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古代狼性英雄们的集体总动员

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古代狼性英雄们的集体总动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681 更新时间:2024/1/15 13:01:17

除了美女,人们慨叹最多的大概就是英雄了。甚至在某些时候,英雄的事迹比美女还要让人津津乐道。那么,何为英雄?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叫作英雄呢?才能出众谓之英,强而有力谓之雄,这是字典中对英雄的解释。可见,能称得上英雄的,应该是有本事、有实力、有抱负的人。伟大领袖毛主席曾在诗中写道:“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则英雄又有着不畏强权的特性了。

英雄的形象是高大的,他们秉承了天地的浩然正气,彰显着人生的血性豪迈,一步步向着理想的制高点迈进,历来是人们讴歌和颂扬的对象。但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之躯。他们有感情、有思维、有欢乐、有叹息,甚至他们还会有遗憾、有眼泪。杜甫有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便是英雄无奈的真实写照。中国历史走过了几千年,历朝历代,也出现过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用热血铸就自己的人生,又用人生去演绎辉煌,从而让历史变得丰富多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创造了丰功伟绩的大英雄,至今仍能让人感怀不已,值得后世永远尊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英雄的涵义是广泛的,它没有民族之别,没有血统之分,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历史上能称得上英雄的,绝不仅仅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寥寥数人。每个朝代、每个民族、每个领域,都出现过许多许多的英雄。他们一样用聪明才智,展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一样用热血激?,谱写了历史的宏伟篇章。他们也不应被后人忘记!黑格尔说过:存在即是真理。历史上的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政权,不管这个民族是游牧的还是农耕的,在当时是落后的还是先进的,也不管他们建立的政权是大还是小,都有值得称道的一面。民族是经过无数辈人的努力、传承,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政权也是一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散漫无形到井然有序,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就出现了许多的英雄。

要说历史上出英雄最多的年代,则非十六国时期莫属。乱世的英雄,治世的能臣。这一时期,无疑是历史上最为纷乱、最为?杂的历史时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放到彼时的北方大地,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血火交融、战乱频仍、弱肉强食……,一切都是那么干脆直接。在这个狼性彰显的年代,也造就了许多英雄人物,成就了许多人的英雄梦想。建立政权、割据一方,是这一时期最为惹眼的关键词。拉一支队伍,占一片领土,你就可以称王称霸,继而享受臣民们的顶礼膜拜。这些看似很容易,其实并不简单。因为你可以这样,别人一样也可以。你只有不断增强实力,才能保境为民,才能不被别人吃掉,才有存活下去的资本。于是群雄逐鹿、铁血征伐,各施聪明才智、?显英雄本色。

应该说,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最后能够争得一席之地的那些帝王们,都有着过人的一面。诚然,他们中有些政权控制的地域并不大,辖区内的人口也不多,然而这些并不能抹杀他们所建树的伟业功勋。一个国家或政权的开创者,其实是最了不起的,哪怕它只是一个很小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甚至比那些伟大朝代的继承者还要伟大。因为他们不是传承的祖业,不是接老子的班,也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他们靠的是自己的努力,靠的是自己的打拼。他们更有理由被称作英雄。这些开国的君主,无一不把治理国家当做首要任务。他们绝不仅仅是为了享受帝王的荣耀而去当皇帝的,况且,谁也不会把自己辛苦打拼下来的江山当儿戏不是?他们想把国家治理好,想让国家更强大。哪怕只是为了子嗣传承、龙脉永续。他们也会这样做的。当然,他们中有治世能手,也有平庸之才,有适合当皇帝的,也有不适合当皇帝的。但他们都称得上是历史的英雄。

比如匈奴人刘渊,实现了匈奴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主政中原的梦想。他无疑是匈奴人中的大英雄。他费劲心机建立政权,其中包涵了一个政治家所特有的智慧与权谋;秦王苻坚,胸怀天下、仁义治国。他让不同的民族一起向他顶礼膜拜,实现乱世的大一统,你能说他不是英雄?还有辅佐苻坚的传奇宰相王猛,作为一个汉族士族,他与氐族皇帝一起,在民族冲突最激烈的时期,共同书写了一段君臣佳话,他也是英雄。就是后来背叛苻坚的慕容垂,也在艰难之中,实现了慕容氏的伟大复兴,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再次活跃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他英雄的足迹。还有靠“十八骑”打来天下的羯族石勒,靠三次投降成就霸业的氐王苻洪,以及羌族牛人姚弋仲、鲜卑强人拓跋珪、横扫西域的吕光……等等,他们无一不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应该说,这一时期给英雄的出现创造了机会,也给民族的发展创造了机会。那些并不起眼的小部族或是小部落,他们一样可以实现王者的梦想。更重要的是,他们由以前原始的部落形式,迅速开始向国家形态过度,接受了农耕文明。比如后来统一北中国的拓跋氏,在曹魏时期才迁徙到北部边疆,那时的他们,还处于结绳记事的原始状态,但他们很快便接受了中原的先进文化,还建立了自己初步具有国家性质的政权——代国。拓跋氏一统北方后,又积极实行汉化政策,主动与先进的中原文明接轨,这是非常伟大的。敢于承认自己落后,是需要非凡勇气的。能做出如此决定的人,才是历史中真正的大英雄。

肯定的说,这个时期的英雄,有狼性的一面,也有人性的一面,他们无时不在二者之间挣扎徘徊、纠结缠绕。只是他们表面的风光霸气、冷血无情,让人们忽略了其内心情感的冲突。也许,正是情感的深藏,才最终让他们成为了大英雄!十六国时期,几乎是无月不战。北方血火大地,一片焦土。但我们不能简单的去看待这些历史上的杀戮。事实上,杀戮是不可避免的,正如黎明前的黑暗,和平也总是出现在杀戮之后。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过程,也是历史前进的过程,谁也无法改变。物换星移、逝者如斯,历史过去了1700年,那个狼性时代的英雄故事,显然已成绝响。

标签: 五胡乱华英雄古代历史

更多文章

  • 武悼天王冉闵:五胡乱华时代最热血的英雄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名将,五胡乱华,冉闵

    公元316年,司马氏篡夺曹魏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公元338年,少年冉闵首次参加战争,在昌黎大战,史载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此战后,冉闵成名,被石虎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

  • 揭秘:五胡乱华时期的白人种族羯族及其被灭全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五胡乱华,白人种族,羯族,灭亡

    导读:羯族被匈奴征服后,在匈奴的逼迫下,作为奴隶军队,万里迢迢地来到中国帮助匈奴抢劫中国人民。南北匈奴分别臣服或者灭亡后,侵入中国的羯族在边区被中国作为平民安顿下来。晋朝后,一个司马氏边防官员为了解决财政危机,曾经把他们俘获成为奴隶,卖到内地,晋朝政权失控以后,羯族就在中国成为职业寇匪,到处烧杀掠抢

  • 揭秘“五胡乱华”:中国历史上150年的南北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胡乱华,南北战争,南北朝

    导读:南朝宋永初元年(北魏泰常五年,420)至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589),南朝与北朝为扩张势力和疆土进行争夺、兼并的战争。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代;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北魏。拓跋珪称魏王后,即

  • 五胡乱华是怎么回事?五胡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在西晋时期塞北众多游牧民族趁中原的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五

  • 历史上锦衣卫的“绣春刀”与“飞鱼服”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锦衣卫,绣春刀,飞鱼服,明朝

    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廕寄禄无常员。凡朝会、巡幸,则具卤簿仪仗,率大汉将军共一千五百七员等侍从扈行。宿卫则分番入直。朝日、夕月、耕耤、视牲,则服飞鱼服,佩绣春刀,侍左右。---张廷玉之《明史》职官其实真正的绣春刀长啥样,并没有留下靠谱的文字记载或出土实物,流传的画作也是

  • 明朝历史解密:明朝的锦衣卫真是古代的007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锦衣卫,特工,

    现在一提到“锦衣卫”三字,很多人脑子里会立即映出流行影视作品中塑造的锦衣卫官员标准形象: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飞檐走壁,武艺高强,从事着保卫皇帝、暗护忠良、刺探倭寇、保国卫民等神圣而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工作,堪比古代的007。但是,明朝的锦衣卫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举伞扇的仪仗兵锦衣卫的前身是朱元璋在建

  • 最具正面形象的锦衣卫:土木堡之变护驾功臣袁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土木堡,英宗,袁彬,锦衣卫

    袁彬(1401—1488),字文质,新昌县义钧(今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明代著名锦衣卫乡首领,中国历史上最具正面形象的锦衣卫。 袁彬出生近侍家庭,自幼聪颖,能诗善文。其父袁忠,建文四年(1402)被选为锦衣卫校尉,在宫中近40年,一直当皇帝的近侍。正统四年(1439)袁忠辞疾家居,以39岁之子袁

  • 明朝恐怖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西厂:都是谁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明朝制度,锦衣卫

    谈到明朝,可能大家记忆最深的就是它的恐怖政治了,而作为恐怖政治的代言人——锦衣卫与东西厂,则更是大大的有名。但长久以来,人们对这三个机构的历史、职能等都不太清楚,在很多小说、电视剧中常常把它们当作幕后黑手、特务组织等随便地搬来搬去。其实东厂和锦衣卫是有较大区别的,而西厂更是前后只存在了不到十年。本文

  • 明朝锦衣卫的恐怖职责及权力:将犯人油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锦衣卫,明朝,朱元璋

    导读:朱元璋在广纳英才、设立都察、废除丞相三管齐下后,马上走出第四招:设锦衣卫。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的争斗,以两败俱伤结局收场让朱元璋很是震惊,震惊之余,朱元璋撤销了“罪魁祸首”——“丞相”这一职位和中书省机构,还开始了一项令朝野上下闻之毛骨悚然的新发明创作——锦衣卫。锦衣卫亦即秘密特务组织及刑狱机构

  • 乌台诗案起因:北宋乌台诗案文字狱因何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乌台诗案,经过,始末,文字狱

    宋神宗推动乌台诗案:用文字狱打击政治异议派的开端: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中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又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李定等人曲解了苏轼以前写的诗词,并对苏轼严刑拷打,“诟辱通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