇帝:徒齐其末,未端其本,省衣减膳之为,治家有余,治国不足

  • 藤甲兵的藤甲材料很难制作吗 为什么诸葛亮北伐却没有使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藤甲兵

    三国演义中的藤甲兵三国演义中孟获为了对抗诸葛亮,去乌戈国借来了一只神秘的部队——藤甲兵藤甲兵刀砍不进,箭射不透,过河不沉,即使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也一度被藤甲兵打败。蜀中将士几乎无计可施之际,诸葛亮采用火攻的方法,才打败藤甲兵。这就是烧藤甲七擒孟获的故事。此去东南七百里,有一国,名乌戈国。国主兀突骨,身

  • 诸葛亮火烧藤甲兵为什么会折寿 原因是什么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诸葛亮,藤甲兵

    在很多人的心中,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一生当中无一败仗,那是蜀国的守护神,是所以的君主都想要争抢的人。从三顾茅庐开始后,诸葛亮就一路辅佐刘备,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连封地都没有的小将领,到被封汉中王,最后建立蜀汉,不得不说这些都是诸葛亮计谋的作用。相信刘备的后世子孙也一定感念当年的诸葛亮,毕竟所有问题在他

  • 诸葛亮多次使用火攻,为什么火烧藤甲兵时感叹自己会折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藤甲兵

    在大众心中,诸葛亮可谓一个无所不能的智慧锦囊,无论遇到再艰险的情势,只要他轻摇羽扇,打个照面,一切困难都将迎刃而解。只是,诸葛亮一生多次使用火攻一计,为何只有火烧藤甲兵时才会感慨折寿呢?在书中,诸葛亮本以凭借智慧屡屡擒得孟获,可孟获却不愿就此屈服。为了打败诸葛亮,孟获向乌戈国国主借来藤甲兵,打算在战

  • 我们被围魏救赵骗了两千年,齐国根本不想救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围魏救赵

    一般来说,一个超级强国的定义在于能同时打赢两个方向的局部战争。很显然,战国早期的魏国便是一个这样的超级强国。魏惠王十七年(公元前353年),魏国在围攻赵都邯郸时,遭到了秦楚齐宋卫五国的趁火打劫,也就是说,魏国竟能同时与赵、秦、楚、齐四大国交战而不落下风。所以,此时正围攻赵都邯郸的庞涓八万魏军竟仍不退

  • 庞涓并非死于围魏救赵:揭秘庞涓真实死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庞涓并非死于围魏救赵

    庞涓是魏惠王时期的大将,名冠当时,勇猛无比,率领着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军队,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天下诸侯所胆寒。就是这样一个人,遇到了受过膑刑的孙膑却两次败北,并最终死于战场上。庞涓第一次是败在桂陵之战,也就是孙膑用围攻魏国都城大梁的计策,逼迫庞涓从赵国的邯郸撤兵,在回来的路上,于桂陵和孙膑率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