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析王祥“卧冰求鲤”这种孝顺是否真的可取

解析王祥“卧冰求鲤”这种孝顺是否真的可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25 更新时间:2023/12/29 7:16:40

祥事后母是一个关于孝顺父母的小故事,出自《世说新语》。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

王祥是东汉末年的曹魏的官员,从县令一直做到了太尉,西晋建立之后官至太保,还被封了爵位,在入士之前,王祥隐居二十年不问世事。王祥的生母早逝,后来父亲又娶了一个继母薛氏,但是这个继母对王祥并不是很好,还常常在王祥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导致王祥的父亲也不喜欢他。所以王祥经常要去打扫牛圈,干各种各样的粗活。但是尽管如此,王祥还更加恭敬的侍奉父母。

王祥事后母说的就是王祥孝敬后母的故事。故事说,王祥家里有一棵子树,等到李子就快要成熟的时候,王祥的后母要王祥看着李子树,不要让果实掉到了地上。碰到刮风下雨的天气,王祥就会跑到李子树下,哀求李子树不要掉落果实。有一次王祥在别的床上睡觉,王祥起床后留下了个空被窝,后母以为王祥还在里面,就对着空被子乱砍一通。等到王祥回来之后,发现了这件事情,还为后母没能杀了自己而感到遗憾,因此跪在后母面前恳请后母杀了自己。

后来后母就被王祥的举动所感动,从此对王祥如同亲生儿子一样爱护。这个故事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告诉大家,对待自己的长辈要恭敬,但是这个故事在今天看起来可能有些略显矫情,在今天后母虐待继子是要负刑事责任的。身为后辈,可以尊重长辈,但是不能愚蠢。

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

“卧冰求鲤”的故事也是中国人口口相传的一个小故事,中国是一个重视孝道的国家,认为百善孝为先,所以“卧冰求鲤”这个传递孝顺父母观念的小故事,也得以流传上千年。

最早记载了“卧冰求鲤”这个故事的书籍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干宝所著的《搜神记》,后来房玄龄编撰的《晋书》中也收录了这个故事,而我国古代著名的宣扬儒家思想和孝道的经典著作《二十四孝》也收录了这个故事。

“卧冰求鲤”的故事讲述的是魏晋时期的大臣王祥恭敬孝顺父母的故事。王祥的生母早亡,后来王祥的父亲又娶了另一位女人薛氏,薛氏就成为了王祥的后母。但是薛氏并没有像生母一样母慈子孝,她对王祥并不是很好,而且还常常苛待他,还会在王祥的父亲面前讲王祥的坏话,以至于王祥的父亲也不喜欢他。在家里王祥常常被拉去做扫牛圈等等的粗活,但是这也没有影响王祥孝敬父母的心。

有一次继母生病,王祥不解衣带在病榻前尽心服侍,喂药都要自己先尝过。后来继母相吃鲜鱼,但是天寒地冻河面都已经结冰,根本无处能够买到鱼。于是王祥就冒着严寒,脱了上衣卧在冰面上,用自己的体温将冰给暖化了,还跳上来两条鲤鱼。于是王祥高兴的拿着鲤鱼回家孝顺父母了。这个故事也被流传了几千年,成为中国民族化中的一部分。

王祥是个怎样的人

在中华传统礼教中,王祥肯定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但是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王祥的这种孝顺是否真的可取,还是有待商榷的。

王祥对待后母非常的孝顺,这无论在什么方面来说都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但是王祥孝顺的方式是否真的正确,也许今天的普世的价值观能够给我们答案,也能给我们解释王祥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首先王祥一定是个非常孝顺的人,因为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我们都如雷贯耳。而且王祥也是一个非常大度的人,因为王祥的继母对待王祥并不好,不但会苛待王祥,而且还在王祥的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导致王祥的父亲也不喜欢王祥,但是王祥却还是尽心尽力地侍奉父母。而且王祥还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因为后母生病,是王祥在病榻前悉心照料,后母才能病愈。

但是有一件事情非常让人无法理解,王祥的后母曾打算杀了王祥,对着王祥睡觉的被窝乱砍一通。但是意外没有被伤害到的王祥知道了这件事之后,没有怪罪后母而是希望后母杀了自己。在今天,无论是杀人还是杀人未遂都是要负刑事责任的,王祥的母亲想要杀人本身就应该受到惩罚。

人与人不伤害是底线,但是王祥没有守住这个底线,这样一昧的愚孝可能会令残忍的后母痛改前非,但是如果后母没有改变,那么王祥很可能会丢了自己的性命。在生死之前,任何事都是小事,我们能为了民族大义去死,我们能为了亲情去牺牲,我们能为了爱情忍辱负重,但是在错误的价值观面前,无论前面有什么感情阻隔,我们都要勇敢的保护自己。

标签: 卧冰求鲤

更多文章

  • 盘点三国时期的八大孝子:卧冰求鲤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孝子,,卧冰求鲤

    导读:我们熟知的三国是一个兵荒马乱、人才辈出的时代,关羽、诸葛亮、曹操的英雄故事我们都是耳熟能详。但也许有人不知道,就在那样一个英雄高产的时代,也同样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孝子。让我们一其了解下三国时期的八大孝子,一起学习古人的感恩之心吧。徐庶徐庶是刘备的第一位军师,得其辅佐后,刘备军屡次战胜曹军,新野一

  • 中世纪骑士的竞技活动是什么样的 晋封仪式程序分为几种类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欧洲,中世纪,中世纪骑士

    骑士(Knight、Cavalier) 是欧洲中世纪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的骑兵,后来演变为一种荣誉称号用于表示一个社会阶层。骑士的身份往往并不是继承而来的,中世纪时,骑士在领主军队中服役并获得封地。竞技活动概述在中古时代,骑士除了为领主或国王作战外,在每年的某段日子还需参与一些竞技活动。这些竞技活动

  • 在中世纪的欧洲骑士中 为什么意大利就比较另类呢(中世纪骑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欧洲,中世纪,中世纪骑士

    骑士可谓是欧洲中世纪最靓丽的风景了,但也不是所有的骑士都能在竞技场上风流,成为吟游诗人口中的传奇。中世纪有四种另类的骑士。尽管他们也有着骑士的称号,但与人们想象中骑士的样子可能大有不同。在中世纪的欧洲骑士中,意大利骑士就比较另类。如果说希德是西班牙的骑士传奇,那罗兰就鼓励了法兰西骑士;亚瑟王和兰斯洛

  • 中世纪的骑士是什么样的 难道真的和民间传说中的那样吗(中世纪骑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世纪,欧洲,中世纪骑士

    中世纪骑士虽然不像民间传说的那么神奇,但战斗力绝对一流!英法百年战争时,战况激烈时,每每都是骑士们率先冲破对方的防线,当然,欧陆闻名的法国骑士也被长弓手射得够惨!大致上,在没有固定防御设施的平原上,同等数量的其它兵种都不是骑士的对手。当然,考虑到骑士装备的高昂成本,这也算不上特别骄傲的事。很有意思的

  • 几何原本对近代数学的微积分 数论的创立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数学家,几何原本

    中学的几何,你觉得有趣吗?80%的小伴们会把头摇得跟拔浪鼓似的。几何很重要,简直是太重要了。虽然我们生活当中几乎用不到几何知识,但是,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强大,人类的进步,一分钟都离不开几何!早在遥远的古希腊,那时的数学家已被几何无限的魅力所倾倒,一本影响至今的数学巨著《几何原本》,划破远古人类的长夜

  • 康熙的科学精神:曾亲自校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的科学精神,几何原本

    康熙在少年时期就接触了一些像南怀仁这样的西方耶稣会士,他亲政之前,鳌拜一直力主用传统历法,而康熙想用西方耶稣会士的历法,最后还酿成了“历法之争”,导致南怀仁等耶稣会士下狱致死。网络配图 康熙亲政以后一直比较重视西方耶稣会士带来的西方科技,因为在雅克萨之战的时候,他发现中国的地图不是很精确,在对沙俄谈

  • 《几何原本》是如何翻译的?又有哪些人的参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几何原本,徐光启,利玛窦

    现在书上介绍利玛窦和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过程,一般只是说:他们1606年开始,1607年完成等,仅此而已。其实,他们翻译的过程并不这么简单,期间也是曲曲折折,再三思量。特别是对于一些关键的问题,他们更是费尽心思。甚至不断地向周围有关的人员请教,或是参考其它的书籍等。由此,《几何原本》也可以说是多

  • 有关于志怪小说的相关典故是什么样的 故事剧情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北朝,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与当时社会宗教迷信和玄学风气以及佛教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相关典故简述叙西王母下降武帝宫中之事,篇幅颇长,文辞华丽而铺张。年代确定的志怪书,当以题名曹丕作的《列异传》最早。现此书已亡,在几种类书中有引录。宋定伯卖

  • 志怪小说中的东西真实吗 为什么有人会说里面的内容不是捏造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搜神记,志怪小说

    我国在小说界也算是有了一定的历史了,什么类型的都有。小编平时也爱看小说,觉得小说最吸引人。而且很多时候看原版小说比看视频刺激逼真,更打动人心。而且小说会让你充分发挥想象的余地,伸展幻想的翅膀可以是空的。当你看的时候,你是小说的主角。所以在我们5000年的小说史上,哪种类型最受欢迎?你可能认为这是一部

  • 盘点一下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志怪小说 鲁迅先生对太平广记看重并点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游记,搜神记,志怪小说

    华夏5000年历史,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文学作品。尤以志怪小说作为民间各种文学改编版本流传最广的一个类型大放光彩。毕竟5000年历史中,数不清的各色经历奇特的人物和各地精彩异常的民间风俗不断涌现。而且,国人自古以来,就对民间故事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喜爱。下面简单盘点一下那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志怪小说,个人向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