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盐铁会议的结果如何?西汉盐铁会议有什么意义

盐铁会议的结果如何?西汉盐铁会议有什么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982 更新时间:2023/12/10 21:22:54

公元前81年,大将军霍光以昭帝名义,命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贤良”、“文学”60余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政策讨论会,这次会议,是要“总论政治得失”,就汉武帝时期的各项政策,特别是以盐铁专卖政策为主,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辩论,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盐铁会议”。汉武帝在位时期,重用大理财家桑弘羊,实行盐铁专卖,收回铸钱大权,设立“平淮”、“均输”制度,加上“告缗”、“算缗”办法,使朝廷增加了巨大收入,削弱和打击了大工商业主和封国诸候的经济势力,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经济基础,汉武帝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内削诸候王,北击匈奴,西通西域,大大巩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盐铁会议是汉朝政府讨论国策的一次会议。会议留下了记录。宣帝时的桓宽利用这些记录材料,写成了几万言的《盐铁论》一书。《盐铁论》写得好,保存了当时辩论双方代表人物的原来风貌,为后人提供了西汉盐铁专卖和盐铁会议的重要情况。

会议结束后,朝廷仅仅罢去了郡国酒榷和关内铁官,其他各项政策仍维持不变。但桑弘羊在政治上受到一定的挫折,霍光借助贤良文学,应得了比较广泛的舆论支持,经济上也使得官营政策有所收缩。

影响

会议争论双方的观点对昭宣时期汉王朝的统治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主流上看,大权在握的霍光基本上坚持了汉武帝轮台罪己诏中所制定的政策,推行“与民休息”的措施,将公田与贫民耕种,贷给农民种子、口粮,免除部分赋税、徭役,降低盐价,与匈奴保持友好关系,对昭帝、宣帝时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措施符合贤良文学提出的“行仁政 ,以德治国”的意见。贤良文学也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成为政治舞台上一股活跃的力量。

平心而论,贤良文学对“武帝时政”一些弊端的批评并不是全然无据,但是“儒者不善治世而善訾议”的弱点,在他们与桑弘羊的辩论过程中也表现得十分突出。

贤良文学的优势在于通晓儒家经典,又都来自民间,对民生疾苦有深刻了解;可是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没有仕宦经历,缺乏必要的行政管理经验,许多言论的不切实际之处一望可知,如桑弘羊所言,“信往而乖于今,道古而不合于世务。”

盐铁之议虽然仅废止了酒类专卖与关内铁官,并没有如贤良文学所期盼的那样完全恢复“文帝时政”。但是,盐铁之议之后,贤良文学们活跃于一时,“与民休息”政策得到充分的肯定,对于恢复和发展昭帝乃至宣帝时期的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孝昭皇帝上始元六年)秋,七月,罢榷酤官,从贤良、文学之议也。武帝之末,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霍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至是匈奴和亲,百姓充实,稍复文、景之业焉。”

标签: 盐铁会议汉朝

更多文章

  • 盐铁会议的过程简介 西汉盐铁会议的主要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盐铁会议,汉朝

    盐铁之议,又称盐铁会议,是汉昭帝时,霍光组织召开的一次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其本质是对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进行总的评价和估计。汉宣帝时,桓宽根据当时会议的记录,整理为《盐铁论》。会议流程召集人员始元五年(前82年)六月,杜延年向霍光建议“行文帝时期政策,提倡节俭、对民宽和”,霍光采纳,诏令

  • 西汉盐铁会议召开的背景 为什么要召开盐铁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盐铁会议,汉朝

    盐铁之议,又称盐铁会议,是汉昭帝时,霍光组织召开的一次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其本质是对汉武帝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进行总的评价和估计。汉宣帝时,桓宽根据当时会议的记录,整理为《盐铁论》。背景有为而治西汉初期,政府奉行“行仁义、无为而治”,虽然对商人有歧视性政策 ,却对工商业很少干预,因而商品经济快

  • 西汉盐铁会议召开的时间 盐铁会议讨论什么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盐铁会议,汉朝

    盐铁会议发生时间:公元前81年始元六年(前81年)二月,经谏大夫杜延年提议,霍光以昭帝名义,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桑弘羊,召集贤良文学六十余人,就武帝时期的各项政策,特别是盐铁专卖政策,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辩论。 同年七月,会议闭幕,取消酒类专卖和部分地区的铁器专卖。西汉昭帝时中央政府召开的一次由盐铁官营

  • 盐铁之议:汉昭帝时期中国第一次执行宏观调控(盐铁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昭帝,盐铁之议,桑弘羊,,盐铁会议

    盐铁之议是汉昭帝时,中央政府召开的一次由盐铁官营问题所引起的有关国家政策的辩论。汉武帝在元狩年间起用桑弘羊等人,制定和推行一系列的新经济政策,如统一币制,盐铁和酒类官营,实行均输平准、算缗告缗(mín) 等,这虽然充裕了封建国家的财政,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经济基础,但是,伴随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地

  • 昭宣中兴指的是哪两位皇帝?两位帝王的功绩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昭帝,汉宣帝,昭宣中兴,

    昭宣中兴指的是西汉汉昭帝和汉宣帝时代 (约为公元前87年至前48年),此时的西汉处于恢复性稳定及发展阶段。汉武帝末年,由于长时期的攻打匈奴以及严刑峻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在民怨沸腾的情况下,汉武帝不得不下轮台罪己诏,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表示与民更始,发展生产,与民

  • 汉代中兴名臣霍光:“昭宣中兴”的幕后推动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昭帝,汉宣帝,昭宣中兴,

    霍光,字子孟,汉武帝元光年间出生于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霍光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之弟。 武帝时期 武帝时期,霍光担任汉武帝的奉车都尉,负责保护汉武帝的安全。由于他谨慎稳重,负责有为,所以很受汉武帝的信任。霍光跟随汉武帝近三十年,是武帝时的重要谋臣。 汉武帝立幼子弗陵为太子时,

  • 昭宣中兴的历史评价:西汉进入了最后一个黄金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昭帝,汉宣帝,昭宣中兴,

    在汉昭帝、汉宣帝治理下,大汉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吏称其职,民安其业”的景象,甚至还有史家说,宣帝统治时期是汉朝武力最强盛、经济最繁荣的时候。史书对汉宣帝大加赞赏,曰:“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清,单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乐,其治过于太宗(汉文帝)之时。”“孝宣之治,信赏必罚,

  • 昭宣中兴的具体措施:整顿吏治腐败 与民休养生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昭宣中兴,汉昭帝,汉宣帝,

    政治重视吏治重视地方官吏的选举,补刺史、守、相,必由大臣推举,他亲自召见,询问治安之术。其清政者给予褒奖。公卿大臣多从有政绩的地方官中选拔。刘询早年生活在民间,深知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他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所以,他即位后,除亲自过问政事,省去尚书这一中间环节,恢复

  • 昭宣中兴的历史背景:汉武帝常年征战民怨沸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昭帝,汉宣帝,昭宣中兴,

    汉武帝末年,由于长时期的攻打匈奴以及严刑峻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在民怨沸腾的情况下,汉武帝不得不下轮台罪己诏,宣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表示与民更始,发展生产,与民休息。汉武帝死后,昭帝、宣帝相继当政,西汉历史进入昭宣时期。昭宣二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

  • 昭宣中兴简介:挽救了一度国力衰退的西汉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昭帝,汉宣帝,昭宣中兴,

    昭宣中兴指的是西汉汉昭帝和汉宣帝时代 (约为公元前87年至前48年),此时的西汉处于恢复性稳定及发展阶段。昭宣二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继续实行汉武帝以来的政策,着力整顿吏治,任用贤能,贤相循吏辈出。并重视吏治,认为治国之道应以“霸道”、“王道”杂治,反对专任儒术。 为维护法律正常行使,汉宣帝设置治御