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城濮之战简介 城濮之战发生的时间

中国历史上城濮之战简介 城濮之战发生的时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84 更新时间:2024/1/18 22:59:39

城濮之战:城濮之战(前632年,四月初四,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是继齐、楚召陵之盟和、楚泓之战以后,晋国与楚国之间的一场大战,在春秋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扼制了楚国的北进势头,稳定了中原形势,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当时,楚国可以说是势力强盛、声威方张。晋国自公即位以来,对内整顿内政,发展经济,壮大军旅,对外尊崇室,联络齐、秦,以与楚国针锋相对,争夺中原霸权。晋、楚之战势在难免。这是城濮之战的根本原因。

楚成王深知楚军战线过长,后方空虚,加之现在双方力量的对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决定撤兵,自率部分楚军退至申(今河南南阳北),以防秦军袭其后方。但统帅子玉刚愎自用,不听成王知难而退的告诫,坚决不撤宋围。成王亦存侥幸取胜心理,又给子玉补充了少量兵力。子玉为寻找借口与晋决战,提出晋要曹、卫复国才解宋围的要求。晋文公不好公开拒绝,遂将计就计,私下答应曹、卫复国,但必须以与楚断交为条件,同时扣留楚国使者,以激怒子玉北上决战。果然,子玉忿而北上,弃宋直扑曹都陶丘(今山东定陶东北)的晋军驻地。晋文公下令全军“退避三舍”(一舍30里),以答谢自己过去流亡楚国时受到的礼遇和当时许下的诺言。这样既可以避开楚军锋芒,又可靠拢齐、秦军队,便于声援。

子玉以为晋军畏惧,率军追至城濮。两军对垒,晋军分上、中、下三军部署:上军在右,下军在左,中军居中,先轸及晋文公坐镇中军指挥。楚联军亦按左、中、右三军配置:陈、蔡军编为右军,实力较弱;一部楚军编为左军,战斗力较强;中军为楚军精锐,由子玉指挥。二十一年四月初二,决战开始。晋下军把驾车的马蒙上虎皮,首先楚右军发起猛攻,陈、蔡军一触即溃,全军瓦解。这时,晋上军竖起两面大旗,并在阵后扬起尘土,佯装后退。子玉不察虚实,下令左军追击。待其突出之时,晋元帅先轸指挥中军向其暴露翼侧攻击,断其退路,晋上军亦回头夹击。楚左军大部被歼。子玉见两翼均败,大势已去,急忙下令收兵,退回楚地。城濮一战终以晋胜楚败而告终。战后,晋文公被周襄王策命为侯伯,一跃成为中原霸主。

更多文章

  • 雍正的皇后是谁? 雍正帝的原配是纯元皇后吗?(雍正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雍正的皇后,雍正,雍正的纯元皇后,雍正皇帝

    《后宫甄嬛传传》穿越到了雍正皇帝这个时代,剧里雍正皇后与妃子们的勾心斗角着实让观众们大开眼界。当然我们也知道,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它们跟曾经发生过的真实的历史本身相比,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的。看过《后宫甄传》第一、二两集的朋友会发现,这第一集里有个“孝敬宪皇后”;而第二集里又说甄与早先过世的“纯元皇

  • 雍正皇帝简介 雍正的妃子有几个,雍正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皇帝,雍正的皇后,雍正,雍正皇帝,雍正的妃子

    导读: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雍正皇帝一生给世人留下两大疑案,一个是雍正继位疑案,一个是雍正死因疑案。那雍正怎么死

  • 雍正杀功臣:帮助雍正登基的功臣都是怎么死的?(雍正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雍正杀功臣,雍正登基,雍正皇帝,康熙传位给谁,康熙皇帝,康熙的遗诏,康熙遗诏内容

    清雍正皇帝:有人说,雍正之所以上位成功,主要是隆科多和年羹尧两个人,一内一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所谓“一内”,指的是隆科多利用步军统领的职权(他当时统辖步军五营约两万多兵力),封闭京城九门,让雍正的反对派们成了瓮中之鳖,同时又完全断绝他们和外界的联系,控制了雍正即位后京师的秩序;所谓“一外”,指

  • 邙山之战与兰陵王 高长恭在邙山之战中的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邙山之战,兰陵王,战争

    兰陵王与邙山之战:兰陵武王高肃,南北朝北齐王室,一名孝瓘,字长恭,文襄帝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

  • 揭秘邙山之战中北周死了多少人?齐周邙山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邙山之战,北周,战争

    按照《北齐书 斛律光传》上写“斩捕首虏三千余级,迥、宪仅而获免”而《北齐书 段韶传》里写:亦一时瓦解,投坠溪谷而死者甚众。既然是李百药的《北齐书》里写的,那么这三千人的数字应该是可信的,因为是北齐的史书记录,对于杀了交战对方多少人,只会往多了写,不会往少了写。那么,按照《北齐书》的说法,北周围洛阳时

  • 第二次邙山之战简介 第二次邙山之战的双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邙山之战,古代,战争

    第二次邙山之战简介:时间:公元564年(10月—12月) 北周保定四年,北齐河清三年。在位皇帝:宇文邕,高湛。主要参战人员:北周:宇文护、宇文宪、尉迟迥、王雄、达奚武、权景宣等。北齐:段韶、斛律光、高长恭、娄睿、独孤永业等。一、背景:北周和突厥联合攻打北齐后,由于宇文护的母亲阎姬和宇文邕的姑姑尚在北

  • 邙山之战简介 南北朝时期的第一次邙山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邙山之战,古代,战争

    邙山之战简介:邙山之战是南北朝时期西魏柱国大将军宇文泰对东魏发动的战役。543年2月,东魏的北豫州刺史高仲密据虎牢叛变,宇文泰率军接应。543年3月,两军在邙山决战,西魏军大败。宇文泰在退兵之後,上表自贬,但魏帝元宝炬没有接受。此战之後,东魏乘胜追击,收复虎牢,平定了北豫州和洛州。公元543年,两魏

  • 北齐徐州兰陵郡王高长恭简介 兰陵王传奇邙山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兰陵王,北齐兰陵王,北齐,邙山之战

    导读:近日,《兰陵王》电视剧正在卫视热播中,剧中兰陵王高长恭一直是历史上一个神秘的人物。我们都知道,北朝史总是让人感到一种黄沙扑面的苍凉,传说中兰陵王却给人留下柔美帅气的身影。一曲《兰陵王破阵曲》使得兰陵王青史留名,其神秘出身和美貌让人们追寻不止。传奇舞曲背后的邙山之战据史书记载,兰陵王高肃,名孝瓘

  • 历史上的康熙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康熙功绩细数(康熙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的康熙,康熙,康熙皇帝

    历史上的康熙:康熙,原名爱新觉罗·玄烨,生卒于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登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并且收复了台湾和抵制了沙俄侵略。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下历史上的康熙。“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大帝”。如果说他是中华

  • 康熙简介 大清朝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生平(康熙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清朝,清朝皇帝,康熙皇帝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engzugosinhūwangd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